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G 技术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doc_第1页
基于3G 技术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doc_第2页
基于3G 技术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doc_第3页
基于3G 技术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doc_第4页
基于3G 技术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3G技术的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卞庆祥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 镇江 212003摘要 移动阅读是指以手机、PDA等移动终端为阅读工具,在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络相结合的无线互联网络环境下对网上电子资源进行的随时随地的阅读。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所具备的高速无线上网优势为移动阅读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文章分析了移动阅读的特点,从技术条件、阅读工具、内容保障、潜在需求等方面论述了3G环境下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可行性,构建了图书馆移动阅读的数据库WAP网页浏览模式、原文传递的移动Email模式和推荐阅读的多媒体信息模式。关键词 移动阅读 3G 图书馆 WAP 移动Email MMS分类号 G250The Library Mobile Reading Based on 3G TechnologyBian qingxiangLibrary of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212003Abstract: The mobile reading is a kind of reading mode in which one uses mobile terminals as reading tools to browse and download electronic resources on wireless internet anywhere anytime . The 3G with high data transmitting speed provides the necessary technology for mobile reading.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charactertistics of mobile reading. Then it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library mobile reading about technology condition, reading tool, content supply and potential demond. Finally it constructs the library mobile reading modes including database browsing by WAP page, text delivering by mobile email and read recommeding by MMS.Keywords: mobile reading 3G library WAP mobile email MMS移动通信技术与Intennet技术的结合,便移动电话服务从传统的语音联络,延伸至能够访问各种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面对新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积极寻求构建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为读者提供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移动信息服务。基于短信息的信息查询与参考咨询就是当前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主要形式1。短信具有长度限制,一条短信的长度不能超过160英文或数字字符,中文汉字不超70个,因此一般只能询问一些比较简单的基于事实的问题2。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移动服务内容及手段的提升与扩展,特别是对网上下载速度与阅读工具存储容量有较高要求的移动阅读进展缓慢。1 移动阅读及特点无论是传统时代,还是数字时代,阅读始终是人们利用图书馆的最基本的方式。移动阅读(mobile reading)是指以手机、PDA等移动终端为阅读工具,在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络相结合的无线互联网络环境下对网上电子资源进行的随时随地的阅读。它是人们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新模式。移动阅读的显著特点就是移动性。这种移动性表现在以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阅读工具,不仅可以从无线互联网上或存储设备中下载电子书刊后,随身携带并随时阅读,而且在读者不断位移的过程中,通过无线上网对图书馆、网络出版机构等部门提供的电子资源进行在线浏览、检索与下载。移动阅读融合了传统纸本阅读与互联网PC(个人计算机)阅读的优点,有线互联网PC阅读的优势在于下载速度快、存储量大、浏览检索方便。缺点是PC阅读连接有线网络,地点固定缺乏移动性。传统纸本书刊虽可随身携带,移动性好,但携带数量极为有限。