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 (徐秀平 项华珍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全部).pdf_第1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 (徐秀平 项华珍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全部).pdf_第2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 (徐秀平 项华珍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全部).pdf_第3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 (徐秀平 项华珍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全部).pdf_第4页
电工与电子技术 (徐秀平 项华珍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全部).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工与电子技术 (徐秀平 项华珍 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课后答案(全部).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 大学答案 - 中学答案 - 考研答案 - 考试答案 最全最多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尽在课后答案网()! Khdaw团队一直秉承用心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 旨在为广大学生朋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爱校园() 课后答案网() 淘答案() 1 电工技术 习题习题 1 1-1 计算题计算题 1-1 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AB R。 解:由图题解:由图题 1-1(a),从,从 CD 看进去等效电阻为看进去等效电阻为 2)24/(3 CD R 其等效电路如图题其等效电路如图题 1-1(b) ,则从则从 CB 看进去的等效电阻为看进去的等效电阻为 2)24/(3)4/(3 CDCB RR 其等效电路如图题其等效电路如图题 1-1(c),则从,则从 AB 看进去的电阻为看进去的电阻为 2)24/(3)4/(3 CBAB RR 1-2 如图如图 1-1 所示的某些电路中的各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正方向及数值, 试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判断是取用功率还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还是负载元件? 所示的某些电路中的各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正方向及数值, 试计算各元件的功率,并判断是取用功率还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还是负载元件? 解:对于题解:对于题 1-2 图(图(a) ,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同,其功率为) ,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同,其功率为 020)2(10WUIP A B AB R 3 33 44 4 2 题1-1图 A B AB R 3 33 44 4 2 题1-1图( a) ) C D RCD A B AB R 3 3 4 4 题1-1图( b) C D 2 CD R CB R A B AB R 3 4 题1-1图( C) C 2 CB R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2 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 对于题对于题 1-2(b),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反,其功率为,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反,其功率为 0W20)2(10UIP 故是取用功率,是负载元件。故是取用功率,是负载元件。 对于题对于题 1-2(c),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反,其功率为,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反,其功率为 0W1) 1() 1(UIP 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 对于题对于题 1-2(d),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同,其功率为,其元件两端的电压正方向与电流正方向相同,其功率为 0W1) 1(1UIP 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故是发出功率,是电源元件。 1-3 题题 1-3 为某些电路的一部分,计算图为某些电路的一部分,计算图 a 中的中的 x I、 x I 、 x I ;计算图;计算图 b 中中、 S UI及及R。 