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新闻评论重点整理一、名词解释(20分)u 概念性名词1.新闻评论:作者就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发表议论,表明自己立场的一切新闻作品表现形式的总称。2.选题:新闻评论要予以探讨、研究、解决的问题。3.结构:文章内部的组织安排形式。4.述评:又叫记者述评,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于一体的一种边缘体裁。5.评论员文章:根据评论重要性和规模性分出的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中型评论文章,是新闻评论的一种重要形态。6.短评:根据重要程度和规格来划分的一种新闻评论体裁,短小精悍,内容单一,形式灵活。是新闻评论的一种,规格比社论、评论员文章要小,但同具影响力。7.编者按:媒体对所发表的新闻报道、理论文章及其他形式的文稿的简要评论,是编者对新闻稿件的评介或说明性文字。是新闻评论的一种,具权威性。8.社论:代表媒体表明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立场与观点,是报社的旗帜、媒体的灵魂,是新闻评论的一种。 9.新闻评论学:运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和原理研究新闻评论的运用、写作方法、写作规律和表现形态的应用性极强的学科。10.舆论:社会公众的意见,表示多数人对某种事态的共同意见或趋向一致的看法。11.舆论监督:社会环境、民意民心的监测站,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权力。12.主题/命题:议论的题目,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对选题的深化和具体化。17.立意:一篇作品所确立的文意。它包括全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其概念的内涵要比主题宽泛的多。18.立论: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论点、见解。19.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20.联想思维:从一个基点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对问题进行广度的认识。横向思维: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打开思路。逆向思维:从事物的相反方向去思考,提出与一般人及常理不同的看法。纵向思维:推进式思维,论证时不断提出为什么、是什么,不断深入、探索。21.纵向结构:按事件时间顺序或事物内在逻辑顺序来表现文章的写作思路,安排层次。横向结构: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表现写作思路,安排层次。22.思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形成的印象、看法及理性的判断和思考,并通过文章有条理地表达。23.特约评论员文章: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作者身份特殊,或领导人,或专家学者,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高屋建瓴地剖析和论证。24.观察家评论:以观察家名义发表的代表编辑意见的文章和时评,是评论员文章的一种。25.杂文:一种形象与说理相结合的议论性散文。26.漫画:用夸张的手法,简要的笔调描绘出讽刺而幽默的图画。27.本台评论:广播新闻评论中最高规格的评论形态,对国内外发出的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表明同级党委和政府的立场。28.网络评论:新闻评论的一种,是网友依据所发生的新闻事实或突出的社会现象、重大事件而发表的意见。29.娱乐新闻评论;人们依据娱乐新闻,对人们在娱乐过程中或过程结束后而形成的对娱乐方式的一种验证或经验的交流,是关于娱乐行为及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的一种言论形态。30.专栏评论:新闻媒体在特定的栏目或版面上所发表的言论。31.小言论专栏:以生活现象为议论对象,短小精悍。u 实践性名词1.任仲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缩写,是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化名。1998年出现,现在是很有影响的评论员文章,风格独特:姿态平易近人,注重文采。2.今日谈:创刊于1980年,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人民日报创办的最早的小言论栏目之一。被称为人民日报赏心悦目的“绿地”和影响广泛的王牌栏目。它文风活泼,短小精悍,观点鲜明,深受读者喜爱。3.焦点访谈: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以深度报道为主,以舆论监督见长的电视新闻栏目。创办于1994年,选择“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的方针,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播以来,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法治的进程,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百姓的广泛关注和重视。