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1页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2页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3页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4页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主考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继续教育中心汇编目 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考核实施办法2论文格式及要求4药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华中师范大学主考专业本科毕业考核实施办法根据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试计划安排,凡我省考生均要撰写毕业论文。现将毕业考核有关精神通告如下:一、 考核目的通过考核,全面考查考生对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重点考核考生运用本专业基本原理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独立思考问题,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二、 考核办法1、报考:学生到各教学系领取毕业论文指导情况记载表、论文选题等资料。2、论文写作规程选题:考生可依据我院提供的论文选题中任选一题撰写,也可自拟选题,但必须在本专业所学知识范畴内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若更改必须另交评审费,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提纲:考生可依据论文要求,首先撰写论文集提纲(字数不作要求)必须在2009年12月24日前将论文提纲随同论文指导情况记载表交或寄给各系教学秘书,并留下详细联系方式,由各系根据考生提纲分配给有关指导老师,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后,随同论文指导情况记载表由指导老师交(寄)给他指导的考生,由指导老师将联系方向告之学生。非在校生请在网站下载毕业论文任务书及论文指导情况记载表,选题及论文提纲按以上指定时间提前一周寄到各系教学秘书处,详细邮寄地址及联系电话见附件。论文初稿:考生根据指导教师修改意见在2010年3月28日前完成初稿写作工作,直接交(寄)至你的导师。初稿可不作规范化装订,但初稿一定要有论文题目、考生姓名、考号、目录、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论文定稿根据导师反馈意见进行论文的定稿工作,篇幅不得少于5000字,要求有明确的观点,充足的依据,合理的论证,语言流畅,概念准确,文体规范。原文引用他人思想、观点、文字、语录,必须完整标示出处。论文定稿要求文章内容充分体现创新性。创新性是毕业论文的灵魂,并以此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指标,凡文章中含有新观点、新认识,并能自圆其说,或论点能从新的视野、新的角度展开,在论述中能运用新方法、新材料等,均可视为有创新意义。凡剽窃抄袭他人文章或请人代写,或网上全文下载他人论文,一经发现,除取消论文答辩资格外,通报考生所在单位,将三年不予报考毕业考核,取消学位申请资格。论文定稿一式四份,按A4纸型打印,统一由学校发放的论文封面规范装订,装订顺序为:封面目录论文题目、考号、姓名内容摘要、关键词论文的正文部分参考文献致谢。论文定稿随同论文指导情况记载表必须在2010年4月11日前交(寄)至指导老师。以上日期均为指导老师收到的日期,如是邮寄,请用特快专递,提前一周寄出。凡不按时上交论文定稿者,按缺考处理。论文答辨时间预计在2010年4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和地点由指导老师在论文定稿时通知考生。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继续教育中心2009年12月2日论文格式及要求:文章标题(2号黑体)考号、姓名(3号仿宋体)(作者单位 地址 邮编 电子邮箱)(小5号宋体)摘要:(小5号黑体)摘要内容(小5号宋体)关键词:(小5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小5号宋体)中图分类号:(小5号黑体) 文献标识码:(小5号黑体)0 引言(3号黑体)引言内容(5号宋体)1 正文小标题(3号黑体)11(5号黑体)正文二级标题(5号宋体)111(5号黑体)正文三级标题(5号宋体)正文内容,通栏(5号宋体)图题(小5号宋体)表题(小5号宋体)(表格为三线表)参考文献(小5号黑体)参考文献内容(小5号宋体)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参考文献一律置于文末。其格式为:(一)专著示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二)期刊文章示例 1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联系电话及邮寄地点制药工程系:药学专业邮寄地址: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李威老师收联系电话学专业论文选题1、银杏药效作用研究概况2、银杏茶制备工艺的研究概况3、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4、 银杏果的开发和利用概况5、 银杏产品开发的概况6、 银杏资源情况分析概况7、仙人掌的药用与保健的概况8、我国药厂现状的分析9、中药现代化发展概况10、银杏黄酮提取条件研究11、中药临床不良反应探讨 12、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思考13、中药新剂型研究与应用 14、我国中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概况 15、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现状及相关研究 16、中药滴丸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17、超微粉碎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及发展 18、中药保健品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19、释药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及发展20、鳖甲消痔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21、湖北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特点 23、濒危类药用植物保护的研究现状与措施 24、保肝类药保健市场调研 25、高血压类保健品市场调研 26、中药中重金属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27、藏药资源现状与市场调查分析 28、“真菌类多糖”的生理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 29、OTC药品消费行为研究 30、OTC药品发展趋势31、石菖蒲与九节菖蒲的比较研究 32、中药蛇莓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 33、大蓟中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34、中药大蓟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 35、中药大黄中的化学成份研究进展 36、大蓟中芸香苷的含量测定 37、中药红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 38、九节菖蒲中化学成份的研究39、莪术油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40、中药治疗癫痫病的进展 41、中医药对抑郁症的治疗 42、抗恶性肿瘤药物的研究发展43、川芎嗪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44、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45、口腔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46、外用微乳凝胶剂型的研究 47、微乳给药系统的研究 48、磷脂囊泡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49、原位凝胶的制备及稳定研究 50、生物药物给药系统研究发展 51、缓、控释给药系统研究进展52、绞股蓝定性鉴别研究53、芦荟美容作用综述 54、枸杞子性状鉴别及五种不同用法综述 55、天花粉药理作用综述 56、木瓜不同品种性状鉴别及功效 57、不同产地金银花定性鉴别综述 58、栝楼不同药用部位药用价值综述 59、乌梅及乌梅炭的定性鉴别 60、复方止咳片提取工艺研究 61、浅谈中药饮片研究进展 62、六味地黄丸药效研究进展 63、浅谈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64、金银花药用研究进展 65、浅谈中药饮片泡制方法研究进展 66、五味子种植技术研究进展67、虎杖化学成分研究 68、丹参化学成分研究69、中药分析研究进展 70、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和开发现状 71、老年药学研究与药学服务的有关现状 72、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的现状与策略 