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思乡诗.doc_第1页
羁旅思乡诗.doc_第2页
羁旅思乡诗.doc_第3页
羁旅思乡诗.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羁旅思乡诗(一)主要表达思想情感1、旅途的辛酸、艰难、劳顿,漂泊不定的苦楚;2、客居他乡的孤独、寂寞;3、面对异乡景物,思念家乡的风土风俗,一草一木;4、怀念家乡的亲人,感念父母关切之情的无微不至、深厚绵长;5、为官位世情羁绊,有家难归的无奈;6、春光短暂,年华老去的悲凉感慨;7、仕途坎坷的,壮志难酬悲愤;8、客居他乡,久别重逢的复杂矛盾心情;9、烽火战乱中对家人安危的担忧,牵挂;10、路远山遥,传书不达,音信不通的思念;11、谪居蛮荒,对客死他乡的担忧;12、对朋友可以归乡的羡慕和自己仍羁留在外的无奈;13、边关、战场、沦陷地等特殊境地对难以生还故土的忧虑和辛酸;14、闺中之女子对远在天涯的游子和戍守边疆的征人产生怀念之情。15、有时写两地甚至是多地的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16、佳节思亲,渴望团聚或者祝福平安;17、诗中往往包含怀才不遇,年华老去,功业难成的感慨和愤懑等。(二)常见意象月、杜鹃、鹧鸪、鸿雁、船、浮萍、飞蓬、沙鸥 、飘蓬、秋风、梧桐、浮云、日暮、流水、双鲤、牛羊、阳关、折柳、小楼、西楼、关山、天涯、孤灯、笛、角、砧声、寒鸦。(三)常见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以景结情、意象罗列、渲染、对比、烘托、虚写、想象、细节描写、比喻、拟人、从对方入笔、从双方着笔等。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常见抒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填空,感受诗中表达的丰富情感。登原州城呈张贲b从事 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答:本诗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2、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杜审言:初唐中原人。唐高宗咸亨年间进士,一生诗名甚高而仕途失意。做此诗时任江阴县丞,宦游江南已近二十年。(1)“偏惊”意为“最惊”,请细味全诗,概述“偏惊”二字在结构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分)答:“偏惊”二字,既与上文“独有”二字呼应,指出“偏惊”缘自宦游人的特殊境遇;又总引下文对江南春景的描写。“惊”为凝情之笔。不独是惊讶之色,亦是内心的惊惕。它源于思乡之痛和仕途的失意。(要点:呼应上文“独有”,总引下文描写;表达思归失意之情。)3、(2006江苏卷)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1)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答: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3)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答: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4、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凫:野鸭 。回塘:岸边弯曲的湖塘 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 答: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答;“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4、 村行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注 这首诗是王禹偁于太宗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写的。原:原野。(1)这首诗从首联到尾联,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 ? 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3分) 答:作者村行本是“野兴长”,却触景生情,看到“村桥原树”却想起了自己的故乡因此而“忽惆怅”。前后的情感变化,突触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此题中有“野兴长”“忽惆怅”、“触景生情”、“思乡之情”三个得分点。5、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1)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征人思乡6、 从军北征(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q 浅水中的沙石;沙石浅滩)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赏析:第一句交代了行军的地域、季节、气候,渲染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借具有“离别悲伤之意”的行路难曲,创造了一个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悲壮境界。三、四句用夸张的手法显示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值得注意的是,这首诗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并将难言而不尽的思乡之怨完全包容于其中。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 王 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 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南宋沈义父又在乐府指迷中说:“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结合全诗和前人的评论,简要分析这首诗抒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