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建筑设计二——套型空间设计.ppt_第1页
居住建筑设计二——套型空间设计.ppt_第2页
居住建筑设计二——套型空间设计.ppt_第3页
居住建筑设计二——套型空间设计.ppt_第4页
居住建筑设计二——套型空间设计.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住建筑设计,主讲人赵颖2014.8,1.户型设计发展概述及设计流程2.套内单一空间设计3.套内空间设计方法4.住宅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5.住宅核心筒设计归纳,标准层设计,1.1国内住宅套内空间设计发展,建国初期“居者有其屋”+“一人一张床”。2.20世纪60、70年代独门独户、满足家庭使用要求的小面积住宅。3.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一户一套房”+“餐寝分离”。20世纪90年代“居寝分离”。1998年“一人一间房”。2003年以后户型设计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户型设计发展概述,1.2国内住宅户型空间设计不足之处,精细化程度不足个性化处理和独创性不够设计缺乏管理,户型设计发展概述,1.户型设计发展概述及设计流程2.套内单一空间设计3.套内空间设计方法4.住宅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5.住宅核心筒设计归纳,标准层设计,2.1起居室,起居室既是全家团聚的地方又是与外界交往的场所,它兼顾内外两方面的职能。,2.1.1起居空间的设计要点,靠近门厅、餐厅布置;占据较好的朝向尽量减少交通穿越干扰;避免与其他空间穿套尽量避免过多的门开向起居室与卧室间有明确的分隔,“动静分离”,套内单一空间设计,内墙面长度与门的位置,靠近门厅、餐厅布置,2.1起居室,套内单一空间设计,起居空间的稳定性比较,2.1起居室,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1.2起居空间的尺寸确定,面积:在一般的两室户、三室户的套型中,起居室的面积指标如下:空间灵活性需求:能够适当“延伸”以满足节假等特殊日期和状况下多人用餐的需求。,起居室与餐厅合二为一,使用面积21.35m(经济型),起居室相对独立,使用面积30.16m(豪华型),2.1起居室,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2餐厅,餐厅空间的设计要点除了要摆下餐桌椅柜,还要考虑通行区域及多人进餐的需求。不同规模的家庭考虑“配置”相应大小的餐厅。,3-4人用餐厅,6-8人用餐厅,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3卧室2.3.1卧室的分类2.3.2卧室的设计要点,主卧室次卧室应有直接采光,保证卧室与室外自然环境有必要的直接联系,如良好的采光、通风和景观等。空间尺度比例要恰当,一般开间与进深之比不宜大于1:2。,套内单一空间设计,3.3.3主卧室,主卧室的家具布置,床的布置,床周边的活动尺寸,2.3卧室,套内单一空间设计,主卧室的其他使用要求,2.3卧室,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3.4次卧室,儿童房间(312岁):可设上下铺或两张床,满足两个孩子同住或小朋友留宿。书桌旁边另置椅子,方便父母与孩子交流。在儿童能够触及到的地方有进深较大的储物空间。,a.次卧室的家具及布置青少年房间(1318岁):既是卧室,也是书房,同时还充当客厅,接待前来串门的同学、朋友。可以分区布置:睡眠区、学习区、休闲区和储藏区。,2.3卧室,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3.4次卧室,b.次卧室的尺寸确定面宽不要小于2700mm,面积不宜小于10。当次卧用作老年人房间,尤其是两位老年人共同居住时,房间面积应适当扩大,面宽不宜小于3300mm,面积不宜小于13。当考虑到轮椅的使用情况时,次卧室面宽不宜小于3600mm。,不同功能次卧室常用平面尺寸(单位:mm),2.3卧室,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4书房2.4.1书房的使用需求,a.书房活动方面需求:办公学习、待客谈话、收藏展示、健身娱乐等。b.书房空间方面需求:基本空间需求、两人共用空间需求、空间摆床需求。,书房中摆放沙发床,书房中摆放单人床,基本空间需求,两人共用空间需求,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4.2书房的家具布置,当书房的窗为低窗台的凸窗时,要照顾到书桌的布置与开窗位置的关系。,2.4书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4.3书房的尺寸确定,书房的面宽一般住宅中,书房的面宽不会很大,但最好在2600mm以上。书房的进深板式住宅中,书房的进深大多在34m左右。为了保持空间合适的长宽比,应注意减小书房进深。,2.4书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5厨房2.5.1厨房的空间需求,空间流线组织需求1.准备2.洗理3.烹调4.配餐5、6.餐后整理,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5.1厨房的空间需求,空间视觉联系需求厨房空间与其他空间应有视觉上的联系,便于家人交流。采光、通风需求应有直接的采光通风窗口,保证基本的操作需要和自然通风换气。