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FP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粪便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番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内容,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送存在问题,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2006年5月卫生部发文(卫办疾控200693号),(一)监测病例定义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AFP病例的诊断要点: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见的AFP病例包括以下疾病:(1)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2高危AFP病例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3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发现2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4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DPV)病例(简称VDPV病例)AFP病例大便标本分离到VDPV。该病毒与原始疫苗株病毒相比,VP1区全基因序列变异介于1%15%之间。如发生2例或2例以上相关的VDPV病例,则视为VDPV循环(cVDPVs)。,(六)实验室监测1AFP病例标本的采集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标本的采集要求是: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2接触者标本的采集(1)AFP病例接触者:以下情况应采集AFP病例的5名接触者(原则上5岁以下)大便标本。1)每年AFP病例大便标本数少于150份的省;2)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3)根据临床或流行病学资料高度怀疑为脊灰的AFP病例;4)死亡的AFP病例。(2)VDPV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接触者对于VDPV病例、VDPV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其接触者标本的采集要求见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和VDPV循环病例应急处理预案。3原始标本运送(1)标本采集后要在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本的运送要符合国家对标本运送的有关要求。(2)采集的标本应有完整的登记资料,一并送达省脊灰实验室。标本标签登记要清楚,标本送检表项目要填写完整(附表,表)。,AFP病例标本的采集,对所有AFP病例应采集双份大便标本用于病毒分离采集要求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约为成人的大拇指末节大小、标本瓶半瓶)采集的粪便标本应放在无菌、干净、干燥、不漏的容器内,最好是带外螺旋盖的标准塑料瓶标本瓶标签:姓名、采便日期、标本序号等,间歇性排毒提高病毒分离率,接触者标本的采集,AFP病例接触者:以下情况应采集AFP病例的5名接触者(原则上5岁以下)大便标本,每份标本重量5克。每年AFP病例大便标本数少于150份的省;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根据临床或流行病学资料高度怀疑为脊灰的AFP病例;死亡的AFP病例标本瓶标签:姓名、采便日期、标本序号,接触者标本的采集,VDPV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接触者对于VDPV病例、VDPV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其接触者标本的采集要求见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和VDPV循环病例应急处理预案每份标本重量5克,标本储存,采集后、送检前:48小时内送检4C,否则-20C防止标本受热和干涸避免反复冻融,标本运送,采集后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标本应冷藏运送,在送达省疾控中心时带冰且包装完整。标本的运送要符合国家对标本运送的有关要求:专人送检(不得邮寄)应有完整的AFP病例标本送检表标本运送到实验室之前和运送期间必须特别小心防止标本受热和干涸(因标本中病毒的滴度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可能会降低,这会严重影响病毒学分离率),且标本不能反复冻融(反复冻融容易使病毒量下降),因此要求4以下冷藏保存和带冰运送,及时送检。,外包装,冷藏运输箱,采样特别注意事项,采便容器应无菌、密封、专用;采便过程中应避免交叉污染;采便时应带上冷藏包和冰排;采便后拧紧标本瓶,防止泄露;标本瓶应贴上标签,写明姓名、采便时间等(用油性笔);填写标本送检表,与标本同时送达省疾控中心;标本标签上的记录应与标本送检申请表、个案调查表上的记录一致。标本采集后要及时送检(采便后7天内送达);如未立即送检,短期(48小时内)应存放在4冰箱,长期则冷冻(-20C)保存,但应避免干涸和反复冻融;AFP病例发病后、采便前不要服苗。,谁采集、谁送检?,(四)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辖区内AFP病例报告,按规定向上级疾控机构报告;开展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运送及病例随访工作;负责辖区内病例的主动监测工作;负责对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人员AFP监测的培训;对辖区内病例监测工作开展督导、检查,评价监测质量,并向上级疾控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监测工作情况。(五)各级医疗机构负责本医院AFP病例发现与报告工作;制定本单位监测报告程序和工作制度,在本单位开展病例的主动监测;在疾控机构指导下组织开展对预防保健科、儿科、神经内科、传染科、病案室等相关科室和人员的AFP监测培训;协助疾控机构进行AFP病例调查、标本采集并开展主动监测工作;收集、补充AFP病例的临床资料,提供给辖区疾控机构。,问题:1.采样瓶不规范;2.标签不规范;3.样本泄露;4.样本量不足;5.送检不规范,样本瓶袋,样本瓶,标签,标准化采样器材,15/Gdcdcmc/AFP/AFP病例标本送检表.doc,AFP病例标本送检表电子版,规范的采送样,采样时间、样本量、送检、送检表,监测方案要求的采送AFP病例合格双份便标本的条件,在麻痹出现后14天内采集;间隔24-48小时采集双份标本;每份标本重量在5-8克;运送到实验室时带冰,AFP病例采便和提供病历的要求,1.必须采接触者大便:(1)未采到合格大便标本(5份);(2)临床上高度怀疑为脊灰(5份);(3)聚集的临床符合病例(5份);(4)死亡的AFP病例(5份);(5)发生单例VDPV病例(10份);(6)发生脊灰野病毒病例或cVDPV事件(20份)。2.上述六种必须采接触者大便的AFP病例必须提供一套完整的病案资料:(1)住院病案首页;(2)出院记录/出院小结;(3)住院病历;(4)病程记录;(5)会诊记录;(6)实验室检查(含肌电图、脑电图和腰穿结果);(7)医嘱;(8)体温表;(9)护理记录。并且要按以上顺序装订。,麻痹,标本采集,送省疾控中心,省实验室报告结果,国家脊灰实验室型内鉴定结果,14天,7天,28天,7天,阳性分离物送国家脊灰实验室,14天,监测系统及时性指标,AFP监测注意事项,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如发现疑似AFP病例应立刻报告所在机构AFP负责人,负责人上报区疾控中心,并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大校区围堰工程施工方案
- 民宿管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必刷100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提升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艾梅乙培训试题(含答案)
- 共青餐饮联合整改措施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巩固)
- 2025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地下管网管道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 江苏省扬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版《煤矿安全规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押运员持枪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二次供水卫生监督课件
- 2025浙江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7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常州墓地管理办法
- 2025年潍坊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 GB/T 45933-2025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基本配置
- 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