解:对于题 1-3 图(a) ,虚线圈起来的可以看成是一个假想闭合面,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 解:对于题 1-3 图(a) ,虚线圈起来的可以看成是一个假想闭合面,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 x I523 U=10V (b) I=-2A E=10V (a) I=-2A 元件 I=-1A U=-1V (c) 元件 I=-1A U=1V (d) 题1-2 图 -3A x I x I x I 5A -1A 2A (a) 6A I 12A US 3 12 R 15A 1 (b) 题1-3图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3 故故 A4 x I 对于对于 C 点有点有 x I51 故故 A4 x I 对于对于 D 点有点有 xxx III 则则 A0 xxx III 对于题对于题 1-3 图(图(b) ,其各支路电流如题) ,其各支路电流如题 1-3 图(图(c)所示。对于虚线所围的假想闭合面,由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 )所示。对于虚线所围的假想闭合面,由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 A6I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以逆时针为循行方向)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以逆时针为循行方向) 0123318 S U 01151239R 故故 33. 2 3 7 R V90 S U 1-4 在题在题 1-4 图所示电路中,图所示电路中, 1 U为电源端电压,试求开路电路为电源端电压,试求开路电路 20 U。 解:如图题解:如图题 1-4(a)所示,由于所示,由于 A、B 端是开路的,故电流端是开路的,故电流 0 I -3A x I x I x I 5A -1A 2A (a)题1-3图 A B C D U20 E1 4V E2 2V U1 10V R1 R2 2 4 R3 5 题1-4图 U20 E1 4V E2 2V U1 10V R1 R2 2 4 R3 5 题1-4图(a) A B I I 6A I 12A US 3 12 R 15A 1 (c)题1-3图 18A 3A 9A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4 取顺时针为循行方向,则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方程取顺时针为循行方向,则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方程 1121 )(EURRI 代入数值可得代入数值可得 A1 42 410 21 11 RR EU I 对于右边的开口电路,由于对于右边的开口电路,由于0 I ,故,故 3 R上的压降为零,则还是取顺时针为循行方向,由基 尔霍夫电压定律 上的压降为零,则还是取顺时针为循行方向,由基 尔霍夫电压定律 21220 EEIRU 故故 V64124 22120 IREEU 1-5 在题在题 1-5 图中,已知图中,已知V45 1 E,V48 2 E,电阻,电阻 5 1 R, 3 2 R, 20 3 R, 42 4 R, 2 5 R,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电阻上流过的电流。,试用支路电流法求各电阻上流过的电流。 解:先设定各支路电流,如图题解:先设定各支路电流,如图题 1-5(a)所示,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列两个节点电流方程和三个 网孔电压方程,即 所示,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列两个节点电流方程和三个 网孔电压方程,即 1 E 1 R 3 R 5 R 4 R 2 R 2 E 题1-5图 1 E 1 R 3 R 5 R 4 R 2 R 2 E 题1-5图(a) 1 I 2 I 5 I 3 I 4 I 24422 554433 13311 452 531 0 ERIRI RIRIRI ERIRI III III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5 代入数值代入数值: 解得解得 1-6 试用支路电流法求题试用支路电流法求题 1-6 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图所示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 1 I、 2 I、 3 I、 4 I、 5 I及及 6 I。 解: 本电路有解: 本电路有 4 个节点,个节点, 3 个网孔, 故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列个网孔, 故由基尔霍夫定律可列 3 个节点电流方程和个节点电流方程和 3 个电压方程, 即 个电压方程, 即 解得解得 1-7 在题在题 1-7 图所示电路中,已知图所示电路中,已知V3 1 E,V13 2 E,A5 . 1 S I , 2 1 R , 48423 024220 45205 42 543 31 452 531 II III II III III I1 I2 I3 I4 I5 I6 6 66 3V3V 习题1-6图 6 3V A1 A1 A2 A2 A1 5 4 3 2 1 I I I I I 366 366 336 0 63 53 4 653 312 641 II II I III III III A5 . 0 A5 . 0 A1 A0 A5 . 1 A5 . 