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doc_第1页
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doc_第2页
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doc_第3页
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doc_第4页
汽车低压电器设计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压电器设计规范编制: 校对:审核:批准:广东亿纬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015年9月 目 录前言 3第一章 设计原则及流程 4第二章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电路 30第三章 汽车空调系统电路 41第四章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电路 48第五章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电路 56第六章 汽车辅助电器电路 66第七章 暖风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78附录一各线束之间对接插接件型号、管脚定义 81End前言自汽车诞生一百多年以来,为改善汽车的使用性能,其机械结构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经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后,汽车在机械结构方面已经非常完善,靠改变传统的机械结构和有关结构参数来提高汽车的性能已临近极限。而晶体管无触点电子点火装置的问世,彻底解决了机械触点易磨损烧蚀等固有缺陷,汽油发动机进人无触点电子点火时期。随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满足汽车复杂控制问题所需的模拟电路不仅可做得体积小重量轻,且性能优良可靠性高,首先在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中应用取得成功。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把燃油准时精确计量地喷人汽缸是降低发动机排放、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的技术关键,通过传统的机械装置解决这一问题已非常困难,电子控制装置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的另一方面,由于汽车保有量剧增,引发了全球性的能源危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性的温室效应。迫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世界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法规,力图降低汽车发动机的排放和提高燃油经济性。这些来自国家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又反过来加速了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点火系统的迅速发展。今天,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已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入们对交通工具(汽车)的行驶速度、舒适性、安全性以及功能提出了愈来愈严格的要求。70 年代以后,微型计算机在性能和价格方面进入实用阶段,以微处理器为控制单元的数字式电子控制装置在汽车上找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电子应用装置从早期的电子燃油喷射、电子点火控制系统,进一步扩展到汽车底盘控制,汽车主动安全性控制,以及故障诊断显示、娱乐和通信等各个领域。由于计算机在汽车上的应用,它改变了汽车传统的机械装置,并增加了许多新的功能,使汽车的驾驶更为简单方便,乘坐更为舒适安全。第一章 设计原则及流程第一节 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概况电子控制装置在汽车上的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两点:1. 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2. 电子控制装置的装车成本与整车的比例逐年增加。