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doc_第1页
沁园春雪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doc_第2页
沁园春雪 九年级上册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 沁园春 雪毛泽东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本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2. 感受祖国的壮美河山,体会作者对壮美河山的喜爱之情。3. 体会作者开阔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重、难点:1.了解本词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开阔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教学过程:一, 品读课文,问题探究1.全班齐读课文。2.品读前三句。(1)这三句在结构上和内容上的作用是什么?答:总领上阕,写出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装的冰雪世界。(2)由此可见上阕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答:总分结构。(3)请赏“封”“飘”二字的妙处。“封”字写出了千里冰冻的静态美;“飘”字写出了万里雪花的动态美。这是动静结合。(4)“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什么修辞手法。答:“互文”(相互补充说明),“对偶”。3.品读“望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1)“望”字统领哪些句子?答:统领“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是作者望到的情景。(2)“惟余莽莽”是什么意思?答: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3)“长城内外顿失滔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答:对偶。夸张(4)描写群山、高原的几句请简单翻译并赏析。答:翻译见课文注释。“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将群山、高原写动了。“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一种奋飞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4. 品读上阕最后三句(1)“须”的意思是什么?答:等到(2)思考:这几句写的是否是眼前所见实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这是虚景,运用拟人手法,把红日映照下的北国河山比作一个红妆素裹的少女,显得特别生动、亲切。(3)请描绘一下这幅画面。5. 品读下阕。(1) 下阕前两句有什么作用?答: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2)“惜”的作用与上阕哪个词相近?答:与上阕的“望”相近,都有领起下文的作用。(3)“文采”、“风骚”、“弯弓射大雕”各指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文采”“风骚”本指文学才华,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都用了借代的手法。(4)诗人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成吉思汗”的评价态度是否一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上?答:不用。诗人对前两者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后者的惋惜之情近乎嘲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词上。(5)怎样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明确:“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的“今朝”指的是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壮志和抱负。并热情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广大的人民群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