4.国闻短评:是1899年由梁启超在清议报上创办的言论专栏,对中国近代评论文体创新产生重大影响。5.随感录:新青年于1918年开设的杂感类专栏,作者群庞大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它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和不良时政,讲究时效性、新闻性。它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文体革命的成果,也是现代杂文的先导。6.思想杂谈:长江日报1950年开设的杂文专栏,马铁丁(即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主笔,一事一议,有的放矢,为广大读者所欢迎。后汇为思想杂谈出版。7.三家村札记:北京市委主办的前线杂志1961年开设的杂文专栏,由邓拓、寥沫沙、吴晗等三人以“吴南星”的笔名在的杂文专栏,谈古论今,针砭时弊,在60S颇负盛名。后汇为杂文集出版。8.长短录:人民日报1962年5月开设的杂文专栏,12月停止。主要作者为夏衍、吴晗、寥沫沙等5人,专栏主持人是陈笑雨。写作方针“表彰先进、匡正时弊、活跃思想、增长知识”,以明确的方针、正确的舆论导向、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敢于批评的风格备受关注。9.艺海拾贝:秦牧的1962年出版的散文集,阐发作者对文艺问题的见解,“寓理论于闲话趣谈之中”,写法上多从具体事例出发,深入浅出,涉笔成趣,富有启迪性。 10.街谈巷议:羊城晚报于19S80C开设的经典评论栏目,由微音先生主持,选题贴近生活民情,行文短小精悍,措辞辛辣活泼,语言如叙家常,博得读者的喜爱与敬仰。11.观察与思考; 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新闻性的评论栏目,1980年开播。栏目的宗旨是:通过对具有普遍意义或群众关心的事件、问题、人物进行调查、介绍、分析,引起大家的思考,揭开中国电视新闻评论新的一页,同时也是中国节目主持史上的里程碑。12.东方时空: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杂志型新闻节目,1993年开播。它以真诚面对观众为原则,内容上贴近民生,形式上鲜活互动,改变国人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被誉为是“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 13.新闻调查: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1996年开播。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促进和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在百姓和高端中都有广泛的影响。14.实话实说:中央电视台名牌的电视座谈节目,1996年开播,2009年停播。节目形式为群体现场交谈,通过主持人、嘉宾、观众的共同参与和直接对话,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展开社会生活或人生体验的某一话题。经过叙述、讨论或辩论,达到各抒己见、增进参与者之间交流和理解的目的。15.央视论坛:中央电视台一档纯粹的评论性栏目,是唯一的电视言论性节目,2003年开播。对各种媒体提供的新闻事实中最引人注目、最具谈论空间的内容进行评论、分析和解读。纯粹的评论性,纯粹的媒体声音,一种新的电视文体,这便是央视论坛区别于其他电视栏目的特质。 16.百姓论坛:在广播评论创新与发展中诞生的一个以言论形态为主要特征的本台广播评论节目。17.强国论坛:1995年5月,为表达广大网民对以北约为首的美国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的强烈愤慨,人民网开通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的BBS论坛,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年更名为“强国论坛”,是新闻网站中最早开办的时政论坛,人民网最具影响力的精品栏目。18.“黄丝带”运动:1998年印尼发生针对华裔的“五月暴乱”,北美著名中文网站华渊网在7月发起“请支援惨遭凌虐的印尼华裔”的“黄丝带”运动,互联网的高效传播引起世界的强烈谴责,为印尼华裔争取应有的权利。 19.时局图: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中国新闻史上可查的第一张新闻漫画。谢缵泰刊于1903年俄事警文的创刊号上。它把19世纪末中国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深刻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起到了警世钟的作用。20.丰子恺: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以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其漫画风格独特,内涵深刻,耐人寻味,影响很大。21.华君武:中国著名漫画家。早年长于政治时事漫画,富有战斗性,在革命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后期以讽刺画为主,辛辣地讽刺了社会上种种丑陋、落后现象构思巧妙,入木三分,富有幽默感;二、简答、论述题(30分+30分)n 重中之重1、新闻评论这些年发展比较快(如体裁/取材,写作风格,作者队伍),有什么发展?说明了什么?