系统已采用将采用安全方面1 电子防抱制动控制2 驱动防滑控制装置3 电子主动悬架控制4电子控制四轮转向系统5 安全气囊自控装置6 雨刮器自动控制7 速度控制(限速与恒速)8 车窗自动控制9 轮胎气压报警10 防盗报警11防撞车间距报警12 未系安全带报警,安全带自动锁紧控制13 明暗灯光控制14 冲撞记录仪15 前大灯控制16 后视镜控制17 电子门锁1 路面状态显示2 防碰撞自动控制3 死角处障碍物报警4 安全雷达5 制动管路故障应急制动6 睡眠检测报警7 司机突病时自控8 电子操纵紧急制动9 酒醉检测安全自控10 后视摄像及屏幕显示11 声音合成报警系统12 故障预警提示系统13 倒车测距系统仪表通讯1 电子钟2 电子油耗表3 电子温度计4 电子车速里程表5 电子转速表6 旅程计算器7 燃料消耗计8 各种报警(灯丝切断,排气温度,水面,液面,未关门,未系安全带)9 电子定时10 电子化图示仪表盘11电话及其通讯装置1 大型电子化薄式仪表盘2 多路信息传输3 光纤通讯传输4 惯性导航5 卫星导航6 屏幕显示街道图及交通阻塞状况图舒适性方面1 自动空调2 座椅自动调整3 自动照明4 红外线控制车门开关5 车窗,车门自动开关(声控)6 高级立体音响7 无线电调谐自动预选8 无钥匙开车9 车用电视机及音响1 全自动空调(温度,湿度,清洁度,含氧量)系统2 道路交通信息指示表3 行驶路线最优化选择控制4 声控驾驶这些汽车电子装置使用和研制,给汽车工业和人们带来了很多利益。( 1 )改善了排气污染,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能源。( 2 )提高了安全性,方便了操纵性。( 3 )创造了更加舒适的乘车环境,实现了故障维修诊断与报警。 总之,汽车电子化的现状使人们领受了汽车技术进步的果实,也激起了汽车与电子行业的工程师 们不断为汽车进步做出新贡献的热情。第二节 设计依据准则和条件一、设计思路、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强制性标准是首先要遵守的技术条件。项目代号强制检验项目依据010203前照灯配光性能GB4599GB2125904前雾灯配光性能GB466005后雾灯配光性能GB1155406前位灯配光性能GB592007后位灯配光性能GB592008前示廓灯配光性能GB592009后示廓灯配光性能GB592010制动灯配光性能GB592011高位制动灯配光性能GB592012制动灯/后位灯配光性能GB592013汽车倒车灯配光性能GB1523514前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1750915后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1750916侧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GB1750917侧回复反射器GB1156418后回复反射器GB1156419汽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安装规定GB478520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及发光强度GB725821后视镜性能GB1508422后视镜安装要求GB1508423车速表GB1508224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409425机动车电喇叭性能GB15742126机动车电喇叭装车特性GB1574228VINGB 1673540汽车标记GB725842非氟制冷剂标记机汽发(97)099号42非氟制冷剂标记机汽发(97)099号43侧标志灯配光性能GB1809944三角警告牌GB1915146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刮水电机)GB1865547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闪光继电器)GB1865548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暖风电机)GB1865551车载诊断(OBD)系统GB1769152汽车防抱制动性能GB/T1359453汽车防盗装置GB1574057后牌照灯配光性能GB11568二、环境温度和湿度汽车零部件的环境温度循环有三种,即年循环,月循环,每次行驶的循环。汽车零部件温度和湿度不仅受到气温的影响,还受到发动机和汽车行驶运行情况的影响,也与其安装位置及状态有关。世界最高,最低气温记录气温/C地点最高(瞬间)57利比亚最高(年平均)31索马里最低(瞬间)-83南极最低(年平均)-34.4南极汽车车身部分温度分布发动机仓温度分布约 C排气管650机身150进气管120阻风门壳体205仪表板85起动机284变速器油温175发动机缸盖上的爆震传感器120三、振动和冲击汽车零部件必须承受来自不同路面和发动机等引起的振动和冲击。振动和冲击的强度,因所处部位不同而异,振动加速度最大可达到15g(g=9.8m/s2 ) ,通常为由零至几个g ,振动频率变化范围从零点几Hz- 20OOHz 。振动和冲击对电器元件、电器线路的可靠性提出了极大的考验,电器元件内部的焊点脱焊;导线内部异常的断裂;插接器的接触不良;安装结构的破坏与之有直接的关系。振动试验条件部 件g值(平均有效值g =9.8m/s2)上下前后左右底盘车轮衬板9.662.922.92车架横梁4.564.564.56变速器支架4.661.244.66车架保险杠附件6.256.25汽车内驾驶室内仪表板3.303.300.71四、电源波动和电磁波干扰(一)电源电压波动汽车电源通常是波动的。在发动机启动和转速低于充电转速时,由蓄电池供电;发动机转速超过充电转速时,发电机一方面给蓄电池充电,另一方面供电给其它设备。由于蓄电池放电程度不同,其输出电压发生变化。调节器是用通断方式来控制发电机激磁电流的,也使输出电压常在标称电压附近波动。