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设计文档.doc_第1页
砌体结构设计文档.doc_第2页
砌体结构设计文档.doc_第3页
砌体结构设计文档.doc_第4页
砌体结构设计文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砌体结构课程设计 目录课程设计任务书 3一、 房屋结构承重方案 6二、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 6三、 荷载统计 6 四、 墙体的高厚比验算 7五、 墙体承载力计算 7六、 墙下条形基础设计 18七、 过梁计算 20八、 挑梁计算 22九、 抗震计算 23十、 平面图、剖面图、计算单元 27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一、设计资料某四层砖混教学楼其平面、剖面如图。图中梁和墙体的截面尺寸自己选择。墙体荷载情况如下:(1)一、二层墙体厚370mm,采用Mul0轻骨料混凝土砌块,Mb7.5砂浆。三、四墙厚240mm,采用Mul0轻骨料混凝土砌块,Mb5砂浆。(2)砖墙面粉刷做法及总重量轴线纵向墙及、轴横墙均系双面粉刷,总重5. 24kNm2;其它轴纵墙为单面粉刷,总重507kNm2。(3)屋面恒荷载二毡三油绿豆砂 0.35 kNm2矿渣混凝土找平层20mm 0.4 kNm2架空板厚25mm 0.63 kNm2架空板支墩 0.47 kNm2圆孔板自重(含灌缝) 1.70 kNm2梁自重 25 kNm3(4)天沟荷载 二毡三油绿豆砂 0.3 kNm2 沟内找平层 0.46 kNm2 沟外边粉刷 0.06 kNm2 天沟白重(折算成m2) 0.93 kNm2沟内积木重 0.42 kNm2(线荷载为217kNm)(5)各层楼面恒荷载 细石混凝土粉面层20mm 22 kNm3 圆孔板自重 1.70 kNm2 大梁自重 25 kNm3使用活载 屋面 0.5 kNm3 楼面 2.0 kNm2风载 320 kNm2木窗自重 0.35 kNm2走廊栏板重 2 kNm2注:底层构件高度H取至室内地坪标高(0.00)以下350mm处。根据地质资料表明,地下水位标高为-0.950m,此处的地基承载力为150MPa。该地区的基本风压值为W00.55kN/m2。二、设计要求1、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2、确定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3、熟练掌握各种方案多层房屋墙体设计及墙、柱高厚比验算方法;4、熟悉梁端下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5、熟悉过梁、挑梁的设计计算;6、掌握墙体设计中的构造要求,确定构造柱和圈梁的布置;7、熟悉基础结构设计;8、掌握绘制结构施工图。三、设计期限:两周四、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3.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1、 确定房屋的结构承重方案该房屋为某高校四层砖混结构教学楼,采用纵横墙承重方案。2、 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房屋、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屋盖、钢筋混凝土楼盖,所以本房屋属于刚性方案。3、 荷载统计 1、屋面恒荷载: 二毡三油绿豆沙 矿渣混凝土找平层 架空板厚 架空板支墩 圆孔板自重(含灌缝) 梁自重 2、 天沟荷载二毡三油绿豆沙 沟内找平层 沟外边粉刷 天沟自重(折算成) 沟内积木重 (线荷载为)3、 各层楼面恒荷载细石混凝土粉面层 圆孔板自重 大梁自重 使用活荷载屋面 楼面 风载 木窗自重 走廊栏板重 4、 墙体自重标准值厚墙体自重(双面粉刷) 厚墙体自重(单面粉刷) 厚墙体自重(双面粉刷) 厚墙体自重(单面粉刷) 由于本地区基本风压值为,且房屋层高小于,房屋总面积小于,故可以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4、 高厚比验算1、 纵墙: 取B轴纵墙进行高厚比验算,一、二层墙砂浆强度等级为M7.5,查表4-4得,三、四层墙砂浆强度等级为M5,查表得,。第一层,查表4-3得,考虑窗洞口影响,所以第一层实际高厚比。第二层,查表4-3得,所以第二层实际高厚比。第三、四层,查表4-3得,所以第三层实际高厚比。2、横墙: 一二层横墙墙厚,三四层横墙墙厚,墙长,且墙上无洞口,故不必进行高厚比验算。五、墙体承载力计算该房屋所在地的基本风压值为,且房屋层高小于,房屋总高度小于,由表4-6知,该房屋设计时可不考虑风荷载的影响。 (一)纵墙承载力计算1、选择计算单元对于该房屋A轴叫B轴不利,故可以只对A轴线的对应的纵墙进行承载力验算。取计算单元,其受荷面积为:。2、 确定计算截面每层墙的控制截面位于墙顶部梁(或板)底面和墙底底面处,在截面1-1等处既有轴向力N,又有弯矩M,按偏心受压验算承载力,同时,还应验算梁下砌体的局部承载力,在截面2-2处所受的轴心压力最大。3、 荷载计算将荷载转化成线荷载(1) 屋面恒荷载 (2) 女儿墙自重(厚,高,双面粉刷) (3) 天沟荷载 (4) 二、三、四层楼面恒荷载 (5) 屋面活荷载 (6) 二、三、四层楼面活荷载 (7) 三、四层墙体自重、窗自重及圈梁自重 (8) 一、二层墙体自重、窗自重及圈梁自重 4、控制截面的内力计算(1)第四层1)第四层截面1-1处易求得恒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活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屋面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由屋面荷载产生的轴向力设计值应考虑两中内力组合: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则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则 3、 四层采用Mu7.5轻型骨料混凝土砌块,M5砂浆砌筑,查表2-4,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一、二层采用Mu10轻型骨料混凝土砌块,M7.5砂浆砌筑,查表2-4,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屋(楼)面梁端设有刚性垫块,取,此时刚性垫块上表面处梁端有效支承长度。2) 第四层截面2-2处 (2)第三层 1)第三层截面3-3处易求得楼面恒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楼面活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查表得,则,查表得,则2) 第三层截面4-4处 (3)第二层: 1)第二层截面5-5处 ,查表得,则 ,查表得, 2) 第二层截面6-6处 (4)第一层1)第一层截面7-7处易求得楼面恒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楼面活荷载产生的支座反力。