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doc_第1页
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doc_第2页
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doc_第3页
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及其释放度研究【摘要】 目的 制备苦参碱缓释片并考察其释放度。方法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为骨架材料,制备了1天给药2次的苦参碱缓释片,并进行体外累积释放度测定。结果 苦参碱缓释片体外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方程,r=0.999 0。结论 该缓释片处方工艺简单可行,缓释效果明显。 【关键词】 苦参碱缓释片;释放度;制备工艺;Higuchi方程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matr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and evaluate its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The matr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was prepared with HPMC and EC . The release rate of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was tested by HPLC method. Results The release curve of matr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conformed to Higuchi formula, with r=0.999 0. Conclusion The method was simple and feasible, and the product had obvious sustainedrelease effects. Key words:matrin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release rate; Higuchi formula 苦参碱是从豆科植物苦参苦豆子、广豆根等分离出来的四环的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其具有抑制乙型肝炎HbeAg复制,改善病理性肝炎症状与体征,抗癌、抗心律失常、抗肝纤维化、免疫抑制、抗炎、抗高血压血管重构等药理作用1。临床使用的苦参碱制剂以注射剂为主,其消除半衰期只有76 min,如果制成普通片,每日需口服34次,给治疗及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为方便患者用药,减少服药次数,方便患者的使用并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研制成含主药200 mg/片的苦参碱缓释片,1天给药2次,使其缓慢释出苦参碱,延长达峰时间,血药浓度变化平缓,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 试药与仪器 苦参碱(内蒙古启源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苦参碱对照品(批号110805-200306,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K4M,Colorcon公司);乳糖(新西兰乳糖有限公司);乙基纤维素(EC,上海峰鹤化工有限公司);RCZ6C型药物溶出度仪(上海黄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TDP1.5型单冲压片机(中南制药机械厂);HP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检测器、自动进样器(安捷伦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苦参碱缓释片的制备 将苦参碱、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乳糖均过60目筛,加入适量黏合剂进行湿法制粒,40 烘干,整粒,加入适量润滑剂,混合,压片。 2.2 缓释片含量测定方法 2.2.1 色谱条件2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值至3.5)甲醇(体积比 901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 2.2.2 测定方法 取样品10片,用研钵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苦参碱50 mg),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80 mL,超声振荡使苦参碱溶解,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 mL中约含苦参碱100 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流动相制成每1 mL中约含100 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V D)测定。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溶液各20 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2.3 缓释片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 2.3.1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适量的苦参碱对照品2份,分别用0.1 mol/L盐酸溶液和pH6.8磷酸缓冲液溶解,制成1.022 mg/mL和0.988 mg/mL的对照品贮备液备用。精密吸取1.022 mg/mL苦参碱对照品储备液,分别配制成20.4、51.1、102.2、163.5、204.4、255.5 g/mL的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0.988mg/mL苦参碱对照品储备液,分别配制成19.8、49.4、98.8、158.1、197.6、247.0 g/mL的对照品溶液。按“2.2”项的色谱条件和方法进行测定。以峰面积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作回归曲线,回归方程为A=36.491C+3.449,r=0.999 9和A=35.774C-7.219,r=0.999 9。 2.3.2 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苦参碱对照品及处方量辅料,分别用0.1 mol/L盐酸溶液和pH6.8磷酸缓冲液配制成高、中、低3个浓度的溶液各6份,滤过。按“2.2”项的色谱条件和方法进行测定。日内、日间反复进样检测,考察日内与日间差。以测得量与加入量比较,计算回收率及精密度。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0.42)%和(99.680.38)%;日内RSD分别为0.65%和0.67%(n=6);日间RSD分别为0.94%和0.55%(n=6),均符合要求。 2.3.3 体外释放度测定 取本品6片,照释放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D第一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附录C)第一法的装置,前2 h以0.1 mol/L盐酸溶液750 mL为溶出介质,2 h后在上述酸液中加入0.2 mol/L磷酸钠溶液250 mL,继续运转;转篮转速为100 r/min;温度(370.5)。依法操作,在1、2、4、8、12 h分别取溶液5 mL,滤过,并即时向溶出杯中补充溶出介质5 mL。按“2.2”项的色谱条件和方法进行测定。 2.4 处方筛选 在多次预试验的基础上,确定HPMC、EC、乳糖为考察的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见表1),以释放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L9(34 )实验,优化配方。评价指标:设Q为期望值,(Q2h-30)2+(Q4 h-50)21/2反映了2 h和6 h时的释放度的偏差,此偏差愈小结果愈佳;12 h时应释放90%以上,Q愈大结果愈佳,故令综合评分=Q12h-(Q2 h-30)2+(Q4 h-50)21/2100,以此综合评分评价苦参碱缓释片的体外释放情况3-4。结果见表2、表3。表1 正交设计因素水平表表2 L9(34 )正交设计表 表3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方差来源离差平方和自由度均方FP值A915.02457.567.0<0.05B201.62100.814.8C32.3216.24.6误差13.72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苦参碱的释放有显著影响,乙基纤维素及乳糖对苦参碱的释放无影响。结合直观分析,3种辅料对苦参碱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的影响顺序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乳糖。 综合分析认为:处方5为最佳处方,即以20%羟丙基甲基纤维素、6%乙基纤维素、12%乳糖制备的苦参碱缓释片,2 h释药约30%,4 h释药约50%,12 h释药90%以上,释药缓慢且较均匀,符合设计要求。 2.5 体外释药模型拟合 按“2.3.3”项下的方法测得6片苦参碱缓释片的平均累积释药百分度分别为:1 h 为17.90%,2 h为32.21%,4 h为53.08%,8h为81.34%,12 h为98.71%。经拟合其释药模型符合Higuchi方程,y=33.169x-14.379,r=0.999 0。 2.6 转篮转速对缓释片释放度的影响 按“2.3.3”项的方法进行试验,转篮转速分别为50、100、150 r/min,释放度结果见图1。结果表明:转篮转速对释放度有一定影响,释放度随转篮转速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2.7 处方工艺的重现性 取不同批号的3批苦参碱缓释片,按“2.3.3”项的方法进行试验,释放度结果见图2。结果表明3批苦参碱缓释片的释放度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本处方工艺的重现性较好。 2.8 稳定性试验 将苦参碱缓释片置洁净容器中,分别于60 和40 恒温烘箱内,以及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中,照度为(4 500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 d,于第3 d、5 d和10 d取样观察并进行体外释放度试验;将苦参碱缓释片在室温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分别取样观察并作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在室温环境中的苦参碱缓释片较稳定,释放度无显著变化;而贮存于40 、60 及强光照环境中的苦参碱缓释片释放度虽无显著变化,但显微黄色。结果表明苦参碱易氧化,不宜存放在温度较高及有强光照射的地方,因此本品适宜存放阴凉干燥处。 3 讨 论 3.1 采用HPMC和EC作为骨架材料,处方工艺简便,制得的缓释片缓释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