,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单列型厨房,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5.2厨房的平面形式,“L”型厨房,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双列型厨房,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U”型厨房,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岛型厨房,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5.3厨房的尺寸确定,从使用角度来讲,厨房面积不应过大、厨具安排不当,会影响到厨房操作的工作效率。可以将厨房按面积分成三种类型,即:经济型、小康型、舒适型。建议经济适用型住宅采用经济型厨房面积;一般住宅采用小康型厨房面积;高级住宅、别墅等采用舒适型厨房面积。,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厨房的三种类型,经济型,小康型,舒适型,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5.4厨房的管线布置,厨房中的管线包括立管和水平管。,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5.5厨房的烟道布置与设计,厨房中的排风烟道布置应当注意以下问题:a.竖向共用排风烟道多设置在厨房墙角,具体位置需结合本层厨房的整体布局以及上下层用房的相互关系综合确定。b.烟道应靠近灶台,便于抽油烟机的短距离排烟。,厨房烟道布置示例,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5.6厨房的新设计思路,厨房电器的多样化也应在设计中体现出来。微波炉、烤箱、电饭煲、电水壶、榨汁机、洗碗机、电子消毒碗柜,饮水机等等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对厨房的布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一部分可结合厨柜布置外,还应有足够的操作台面与电器插口,其操作长度应不小于3m,传统洗、切、炒三段台面已不能满足要求。,2.5厨房,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卫生间2.6.1卫生间的使用需求,随着居住质量的改善,住宅中的卫生间已超越了满足简单的个人卫生需求的阶段,因此如今的卫生间设计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其品质,以适应居民对居住环境文明与更高舒适程度的要求。a.卫生间活动方面需求便溺洗漱、剃须、化妆洗浴洗衣需要的卫生设备(洗衣机、烘干机、烫衣板等),套内单一空间设计,卫生间空间方面需求基本空间需求家务空间需求扩展空间需求(大型住宅和别墅中应用较多),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2卫生间设备及布置,便器的布置坐便器的前端距离应留出500600mm,左右两肘撑开的宽度为760mm,坐便空间的最小净面积尺寸为800mmxl200mm。便器旁边需设手纸盒和扶手,因此应尽量布置在靠墙一侧。,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b.盆浴和淋浴的布置布置浴盆和淋浴器时最好与手盆及坐便器分开,或用淋浴隔屏、浴帘隔开,形成干湿分区。,2.6.2卫生间设备及布置,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2卫生间设备及布置,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淋浴间的设置考虑人的转身和门的开启。内部空间较大时,门可朝内开;内部空间较小时,须向外开门,以防人在里面发生事故倒下时挡住门,使外面的人无法救助。浴盆的位置可与淋浴房互换。,2.6.2卫生间设备及布置,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c.洗衣机的布置一般设在公用卫生间的前室或阳台上。一旁需设洗涤池,并尽量在靠近洗衣机的位置设一定长度的操作台。,2.6.2卫生间设备及布置,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3卫生间平面布局形式,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3卫生间平面布局形式,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3卫生间平面布局形式,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4卫生间的尺寸确定,a.三件套(浴盆或淋浴房、便器、洗睑盆)卫生间平面尺寸,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4卫生间的尺寸确定,b.四件套(浴盆、便器、洗脸盆、洗衣机或淋浴房)卫生间平面尺寸,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6.5卫生间的管线和风道的布置,管井与风道的布置关系管井风道尽可能紧临承重墙布置;不同位置及形式的卫生间中管井与风道的布置应当具体分析,例如两卫紧临时,通常将管井与风道布置在两卫之间。,a.管井的布置靠近坐便器,解决其排水量大且容易堵塞的问题;不靠近卧室墙面布置,以免对卧室产生噪声影响;洁具同侧布置,减少管线的长度及交叉。,2.6卫生间,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7门厅,门厅是从户外进入室内的过渡空间,空间虽小,但需要担负多种功能。门厅设计要点为换鞋、更衣及存放鞋帽、衣物、雨具、包袋等功能提供足够的空间;能方便地迎送、礼待客人;应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反映主人的审美修养和情趣个性;应保证宅内的私密性;根据套型的空间大小设置门厅:小面积的套型中,可与起居或就餐空间合并,空间互借;大面积的套型中,可宽敞、独立,缓冲过渡。