低温启动时,由于蓄电池的内阻随温度而降低,电流加大,电压可能从标称的12V降至6V。此外,调节器发生故障时,电源电压可达16V以上,瞬间电压甚至高达70V130V , 从而造成汽车电子装置的损坏。(二)瞬变过电压瞬间过电压是指由于电磁感应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较高电压,亦称脉冲电压。( 1)、发电机抛负载产生的瞬变正向过电压。在汽车电器系统中,电池负载和发电机并联,蓄电池相当于一个低阻抗大电容的瞬变电压抑制器,当断开负载时所产生的瞬变能量被蓄电池所吸收,并且蓄电池容量越大,吸收瞬变能量的作用也越大。因此,在接有蓄电池的情况下,抛负载时对外界不会产生过高的瞬时电压,但是,如发电机以高转速大负荷运行时,若与亏电的蓄电池联结线断开,因交流电机绕组有一定的电感,发电机负载发生突变时,电流变化率很大,同时加上发电机在高速时突然失去负载,去磁效应和内压降的减少,都导致产生很高的瞬变过电压。据测试,最坏情况可出现上升沿19s,正峰电压为125V宽度为100ms的脉冲电压。汽车电路中典型瞬变电压一览表( 2 )、反向瞬变过电压。在汽车电器中,还有许多其它的感性元件,如点火线圈,电喇叭,雨刮电机等,它们被控制电器切断电源时,其两端将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和电源电压相反,称为反向瞬变电压。在比较坏的情况下,点火线圈的反向峰值电压可达80V 。发电机的激磁绕组也是一个大的电感元件,由于故障或点火开关切断激磁绕组电路时,其两端也会产生反向瞬变过电压,据测试其峰值电压可达126V ,脉冲电压宽度约为200ms 。这些瞬变电压对汽车电子装置和元件会造成破坏,当干扰信号波长与汽车中各模块的联线长度相似时,可能产生谐振效应,因此必须采取预防措施。过去,一些新开发的汽车电子装置常常对此注意不够,造成原理线路完全正常,但在实用中却不知所以地失效。(三)无线电干扰无线电干扰来自车内和车外两个方面,有些相互干扰的问题是难以估计的,防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已是汽车电子必须考虑的问题。( 1 )、车内干扰源。汽车内有不少无线电发射源,如火花塞,直流电机的电刷和开关继电器触点之间的 火花放电。火花放电中的高频电磁波传输距离较远,形成对外界的干扰。( 2 )、车外干扰源。车外使用的收发无线电设备,雷达,广播电台等发射的电磁波,会干扰汽车上的仪表和电子装置,导致失效和事故。 为了增强汽车电子装置的抗干扰能力,除应设法减少车内干扰源(如采用点火阻尼线)外,应采用 抗干扰能力强的芯片,设置干扰抑制器并向所有模块提供稳压电源,加强屏蔽等措施。五、其它环境条件的影响 汽车上的每一个汽车电子部件除了要考虑电的和机械的疲劳损坏原因外,还要顾及因受气候、地域环境相关因素引起的其它损害,如果不能克服就必然在耐久性和性能上达不到使用要求。( 1 )、浸水,结冰。汽车在雨天和经过水洼地时,会被水浸湿。冬天会遭冰冻。如汽车电子防抱制动装置的传感器装在车轮内,涉水时就会遭浸湿,务必采取防湿和耐湿的措施。( 2 )、盐和酸的侵蚀。汽车在海岸和海岛地区,受潮湿海风的侵蚀,装置器件要受到盐和酸的侵蚀,造成绝缘性能变差,焊点松脱,锈蚀等损坏。因此,汽车电子装置要求做耐腐蚀性试验。( 3 )、灰尘、沙的影响:汽车在行驶中会激起灰尘和沙土飞扬,如装置密封不好,灰砂会被吸附到器件装置内引起漏电和其它接触不良等故障。( 4 )、油和其它化学物质的影响。装置的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和性能不能因受汽车上的汽油、机油、润滑脂、制动液、防冻液及其挥发物的侵蚀而变坏。( 5 )、海拔高度的影响。汽车所处海拔高度,会影响一些传感器的精度和读数,因此要求装置的性能能自动修正并达到使用要求。 总之,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条件(如图所示),汽车电子装置必须经受住这些考验。六、成本控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的竞争关系所确定的。因此,为确保利润,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种。 降低设计成本,即考虑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小零部件的质量、提高通用化程度、采用不必高精度加工和易于加工的设计。采用同一平台的变型设计,可降低开发费30 以上。 降低制造加工费,即扩大产量、减少设备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七、质量目标质量对车辆的一些主要性能有直接的影响,也是部件结构设计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因此,轻量化始终是产品开发追求的目标之一。在概念设计时,要认真考虑是否有过剩的性能、多余的尺寸,能否减少零部件数和采用轻质材料等。因此,有关负责人要与结构设计师、工艺师、采购工程师认真协商,制定比较精确的质量目标和轻量化的具体措施。第三节 开发设计流程及内容汽车从构思到投放市场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发展汽车工业需要有战略的眼光和思想。每个汽车企业都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企业的发展规划就是其一定时期内发展战略的文字载体。