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的界定.doc_第1页
汽车业的界定.doc_第2页
汽车业的界定.doc_第3页
汽车业的界定.doc_第4页
汽车业的界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1.1 汽车产业界定 从一部汽车的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到汽车的修理保养、停车场服务等一切与汽车有关的服务的提供行业合称为汽车业,随着这些行业相互联系并形成一条紧密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时,汽车业就升级为了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汽车业的界定从一部汽车之设计、生产制造、销售、修理保养、到停车场服务等一切与汽车有关的服务提供。而目前在国际分工角度下,大部分台湾汽车制造厂和国际世界大厂正进行生产分工,参与世界车或亚洲车的计划,因此,在世界汽车产业环节中,设计和研发能力是日本、欧美汽车大厂所掌握;部分零组件的制造则是台湾汽车产业的利基所在。汽车业的重要性由于国民所得大幅提高,汽车需求急剧增加,汽车普及率大幅提高之后,国民对汽车的消费观念已由奢侈品转移为生活必需品 ; 相对地,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售后服务水平也日益提高。汽车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货品的流动更为畅通、迅速,也提供人类便捷、舒适的旅游享受,使人与人间的接触更为频繁,也更为融洽。汽车工业向来有火车头工业之称;因为,汽车工业是属于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产业,又有较大的产业关联效果,开发中国家常引之为工业发展的龙头产业。汽车工业经由对零件的引伸需求,可以带动机械、电子、塑料、石化、玻璃及油漆等工业的全面发展。所以,一国的汽车工业愈发达,就代表该国的工业水平愈高。一国汽车数量的多寡,通常也被视为民众生活水平高低的指标。这也是工业化国家纷纷致力发展汽车工业的主要原因。汽车业未来展望据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之估计,公元2000年全球汽车市场年需求将达6,700万辆之多 ( 其中轿车约占70% ),可见世界汽车市场仍相当广大。汽车普及之时代已经来临,汽车工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而面对将来台湾加入WTO之后,开放进口车进入内销市场的竞争,也是一大挑战,值得业者和政府共同创新局面。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汽车业者除固守台湾市场外,也应朝国际化发展,考虑地理位置及文化、管理等因素,中国大陆与东南亚应是拓展对象。中国大陆与东南亚汽车市场成长潜力大,预估到公元两千零五年,中国大陆汽车市场将达三百万到三百三十万辆,东南亚国家可达一百五十五万到一百六十五万辆,再加上台湾的五十五万辆,若能抢得一席之地,可提供台湾台湾汽车业者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台湾汽车及零组件在多年发展下,已奠定良好的基础,专业人才充足,是除了日本以外,亚洲汽车工业基础最雄厚的国家。未来可透过合作伙伴,积极拓展大陆、东南亚市场。台湾在生产管理、研发、制造技术、零组件、营销及服务管理占优势,大陆则在市场规模、人力成本、原物料、基础研究等占有优势。未来大陆汽车市场竞争中,不论产品设计、成本、质量等方面,透过策略联盟,台湾车厂将有很好的胜出条件。汽车服务网的畅通,除直营连锁服务外,加盟服务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汽车产品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故工作也富变化,专业知识也不可一日不增进 ; 汽车业是产业关联相当广泛之行业,对转业、创业都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对年青学子们,刚步出校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汽车服务业: /view/3212425.htm汽车工业和汽车产业的准确区别是什么?各自的精确定义是什么?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7-1-14 15:03 提问者:y170-四级最佳答案汽车工业,汽车制造业,常指生产制造汽车的企业或企业群体,也包括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汽车产业,又称汽车产业链,它在汽车工业上、下延伸。比如上游可包括钢铁工业、机床工业、软件业;下游可包括汽车保险、炼油、汽车维修等。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的初创时期(1949-1965) 1920年代,中国人曾经自己研制过几辆小卡车,取名:“民生”牌,由于日本政府发动侵略战争而被扼杀在摇篮里! 转自铁血社区 / 1949年10月,中央重工业部机器工业局开始着手筹建新中国的汽车工业。 1950年4月,重工业部成立汽车工业筹备组,任命郭力为筹备组主任,孟少农、胡云芳为副主任。 1951年3月,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工业筹备组改为汽车工业管理局,任命张逢时为局长,*为副局长。 1953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自签发中共中央关于力争三年内建设长春汽车厂的指示。 1953年7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毛泽东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汉白玉基石放置在厂区中心广场。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 1956年7月,国产第一辆解放牌4吨载货汽车在第一汽车制造厂诞生。 转自铁血社区 / 1956年10月14日,第一汽车制造长正时交工验收;15日隆重举行了开工典礼。 1957年12月,洪都机械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送往北京向党的“八大”献礼。8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 1958年9月,一汽试制成功第一辆CA30型2.5吨军用越野汽车,上海汽车装配厂(上海汽车装修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 1956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决定成立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由饶斌、齐抗负责。 