1 6 5 4 3 2 1 I I I I I I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6 8 2 R ,5 . 1 3 R, 3 4 R , 8 5 R ,4 . 0 6 R ,试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 计算 ,试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 计算 6 R支路的电流支路的电流 6 I。 解:首先将三个电压源等效成电流源,将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如图题解:首先将三个电压源等效成电流源,将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如图题 1-7(a)所示。各数值为所示。各数值为 V1285 . 1 5 RIE S A5 . 1 2 3 1 1 1 R E IS A625. 1 8 13 2 2 2 R E IS A3 5 . 1 5 . 4 3 3 3 R E IS 将电流源及电阻合并,其等效电路如图题将电流源及电阻合并,其等效电路如图题 1.7 图(图(b)所示,其中)所示,其中 A125. 0625. 15 . 1 214 SSS III 6 . 1 82 82 8/2/ 2112 RRR 1 35 . 1 35 . 1 3/5 . 1/ 4334 RRR 再将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如图题再将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如图题 1.7 图(图(c)所示,其中)所示,其中 IS R5 E1 E2 E1 R1 R2 R6 R4 R3 题1-7图 6 I R1 R2 R6 R4R3 题1-7图(a) 6 I R5 E 1S I 2S I 3S I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7 V2 . 06 . 1)125. 0( 124 RIE S V313 343 RIE S 则在题则在题 1-7 图图(c)中,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取循行方向为逆时针)中,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取循行方向为逆时针) EEERRRRI )( 6534126 A8 . 0 4 . 0816 . 1 12)2 . 0(3 653412 6 RRRR EEE I 1-8 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方法计算题试用电源等效变换方法计算题 1-8 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图所示电路中的电流 4 I。 解:先将对电流源等效成电压原,即题解:先将对电流源等效成电压原,即题 1-8 图(图(a)所示。)所示。 R1 1 IS 1A E1 9V R2 R3 R4 3 4 8 E2 2V 题1-8图 I4 R1 1 E1 9V R2 R3 R4 3 4 8 E2 2V 题1-8图(a) I4 E 1V R3 R4 4 8 E2 2V 题1-8图(b) I4 10V 4 R3 R4 4 8 E2 2V 题1-8图(c) I4 42.5A R3 R4 2 8 E2 2V 题1-8图(d) I4 2.5A E 4S I 3S IR12 R6 R34 题1-7图(b) 6 I R5 E R12 R6 R34 题1-7图(c) 6 I R5 E E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8 再将两个电压源合并,如题再将两个电压源合并,如题 1-8 图图(b),并把合并后的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即题,并把合并后的电压源变换成电流源,即题 1-8 图 ( 图 (c)和)和(d)。将电流源再等效成电压源,如题。将电流源再等效成电压源,如题 1-8(e)所示,则电流)所示,则电流 4 I为为 V3 . 0 82 25 2 5 4 2 4 R E I 1-9 试用节点电压法求题试用节点电压法求题 1-9 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及各电源功率,并验证电路功率平衡。图所示电路中各支路电流及各电源功率,并验证电路功率平衡。 解: 由于解: 由于6 的电阻与的电阻与 2A 的恒流源串联,的恒流源串联,10的电阻与的电阻与 10V 的电压源并联, 故在求的电压源并联, 故在求 3 I、 4 I、 5 I可以将它们去掉,其等效电路如图题可以将它们去掉,其等效电路如图题 1-9 图(图(a)所示。则节点电压)所示。则节点电压U可由节点电压法可求可由节点电压法可求 V4 20 1 4 1 5 1 2 4 8 5 10 U 故可求得电流故可求得电流 3 I、 4 I、 5 I为为 A2 . 1 5 104 3 I A3 4 84 4 I A2 . 0 20 4 5 I 10V 题1-9图 2A 6 10 5 8V 4 20 I1 I2 I4 I5 US I3 10V 题1-9图(a) 2A 5 8V 4 20 I4 I5 I3 U R4 8 E2 2V 题1-8图(e) I4 2 5V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9 在题在题 1-9 图中,电流图中,电流 2 I为为 A1 10 10 2 I 则电流则电流 1 I为为 A2 . 2)2 . 