,套内单一空间设计,门厅的尺寸确定,门侧摆放鞋柜时,墙垛净宽不宜小于400mm;摆放衣柜时,不宜小于650mm。考虑家具布置及换鞋更衣动作,开间不宜小于1500mm,面积不宜小于2。,2.7门厅,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8走道,走道设计要点能便捷到达各个功能空间。注意面积经济节约,避免过道过长。考虑大件家具的搬运来设置过道的宽度及门的位置,不宜过于狭窄、曲折。住宅规范中规定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得小于1000mm,通往辅助房间时不应小于900mm。,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9储藏空间,储藏空间不足、设计不合理是当前住宅设计的一个通病。储藏空间设计要点:一套住宅中应设有集中储藏室,及分散的、专门的储藏空间。2.储藏空间多没有自然通风采光,应采取措施保证有一定的通风,如门上设置百叶、房间上方加设排凤扇等。,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10保姆间,保姆室布置较为简单,主要家具有单人床和储藏柜。有条件的住房可在加设专用小卫生间,以避免卫生洁具的交叉使用。保姆室面积一般46即可,在不需要家庭工人时,可作为家庭机动的空间,如小储藏室、小书房、茶室。,保姆间的尺寸确定,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11阳台2.11.1阳台分类(按使用功能分类),a.生活阳台供生活起居使用,一般设于楼栋阳光充沛的南向,起居室或卧室外侧。,b.服务阳台是家居生活中进行杂务活动的场所,满足储藏、放置杂物、洗衣、晾衣等功能需求,多与厨房或餐厅连接。、,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11.2服务阳台设计要点,2.11阳台,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11.3阳台设计一般要求,a.开敞式阳台的地面标高应低于室内标高30150mm,并应有1一2的排水坡度将积水引向地漏或泻水管。b.阳台栏杆需要具有抗侧向力的能力,高度应满足防止坠落的安全要求,低层、多层住宅不低于1050m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低于1100mm(住宅设计规范)。栏杆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防儿童钻出。c.阳台设计应综合考虑空调室外机的放置问题,便于空调室外机的安置和检修,同时使阳台立面丰富。d.避免阳台过深或形状特殊对下层住户造成阳光遮挡,影响其日照效果。,2.11阳台,套内单一空间设计,2.12露台,露台指顶部无遮盖的露天平台,如不设雨篷的顶层阳台、退台式住宅中退台后部分的下层屋顶。它是居室空间的外延,因具备底层院落的优点,受到不少居住者的青睐。露台设计要点a.要尽量避免进入露台必须穿行私密性较强房间的情况发生。,经由主卧室进入露台,主卧室的私密性受到影响。,经由楼梯间进入露台,不会干扰其他房间的活动。,套内单一空间设计,露台设计要点,b.由于露台基层需要进行找坡、保温、防水等处理,往往会使屋面构造层厚度超过居室楼面构造层厚度,造成室外标高高于室内标高。因此要注意相关构造措施及空间处理,如露台处进行降板处理、在不碍事处设置门和台阶等。,c.露台栏杆、女儿墙必须防止儿童攀爬,国家规范规定其有效高度不应小于1.1m,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2m。d.应为露台提供上下水,方便住户洗涤、浇花、冲洗地面、清洗餐具等活动。,2.12露台,套内单一空间设计,1.户型设计发展概述及设计流程2.套内单一空间设计3.套内空间设计方法4.住宅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5.住宅核心筒设计归纳,标准层设计,3.1案例分析,套内空间可以依据面积大小、使用舒适度、套型等分为不同的类别,下面以上海及周边地区套内设计为例,具体分析:,紧凑型一房,紧凑型两房,紧凑型三房,舒适型一房,舒适型两房,舒适型三房,1.户型设计发展概述及设计流程2.套内单一空间设计套内空间设计方法4.住宅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5.住宅核心筒设计归纳,标准层设计,4.1套型空间功能分析,4.1.1功能齐备a.必备空间-卧室、起居室、厨房及卫生间。b.可选空间-书房、储存空间、用餐空间及次卧、次卫、入户花园、过渡空间等。,功能齐备空间示意图,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1套型功能空间分析,2.1套内空间设计评价适用性导则,套内功能分区是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使用性质、使用对象及使用时间等因素,合理进行房间排布,将性质和使用要求相似的空间组合在一起,避免性质和使用要求不同的空间相互干扰。功能分区原则包括:动静分区、洁污分区和公私分区。,4.1.2分区明确,4.1套型功能空间分析,套型空间组合设计,a.动静分区,休息区-卧室、书房活动区-客厅、餐厅、过道、厨房,设计原则:a.动静分区应明确,各功能使用合理又互不干扰。b.客厅、餐厅、厨房等动区应靠近入户门,卧室、书房等静区应靠近内部。c.卫生间可设在动静分区之间,方便使用。d.避免卧室、特别是主卧室的门直接开向起居室。,4.1套型功能空间分析,套型空间组合设计,b.洁污分区,干净区-客厅、餐厅、家庭室、卧室、书房、餐厅污物区-厨房、门厅、卫生间、工作阳台,设计原则:a.尽量避免对其他区域影响便于管道安装,应安排管道集中布置。b.卫生间靠近卧室,多卫生间的套型中不应把卫生间设在一起。c.设置工作阳台。d.门厅的设计,增加户内空间层次,使入室更衣换鞋等变为可能,促进居家健康化、安逸化。,4.1套型功能空间分析,套型空间组合设计,公共活动区-供起居、交谊用,如客厅、餐厅、家庭厅、门厅等。