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瑞清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doc_第1页
论李瑞清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doc_第2页
论李瑞清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李瑞清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论李瑞清对中国美术教育的贡献内容摘要: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美术教育是从“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开始的,而这一历史创举是在救国图强的历史背景下由集教育家、书画家于一身的晚清学者李瑞清完成的。由于李瑞清的远见卓识,不仅使中国师范美术教育具有较高的起点,而且让中国的美术教育彻底走出了师徒加自学的传统模式,走上了严谨科学的学校美术教育模式。 关 键 词:李瑞清 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 师范美术教育 一、李瑞清其人 李瑞清是晚清着名学者、教育家、书画家。字仲麟,号梅庵、梅痴。晚年自署清道人。江西临川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进士,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经殿试名列二甲第一,选入翰林院,授予“庶吉士”的官称。光绪壬寅年(1902年)李瑞清应云南巡抚魏威肃之聘,到昆明讲“大学”。不久魏威肃调任江苏巡抚,李随之而来,短暂地充当过魏威肃的幕僚和家庭教师。在光绪乙巳年(1905年),清政府免去他“翰林院吉士”,改为“道员”,分配江苏备用。其时两江总督周馥正忙于废书院、兴学堂、设师范,正当用人之际,所以立即任命李瑞清为“师范传习所总办”,并委任他做“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李瑞清后来还担任过“江南高等学堂”监督、江宁提学使等职。但据记载,他始终没有离开两江师范的教育岗位。宣统三年(1911年)十月辛亥革命爆发,躲进美国领事馆的总督张人骏电奏清廷,任命李瑞清代理弃职逃跑的江宁布政使凡增强的职务,困守孤城。南京光复后,军政府挽留他继续任职,李瑞清毅然拒绝,并将江宁城原有库存钱财和两江师范的清册一一移交,怀着对旧王朝的一片忠心,离开南京,定居上海。从此他隐姓埋名,身穿道服,自称“清道人”,以书画养家糊口。以后他都拒绝了新政权请他当顾问、当教育会会长等请求。在张勋复辟之时,李瑞清以“效忠”的心态接受了清廷授予的空衔“学部左侍郎”。在复辟失败后,他因抑郁于1920年8月忽发中风而终,享年54岁。 二、李瑞清的救国论与中国师范美术教育之肇始 与当时“实业救国”论者不同,李瑞清主张“教育救国”。他说:“今世豪杰之士,往往远言富强以救国,促进立宪以维亡。当知犹太人非不富,国非政府所能亡,亡在社会耳。救社会舍教育外,更无他法。唯一二英杰投身教育,不但不可有富贵思想,即名誉思想亦不可有。当如老牧师除救世外,无他思想。政治之良否,须仰望于政府诸公,而教育则匹夫皆能胜其行。”他认为“自古以来,未有无学而不国亡,有学而国不兴”。主张多培养一个学生“将来救中国多一人之力”。所以,他在主持两江师范学堂期间,“以身作是,视诸生若家人子弟;提倡科学、国学美术,不遗余力”。1905年李瑞清任“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监督的初期,并没有开设美术性质的专科,图画只作为一些科的必修课。后来李瑞清从日籍教师那里了解到日本高师有“图画手工”一科,同时我国“学制”中规定中小学堂的图画、手工课。于是他“咨询校中诸外国教授,汇集东西各国师范教育设科之成例,拟定艺术专科之办法,条陈学部,奏准添设”。在1906年李瑞清办起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美术系科“图画手工科”。 图画手工科,首批学生33人(称“甲班”),在1906年6月入学(1909年月毕业),接着1907年又招学生36人(称“乙班”),于9月入学(1910年月毕业)。学生来自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当时规定肄业期限为3年,而图画手工科实际是三年半(七学期)。其中,第一学年为预科,从第二学年起即为本科。每周约42课时。规定课目:教育为总主科;图画、手工为主科;音乐为副主科;国文、英文、日文、历史、地理、数学、体操等为副科。 图画手工科从19061911年,培养两届美术师资计69人,毕业后分布江、浙、皖、赣、湘、粤、川、晋及北京等各中等师范学校,少数在高师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从这个专科毕业的学生有张大千、胡小石、吕凤子、姜丹书、经亨颐等。姜丹书和经亨颐在西子湖畔创办浙江两级师范(浙江美术学院前身),培养出了潘天寿、丰子恺、吴梦非、王隐秋等着名书画家。他的另一些学生又在北方创办北京高等师范,培养出了李苦禅、俞剑华、王子云、雷圭元等名家。刘海粟办上海美专时,国画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