1(1 321 III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设循行方向为顺时针,则有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并设循行方向为顺时针,则有 10562 3 S UI 故故 2A 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 V1610)2 . 1(562 S U 各电阻的功率为各电阻的功率为 6: W24622 6 P 5: W2 . 75)2 . 1(5 2 2 35 IP 10: W1010110 2 2 210 IP 4 : W36434 2 2 44 IP 20: W8 . 0202 . 020 2 2 520 IP 各电源的功率为各电源的功率为 A2的恒流源:的恒流源: 0W321622 A2 S UP(发出功率)(发出功率) V10的恒压源的恒压源 0W222 . 21010 1V10 IP(发出功率发出功率) V8的恒压源的恒压源 0W24388 4V8 IP(发出功率)(发出功率) 则负载消耗功率之和为则负载消耗功率之和为 W788 . 036102 . 724 2041056 PPPPP 电源发出功率为电源发出功率为 W78)24()22()32( V8V10A2 PPP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0 故故 0 V8V10A22041056 PPPPPPPP 由此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由此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 1-10 试用节点电压法求题试用节点电压法求题 1-10 图所示电路中图所示电路中 A 点的电位及电源点的电位及电源 2 E和和 1S I的功率, 并判定它们 是电源还是负载。 的功率, 并判定它们 是电源还是负载。 解:由于恒压源解:由于恒压源 1 E与恒流源与恒流源 1S I串联,恒流源串联,恒流源 2S I与恒压源与恒压源 2 E并联,故为了求并联,故为了求 A 点电位可以去 掉 点电位可以去 掉 1 E和和 2S I,其等效电路如题,其等效电路如题 1-10(a)所示。则由节点电压可得所示。则由节点电压可得 V12 4 1 4 1 2 4 16 11 43 1 4 2 A RR I R E U S 则电阻则电阻 3 R 和和 4 R 的电流为的电流为 A3 4 12 3 A 3 R U I A1 4 1216 4 A2 4 R UE I 在题在题 1-10(b)图中,则由基尔霍夫定律可求)图中,则由基尔霍夫定律可求 111133 EURIRI SS 111331 ERIRIU SS 83243V10 E1 IS1 8V 2A R1 3 R3 R4 4 4 E2 16V IS2 4A 题1-10图 A IS1 2A R1 3 R3 R4 4 4 E2 16V 题1-10图(a) A UA I3 I4 E1 IS1 8V 2A R1 3 R3 R4 4 4 E2 16V IS2 4A 题1-10图(b) A US1 UA I4 I3IE2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1 A314 422 III SE 那么由于那么由于 2 E两端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为关联方向,两端电压与电流的正方向为关联方向, 1S I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方向为非关联方 向,故电源 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方向为非关联方 向,故电源 2 E及及 1S I的功率为的功率为 0W48163 22 2 EIP EE 0W20102 11 1 SSI UIP S 则电源则电源 2 E是负载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元件,吸收功率; 1S I为电源元件,产生功率。为电源元件,产生功率。 1-11 在题在题 1-11 图所示电路中,已知图所示电路中,已知1R,V2 1 E,V2 2 E,A1 S I,试用叠加原 理求电流 ,试用叠加原 理求电流I。 解:由叠加原理解:由叠加原理 (1)当)当 1 E单独作用时,恒流源单独作用时,恒流源 S I断开,恒压 源 断开,恒压 源 2 E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 1-11 图(图(a)所示。 根据电桥平衡原理 )所示。 根据电桥平衡原理 0 I (2)当)当 S I单独作用时,恒压源单独作用时,恒压源 1 E、 2 E作短路处理,其等效电路如题作短路处理,其等效电路如题 1-11(b)所示,则此时所 求电流为 所示,则此时所 求电流为 0 I (3)当)当 2 E单独作用时,恒流源单独作用时,恒流源 s I断路,恒压源断路,恒压源 1 E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 1-11(c)所示。由于 电桥平衡,故左边的电阻 所示。由于 电桥平衡,故左边的电阻R中的电流为零,可以看成是短路,也可看成是开路,其等效电路中的电流为零,可以看成是短路,也可看成是开路,其等效电路 I 2 E R R R R R S I R 1 E 题1-11图 I R R R R R R 1 E 题1-11图(a) I R R R R R S I R 题1-11图(b) I 2 E R R R R R R 题1-11图(c)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2 如题如题 1-11(d)和题和题 1-11(e)所示,则对于(所示,则对于(d)图,电流)图,电流I 为为 R E RRRRR E I 2/ 22 A1 12 2 对于(对于(e)图,电流)图,电流I 为为 A1 12 2 2)/()( 22 R E RRRRR E I 1-12 用戴维南定理题用戴维南定理题 1-12 图所示电路中图所示电路中 L R支路的电流支路的电流 L I。 