废水的预处理.ppt_第1页
废水的预处理.ppt_第2页
废水的预处理.ppt_第3页
废水的预处理.ppt_第4页
废水的预处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废水的预处理,2.1格栅与筛网,2.2调节池,2.3沉淀池,2.1格栅与筛网,一、格栅,设在废水处理构筑物前,或泵站集水池进口处的渠道中,用以拦截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及其他杂质,以防堵塞构筑物的孔、洞、闸门和管道,或堵塞、损坏水泵等机械设备,根据栅条间距分为:粗格栅e50100mm、中格栅e1040mm、细格栅e310mm一般污水处理厂应设中、细两道格栅,格栅的作用,格栅所截留的污染物数量与地区的情况、污水沟道系统的类型、污水流量以及栅条的间距等因素有关,可参考的一些数据:,当栅条间距为1625mm时,栅渣截留量为0.100.05m3/(103m3污水);当栅条间距为40mm左右时,栅渣截留量为0.030.01m3/(103m3污水);栅渣的含水率约为80%,密度约为960kg/m3。,当栅渣量大于0.2m3,采用机械清除,粗格栅,细格栅,平面图,剖视图,人工清渣格栅,1、人工清渣格栅适用范围:渣量小的小型污水处理装置。,格栅的分类,2、机械清渣格栅优点:格栅运行安全度高。固定式清渣机的宽度与格栅宽度相等。,机械清渣格栅,人工清渣格栅,设计面积应采用较大的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渠道面积的2倍,以免清渣过于频繁。,与水平面倾角:4560,过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进水管渠的有效面积的1.2倍。,与水平面倾角:6070,格栅栅条断面形状,过格栅渠道的水流流速,污水过栅条间距的流速,格栅栅条断面形状,过格栅渠道的水流流速,污水过栅条间距的流速,格栅栅条断面形状,过格栅渠道的水流流速,污水过栅条间距的流速,XG型旋转式格栅除污机,回转式固液分离机,螺旋压榨细格栅,螺旋压榨细格栅,回转式格栅除砂机及栅渣皮带输送机,GL型格栅除污机,齿耙式格栅除污机,阶梯式细格栅,曝气沉砂池前细格栅,格栅的液位差自动控制,格栅的设计与计算,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2的计算:,式中:h0计算水头损失,m;v污水流经格栅的速度,m/s;阻力系数,其值与栅条断面的几何形状有关;格栅的放置倾角;g重力加速度,m/s2;k考虑到格栅受污染物堵塞后阻力增大的系数,可用式:k=3.36v-1.32求定,一般采用k=3。城市污水一般取0.10.4m。,格栅的设计与计算,1.格栅的间隙数量n式中:qvmax最大设计流量,m3/s;d栅条间距,m;h栅前水深,m;v污水流经格栅的速度,m/s。,格栅的设计与计算,格栅的建筑尺寸,4.格栅的总建筑长度L式中:L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长度,m;其中:b1进水渠道宽度m;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的展开角度,一般1=20;L2格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位的长度,一般L2=0.5L1;H1格栅前的渠道深度,m。,二、筛网,作用:去除工业废水中大量纤维类杂物,优点:简单、高效、不加化学药剂、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及维修方便等,填埋焚烧(820以上)堆肥将栅渣粉碎后再返回废水中,作为可沉固体进入初沉池,格栅、筛网截留的污染物的处置方法:,工作原理:废水通过振动筛时,悬浮物被截留在振动筛上,逐渐下移,落到固定筛网上,进一步脱水。,1、转筒式筛网,3、振动筛,2、水力回转筛网,工作原理:废水通过振动筛时,悬浮物被截留在振动筛上,逐渐下移,落到固定筛网上,进一步脱水。,筛网过滤装置分类,2.2调节池,一、水质及其均和,1)进水的水量均匀,水质不均匀;2)水质水量都不均匀。,1)利用压缩空气、叶轮搅拌和水泵循环而进行的强制混合和均化;2)利用差流方式使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废水混合而进行的自身水力混合。,1、分类,2、均和水质的基本方法,二、使用调节池的作用,1,把不同时间排出的不同浓度的废水混合均匀,2,在处理厂内设置调节池,以调节水量和水质,3,4,短期排出的高温废水也可用调节的办法来平衡水温,酸性废水或碱性废水在调节池内,可完成中和过程,三、使用调节池的目的,1,防止冲击负荷:生物处理设备,2,控制pH:有利于中和处理,3,4,连续处理:工厂间断排水,废水连续处理,减小波动:物化处理系统药剂投加与废水进入同步,四、水量调节池的形式,线内调节调节池,特点:日排放量低的化学处理过程,工作原理:Qout=constantQin变化。,线外调节调节池,特点:用于偶然泄漏或周期性冲击负荷,工作原理:,五、水质调节池的形式,斜槽排水式调节池,特点:出水槽沿对角线方向设置。,工作原理:废水由左右两侧进入池内后,经过不同的时间才流到出水槽。因此,出水槽中的混合废水,是在不同时间内流进来的浓度不同的废水混合体,这样就达到自动调节均和的目的。,三、调节池的形式,折流式调节池,工作原理:折流式调节池在池内设有许多折流隔墙,使进入池内的废水来回折流。配水槽设在调节池上,通过许多孔口溢流,投配到调节池的前后各个位置,使废水混合、均衡。,三、调节池的形式,曝气调节池,应用:适宜废水流量不大,处理工艺中需要预曝气以及处理厂有压缩空气的情况下采用。