在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商品规划是核心内容。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以向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商品为目标,通过实现商品的销售而实现企业的利益和社会的效益。任何商品都有一定的寿命周期,因此,企业要不断改进产品和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的要求,从而保证企业的生存和更大的发展。商品规划就是基于上述认识,使社会环境、市场要求和企业实际条件相协调,保证企业不断推出适销对路商品的一项计划和管理工作。根据时间区段和任务的不同,商品规划可分为两类。一是在一定时期内(如 5 年、10 年)涉及企业所有商品系列的整个商品规划,即商品发展规划。二是按每一个商品制定方案的单个商品规划,它包括作为商品开发第一步,给商品下个大致定义的商品计划,以及在商品计划基础上进行的概念设计。商品计划包括确定商品市场目标、性能目标、成本目标及投产目标等;概念设计的任务主要是,提出产品应具有的基本结构、基本尺寸,应达到的性能和质量目标等。车辆总布置的任务是,把概念设计确定的基本结构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使其达到最佳组合,以保证实现概念设计中确定的目标。为了保证实现商品计划的目标,保证及时完成商品开发的任务,使商品按时投放市场,还需要编制产品开发计划、生产准备计划和销售计划 。而作为电器系统具体项目的设计人员应熟悉的工作流程:一、 电路原理图是用简明的图形符号,按电路原理将每个系统由上到下合理地连接起来,再将每个系统排列而成。电路原理图有整车电路原理图和局部电路原理图之分,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绘制或展示。 1 整车电路原理图(图1-1)(1)全车电路有完整的概念,它既是一幅完整的全车电路图,又是一幅互相联系的局部电路图,重点、难点突出,繁简适当。(2)在此图上建立起电位高、低的概念,其正极“+”电位最高,用最上面的那条线表示;负极“-”接地(俗称搭铁),电位最低,用最下面一条线表示。电流的方向基本都是由上而下,路径是:电源正极 + 控制开关用电设备搭铁电源负极(3)尽量减少导线的曲折与交叉,布局合理,图面简洁、清晰,图形符号考虑到元器件的外形与内部结构,便于读图、分析。 (4)各局部电路(或称子系统)相互关系清楚,发电机与蓄电池间、各个子系统间的连接点尽量保持原位,熔断器、开关及仪表等的接法基本上与原理图吻合。这种画法对电路作了高度简化,图面清晰,电路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对分析、排除故障十分有利。但图形符号不太规范,不利于与国际标准统一,因而也不利于交流。近 10 年来,国内外汽车电路变化很快,为满足国产汽车设计、使用、维修及教学、科研提出的对电路图表达方式统一的要求,有关方面终于取得共识:以德国博世(BOSCH )公司提出的,经多年使用并修改定稿的 汽车电路图与图形符号 ( Automotive symbols and circuit diagrams 1987 )为基础,结合我国标准和国际标准及汽车电器行业的情况,对汽车电路原理图的画法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规范(电路图中的图形符号见下图)。限定符号:导线、端子和导线的连接符号:触点与开关符号:电器元件符号:传感器符号:仪表符号:电器设备符号:部分指示灯和警告灯标记:汽车仪表和转向柱上通常装有许多开关、警报灯和指示灯(也称警示灯),并用各种图形标志刻印在其表面(有些进口车还用英文字母表示),这些图形标志通用,大都形象、简明,一看便知其功用。警报灯、指示灯在其所指示部位工作正常时是不亮的,不正常时才亮。警报灯(如制动气压过低、充电系统不充电、发动机过热、机油压力过低警报等)多用红色,以示情况紧急,应及时检修。有些工作状况(阻风门关闭、空气滤清器堵塞、驻车制动器拉紧)指示灯采用橘黄色;还有一些属于正常工作状态指示灯(如转向灯、前照灯)采用蓝色。指示灯、警报灯在正常状态下不点亮,因此灯泡损坏会造成错觉,为此,在点火开关接通而不起动的状态下,可检查大多数指示灯泡(如充电指示灯、机油压力警报灯)的好坏,有些要用专门的检验开关并加接隔离二极管来检查。图1-1汽车电路原理图图例二、 电线束图是将有关电器的导线汇合在一起组成线束,表明线束与各用电器的连接部位、接线柱的标记、线头、插接器(连接器)的形状及位置等的电路图,如图1-2所示。它是人们在汽车上能够实际接触到的汽车电路图。这种图一般不去详细描绘线束内部的导线走向,只将露在线束外面的线头与插接器做详细标号或用字母表记。它突出装配记号,非常便于安装、配线、检测与维修。如果再将此图各线端用序号、颜色准确的标注出来,并与电路原理图和布线图结合使用,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但无论哪一种汽车电路图,都是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仪表、开关、保险装置(熔断器、易熔线等)及导线组成。图1-2电线束图图例第四节 设计注意事项一、电线束汽车电线束的功能与作用电线束是汽车的神经系统,通过合理地设计布置,连接电源,以及各种控制器、用电器、显示器、保护器和报警器等电气设备与装置,使之实现其功能。