移动阅读通过无线上网方式访问互联网信息资源,打破了有线互联网数字阅读地点固定的限制,实现了数字阅读的移动化,使阅读变得方便快捷,随时随地。2 3G环境下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可行性分析 移动阅读的实施涉及到无线网络技术、移动终端的阅读功能、阅读内容的提供、阅读需求的保障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对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成功开展、质量保证与后续发展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1 3G为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rd Gernation)的简称,是指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络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模式3。3G技术的设计基础是支持全系列的移动多媒体系统,其最大优势是高速上网,传输高带宽的应用数据,并支持不同的传输速度,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环境中分别支持至少2mbps,384kbps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4,基本实现或接近于电脑有线上网的效果。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享受互联网提供的各种服务。3G技术打破了2G、2.5G时代网络传输速度慢的瓶颈,满足了移动阅读所需的数据传输的速度要求,为移动阅读提供了必要技术平台。2.2 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阅读工具为移动阅读的普及化大众化创造了条件移动阅读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新鲜事,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电子书刊刚诞生时,市场首先想到的是开发手持阅读器。最典型的是日本,日本制定了一个号称让电子书上天入地的计划,并联合部分出版社来共同提供内容,结果该计划并未成功,主要原因、阻力是手持阅读器不易普及,读者嫌麻烦5。手机作为人们随身携带的移动通信工具十分普及。我国信息产业部2008年1月25日统计显示,至2007年12月中国的手机用户达到了5.47286亿户,100人中就有41.6个人拥有手机6。手机已超过电视、电脑的数量,成为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终端。手机成为移动阅读器后,克服了手持阅读器不易普及的阻力,给移动阅读的发展与普及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手机正朝着越来越适合阅读的方式发展,屏幕与存储空间越来越大,数据处理能力越来越强,阅读舒适度越来越高。以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为例,该机结合了三种产品iPod+手机+移动互联网终端的特点,可以完整显示HTML、XML网页,电子邮件超链接,图片支持十分完善7。由此可见,手机技术的发展与功能的不断扩充已经并将更加使其适合移动阅读的需要。2.3 丰富的电子资源是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保障在如今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中,电子资源的比重日渐增长,其经费投入往往超过纸质书刊,成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从中文到外文,从文本到多媒体,从图书、期刊、学位论文到标准、专刊、科技报告,图书馆拥有的电子资源品种齐全、体系完善,基本覆盖了图书馆读者需求的各个方面。除采取网上包库或镜像模式购置商业数据库公司的电子资源外,各图书馆还根据馆藏情况与读者需求自行开发了多种特色数据库。当前,通过互联网访问的图书馆电子资源将成为未来移动阅读服务的内容基础。在3G技术条件下,读者通过手机上网就能随时随地地使用图书馆的各种电子资源。2.4 图书馆移动阅读潜在需求十分明显据日本最大的出版社之一的新潮社提供的数据,该社自推出手机阅读文学后,2年内有3万用户订阅了他们的读物,这充分说明了通过手机进行移动阅读的潜在发展前景8。在我国,无线互联与网络新经济调研机构艾媒市场咨询发布的2007年中国互联网WAP用户行为研究报告中指出,在WAP内容需求调查中,手机阅读以19%的比例首次超过手机游戏(13%)。中国期刊网有7201名读者参与的调查也显示,33.93%的读者有使用手机进行阅读的习惯,而在16-25岁的年轻用户中,超过70%曾利用手机进行阅读,并且有30%已经养成了这种新潮的阅读习惯6。由于对网络的依赖、阅读习惯的改变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浏览网页、阅读图书、获取信息,这种状况推动着移动阅读需求不断地增长。在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需要不停地进行学习,掌握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工作与生活的需要。担负文献收藏与知识传播功能的图书馆,读者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年轻群体数量众多,他们喜爱新时尚,追求自由随意的生活方式,移动阅读与学习必受其追捧。年轻读者是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最大潜在用户。3 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模式构建3G技术环境下有多种移动服务模式,其中WAP网页在线浏览、移动邮件、多媒件信息为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它们将使有线互联网时代数据库使用、原文传递、推荐阅读等服务实现了无线化、移动化。