私密休息区-供处理私人事务、睡眠休息用,如卧室、书房、保姆房等。辅助区-辅助上两部分,如厨房、卫生间、贮藏间、阳台等。,设计原则:a.活动区与休息区分开,休息区相对集中,尽量减少在活动区内的开门,使完整墙面更多。b.相互联系方便,干扰少。c.厨房位置合理,进门有小门厅过渡,客厅、卧室均有良好的朝向和穿堂风,无暗房间。,c.公私分区,4.1套型功能空间分析,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1.3流线便捷,一般来说室内设计中有3条流线:家务流线,家人流线,访客流线,这3条流线不能交叉,以免造成干扰。,家务流线,访客流线,家人流线,4.1套型功能空间分析,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a.门厅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不同入户形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门厅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选用梯间式入户时,门厅一般位于套型中部;采用庭院式或外廊式时,门厅位于套型端部。,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套型空间组合设计,在实际设计中,以上各种制约因素有时会与其他房间的布置发生矛盾,因此需要在通盘考虑所有房间布局关系的基础上权衡取舍。,b.厨房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c.厨房与餐厅的位置关系,住宅面宽的多少决定了厨房与餐厅的位置关系。在小户型和小面宽的住宅中,首先必须按国家规范保证厨房占有外墙面,能对外开窗。争取餐厅直接通风采光,尽量增大厨房与餐厅的“接触面”,加强厨餐的空间交流。根据厨房与餐厅的位置关系,可分为两大类:串联式厨房与餐厅穿套布置,餐厅不占和少占面宽并联式厨房与餐厅并列布置,餐厅占住宅面宽,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串联式布置,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并联式布置,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穿越型布置,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相邻型布置对角型布置,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半分离式布置结合式布置分离式布置,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d.卫生间在住宅平面中的位置关系,卫生间是住宅中与厨房并列的另一个重要功能空间,由于其功能上的特殊性和使用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使得住宅各主要空间都应尽量与卫生间有较为直接的联系。,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e.双卫生间的位置关系,双卫生间常分成一个公用卫生间和一个主卧卫生间。双卫生间可减缓家人早晚如厕高峰时间使用的矛盾,常在三居室中应用。两个卫生间所处位置,明与暗,大与小,对于住宅节地、省面宽乃至整个套型的布局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布置方式有以下二种情况:,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e.双卫生间的位置关系,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f.主卧卫生间、衣装间的位置关系,由于近年来对主卧要求的提高,不光带有主卧卫生间,又增设了主卧衣装间,多个空间的组合,使设计增加了难度。在权衡主卧室、主卧卫生间和衣装间的关系时,要着重推敲空间的利用率,尽量减少交通面积,同时注意避免卫生间的潮气侵入卧室或衣装间。主卧室与主卧卫生间、衣装间的位置关系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f.主卧卫生间、衣装间的位置关系,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g.次卧室位置的选择,一般三室两厅中除主卧室外,还有两个次卧,其中一个可作书房,布置较灵活,常见位置有:,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2套型空间平面组合,4.3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4.3.1朝向选择,a.套型的朝向选择我国地域气候差异大,不同气候条件对建筑提出的要求不同,住宅建筑套型朝向的选择也不同。南方在我国南方有防热要求的地区,住宅建筑的朝向以接近夏季主导风向为宜,同时还必须考虑暴风雨主要的吹袭方向和夏季高温时太阳辐射的方向。北方在我国北方冬季有保温需求的地区,住宅建筑的朝向以尽可能多的获取阳光为宜,但同时不能忽视夏季来自东西向太阳辐射的作用。,套型空间组合设计,b.房间的朝向选择人们希望在采光、景观条件优越的房间中活动。但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所有房间均通风采光良好,甚至设计时还要牺牲次要空间的通风采光来满足主要房间的要求。一般根据居住者对房间的使用时间、使用频率来安排房间的朝向、方位:主要居室如起居空间、主卧室应布置在最好的朝向,尽量避免安排在西向;次卧室、书房、餐厅等,根据条件可依次降低要求;厨房、卫生间、工人房等多数布置在北侧或较差的朝向;门厅、储藏室等可布置在房间中部,接受间接的采光。