(无标准答案,有理有据即可)发展:在内容上,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愈发明显,从过的政治斗争工具刀如今则表现为服务于人类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在形式上,从报纸的政论性问题发展到如今被广大媒体普遍运用。在作者上,新闻评论队伍从精英化、专业化向平民化、业余化发展。说明:我国的新闻评论是一门充满朝气和生机的科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其四百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新闻评论由产生到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与新闻报道一起对社会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2、新闻评论如何发挥舆论监督的功能?对权力的监督:新闻评论的对象是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事件、人物。新闻评论要在风中亮出旗帜,具有鲜明的党性、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对党对人民的高度责任心。对官僚主义和腐败的批判:腐败和官僚主义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对象,新闻评论应对其大胆揭露,祛邪扶正。注意找准靶子、原因、时机。检测舆论的方针:新闻评论是民意的反映,认识基础是现存的道德标准和法制原则,非官方意见,不能进行舆论审判,应找准自己的定位。3、一个事实要成为新闻评论题材,要具备什么样的价值?代表社会先进思想,符合社会主流精神要求的发展趋势,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要求,能迅速和广泛地结合当前党的方针、路线和政策,以及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符合新闻事实的本来意义:评论不能赋予事实意义,要发掘事实的意义。注意保证事物的完整性,本身、背景、意义真实符合当前宣传工作的要求。要结合当前现实,配合中心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及时表明态度,政府和受众都能从中获得有益启示4、短评有什么特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特点一事一议,主题集中:抓住典型,开门见山,短小精悍。找好切入点,凸现文章立意:角度选择要新,找准事物本质特征或意义善于就实论虚:根据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挖掘其价值,得出理性认识短评,是新闻评论的“轻骑兵”,反应快,运用灵活,是媒体的思想武器,常在下列情况下出现:为配合时政发表的简短评论。党和政府出台政策、采取决策时,需阐释其意义,助人们领会精神、掌握方向。常配合新闻报道发表的评论,一般借题发挥,深化报道思想,指导一般。常就当前社会上的某种倾向、问题和现象发表评论,以引导舆论、匡正时弊。5、述评有什么特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特点:评与述结合,先摆事实,再讲道理。高与深相融:评是对报道对象的认识升华,应有思想高度。活与广相彰:题材广泛,形式、语言多样。使用:适用广泛,故此形成不同领域、不同内容的各种形式6、广播新闻评论、电视新闻评论、网络新闻评论各具什么特征?广播新闻评论政治性:从诞生起就一直作为党的政治斗争工具,论点主要是针对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开放性:在传统媒体中开放性程度最高,由传播技术手段决定。时效性:因自身特有的快速、灵活的传播方式决定其时效性比报纸、电视更强。电视新闻评论浅显性:把深层思考通过形象化的画面交给观众,记者、主持人只提出问题,让观众、节目中人物直接分析。多符号: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有时可运用多种表姨夫好来传递思想。真实感:通过现场再现,观众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亲和力:参与人员保持“平常人”心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网络新闻评论比传统媒介言论有更强的包容性。A.对不同意见、观点兼收并蓄B.作者不受身份、地位等限制,队伍扩大C.兼容不同风格、表达方式的文章传统媒介更迅速地生发舆论。网络舆论因其高时效、大容量、平等的交互模式,产生舆论的效率高于传统新闻评论。7、新闻评论和新闻报道是媒体的两大基石,有不同的功能、特点,有何区别和共同点?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是新闻宣传工作中两种基本的体裁。如果说新闻报道是新闻宣传的主体和基础,那么新闻评论就是旗帜和灵魂。共同点:都是新闻写作的一种文体,一种表现形式。都要以事实为基础,符合新闻真实性的要求。遵循新闻写作的规律,具有新闻价值,都有新闻性、时效性发表在报纸、电视广播或网络等新闻媒介上,将信息传达给受众区别:主要特点:传播事实信息;发表意见信息。报道提供的是事实信息,以事件为中心,基本上不掺杂记者的个人观点,注重客观公正,将事件原原本本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评论提供的是意见信息,以观点为中心,是作者本人或编辑部针对新闻事件所阐述的思想,注重深刻有力,将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意义揭示出来。写作手法:叙述为主;议论为主。