不适宜废水中含有有害的挥发物或溶解气体时;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能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有害物质时;空气中的CO2能使废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沉淀物或有毒挥发物时。,工作原理:池底设有曝气管,在其搅拌作用下,使不同时间进入池内的浓度不同的废水得以相互混合。,四、调节池的设计计算,废水经过一定的调节时间后,其平均浓度按下式计算:TC=Ciqiti/(qT)i=1,CT小时内的废水平均浓度(mg/L);Ci废水在各时间间段ti内的平均浓度(mg/L);qi废水在各时间间段ti内的平均流量(m3/h);ti各时间间段(h),总和等于T;qT小时内废水平均流量(m3/h);T调节时间(h).,所需调节池的容积V(m3)为V=qT/式中:容积利用系数,一般取0.7,练习题:某工厂平均日流量为1000m3/d。求6h平均浓度和调节池容积。,该时段废水流量和浓度较高,取调节池的水里停留时间为6小时,2.3沉淀池,沉淀法是利用水中悬浮颗粒的可沉降性能,在重力作用下产生下沉作用,以达到固液分离的一种过程。,沉淀处理工艺的四种用法,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淀可分成四种类型,沉淀池,沉淀池三种流态,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进水区、出水区: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沉淀区:沉淀进行的主要场所。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缓冲区,沉淀池的运行方式,沉淀池工程设计中的设计原则与主要参数,城市污水厂一般均设置沉淀池,并且沉淀池的个数或分格数应不小于2;工业污水是否要设置沉淀池,应根据水质情况而定。设计流量应按分期建设考虑:最大时流量、最大组合流量、合流制流量沉淀池去除的砂粒相对密度为2.65,粒径为0.2mm以上。城市污水的沉砂量可按每106m3污水沉砂30m3计算,其含水率约为60%,容重约1500kg/m3。贮砂斗的容积应按2d沉砂量计算,贮砂斗壁的倾角不应小于55,排砂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沉淀池的超高不宜小于0.3m。,平流式沉淀池是一种最传统的沉淀池,它构造简单,工作稳定。,平流式沉淀池,外形:矩形,L/b4,L/h8,坡度:0.010.02进水区:整流措施,保证入流污水均匀稳定地进入沉淀池。出水区:出水堰,控制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保证沉淀池内水流的均匀分布。堰前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浮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排除装置。排泥:污泥斗、排泥管、刮泥设备(多斗式沉淀池,不设置机械刮泥设备。每个贮泥斗单独设置排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证沉泥的浓度。),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污水在池内的最大流速为0.3m/s,最小流速为0.15m/s;最大流量时,污水在池内的停留时间不少于30s,一般为3060s;有效水深应不大于1.2m,一般采用0.251.0m,池宽不小于0.6m;池底坡度一般为0.010.02,当设置除砂设备时,可根据除砂设备的要求,考虑池底形状。,平流式沉淀池的系统参数,3.池总宽度b式中:h2设计有效水深。4.贮砂斗所需容积V式中:X城市污水的沉砂量,一般采用30m3/(106m3污水);T排砂时间的间隔,d;kz生活污水流量的总变化系数。,平流式沉淀池的计算公式,7.池总高度h式中:h1超高,m;h2有效水深,m;h3贮砂斗高度,m。8.核算最小流速vmin式中:qvmin设计最小流量,m3/s;n1最小流量时工作的沉砂池数目;Amin最小流量时沉砂池中的水流断面面积,m2。,平流式沉淀池的计算公式,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原理,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为圆形、正方形或多角形。竖流式沉淀池的深、宽(径)比一般不大于3,通常取2。竖流式沉淀池的中心管如下图所示。,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中心流速:无反射板:30mm/s有反射板:100mm/s,流出速度:20mm/s,中心导流筒设计,中心管尺寸,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池径可达100m,池周水深1.53.0m。有中心进水、周边进水、周进周出、旋转臂配水等几种形式。沉淀与池底的污泥一般采用刮泥机刮除,对辐流式沉淀池而言,目前常用的刮泥机械有中心传动式刮泥机和吸泥机以及周边传动式的刮泥机与吸泥机等。,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特点,辐流式沉淀池,分类(按进流方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