中国汽车工业的成长时期(1966-1980) 1966年4月,第一汽车制造厂首批20辆红旗牌三排座高级轿车送往北京。 转自铁血社区 / 1967年4月1日,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破土动工,举行开工典礼大会。9月工程全面开工。 1971年12月,一汽试制成功60吨矿用自卸汽车。 1979年9月15日,兵器部嘉陵机器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嘉陵牌CJ50型摩托车。 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八十年代) 1982年5月7日,中国汽车工业公司正式在北京成立,饶斌任董事长。 1983年2月26日,一汽隆重举行生产汽车百万辆庆祝大会。 转自铁血社区 / 1983年4月,国家纪委正式批准微型汽车定点方案。4月11日,第一辆上海桑塔纳牌轿车在上海汽车厂组装成功。国家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有一定比例的汽车产品自销权。 1983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批准成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1984年1月,中国汽车报正式公开出版发行。1月15日,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WC)合资经营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举行开业仪式。 1984年5月,国营长安机器厂与日本铃木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达成生产ST90系列微型汽车技贸结合引进技术协议。 1984年8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研究汽车工业发展问题,提出“我国汽车工业要有大的发展”。 1984年10月5日,二汽襄樊基地举行奠基典礼。 转自铁血社区 / 1984年11月,国家计委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20万辆总体规划方案。11月16日,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和泰国正大集团香港易初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的上海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成立。 1985年3月,中国与德国合营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董事长仇克,总经理张昌谋。9月,该公司正式开业。南京汽车工业联营公司同意大利依维柯公司在南京签署了引进意大利菲亚特集团依维柯公司S系列轻型汽车许可证转让和技术援助合同。国家批准广州汽车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巴黎银行、国际金融公司建立合营企业,于15日签署合同。 1985年5月25日,中汽公司直属科研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动工兴建。 1985年9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组成新领导班子,李刚任董事长,陈祖涛任总经理、党委书记。第一辆北京BJ2021型汽车驶下生产线。中美合资生产的切诺基汽车投产。 1986年3月,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引进日本大发公司夏利轿车许可证转让合同在天津签字。 1986年9月,中法合资广州标致汽车有限公司投产。 转自铁血社区 / 1987年5月,国务院发文撤消中国汽车工业公司,组建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6月25日,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在北京成立,陈祖涛任理事长。 1987年7月,一汽与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就引进轻型发动机协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签字仪式。 1987年8月,国务院北戴河会议讨论发展轿车工业问题,确定一汽、二汽、上海三个轿车生产基地。 1987年10月,我国第一条汽车高速试验跑道在海南汽车试验站建成。 1987年11月,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成立。 1988年5月3日,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沈阳成立。 转自铁血社区 / 1988年9月27日,中国北方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德国戴姆勒.本茨公司关于重型汽车生产许可证转让合同在北京签字。 1988年10月,国内最长(871米)、采用计算机控制、日产能力200辆的轿车总装线在上海大众公司落成。 1989年6月,第一辆国产斯达.斯太尔重型汽车在济汽总厂下线。 1989年8月,一汽新建家车装配线组装出首批奥迪轿车。 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九十年代上半期) 1990年1月23日,国务院批复机械电子工业部关于组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请示,同意组建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由机械电子工业部负责归口管理。并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机械电子工业部授权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行驶汽车工业待业管理的职能。 转自铁血社区 / 1990年1月26日,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成立。 1990年2月,中汽联一届五次常务理事会决议,中国汽车工业联合会更名委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选举胡信民为理事长,宣告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成立,蔡诗晴任总经理。 