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轮节距.pdf_第1页
链轮节距.pdf_第2页
链轮节距.pdf_第3页
链轮节距.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溘 毪文 健 教 韬 计 机 械 设 计 )1997N911 1 前言 。 查 华 求 船 舶 工 业 学 院 = 幕2 12 0 0 3 ) 链传 动兼 有 齿 轮传 动和 带 传动 的 一些 特 点“ , 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 传力大 、 效率高 、 传动 比准确、 适用性强、 紧凑 、 经济、 耐用和维修保养容 易等主要特点, 使链传动在国民经济各部 门获得 了广泛应用 。双节距滚子链链传动 比标准滚子链 轻量化和经济 , 用途更为广泛, 尤其适用于那些要 求链条强度大 、 精密 、 尺寸紧凑 、 运转平稳的场合。 在链传动机构中, 其主要零 部件有链条、 链轮 、 托 链轮等 , 链条和托链轮有专业厂家生产 , 只需按用 户的需要选购, 而链轮很难满足各种用户的需要, 因此 , 很多场合 下, 链 轮必须 由用户 自行设计生 产。 本文介绍一种双节距滚子链链轮的设计方法 , 并与国标G B 5 2 6 9 -8 5 中的设计方法进行比较得 到满意的结果 采用本方法设计的双节距滚子链 链轮是研制 1 2 5 m板式给矿机中的一十关键部 件 , 该机组 自 1 9 9 2年安装运行至今 , 从 没有发生 过链传动机构的故障。 说明本设计方法是成功的。 该机组于 1 9 9 3年和 1 9 9 4年分别获得江苏省和 中 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 2 双节距滚子链链轮设计 计算对比分析 丁 H 哆 z I 2 1 GB 5 2 6 9 -8 5 规定的链轮设计计算 双节距滚子链链轮加工时可 以制成( 图 1 ) 实 线所示单切齿形式, 亦可制成虚线所示的双切齿 形式, 双切齿形 式的好处是毙利用短节距滚子链 链轮滚刀直接进行切齿伽 , 并且在齿 圈上有两组 齿可以轮流参加啮合 , 延长 了齿 圈工作寿命 , 因 此, 双节距滚子链链轮大多采用双切齿形式。 田 1 飘节臣链蠡甩键轮 假设双节距滚子链链传动原始参数为: 链条 节距 一1 7 1 4 5 链条滚子外径 d 。 一5 3 6 mm, 链 板 高 度 h : 9 5 2 ram, 链 轮 齿 数 2 3 , 根 据 G B 5 2 6 9 -8 5 计算其主要参数列于表 1 和表 2 , 其 中有效齿教= 一寺 一1 1 5 链轮轴向齿廓尺寸应符合 GB 5 2 6 9 -8 5图 1 3 和表 6的规 定, 但表 6中最大节 距 P=7 6 2 , 因 此 , 本例( =1 7 1 4 5 ) 轴 向齿廓尺寸无法确定, 以 上计算的各尺寸如图 2所示 。 衰 1 直径尺寸置齿毒 名 称 代号 计 算 蛰 式 计算结果 分度 嚼商径 ( r a m) d=_ 8 3 5 4 7 8 3 一 t T O 6 2 5 p- dl 6 8 9 O3 46 齿顶 圆直径 ( r a m) 叫 + ( o 5 一 ) 户 一凼 6 6 1 6 3 9 8 一= ( o 3 1 2 5 ) p o 5 d i 3 8 7 0 5 1 分 度 圆 蓝 齿 高 ( mm) J l I = ( n 25 +0 : 6 ) p 一 0 5 dI 2 5 0 0 7 7 齿撤 堋直径 ( r a m) 卉 d j =d-d l 5 8 1 8 7 8 3 齿倒 缘直径( r a m) 以 pe t g 0 7 6 。 5 l 2 1 4 5 l l 9 9 6 0 1 0 4收剜稿件 o 帆械传动 。 7 I _l 一 I 维普资讯 机械设计) 1 9 9 7 1 - 1 1 专题论文 计算公 式及计算结晕 名 称 代号 晟太齿槽形状 最小齿槽形状 曲 = o O 0 2 dI ( 一 + 1 80 ) r 一 O 1 Z l ( + 2 ) 齿面圆弧半径 ( mm) 5 0 2 0 9 8 8 6 8 3 2 0 r 一 0 2 0 8 d】 + 0 0 6 9 n 一 0 S O S d】 齿沟圆弧半径 ( 皿m) 2 2 2 6 2 2 7 0 6 2 0 : 】 20 。 一 40 。 