如果电线束的某一回路或某一处出现差错或故障,将导致汽车的相应部位功能失灵,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电线束是汽车的关键系统之一。电线束分类 ( l )、按搭铁方式分 a 单线式,从电源到电器的配线采用绝缘电线,以金属车架或车身作为公共搭铁线。因大汽车线束较长,分布位置较多,为节省导线束用量及简化线束,现国内外汽车一般采用单线式。b 双线式,不以车架或车身作公共搭铁线,而是单独设置共用回路电线。该线束虽结构复杂、成本较高,但工作可靠性高。 ( 2 )、大中型汽车按电线束功能分a起动电路、充电电路及接地电路,从蓄电池到起动机、蓄电池到发电机、蓄电池到搭铁的大电流配线 b 一般低压电路,有照明、信号、控制、报警、充电、刮水器等各种用电装置的低压电路的配线。 c ASR(ABS)电路,用于控制制动防抱死及驱动防打滑系统的配线。d 空调电路,用于独立空调或非独立空调系统的配线。e ECAS电路,用于汽车升降系统控制的配线。f 电喷系统电路,用于发动机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配线。g 加热器电路,用于暖风系统控制的配线。h 缓速器电路,用于电涡流(或液力)缓速器附助制动系统的配线。I 集中润滑电路,用于全车集中自动润滑系统的配线。( 3 )、大中型汽车按电线束安装位置分 a 前围线束,指前围内部各用电设备的配线。b 仪表线束,指仪表台内部各用电设备的配线及与前围线束、顶棚线束、底盘线束的连接控制。c 顶棚线束,指顶棚内部各用电设备的配线。d 阅读灯线束,指风道内部各用电设备的配线。e 底盘线束,指底盘部分各用电设备的的配线及与尾灯线束的连接控制。 f 尾灯线束,指后围内部各用电设备的配线。二、低压电线束设计原则 l )、电流、电压降与电线的关系 ( 1 )、电流与电压降允许值,汽车用低压电线在不同温度下的电流和电压降的允许值见表: ( 2 )、电流热效应对于组装成电线束的绝缘电线,应考虑电流热效应和散热因素,其允许电流与温度,散热阻力有如下关系。( 3 )、极限过电流图中表示在23下通过电流时 AV电线的绝缘体初始烟化时间与电流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电线初始烟化时间与电流关系还受其它因素影响,如电线表面上的负荷、表面接触锐利的金属及尖硬物体等。在初始烟化之前,绝缘体产生热变形的电线便不能使用,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上述事项。在接近初始烟化或产生热变形状态时,应根据具体使用条件,并通过试验确定所用电线规格。 ( 4 )、电压降设计时,应采用电线的导体电阻值、插接器接触电阻值、端子与电线连接的接触电阻值之和乘以流过的电流值,计算电压降。通过选择电线、插接器的规格,将电路调整到允许的电压降之内。QC/T418 - 1999 中给出了插接器的接触电压降,QC/T29106中规定了端子与电线连接的电压降。( 5 )、抗电磁波干扰连接微电脑控制系统的线路和音像装置的信号线应采用抗电磁波干扰措施(屏蔽效果良好的音像装置的信号线也可不考虑抗干扰)。抗电磁波干扰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抗传递性干扰,采用阻尼方式,抗辐射性干扰采用屏蔽方式。采用屏蔽方式时,屏蔽层两端均应搭铁,且搭铁点选在车身上较为可靠。 2 )、电路过载保护为了防止因过电流、短路引起电线束及电气设备烧损,还应选择适当的熔断丝作为电路和电气设备的短路或过载保护之用。汽车用熔断丝主要有管式、片式、平板式和金属丝式四种型式。管式与片式熔断丝的额定电流为2A、3A、5A、7.5A、10A、15A、20A、25A和30A;金属丝熔断丝的额定电流为7.5A、 10A、15A、20A、25A和30A;平板式熔断丝的额定电流为40A和60A。上述四种熔断丝的周围介质极限温度、最大电压降、连续承载性能、熔断性能及电流周期耐久性等在Qc/T420-1999 中做出了规定。电路中增加过载保护的熔断丝后,在考虑电路电压降时,不应忽略熔断丝两端的电压降。 3 )、电线束的安装装置电线束在安装位置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线束固定距离热源大于200mm。(如排气管、消声器、灯具、缓速器本体等发热零部件);距燃料喷射系统、燃料管应大于25mm;如不能满足此要求,应考虑加强防护措施,避免产生火灾隐患。(2)、蓄电池仓留有上排气孔,使充电产生的氢气和氧气及时排出蓄电池仓,避免起火。(3)、蓄电池上方不可放置物品,避免使蓄电池正负极短路起火。(4)、发电机、马达、蓄电池等大电流接线柱接线要牢固,避免接触不良而产生高温。(5)、线束不与油管及其它软管一起固定,避免短路起火。(6)、搭铁线与大梁或方钢固定要先刮去油漆,固定牢固并在桩头和紧固件上涂抹覆盖适量的EG-T-2型保护性油脂,以防止接地线桩头氧化后接触不良产生高温。(7)、线束与底盘大梁穿孔处应套上胶套或打上密封胶,以防止线束被割断而发生短路。(8)、线束固定时应防止与尖锐铁件、运动件相碰,以防止线束被磨破而发生短路。(9)、线束与运动的设备(如发动机、车桥等)连接时应留有一定余量,以免工作时将导线拉断而发生短路。(10)、对车辆进行焊接时,应先断开蓄电池正负极电缆线,再断开车上的各种电控单元(既ECU)及发电机、马达的连接线(对日野发动机车型要同时断开调节器的插头),否则焊接产生的大电流会烧毁电控单元及相关的电器零部件。(11)、底盘、车身应留有线束走向通道,电器安装位置及拆卸空间。