解:先移去所求支路,如题解:先移去所求支路,如题 1-12 图(图(a)所示,求)所示,求 A、B 两点的开路电压。先求电流两点的开路电压。先求电流 1 I和和 2 I,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 212111 EERIRI A2 36 2240 21 21 1 RR EE I I 2 E R R R R R 题1-11图(d) I 2 E R R R R R 题1-11图(e) RL E1 E2 E4 R1 R2 R3 R4 R6 题1-12图 E3 26V 3 10 20V 2 R5 86 IL 22V 3 40V 6 AB UO I1 I2 E1 E2 E4 R1 R2 R3 R4 R6 题1-12图(a) E3 26V 3 10 20V 2 R5 8 22V 3 40V 6 CD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3 4625242 ERIRIRI A1 2810 20 654 4 2 RRR E I 由于由于 A、B 两端是断开的,故两端是断开的,故 3 R上无电流流过。对开口电路上无电流流过。对开口电路 ABDCA 利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得 利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得 232142 EERIRIUO A64101322622 422123 RIRIEEUO 则等效电源电动势则等效电源电动势 V64 O UE 对于题对于题 1-12 图(图(a) ,再将恒压源) ,再将恒压源 1 E、 2 E、 3 E、 4 E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短路,其等效电路如题 1-12(b)所示, 则从 所示, 则从 A、B 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为两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为 )/(/ 654321 RRRRRRRO )28/(1033/6 10 对于题对于题 1-12 图,除了图,除了 L R支路,其余的电路可用电压源来代替,如题支路,其余的电路可用电压源来代替,如题 1-12(c)所示。则电流所示。则电流 L I为为 A4 610 64 LO L RR E I AB R1 R2 R3 R4R6 题1-12图(b) 3 102 R5 8 3 6 O R L R L I E O R 题1-12图(c)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4 1-13 电路如题电路如题 1-13 图所示,图所示,A5 . 2 1 S I,A6 2 S I, 4 1 R, 5 2 R, 5 3 R, 1 4 R。利用戴维南定理计算下列条件下的电流。利用戴维南定理计算下列条件下的电流I。 V2E,4 . 1R;V4E,4 . 2R;V0E,4 . 0R;V14E, 0R。 解:根据戴维南定理,先将所求电流支路移去,求其开路电压解:根据戴维南定理,先将所求电流支路移去,求其开路电压 O U,如题,如题 1-13 图(图(a)所示,)所示, 即为所求等效电源电动势即为所求等效电源电动势 O E。 将题将题 1-13 图图(a)中的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即如题中的电流源等效成电压源,即如题 1-13 图图(b)所示,其中所示,其中 V1045 . 2 111 RIE S V3056 222 RIE S 在题在题 1-13 图(图(b)中,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中,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 214321 )(EERRRRI A 3 4 1554 3010 4321 21 RRRR EE I 对于对于 O U、 1 R、 3 R及及 1 E所构成的开口电路,有所构成的开口电路,有 131 )(ERRIUO V22)54() 3 4 (10)( 311 RRIEUO 即等效电源电动势即等效电源电动势 V22 O E IS1 R1 E R R2 IS2 题1-13图 I R3 R4 IS1 R1 R2 IS2 题1-13图(a) UO A BC R3 R4 A B C UO R1R2 E1 R3 E2 题1-13图(b) I R4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5 对于题对于题 1-13(a)所示电路,将恒流源所示电路,将恒流源 1S I和和 2S I断开,如题断开,如题 1-13 图图(c)所示,则从所示,则从 A、B 看看 进去的等效电阻为进去的等效电阻为 6 . 3) 15/()54()/()( 4231 RRRRRO 则由戴维南定理可知,题则由戴维南定理可知,题 1-13 图可等效成题图可等效成题 1-13 图(图(d)所示的电路,那么电流)所示的电路,那么电流I为为 RR EE I O O 将题中所给数值代入上式,可得将题中所给数值代入上式,可得 A4 4 . 16 . 3 222 I A3 4 . 26 . 3 422 I A5 . 5 4 . 06 . 3 022 I A10 06 . 3 )14(22 I 1-14 在题在题 1-14 图所示电路中,当图所示电路中,当4R时,电流时,电流A1I。试求当。试求当R加大到加大到12时,流过 该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时,流过 该电阻的电流是多少? 解:利用戴维南定理,将除了所求支路之外的电路用电压源来代替,即如题解:利用戴维南定理,将除了所求支路之外的电路用电压源来代替,即如题 1-14 图(图(a) 。