3.1 数据库WAP网页在线使用模式WAP是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的简称,是一种为移动电话、PDA和其他无线终端提供Internet应用和高级电话服务的标准协议9。WAP将移动网络和Internet以及企业的局域网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技术,无论用户身在何地、何时,只要通过WAP移动设备(如手机),即可享受无穷无尽的网上信息资源。WAP网络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即WAP网关,WAP终端和WAP内容服务器。WAP网关由运营商建设,终端由生产厂家制造。有了移动终端和无线互联网,图书馆等文献信息服务机构还需要建立的自己WAP内容服务器,才能为用户提供移动信息浏览服务10。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从Internet访问途径划分,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登录数据公司的服务器,通过身份认证后,使用图书馆已付费的数据库,其数据存储、更新与维护由数据库公司完成;二是登录图书馆的网站服务器,其资源包括数据库公司产品的镜像版与图书馆自建资源(如特色数据库)。与这种有线互联网访问方式相对应,图书馆移动阅读的WAP网页在线浏览服务也有两种途径。商业数据库公司WAP网站浏览在3G技术环境下,随着无线上网速度的提升,各数据库公司为开拓市场与满足移动阅读需求,会逐步推出数据库移动阅读版本。在网上包库模式下,图书馆购买某数据库移动版的使用权后,该馆读即可直接登数据库公司的WAP服务器进行浏览、阅读。图书馆WAP网站浏览 实现图书馆的自建资源及所购数据库公司的镜像资源的移动阅读,需要建立图书馆自己的WAP内容服务器。在此基础上,对于数据库公司的镜像资源,购买并安装其移动版本即可实现WAP网页浏览;对于自建资源,则还需要按无线标记语言进行程序开发。无论是通过数据库公司还是图书馆自己的WAP网站浏览,对于读者来其使用方式基本相同。读者登录WAP网页,通过身份认证后即可进入相关数据库浏览下载,其工作模式结构图如下(图1)。移动终端WAP浏览器WAP服务器WAP程序数据库图1 数据库WAP网页浏览模式结构图3.2 原文传递的移动Email模式移动Email是指基于手机终端操作且具有主动推送能力的电子邮件,也称Push Email。其优势是利用手机终端的便携性和主动性推送消息,让用户享受可以在任何地点第一时间接收和处理电子邮件的服务。移动邮件有多种推送方式,其中WAP Push是采用发送给用户一个WAP Push通知的方式,它包括邮件的基本信息以及一个指向邮件存储空间的URL链接,用户通过访问这个链接可以阅读整个邮件,也可以执行回复、转发、删除等操作。WAP Push能够为用户提供完善的邮件到达通知和邮件处理功能以及较高的安全性,所以适用于公司与机构客户的移动邮件解决方案中11。在图书馆电子资源使用过程中,有些因知识产权因素不具备直接浏览或下载全文的条件,读者需依靠原文传递方式来查看原文,如万方外文文献传递系统,读秀学术搜索平台,以及图书馆之间原文索取等都是通过互联网Email方式进行的。在3G时代,移动Email将成为原文传递的移动服务方式。要实现移动Email原文传递,图书馆与数据库公司需建立自己的移动邮件代理,作为轻量级的邮件服务器,负责内部网络的邮箱和数据库管理。移动用户登录图书馆或数据库公司的WAP网站,浏览相关二次文献数据库,查找到所需文献后,通过移动Email向拥有原文的数据库公司或图书馆的移动邮件代理提交原文传递申请,邮件代理接收申请后,查寻邮件数据库,若库中有原文记录则传递至用户邮件中,若无则通知管理员加工数据,存入数据库并传递至用户邮件中,其工作模式结构图如下(见图2)。移动终端邮件客户端移动邮件代理邮件数据库管理员YN图2 原文传递的移动Email模式结构图3.3 推荐阅读的MMS模式多媒体信息MMS(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是按3GPP标准和WAP论坛标准有关多媒体信息的标准开发的最新业务,MMS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送视频片断、图片、声音和文字,用户可以像使用短消息一样收发更加个性化的多媒体信息,实现即时的手机端到端,手机终端到互联网相互之间多媒信息传送12。MMS的传送方式除在手机之间传送外,还可以是手机与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传送,这为图书馆这类公众信息服务单位发展新业务提供了机遇13。通过MMS系统发送的多媒体信息在规范中没有限制大小,前提是WAP网关支持大容量传输功能。最终用户能够接收到的多媒体消息大小,还取决于手机上对每条多媒体消息大小的限制。目前中国移动GPRS环境下推出的彩信大小通常为50kb,约2万汉字,可容纳一篇论文,一部中短篇小说或一部专著的部分章节。在3G环境下,网络传输速度与移动终端的接收能力的提升将使MMS完全能够满足移动阅读全文传送的要求。在移动阅读服务中,MMS较适合推荐阅读服务模式。图书馆将推荐给读者阅读的书目或文章题名及代码以MMS方式推送到用户的移动终端上或公布于WAP网页之上。读者根据需要向图书馆的MMS服务平台发送全文传递申请,服务平台根据读者提供的代码,将读者所需图书或文章的全文一次或分次发送给读者。MMS推荐阅读不仅具备了传统的书目或题名推荐功能,更重要的实现了全文推荐的目的。读者根据需要随时随地向图书馆MMS服务平台索取全文阅读。图书馆利用MMS开展推荐阅读服务,需建立起MMS服务平台,并逐步建立起推荐阅读数据库。其工作模式结构图如下(图3)。移动终端图书馆MMS服务平台MMS数据库图3 推荐阅读的MMS模式结构图4 结束语移动阅读在我国刚刚起步。目前一些网站推出的手机阅读服务,多数集中在新闻报道、生活信息与文学小说上,内容比较单一,功能也不完善。从短期内看,移动阅读的普及应用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我国3G网络建设的速度,未来手机上网资费与3G手机价格的大众承受力,商业数据库移动版本的技术开发与市场销售等。尽管如此,3G技术发展与实施无疑会给移动阅读带来突破性的进展。图书馆应跟踪开展移动阅读的实践性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