(12)、发动机周围油管全部采用金属管,采用技术措施避免燃料或润滑油积聚集在发动机仓中。(13)、对易受电磁感应影响的电子控制电路的信号线等,应考虑防电磁感应的措施。(14)、安装后应处于自然放置状态,避免拉直崩紧,设计尺寸应留有适当余量。 4 )、电线束的颜色选择与接点方式 。( l )、电线颜色选择为了便于电线束的加工、安装和电路维修,选用电线颜色应遵循下述原则。 优先选用单色,再选用双色; 各种汽车电器的搭铁线应用黑色电线,不作其它用途,QC/T414-1999 采用引进技术制造汽车用电线束,电器的搭铁线少数也用棕色电线; 电线颜色的选用顺序应符合标准的要求; 电线束中的同一支线中一般不采用规格和颜色完全相同的电线,以防止电线束加工过程中造成混淆。 ( 2 )、接点方式电线束中接点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集中接点,即在一条电线束中集中设置 1-2个接点,此种方式理论故障点数少,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接点可靠性高。另一种是分散接点,即在一条电线束中设置二个以上接点,此种方式理论故障点数多,但使用电线数量相对减少,可减少电线束的体积。三、电线束所用材料及零部件电线束所用材料及零部件主要有电线(缆)、插接器、端子及防护性材料等。( 1 )、电线汽车用低压电线主要有 QVR、QVB-105、QFR和QVVR四种。QVR型是汽车用铜心聚氯乙烯绝缘低压电线, QFR 型是汽车用铜心丁腈聚氯乙烯复合物绝缘低压电线,这两种电缆的耐热均为70 ,主要适用于车辆电器及仪表线路;QVB-105 型是汽车用铜心、耐热105聚氯乙烯绝缘低压电线,适用于高温区电器及仪表线路,QVVR型是汽车用铜心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低压电缆,其耐热70 ,主要适用于车辆与挂车间电器线路。 GB9328 中规定了上述四种电线的各项性能指标。电线束设计时,也可直接采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标准的汽车用薄壁电线,如采用 JAS00611 中的 AVS 型电线、 JASS00608中的AEX和AVX型电线、 DIN72551 中的FLRY型电线,以及 SAE-J1128中的TWP型电线等。根据用途,也有采用多心平行线和屏蔽线等制作线束,如采用结构紧凑的多心平行线制作室内灯线束,采用同轴射频电缆线制作收发机天线和采用多心屏蔽线制作信号线等。 ( 2 )、插接器和端子通过多种型式的插接器和端子实现电线束与电线束,电线束与各电气设备和开关的连接。所采用的插接器和片式端子主要有 2.8、4.8、6.3、9.5等四个系列;采用圆柱式端子 A 型常用4 和 5.5 两种;B型常用1.6和2.36 两种。各种插接器及端子性能参数见ZBT36003、ZBT36004、QCn29010及QCn29009。插接器使用原则:(1)线束图中插接器为端面看,与之对接的各电器零部件的插接器亦为端面看(与此不同需特别注明)。(2)插接器分开后带电一侧应采用母端子,带电一侧为公端子,备用插头应有保护处理。(3)车身内部采用AVX型导线(105)、插接器用AMP非防水。(4)车身外部采用AEX型导线(125)、插接器用AMP防水。(5)线束布置的合理性、同一位置插头唯一性。( 3 )、防护性材料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车辆在各种环境下正常行驶,电线束的防磨、防潮、防尘、防噪声、隔热等防护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电线束上使用各种胶带、 PVC 管、聚丙烯波纹管来防止磨损,同时 PVC 与波纹管也起隔热作用;用橡胶件作防水、防磨损和防尘用;采用聚胺酯泡沫防噪声;采用热缩管防潮、绝缘;而玻璃纤维套管、硅橡胶管用于高温防护。根据线束的不同工作条件,合理选用防护材料,以达到防护效果。四、汽车电线束发展趋势现在汽车上的电子装置越来越多,而它们之间需要相互间通讯,而传统的电器系统通讯是点对点的单一通讯,相互之间少有联系,这种通讯必然造成庞大的布线系统,因而现代汽车上的电子系统是希望由网络来联结各种电子系统的通讯的,汽车的这种网络技术称为汽车CAN总线(控制器局域网),它有如下的特点:1、 简化整车线束、熔断器和继电器总线上传输的信号可以被多个设备系统共享,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整体效率,减少了汽车上的电线数目,缩小了线束的线径,大大简化了整车线束。基本上不再使用熔断器和继电器。2、 提高了整车电气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各类操作开关同电子控制器的工作电流为毫安级,这有利于延长各类操作开关的使用寿命。控制系统均有修复、过载、短路保护电路设计,对整车电气线路起保护作用,不会出现由于电气线路短路而烧毁电器设备或引起线束起火现象。并可极大的提高车辆的出勤率,为客户带来更大的营运利润。3、 提高了维修性由于整车电气线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该系统还有诊断功能,并及时提醒且在SCU显示电气系统故障,大大方便了驾乘者及维护人员对电气系统的维护和故障检修。4、 数据共享(1)、由于通用传感器的采用,如转速表及电控发动机共用转速传感器,消除了冗余传感器达到了数据共享。(2)、在任何一个控制单元上采集到的信号可以被整个局域网上的其它控制单元使用。