新闻报道的体裁主要有消息、通讯,通常采用记叙的方式来讲清事实“五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为什么),强调用事实说话,注重准确客观。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通过对事件的分析,揭示出事件的本质,加深读者的理解。主要作用:告知信息,传播信息;针砭时弊,引导舆论。新闻报道通过提供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和变动的事实以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发挥监测环境的功能。新闻评论则透过这些新闻事件来揭示其内在的思想本质,提出问题,探讨问题,使人们能理解造成这些事件问题的原因和影响,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内容深度:一般是蜻蜓点水,表面信息;深入本质,探究深层根源。由于新闻报道主要是提供事实信息,一般是简单叙述事件发生的五要素,事件经过和各方反应,很少去探究事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深度报道、调查报道除外),所以基本上是提供事件的表面信息。新闻评论由于多是专家学者或记者所撰写,注重从事件或问题入手去揭示事件或问题的一整条“生物链”,抓住事件的核心本质,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考角度,针对性更强,社会意义更大。 8、专栏作家林放(即赵超构)、邹韬奋、邓拓、邵飘萍、张季鸾、徐铸成、马铁丁写作评论的风格、特征。若有专栏,至少了解开办时间、大致内容、风格特点。邹韬奋和他的小言论其人:中国近代报业史上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政治家、爱国主义者。他一生以新闻出版事业为阵地,积极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通过办报、出书宣传爱国主义和进步文化,批判黑暗,歌颂光明,团结和影响千千万万青年走上爱国主义的革命道路,作出历史性贡献。“小言论”典型风格小:针对议论对象,直抒胸臆。实:直面生活,有理有据地解答现实问题俗:通俗易懂的百花风格,大俗即大雅。活:表现在栏目形式、内容、语言。邵飘萍其人: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著名报人,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为座右铭。他以敏锐的思想、刚正不阿的性格,批判军阀,抨击社会黑暗势力,宣传新思想,歌颂光明,始终保持激昂斗志。言论文字和新闻报道作品无不体现出新闻战线勇士的风貌。言论风格,独具个性A.思想敏锐思想先进,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新闻战士之一;透过社会现象准确把握事物真相和本质B.词锋犀利,文风刚烈:嫉恶如仇的性格使他的文笔充满激昂斗志赵超构和“未晚谈”其人:中国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笔名林放、沙陀。著有延安一月、未晚谈。林放式言论风格从1938年与小言论结下不解之缘,形成林放式的言论风格:从街头巷议中取材,广发议论,文风朴实,敢讲真话,切中时弊,匡扶社会风气,在小言论专栏中独树一帜。 “赵超构式”杂文A.尖锐、有战斗性、思想性,有杂文味但无杂文腔B.朴素、深入浅出、切中时弊 “未晚谈”新民晚报著名的小言论专栏,由赵超构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辟、主持,在晚报辟未晚谈专栏,评论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和新问题,在社会上反响很大,是中国新闻史上坚持时间最长、跨度最大的杂文时评专栏。后汇为杂文集未晚谈出版。赵超构和“未晚谈”风格:短:短小精悍,谈事论理严谨、透彻广:知识面广,报道面广,体裁、内容多样,凸显社会教育意义。软:文笔平易近人,幽默风趣,又辛辣尖锐邓拓和“燕山夜话”其人:原名邓子健、邓云特,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当代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政论家、历史学家、诗人和杂文家。著有燕山夜话等。历任晋察冀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等职。小言论特色A.坚持真理,实事求是B.文采飞扬,学识渊博C.大手笔,小文章,意境高远: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思考,意境高;以小见大,短小精悍燕山夜话:原是北京晚报1961年开辟的著名专栏,由邓拓署名“马南邨”发表杂文,大胆评论时政,尖锐讽刺各种不正之风;并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后汇为杂文集燕山夜话出版。 张季鸾其人:中国新闻家,政论家。主笔大公报笔政后,提出著名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办报方针。社评风格特征:A.依托新闻事件,体现其强烈的新闻时效性。新闻论者出身的张成功地把新闻品质与题材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新闻评论。他的评论从新闻事件中寻找议论的思想材料,议论的对象多为时政时局的重大事件,所以在当时的国统区,大公报成为了舆论重镇。具有极高的权威性、可信度和影响力。B.极富情感的文辞。使文章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他的社论文章不管是婉言劝导,还是斥责怒骂,都有一个特色:其意诚恳、其志端正、其言真真、声情并茂。