一 齿沟角( ) 1 1 2 1 7 3 9 】 3 2 1 7 2 9 圈 2 GB 5 2 6 9 8 5计鼻圉 2 2 链轮设计计算新方法及计算结果 仍以上述双节距滚子链传动原始参数来进行 链轮设计计算 , 以便对比分析 , 对于短节矩滚子链 链轮 G B 1 2 4 4 -8 5没有规定具体 的链轮齿形 , 仅 仅规定 了最大齿槽形状和最小齿槽形状及极限参 数 , 凡在两个极限齿槽形状之间的各种标准齿形 均可采用。 目前较流行的是三圆弧一直线齿形 , 它 基 本 上符 台 G B1 2 4 48 5标准 规定 的齿 形 范 围口 , 当选用这种齿形时 , 可以采用相应的标准刀 具加工 , 各生产厂家具有相应的生产工具和成熟 的生产技术。三圆弧一直线齿形更符台生产实际 情况 , 目前 , 链轮最好选用三圆弧一直线齿形 , 笔 者引入当量节距 的概念后 , 就可以将双节距滚子 链链轮 的齿形设计成三 圆弧一直线齿形 , 并可使 用 G B 1 2 4 4 -8 5附录 D三圆弧一直线齿形的成套 计算公式进行设计计算。如图 3 为与双节距滚子 链相应的双切齿链轮示意图, 链轮齿效为 , 节距 为 户 。 将 A D视为短节距滚子链链轮的节距 , 定义 为当量节距 - A口为双节距滚子链链轮的节距 户, 则 : 丑 , f 2 : : 噩 一 写 当量节距 加 求出后 , 将双 节距滚子链链轮 视为节距为 舸短节距蒗子链链轮, 这样就可 应用 GB 1 2 4 4 -8 5附录 D中的成套计算公式, 将 双节距滚子链链轮设计成三圆弧一直线齿形, 其 计算结果列于表 3 , 表中所计算的直径尺 寸参 见 图3 , 齿形尺寸参见囱4 , 三圆弧一直线轴向齿廓 可参照 G B 1 2 4 4 -8 5 表 3 进行计算 。 田 3 双切齿链轮示童田 图中 。 。: 3 8_ 0 ,则 。肋 一 : 1 8 0 _ 3 o 。 , 在 c D nLODA= D = A两C一 B Z 丽 。 围 4 三圜 一I线齿形 2 3 两种设计方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G B 5 2 6 9 -8 5和本计算方 法所选用 的齿形 不 同t 因此 , 两种方法的齿形尺寸 参数不尽相同, 只 要确定齿槽形状 的主要尺寸相符 , 以及各主要直 径尺寸相符, 就可以认为两种方法的齿槽形状基 本相同, 两种方法的主要可比参数及误差如表 4 所示 。 。 札撼传动 一 维普资讯 1 6 专曩论文 机械设计) 1 9 9 7 N 9 1 1 囊 3 奉方瓷设计计算结暴 名 称 代号 计算公式 计算结果 当量节距 8 6 5 3 0 9 5 4 升 度 捌 直 径 (m m ) j 6 3 5 4 7 83 齿琐期 直径 ( ram) 如; 。 - 5 4十 c t g ) 6 7 6 2 8 6 2 l 街摄目直径( 晌 ) , 一d d l 5 8 1 8 7 8 3 齿沟 圆弧半径 ( mmJ 一 耳0 5 0 2 5 d t +O 0 5 2 7 1 2 44 n三 一 + 0 O 1 5 dl + O O 6 齿沟半角( ) a , 2 2 5 5 -一6 0 * 5 3 9 1 3 工作段 瞎强 中心 M =0 B d t n 2 3 3 9 6 9 4 D t的坐标 ( mm) TO 8 e c 2 2 6 1 6 s 2 作段 隧l氟半径 ( mm) =1 3 5 函+仉 6 0 8 6 4 0 工作段嚼氯中心角( ) _1 8 _ 1 5 5 6 5 2 = 1 1 8 0 6 9 0 3 1 O 齿磺 暖蕾 中心 。 | 曲坐标 ( m) 1 3 dt s in 1 8 0 _2 9 48 81 = 1 7 - 64_ 2 齿 脬 牛 角 ( ) 1 4 2 1 7 4 2 齿顶咽董半径( 哪 ) n d j ( 1 3 。 2 +O 8 c o 一1 3 0 2 5 ) 一0 0 5 3 8 9 8 9 2 工作段直线薜分长度( 帆 ) k 磊= d 1 【 1 , & 一0 8 s l n ) 5 6 O 7 3 t 点至齿淘晴强中心 H H : l _ ( 一 譬 弘 2 8 7 8 1 : 连 鳆 的 距 离 血 ) 诖: 齿沟圆弧半径 允许比 , 增大 u 0 0 1 5 d , +o 0 6 m 。 囊 4 弭种方茁主蔓可比t蕊误差 参 甄 d 一 d r , a自- I m 计算 法 ( ml n ) ( ml ) ( ram) ( mm) ( 哪) ( a 哪 ) C 。 ) ( 。 ) Gl 2 6 9 8 5 6 35 4 7 8 3 6 8 9 0 3 4 6 6 6 1 6 39 8 5 81 8 7 8 3 2 7 3 2 Z 2 7 0 68 1 32 1 7 3 9 1 1 2 1 7 3 9 奉方法 6 3 5 1 7 8 3 6 7 6 2 8 6 2 5 8 1 8 7 8 3 n罨2 7 1 2 4 4 d 吐1 0 4 7 8 2 6 惧差( ) O 如 O - nn _ 与 差 6 5 骺 图 2及 图 4可见, 决定链轮的主要尺寸有 d 、 d 。 、 d , 、 n r 、 r 3 等, 表 4中可见两种计算方法 的分度圃直径 、 齿根圆直径误差为 O , 本计算方法 的齿顶 圆直径 巩, 齿沟圆弧半径 n均 在 GB 5 2 6 9 8 5所规 定 的 范 围 内, 本 方 法 的齿 沟角 a与 G B 5 2 6 9 -8 5 所规定的最小值误差为 6 5 , 口角 度相麓 7 3 9 1 3 。 2 7 3 9 1 3 。 差值较大, 但对于三 圆弧一直线齿形来说, 除齿沟圆弧外t 与之相连接 的还有工作圆弧a 6 , 这样相 当于扩大了 a角度, 因 n匀度主要对齿沟圆弧 的长短有影响 , 冈此三 兰 圆弧一直线齿槽的底部 圆弧完全能够满足要求。 从 上可知 , 本 方法 所计算 的主要可 比较 参数 与 。机幢传动 ( G B 5 2 6 9 8 5计算结果吻合 良好, 但两种方法所 定义的齿形不尽相同, G B S Z 9 8 5只给出齿槽 形状的范围 , 并没有具体给 出齿槽形状 , 因此 , 两 种方法存在许多不可 比参数, 就袭 4面言并不能 完全说明本_方法盼齿形完全适台于 G B 5 2 6 9 _8 5 所规定的齿形范围 下面将两种方法设计的齿形 绘制在 同一图上 , 用图形进行比较 , 如 图 5为两种 设计方法所给出的齿槽图。齿顶圆直径为弗7 6 3 t 齿根圜直径为 茹8 1 9 分度圜直径为如3 5 4 7 , 绘图比啻 !I 为 1 t 1 , 图中阴影区为 G B5 2 6 9 8 5规 定的齿槽范围。 图 S可见 , 本设计方法所绘制的三圆弧一直 维普资讯 1 9 1 7 线齿形 , 其齿沟圊弧及工作圆弧均位于阴影区之 内, 齿顶圆弧有一部分位于阴影 医之 内, 上面有一 部分超 出阴影区 , 其最大误差在 1 ram左右 , 这使 得本方法设计三 圆弧一直线齿形的齿顶部厚度稍 大于 G B 5 2 6 9 -8 5 规定的齿顶部厚度, 但数值不 大 , 其结果将增加齿顶部的强度和耐磨性, 这是有 利的 因双节距滚子链传动机构, 主要用于链速较 低的输送或传动机构, 稍许增厚的齿顶部对链条 与链轮的啮入和脱开的运动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 利用本方法设计的双节距滚子链链轮齿形基本符 合 GB 5 2 6 9 -8 5规定 的齿形范 围, 同时三圆弧一 直线齿形圆弧是平滑连接的, 说明本设计方法是 可靠的, 采用三圆弧_直线齿形更符台我国各生 产厂家的生产实际情况, 并可能使用标准刀具和 成熟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 。 田 5 飘节置健轮齿擅示意叠 i G B 5 2 6 9 -8 5 规定的最大齿槽形状2 G B 5 2 6 9 -8 5规定的最 小齿槽形状3 三圜强一直线齿糟形状 3 利用本方法设计的双节距 滚子链链轮实例 图 6是利用本方法设计的双节距藏子链链轮 装配图, 为了拆装和维修方便, 将其设计成分体式 结构, 整个链轮由链轮本体, 七个三齿链轮齿块 一 个二齿链轮齿块及联结螺栓、 螺母等组成 , 链轮 轴向齿廓尺寸按 G B 1 2 4 4 8 5中表 3 设计, 图 7 为链轮 本体结构简图, 图 8为三齿链轮齿块结构 简图, 二齿链轮齿块与三齿链轮齿块结构图基本 相同, 故略去, 齿形公差按 G B 1 2 4 4 -8 5 选用。 4 结论 ( 1 ) 引入当量节距的概念后, 利用笔者推导出 的当量节距计算公式 可以将双节距滚子链链轮 _ 设计戚三圆弧一直线齿形, 这有利手符合目前我 国各生产厂家的生产实际情况, 并有可能使用标 准刀具和成熟的生产工艺进行加工。 ( 2 ) 本方法设计的双节甩滚子链链轮的三圆 弧一直线齿形基本符合G B S 2 6 9 -8 5 规定的齿形 范围, 同时, 齿形各段是光滑连接的, 说明本方法 是成功和可靠的, 并弥补了节距大于 7 6 2 m m 时, G B 5 2 6 9 -g 5 轴向齿廓无法确定的缺陷, 为双 节 距 滚子链 链 轮的 设 计开 辟了 一 条新 途 径- 叠 B t轮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