在 题 ) 。在 题 1-14 图中,去掉所求支路,即将两端断开,同时将剩余电路的电源除去(恒压源短路,恒 流源开路) ,如题 图中,去掉所求支路,即将两端断开,同时将剩余电路的电源除去(恒压源短路,恒 流源开路) ,如题 1-14 图(图(b)所示,则等效电源的内阻为)所示,则等效电源的内阻为 23/6 O R 由题由题 1-14 图图(a)可得可得 R1 R2 题1-13图(c) A B C R3 R4 RO E ROR EO 题1-13图(d) I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6 2)( OO ERRI RR E I O O 2 将将4R,A1I代入上式代入上式 42 2 1 O E 则等效电源电动势为则等效电源电动势为 V82)42(1 O E 则当则当12R时,电流时,电流I为为 A 7 3 122 282 RR E I O O 1-15 如题如题 1-15 图所示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试求图所示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试求 A、B、C 各点的电位及电阻各点的电位及电阻R。 解:将题解:将题 1-15 图的是个节点看成一个虚的大节点,如题图的是个节点看成一个虚的大节点,如题 1-15 图(图(a)所示,根据基尔霍夫电)所示,根据基尔霍夫电 R 2V 题1-14图(a) EO RO I E 6 3 5 IS1 IS2 R 2V 题1-14图 I 6 3 5 题1-14图(b) RO 3 R 5 50V 5V 10 7A 6A A B 1 2 C 题1-15图 3 R 5 50V 5V10 7A 6A A B 1 2 C 题1.15图(a) UR 5 I 3 I10 IIR UA UB UC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7 流定律可得流定律可得 3 76I A13 3 I 由欧姆定理得由欧姆定理得 A5 . 0 10 5 10 I 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知 105 6II 故故 A5 . 55 . 066 105 II 又又 35 III R 故故 A5 . 7135 . 5 35 IIIR 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方程为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列方程为 5055 5 R UI V5 .7255 . 5550 R U 则则 050516 A U V3950516 A U 05027 B U V365027 B U 03 3 RC UUI V5 .1113135 .723 3 IUU RC 67. 9 3 29 5 . 7 5 .72 R R I U R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8 1-16 题题 1-16 图为某一复杂电路的一部分,已知图为某一复杂电路的一部分,已知A2 1 I,A2 2 I,A1 5 I,V3 3 E, V4 4 E,V6 5 E, 2 1 R, 3 2 R, 4 3 R, 5 4 R, 6 5 R,求电压,求电压 AF U 和和C、D两点的电位两点的电位 C V及及 D V。 解: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解:由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 A422 213 III A314 534 III 则对于题则对于题 1-16 图图(a)所示,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所示,由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得 3553311 EVRIRIRI A V1763614422 53553311 EERIRIRIVA 544455 EERIRIVF V19615364 554454 RIRIEEVF V36)19(17 FAAF VVU 53553322 EEVRIRIRI C 53553322 EERIRIRIVCV1963614432 555 EVRI D V0661 555 ERIVD A I1 I2 I3 I5 I4 R4 R3 R2 R1 E3 E5 E4 C B D F R5 题1-16图 A I1 I2 I3 I5 I4 R4 R3 R2 R1 E3 E5 E4 C B D F R5 题1-16图(a) VF VC VA VD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19 1-17 电路如题电路如题 1-17 图所示,试求图所示,试求 A、B、C、D 各点的电位各点的电位 A V、 B V、 C V、 D V、电压、电压 AB U及 恒流源端电压 及 恒流源端电压 S U。 解:题解:题 1-17 图可还原成题图可还原成题 1-17 图(图(a) ,由基尔霍夫定律) ,由基尔霍夫定律 2010105II A2 15 30 I 由于由于 A、B 两点是断开的,故两点是断开的,故0 1 I,因此,因此A2 3 I,A1 2 1 34 II,则所求的量为,则所求的量为 V10101021010IVA V101423431 431 IIVVIV CCB V10 SC UV V4144 4 IVD V201010 BAAB VVU 习题习题 2 2-1 在图在图2-1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路中, 电压表的读数为所示的正弦交流电路中, 电压表的读数为V220U , 电流表的读数为, 电流表的读数为A10I , 频率 , 频率Hz50f,相位上,相位上u超前超前i为为 30。