以一种为社会伸张的正义感、救国的责任心和对民众的同情心,张的文章通常情感激越,因而产生出感人的力量。马铁丁和说东道西集马铁丁:1950年代初陈笑雨、张铁夫、郭小川三人在长江日报等报刊发表“思想杂谈”时合用的笔名。1957年合作结束后成陈笑雨独用的笔名。说东道西集:1958年出版,马铁丁的杂文集,抨击与疏导旧社会遗的陈腐观念及干部的工作弊端,旁征博引,语言练达,文风质朴。徐铸成:创办文汇报、大公报,长期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u 其他内容1、中西新闻评论差异思维模式对待真理的态度写作风格中国热烈代圣人立言讲究修辞和艺术技巧西方冷峻系统证明,逻辑性、精密性2、我国新闻评论的反思作者定位:作者队伍贵族化选题与理论定位:内容政策化、单一化,神圣化写作风格:立场官方,社会训导员3、新闻评论如何体现自身价值倡导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党的耳目,人民的喉舌4、新闻选题的来源选题,从大的原则上讲,来自生活。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吃透两头:上级指示精神的透彻领会、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表彰先进、鞭挞落后:寻找代表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彰显事迹8、如何做好新闻评论的立意?发现论点:从生活中去发现,发现代表社会先进思想、符合新闻事实的本来意义、符合当前宣传工作的要求的新闻事实立论三要素:新:新思想、新观点、新材料实:时代意识。关注时政,体察民意,关注社会。准:针对评论对象,定性、预瞻、表述要准。思维模式:正确的思维方式(联想、横向、逆向、纵向思维方式),能使文章的主题新、巧、深、准。9、文章的结构原则/文章的结构要讲究些什么?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让渡与照应、层次与段落安排,乃至字数、长短的考虑,作全盘的部署。要清新、自然:新奇感;匀称饱满、首尾圆合10、分析社论、评论员文章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后者比前者在选题、言论表述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在写作风格上更灵活社论一般直接论述某个重要问题,评论员文章则从某个角度、侧面入手,把一个问题通过几个方面进行议论联系:都是新闻评论的重要形式评论员文章形式上以个人名义发表,实际上代表和反映编辑部的意见和观点,具有权威性、指示性、倾向性,在特定语境下与社论无明显界限,有时可直接升格为社论11、杂文特点形象与思辨相结合:从形象入手,通过对具体时间、现象等剖析原味,发出议论,说明道理。睿智与辛辣相辉映:以社会、文化批评为对象,有强烈的理性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色彩。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表现形式、运笔方法灵活多变,是智慧与幽默的体现不拘一格,种类繁多:是大家族,据不同标准课分出不同种类12、漫画在新闻评论中的社会功能是什么?/漫画的评论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深刻的思想性,通过诙谐幽默的形象语言和手法传达思想,使作品更富感召力,使观者获得理性认识,震撼人心、产生共鸣强烈的现实性:以生活真实性为前提,以新闻漫画的形式迅速地、敏锐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腐败、愚昧、落后现象,进行嘲讽和抨击,回答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批判性和战斗性。高超的艺术性:作为形象化的评论,用图像来解说社会、剖析人生。13、编者按分类:按形式:A.文前按语:把编者的言论放在新闻报道或文稿的前面。B.文中按:用括号直接插在文中的某句话或某段文字的后面,一般在纸媒体中出现。C.编后:置于文章或报道的后面的一种评论。按功能 A.说明性按语:对报道或文稿所作的说明和标示,以使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及相关情况,说明B.作者身份,表明转载该文的目的和意义。C.政治性按语:对新闻稿件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基孔肯雅热题库及答案
- 葬歌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高考山东物理试题(解析版)
- 2025合作项目委托合同
- 2025年三基模拟习题及答案
- 2025贷款借款合同撰写模板
- 消化内科出科题目及答案
- 查验员考试题库多选题及答案
- 相遇问题五下题目及答案
- 线性代数专题题目及答案
- 护理肝癌的疑难病例讨论
- 韬睿惠悦-知识管理KM-职涯地图方法论(P65)-2015
- 顺丰快递管理规章制度流程
- 保洁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 企业治安防范教育培训
- 五年级冀教版数学下学期应用题专项水平练习题
- 92枪械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首届全国标准化知识竞赛真题题库导出版-中(多选题部分)
- 检验科设备保养制度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 无人机实操技术 教案全套 高桥 能力模块1-4 模拟器飞行-直升机飞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