1990年4月,一汽轿车3万辆先导工程总装线竣工剪彩。 1990年5月28日,全国最大的汽车整车测试场地在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 1990年10月16日,二汽东风EQ1141G(EQ153)型8吨载货汽车批量投产。 1990年11月,一汽和德国大众公司15万辆家车合资项目在北京签字。 转自铁血社区 / 1990年11月20日,我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的合资项目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合资年产15万辆普及型轿车的项目在北京正式签字。 1990年12月20日,第二汽车制造厂与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合资生产轿车项目杂巴黎签约。签约的合同为第一期工程,目标为年产15万辆C级普通型轿车。最终目标为年产30万辆C级和B级普通轿车。 1991年1约21-24日,全国汽车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围绕汽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目标,1991年行业调整的重点是:从载货汽车转到轿车上来。并要求严格按照国家确定的“三大三小”、重点在“三大”的布局,搞好统筹规划。 1991年1月31日,广州市与法国标致汽车公司签订协议,到1992年底,原在法国生产的标致505型系列轿车将全部移到广州生产。 1991年2月8日,我国汽车工业最大的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投资额为42亿元人民币。第一汽车制造厂与德国大众汽车公司投资比例为6:4。主要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普及型溜背式高尔夫和阶背式捷达轿车。 1991年7月22日,中外合资沈阳金杯客车公司成立,由金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华博财务公司、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在沈阳成立。其产品是SY6474型厢式客(货)车和具有国际90年代水平的日本丰田“海狮”牌第四代面包车。 转自铁血社区 / 1991年12月5日,一汽大众生产的第一辆捷达轿车下线。 1992年1月,朱镕基副总理听取1992年全国汽车工业工作会议准备情况时指出:汽车工业必须严格进行总量控制,宏观调控要有手段,行业主管部门要集中力量保重点。1992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建厂39周年之际,“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和“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不同所有制多种形式的企业联合体,其核心企业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1993年4月19日,日本汽车界在中国最大的合资企业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在南昌成立。 1993年6月12日,国际银团向一汽大众有限公司提供42亿美元贷款,支持该公司年产15万辆轿车项目的建设。这笔外汇贷款适时到位,为该轿车项目按期建成提供了保障。该公司从高起点出发,引进世界先进的冲压、焊装、油漆设备和发动机生产线等,已使捷达轿车成功地走向市场。 1993年7月13日,国家批准一汽集团公司为第一批实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企业集团。 1993年8月3日,一汽集团第二发动机厂建设工程全面竣工,通过验收。该工程总投资为33亿元,是引进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产品、制造技术和关键配套设备的建设项目。 转自铁血社区 / 1994年3月12日,国务院批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国务院通知指出: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其现状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尽快实现规模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技术装备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国家制定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势在必行。 1994年4月5日,在长春召开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轿车基地建设誓师大会。 1994年9月16日,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轻型载货车“七五”扩建和技术改造工程通过国家正式验收。 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全面发展时期(九十年代下半期) 1995年5月18日,北京汽车工业集团和集团总公司成立。北汽集团共有172家成员单位,其中35家组成集团总公司。 1995年5月26日,我国首次整车正面碰撞试验成功。该试验由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委托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黄世霖教授主持进行的。 转自铁血社区 / 1995年6月1日,一汽和德国大众公司合资建设的15万辆轿车工程部分厂开始批量生产,第一辆都市高尔夫轿车驶下生产线。 1995年9月1日,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上海汽车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1996年4月17日,清华大学汽车试验室进行了国内首次汽车侧撞试验。主要是考核车辆燃料系统的完整性,此外对乘员安全保护情况也是一种考验。 1996年5月11日,中德合资的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开业和开工奠基庆典。该项目总投资达达26.68亿元,是我国目前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以生产发动机控制系统为主的合资企业。 1996年8月10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