试写出。试写出u与与i的三角函数式、相量式,并画出相 量图及波形图。 的三角函数式、相量式,并画出相 量图及波形图。 -20V 5 10 10V ab Uab 1c US2A 3 4 4 d 题1-17图 20V 5 10 10V AB Uab 1 C US2A 3 4 4 D 题1-17图(a) I 1 I 3 I 4 I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20 解:设解:设U为参考正弦量,即其初相角为参考正弦量,即其初相角 0 u ,则电流的初相角,则电流的初相角30 i ,角频率,角频率 sradf/3145014. 322, 电压的最大值为, 电压的最大值为V22202UUm, 电流的最大 值为 , 电流的最大 值为A2102IIm,则电压,则电压u与电流与电流i的三角函数式为的三角函数式为 V314sin2220)sin(ttUu um A)30314sin(210)sin(ttIi im 相量式为相量式为 V0220U A3010I 其相量图和波形图如题其相量图和波形图如题 2-1 图(图(a)和题)和题 2-1 图(图(b)所示。)所示。 2-2 已知电流已知电流A) 3j4( 1 I,A)8j6( 2 I,V)100j100(U 。 求: 。 求: 213 III ; 214 III ; 3 1 I U Z ; 电流电流 1 I 、 2 I 、 3 I、 4 I及电压及电压U 的有效值;的有效值; 电压与各电 流的相位差 电压与各电 流的相位差 1 、 2 、 3 、 4 ; 画出电流画出电流 1 I 、 2 I 、 3 I、 4 I及电压及电压U 的相量图;的相量图; 瞬时值瞬时值 1 i、 2 i、 3 i、 4 i及及u。 解:解:A6 .2618.115j108j63j4 213 III A3 .10018.1111j2)8j6(3j4 214 III 6 .7165.12 6 .2618.11 454 .141 6 .2618.11 100j100 3 1 I U Z A V u i ZL 题2-1图 30 题2-1图(a) u i 0 t 题2-1图(b) 30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21 A5 1 I;A10 2 I;A18.11 3 I;A18.11 4 I;V4 .141U 37 4 3 tg 1 1 ; 53 6 8 tg 1 2 ;6 .26 3 ;3 .100 4 ; 45 u ,故 电压与各电流的相位差为 ,故 电压与各电流的相位差为 83745 11 u 98)53(45 22 u 6 .71)6 .26(45 33 u 3 .553 .10045 44 u 电流电流 1 I 、 2 I 、 3 I、 4 I及电压及电压U 的相量图如题的相量图如题 2-2 图所示。图所示。 各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为各电流与电压的瞬时值为 A)37tsin(25 1 i A)53tsin(210 2 i A)6 .26tsin(218.11 3 i A)3 .100tsin(218.11 4 i V)45tsin(200u 2-3 在题在题 2-3 图所示电路中,已知三个支路电流及电压为:图所示电路中,已知三个支路电流及电压为:A)60sin( 11 tIi m , A)120sin( 22 tIi m ,A)30sin( 33 tIi m ,V)30sin(tUu m 。试判别。试判别 3 个 支路各是什么性质? 个 支路各是什么性质? 解:由于三个支路是并联的,所加的电压相同,故对于解:由于三个支路是并联的,所加的电压相同,故对于 1 Z支路,电压支路,电压u与电流与电流 1 i的相位差为的相位差为 090)60(30 1 即电压即电压u超前电流超前电流 1 i,此支路为感性;,此支路为感性; U 1 I 2 I 45 37 53 6 .26 3 I 3 .100 题2-2图 uZ1Z2Z3 1 i 2 i 3 i 题2-3图 w w w .k h d a w .c o m 课后答案网 22 对于对于 2 Z支路,电压支路,电压u与电流与电流 2 i的相位差为的相位差为 09012030 2 即电压即电压u滞后电流滞后电流 2 i,此支路为容性;,此支路为容性; 对于对于 3 Z支路,电压支路,电压u与电流与电流 3 i的相位差为的相位差为 03030 3 即电压即电压u与电流与电流 3 i同相位,此支路为阻性。同相位,此支路为阻性。 2-4 一个电感线圈接到一个电感线圈接到V110的直流电源时,测出通过线圈的电流为的直流电源时,测出通过线圈的电流为A2 . 2。然后又接到。然后又接到 V110、Hz50的正弦交流电源上, 测出通过线圈的电流为的正弦交流电源上, 测出通过线圈的电流为A1 . 1I。 计算电感线圈的电阻。 计算电感线圈的电阻R 和电感和电感L。 解: 对于电感线圈可以用题解: 对于电感线圈可以用题 2-4 图的等效电路来表示, 即相当于一个电阻和一个纯电感相串联。 则当电感线圈接到直流电源时,电感可以看成短路,由欧姆定律可得 图的等效电路来表示, 即相当于一个电阻和一个纯电感相串联。 则当电感线圈接到直流电源时,电感可以看成短路,由欧姆定律可得 50 2 . 2 110 I U R 当电感线圈接到交流电源时,不仅电阻上 有压降,而且电感上也有压降,由于是串联电 路,电阻和纯电感通过的为同一电流,故设电 流 当电感线圈接到交流电源时,不仅电阻上 有压降,而且电感上也有压降,由于是串联电 路,电阻和纯电感通过的为同一电流,故设电 流i为参考相量, 电阻两端电压为参考相量, 电阻两端电压 R u与电流与电流i同相 位, 纯电感两端电压 同相 位, 纯电感两端电压 L u超前电流超前电流i90, 可画出 相量图如题 , 可画出 相量图如题 2-4 图(图(b)所示,由矢量合成法可得总的电压)所示,由矢量合成法可得总的电压u,各个电压的模根据沟股定理可 得 ,各个电压的模根据沟股定理可 得 22 LR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