73、我国海洋药物研究和开发现状 74、药物微囊剂型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研究的进展 75、药物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76、布洛芬微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77、小儿湿疹软膏的制备工艺研究 78、卡波沫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79、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80、中药中微量元素的研究进展 81、补肾类中药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82、补血类中药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8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中药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84、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中药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85、原子发射光谱法在中药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8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在中药微量元素分析中的应用 87、中药中农药残留问题的研究 88、中药中重金属超标问题的研究 89、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研究进展 90、生姜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 91、大蒜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 92、绞股兰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 93、罗布扇叶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 94、松花粉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 95、蜂蜜的研究进展 96、中药现代的研究进展 97、抗肿瘤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98、抗乙肝中草药的研究进展 99、抗压血管疾病中草药的研究进展100、人参多糖的研究 101、灵芝多糖的研究 102、茯芩多糖的研究 103、银耳多糖的研究 104、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 105、壳聚糖作为药用辅料研究 106、柴胡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107、水红花子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108、西洋参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109、三七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110、抗癌药物药剂学研究进展 111、柴胡中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112、水红花子中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113、西洋参中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114、三七中有效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115、现代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116、中医、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117、利用文献检索解决制药研究方案的研究 118、中药活性成分制剂研究进展 119、白花蛇舌草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含量测定120、花生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研究121、白藜芦醇的合成工艺研究122、续断根化学成分研究123、续断指纹图谱研究124、薄荷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125、薄荷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126、野菊花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127、野菊花挥发油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 128、青蒿青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129、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130、壳聚糖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 131、何首乌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2、苦参碱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133、补血草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34、益母草的研究进展 135、青蒿素的研究进展 136、中药学的发展现状 137、药剂学的发展现状 138、聚乳酸的研究进展 139、光合细菌应用的研究进展140、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进展 141、减服药的不良反应 142、褪黑素的治疗失眠作用 143、左旋干金藤啶碱研究进展 144、受体阻断剂治疗心衰 145、镇痛药新进展 146、内酰胺酶抑制剂作用 147、头孢类抗生素的罕见不良反应148、天然苦杏仁的研究进展 149、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150、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研究 151、苦杏仁的提取工艺现状 152、苦杏仁精油化学成分研究153、麻黄碱伪麻黄碱的研究进展154、不同提取方法对麻黄中麻黄碱提取效率的研究155、微量元素锰与人体健康156、不同厂家氯雷他定片体外溶出度比较 157、不同厂家氯雷他定胶囊体外溶出度比较 158、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59、动物细胞工程制药的研究进展 160、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161、反义药物用于癌症治疗的研究进展 162、氯雷他定急性毒性研究 163、当归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64、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进展 165、阿片类药物依赖的治疗进展166、泡腾片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167、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168、丹参水溶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169、丹参脂溶性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170、脂质体包封率考察方法的研究进展171、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进展172、中药制剂纳米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173、新型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174、食用菌中抗癌成分的研究进展175、番茄红素的药理学研究进展176、中药乳剂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178、不同要用防腐剂作用的研究进展179、抗心律失常中药的研究进展180、中药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181、中药微粒、纳米粒靶向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182、中药微球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183、中药乳剂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184、中药制剂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研究进展185、吸附澄清技术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进展186、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的应用进展187、环糊精包合物的质量检查技术的研究进展188、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