该系统与车上其它控制系统联网(如:ABS、EDC),共享整车数据,使整车成为一个智能化的整体。当系统处于休眠状态时,整个系统处于最低耗电状态,从而节省能源的消耗,一旦接收到车门开启、点火钥匙信号,整个系统立即被激活,开始接受各处节点传输的信息,使系统调整到工作状态。5、网络改善了系统的灵活性,既通过系统的软件可以实现系统功能的变化。 网络的主要功能作用:诊断系统接口,数据共享,控制功能。基于上述特点,CAN总线更加适合批量小、品种多、个性化选择复杂的汽车、新能源汽车,是汽车线束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电路照明与信号系统包括全车所有的照明、灯光信号和音响信号,见图 1-1 。其电路特点为: ( 1 )、前照灯为四灯制。 ( 2 )、前照灯外侧为前侧灯,采用单灯丝,其光轴与前照灯的光轴成 20夹角,即分别向左右偏斜 20。因此,夜间行车前照灯与前侧灯同时点亮时,汽车正前方和左右两侧的较大范围内都有较好的照明,即使汽车急转弯时也能照亮前方的路面,从而大大改善了汽车在多弯道路上行驶时的照明状况。( 3 )、前照灯、前小灯、前侧灯及尾灯均由转柄式车灯开关控制。 ( 4 )、具有灯光保护电路。 ( 5 )、制动信号灯不受车灯总开关控制,直接由熔断丝与电源相接,只要踩下制动踏板,制动灯开关便接通,制动灯即发亮。 ( 6 )、转向信号灯受转向灯开关控制。 ( 7 )、喇叭由喇叭按钮经喇叭继电器控制。第一节 照明系统电路汽车上装的照明设备有: ( l )、前照灯。俗称大灯,装在汽车头部的两侧,用来照亮车前的道路。有两灯制和四灯制之分。 ( 2 )、雾灯。在雾、雪、暴雨或尘埃弥漫等情况下,用来改善道路的照明情况。每车一只或两只,安装位置比前照灯稍低,一般离地面约 50cm ,射出的光线倾斜度大,为黄色或橙色光。 ( 3 )、顶灯。装在车厢或驾驶室顶部,作内部照明。 ( 4 )、牌照灯。用来照亮汽车牌照,为白色光。 ( 5 )、仪表灯。装在仪表板上,用来照明仪表。 ( 6 )、倒车灯。用来照亮车后路面,并警告车后的车辆和行人。它由倒车灯开关控制,倒车灯开关一般安装在变速器上,挂上倒挡时此开关接通。 ( 7 )、阅读灯。用于驾驶员阅读时照明。 ( 8 )、其他辅助用灯。为了便于夜间检修,设有工作灯,其经插座与电源相接。有的在发动机罩下面还装有发动机罩下灯,其功用同工作灯。一、前照灯基本电路汽车前照灯基本电路如图 6-1 所示。图中灯光继电器用来保护车灯开关触点。因前照灯电流较大,而车灯开关触点允许流过的电流有限。当打开前照灯时,灯光继电器的线圈通电,触点闭合,电流经触点,而不经过车灯开关,向前照灯供电,起到保护开关的作用。二、具有应急功能的前照灯电路当前照灯、前小灯或尾灯及其电路某处搭铁时,这时如接通车灯开关,熔断丝就会因电流过大而立即烧断,使全车灯光熄灭。为避免这一现象发生,在照明电路中增加了一个灯光继电器。灯光继电器的线圈通过上述搭铁点而形成回路,使触点闭合时自动接通两个辅助前照灯,从而避免了行驶中灯光全部突然熄灭的危险。辅助前照灯与灯光继电器配合,作为灯光失效时的应急灯,提高了灯光线路的可靠性。东风 EQl090汽车前照灯电路如图 6-2 所示。在正常情况下,灯光继电器上 A 点和 B 点电压相等,线圈无电流通过,继电器触点处于断开状态,辅助前照灯不亮。当车灯开关在、挡中任一挡时,如果这时前照灯、前小灯或尾灯及其电路某处搭铁,20A熔断器因电流过大而烧断,上述3种灯立即熄灭。此时灯光继电器A点电位高,B点电位低,电流通过线圈,其回路是:蓄电池( + )电流表灯光继电器 A 点线圈B 点车灯开关 搭铁处搭铁电源总开关蓄电池(-)。线圈因通过电流而产生电磁吸力,将触点闭合,此时电流从灯光继电器 A 点支架触点接线柱 L辅助前照灯搭铁,辅助前照灯自动发亮,保证夜间行车安全。三、低压直流日光灯电路过去汽车车厢内的照明采用白炽灯,其耗电量大,光线较暗。近年来公共汽车、旅行车和小汽车内已采用低压直流日光灯照明,其具有发光效率高、光色均匀、省电等优点。低压直流日光灯由灯具和电源变换器两部分组成。电源变换器由变压器和电子元件组成,装在灯具后面,并由红、蓝色两根导线分别接蓄电池的正、负极。电源变换器把低压直流电(12V或24V)转变为适合于日光灯的交流电,其工作原理如图 6-3 所示。变压器采用铁氧体磁心,其上绕有4个绕组: L1(71 匝)为三极管V的集电极负载, L2( 13 匝)为正反馈线圈并为日光灯一端灯丝的预热线圈,L4 (l0匝) 为日光灯另一端灯丝预热线圈,L3( 185 匝)是使日光灯具有正常工作电压的线圈。接通电源时,蓄电池通过二极管VD、电阻 Rl、电位器 R2向电容器 C2充电,当 C2的端电压上升到某一值时,便通过正反馈线圈 L2使三极管 V (3DD13A)获得足够的正向偏压而导通,产生的集电极电流通过变压器初级绕组 Ll时,引起磁通变化,于是变压器的三组次级绕组中均产生感应电动势,其中 L2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使 V 的基极电位迅速提高,因此 V 很快饱和。由于变压器的作用,则在 L3 中感应出迅速上升的电压,形成输出脉冲的前沿。在 V 饱和过程中, L2的感应电动势通过 V 的发射极给 C2充电。这时 C2两端的电压对 V 来说是反向偏压,所以当 C2两端的电压上升到某一值时又使 V 开始截止,其集电极电流减小,即 Ll 中的电流减小,随之在各次级绕组中感应出与上述方向相反的感应电动势。 LZ 中的感应电动势使 V 的基极迅速变负而截止,于是在 L3 上感应出迅速下降的电压,形成输出脉冲的后沿。 