,4.3.1朝向选择,4.3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3.2通风组织,建筑的自然通风能够降低室内气温和相对湿度,提高人们居住生活的舒适度。住宅套型空间的通风组织同其拥有的可开窗的外墙面多少和相互位置密切相关。要对房间门窗及通风构造进行合理的设置。,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3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通风组织设计要点a.门窗布置尽量使气流在室内经过的路线延长,能够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活动区域,以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b.在复式或跃层的套型中要考虑门窗剖面位置的选择,以便组织竖向的通风。,横向通风,竖向通风,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3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c.注意门窗自身相关构造设置,以利于导风、排风和调节风向、风速等。一般来说,向外开的平开窗、悬窗均有一定的导风作用,而推拉窗则没有导风的作用。,通风组织设计要点,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3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通风组织设计要点,4.3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通风组织设计要点,4.3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d.房间内如果需要设置内隔断,可做成上下镂空的形式,或在隔断上设窗,以调节室内气流,利于房间通风。,e.不同房间门、窗对位,避免气流的转折和“缩颈”。,通风组织设计要点,套型空间组合设计,4.3套型朝向与通风组织的地域性要求,课时6,1.户型设计发展概述及设计流程2.套内单一空间设计3.套内空间设计方法4.住宅套型空间的组合设计5.住宅核心筒设计归纳,标准层设计,5.1核心筒空间尺寸类型,核心筒住宅标准层中空间最局促,功能最复杂的部分,其设备管井间涉及管线综合布局、管理、查抄和检修等多种问题,需要合理精致性的设计来保证使用的舒适性,又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减少公摊。,核心筒设计归纳,核心筒设计归纳,核心筒设计归纳,各楼梯间类型特点及平面,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根据平面与核心筒的关系,高层住宅可以分为塔式与单元式两种,下文将以长三角区域广泛使用的单元式住宅为例,根据消防要求的不同进行分类描述。,核心筒设计归纳,5.2.1七至十一层单元式高层住宅,根据防火疏散要求,7-11层单元式高层住宅可设置一部开敞的自然通风采光的楼梯间及一台普通客梯。其公共部位主要由楼梯间、电梯间、设备管井、公共走廊等部分组成,通常为一梯二户一梯四户,按楼梯所在的位置分为北梯式和南梯式两种,北梯可节约南面的面宽,是最为常用的形式,下面主要研究北梯式住宅公共部位。按楼梯和电梯之间的相对位置北梯式又可细分为:a.电梯与竖梯上下相对b.电梯位于竖梯一侧c.电梯与横梯上下并列d.电梯与竖梯上下并列e.电梯与竖梯上下错位,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1七至十一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1七至十一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1七至十一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1七至十一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1七至十一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2十二至十八层单元式高层住宅,根据防火疏散要求,12-18层单元式高层住宅应设置一部封闭楼梯间及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并设有消防电梯前室,其具有一定的防排烟要求。封闭楼梯间必须有自然通风采光。同样以北梯的方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楼梯和电梯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以下八种形式:,E.电梯与横梯上下并列F.电梯与竖梯上下并列G.相对布置的电梯与竖梯左右并列H.相对布置的电梯与竖梯上下并列,A.电梯与竖梯上下相对B.电梯与横梯上下相对C.电梯分别位于竖梯两侧D.电梯与竖梯左右相对,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2十二至十八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2十二至十八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2十二至十八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2十二至十八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2十二至十八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筒归类,核心筒设计归纳,5.2.2十二至十八层单元式高层住宅,5.2单元组合式高层住宅核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