V 的截止状态是暂时的,因为当 LZ 中的反向电动势下降到零, CZ 向 R3 放电后,直流电源又通过Rl、VD向C2充电,如此重复以上过程,使日光灯起辉点亮。VD用来防止电源反接时烧坏三极管。Rl、R2是V的基极电阻,调节R2即可调节基极电流的大小,控制输出功率和灯管亮度。第二节信号系统电路一、灯光信号为给其他车辆或行人指示本车的运行状况,汽车上装了信号灯。信号灯按用途可分为:( l )、制动信号灯。当踏下制动踏板时,制动信号灯便发出红色光,指示正在减速。它受制动灯开关控制。( 2 )、转向信号灯。简称转向灯,汽车转弯时便发出闪光,表明汽车向左或向右转向行驶。前部、后部及侧面各设有左右两组转向信号灯,一般为 4 只或 6 只。它受转向灯开关控制。前转向信号灯和示宽灯通常制成双丝灯泡,其中功率较大的( 20W )作转向信号用,功率较小的( 8W )作示宽用。后转向信号灯常和尾灯制成双丝灯泡。 ( 3 )、转向指示灯。它安装在驾驶室仪表板上,用来指示汽车转向或转向灯的工作情况,一般为左右各一只。 ( 4 )、危急报警信号灯及指示灯。通常由转向信号灯及指示灯兼任。当打开危急报警开关时,前后、左右转向信号灯同时闪烁,向其他车辆和行人发出危急报警信号,仪表板上的危急报警指示灯同时闪烁。( 5 )、倒车灯。它既是照明灯,也是信号灯,以示本车在倒车。 ( 6 )、示宽灯。俗称前小灯,装在汽车前部两侧的边缘,在汽车夜间行驶时用来指示汽车的宽度。大型车上还装有示高灯,统称示廓灯。 ( 7 )、尾灯。装在汽车的尾部,夜间行驶时用来警示后面的车辆,以便保持一定的距离。 ( 8 )、停车灯。夜间停车时用来指示汽车的存在,前后各有 2 只。国产车上常将示宽灯及停车灯合并。 ( 9 )、门灯。用来指示车门的关闭状况,受位于门轴处的控制开关控制,车门关闭时开关断开,灯灭。一般由顶灯兼任。目前一般将汽车后部的尾灯、后转向信号灯、制动灯、倒车灯等组合起来称为组合后灯,而将前照灯、雾灯或前转向信号灯等组合在一起称为组合前灯。 1 制动灯制动信号灯装在汽车尾部。汽车制动时制动信号灯亮,给尾随其后的汽车驾驶员发出制动信号,以避免造成追尾事故。制动信号灯开关通常有两种型式,一种是弹簧负载式常开开关,装在制动踏板的后面,踏下制动踏板时开关闭合,制动灯亮;另一种是液压或气压式开关,装在制动总泵出口处,踩下制动踏板,液压管路(或气压管路)压力增加时,经过开关薄膜的作用,开关闭合,制动灯亮,释放制动踏板时管路压力下降,开关又恢复到原来的常开位置。制动灯在汽车尾部,灯丝烧断不易被驾驶员发现,而一旦灯丝烧断,紧急制动时失去了对后面车辆驾驶员的警告作用,危险性很大。制动灯监视电路见图 5-26 ,用以监视制动灯的工作情况。为了模拟故障,可将一个制动灯拆下,当踏下制动踏板时,警告灯应不亮,否则说明有故障,应及时检修。在制动灯电路中,短路的情况比较少见。由于制动灯电路有熔断丝,当短路时熔断丝烧断,这时踏下制动踏板指示灯不亮。 2 转向灯为了指示汽车的行驶方向,汽车上都装有转向信号灯,当汽车转向时,闪光器使左边或右边的前、后、侧转向信号灯闪烁。近年来,国外有些汽车转向灯同时作为危险警报信号灯。闪光继电器简称闪光器,其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热式(又可分为电热丝式和叶片弹跳式)、电容式、水银式、电子式等多种。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是电热丝式闪光器,它结构简单,成本低,但闪光频率不稳定,使用寿命短,趋于淘汰。叶片弹跳式闪光器结构简单,体积小,闪光频率稳定,监控作用明显,工作时伴有响声。电容式闪光器闪光频率稳定,晶体管式闪光器性能稳定、可靠,已广泛应用。( 1 )、电热丝式闪光器。电热丝式闪光器主要由电磁铁、触点、触点臂、电热丝及附加电阻组成,如图 6-4 所示。在胶木底板上固定着工字形的铁心,其上绕有线圈,线圈一端与固定触点相连,另一端与接线柱 B 相连。镍铬丝具有较大的线膨胀系数,其一端与动触点相连,另一端固定在调节片的玻璃球上。附加电阻也由镍铬丝制成。活动触点臂的一端用弹片铆在支架上,另一端用与支架绝缘的电热丝拉紧。因此,平时由于电热丝的拉力大于弹片的弹力,使动触点与静触点保持分开。当汽车向左转弯时,接通转向灯开关,电流从蓄电池正极接线柱 B 动触点臂镍铬丝附加电阻接线柱 L转向开关左(前、后)转向信号灯和仪表板上的左转向指示灯搭铁蓄电池负极。此时由于附加电阻和镍铬丝串入电路,电流较小,故转向信号灯不亮。经过一段较短时间后,镍铬丝受热膨胀伸长,使触点闭合,电流由蓄电池正极接线柱 B动触点臂触点线圈接线柱 L转向开关左(前、后)转向信号灯和左转向指示灯搭铁蓄电池负极。此时由于附加电阻和镍铬丝被短路,而线圈中有电流通过产生吸力,触点闭合更紧密,线路中电阻小、电流大,故转向信号灯较亮。但镍铬丝因被短路,逐渐冷却而收缩,触点又打开,附加电阻又重新串入电路,灯光变暗。如此反复变化,使转向信号灯一明一暗地闪烁。转向灯闪光频率为 50110次min ,但一般控制在 6095 次min 。转向信号灯闪光频率过高或过低,可用尖嘴钳扳动调节片,改变镍铬丝的拉力及触点间隙进行调整。 ( 2 )、叶片弹跳式闪光器。叶片弹跳式闪光器是电热式闪光器的另一种型式,也称翼片式闪光器,它利用电流热效应,以热胀条的热胀冷缩为动力,使叶片产生突变动作,接通和断开触点,使转向信号灯闪烁。根据热胀条受热情况的不同,可分为直热式和旁热式两种。 直热叶片弹跳式闪光器。它主要由叶片、热胀条、动触点、静触点及支架等组成,如图 6-5所示。叶片为弹性钢片,平时靠热胀条绷紧成弓形。热胀条由膨胀系数较大的合金钢带制成,在其中间焊有动触点,动触点的对面安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