轴向力为上述荷载与本层楼盖荷载之和:,查表得,则 ,查表得, 2)第层截面8-8处 5、 第四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1)第四层截面1-1处窗间墙承载力验算第一组内力:,第二组内力:,对第一组内力,查表得,由公式得,满足要求。对第二组内力:,查表得,由公式得,满足要求。(2) 第四层截面2-2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第二组:,查表得,满足要求。(3) 梁端支撑处(1-1截面)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梁端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垫块面积:第一组内力,按,查表得,对于第二组内力,比第一组梁端反力小,且相等,这对局压受力更加有利,因此,采用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压承载力的要求。6、 第三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第四层截面3-3处窗间墙承载力验算第一组内力:,第二组内力:,对第一组内力,查表得,由公式得,满足要求。对第二组内力:,查表得,由公式得,满足要求。 (2)第四层截面4-4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第二组:,查表得,满足要求。 (3)梁端支撑处(3-3截面)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梁端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垫块面积:第一组内力,按,查表得,对于第二组内力,比第一组梁端反力小,且相等,这对局压受力更加有利,因此,采用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压承载力的要求。7、第二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 (1)第四层截面5-5处窗间墙承载力验算第一组内力:,第二组内力:,对第一组内力,查表得,由公式得,满足要求。对第二组内力:,查表得,由公式得,满足要求。 (2)第四层截面6-6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第二组:,查表得,满足要求。 (3)梁端支撑处5-5截面)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梁端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垫块面积:第一组内力,按,查表得,对于第二组内力,比第一组梁端反力小,且相等,这对局压受力更加有利,因此,采用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压承载力的要求。8、第一层窗间墙承载力验算(1)第四层截面1-1处窗间墙承载力验算第一组内力:,第二组内力:,对第一组内力,查表得,由公式得,满足要求。对第二组内力:,查表得,由公式得,满足要求。 (2)第四层截面8-8处窗间墙受压承载力验算 第一组:,第二组:,查表得,满足要求。 (3)梁端支撑处(7-7截面)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梁端尺寸为的预制刚性垫块,垫块面积:第一组内力,按,查表得,对于第二组内力,比第一组梁端反力小,且相等,这对局压受力更加有利,因此,采用的刚性垫块能满足局压承载力的要求。(2) 横墙承载力计算以轴线4上的横墙为例,横墙上承受由屋面和楼面传来的均布荷载,可取宽的横墙进行计算,其受荷面积为。由于该横墙为轴心受压构件,随着墙体材料、墙体高度不同,可只验算第三层的截面4-4、第二层6-6及第一层截面8-8的承载力。1、 荷载计算 取一个计算单元,作用于横墙的荷载标准值如下:屋面荷载 2、 三、四层楼面恒荷载 屋面活荷载 2、 三、四层楼面活荷载 三、四层墙体自重 二层墙体自重 一层墙体自重 2.控制截面内力计算 (1)第三层截面4-4处。轴向力包括屋面荷载,第四层楼面荷载和第三、四层墙体自重: (2)第二层截面6-6处。轴向力包括上述荷载,第三层楼面荷载和第二层墙体自重。 (3)第一层截面8-8处。轴向力包括上述荷载、第二层楼面荷载和第一层墙体自重。 3.横墙承载力验算 (1)第三层截面4-4: ,查表得m,查表得,同时按公式有 ,满足要求。 (2)第二层截面6-6: ,查表得,查表得,同时,按公式有 ,满足要求。 (3)第三层截面8-8: ,查表得,查表得,同时,按公式有 ,满足要求。上述验算结果表明,该横墙有较大的安全储备,显然其他横墙的承载力功能满足要求。六、墙下条形基础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墙下条形基础埋深取1.8m。取1.0m长条形基础为计算单元,采用条形砖基础。 1.外纵墙下条形基础 按公式有,取基础宽为700mm。基础剖面图如图a所示: 2.内横墙下条形基础 按公式有,取基础宽为700mm。取基础剖面如图b所示。基础砖采用烧结页岩砖和砂浆砌筑。a 纵墙下条形基础b 横墙下条形基础七、过梁计算1、荷载计算,作用在过梁上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第四层,净跨, 2、钢筋混凝土过梁的计算.过梁的计算跨度所以 弯矩为: 剪力为: 受压区高度 纵筋面积:,配,钢筋为HRB235。 3、过梁梁端支承处局部抗压承载力验算查得砌块抗压强度设计值,取压力图形完整系数 过梁的有效支承长度: 承压面积: 影响面积: 由于 故取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1.25 不考虑上部荷载,则局部压力为: 局部承压的抗力: 故过梁支座处砌体局部受压是安全的。8、 挑梁计算: 挑梁的截面尺寸为,埋入砌体长度,挑出长度 (1)抗倾覆验算: 挑梁埋入墙体长度,从而倾覆点距离墙边距离: 。倾覆力矩为: 抗倾覆力矩:上述结果可知:,挑梁抗倾覆安全。 (2)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验算:按活载为主的组合计算的小于上述值,故取上述值取压应力图形完整系数;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系数,查表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局部受压面积,满足要求。 挑梁承载力计算挑梁最大弯矩最大剪力。采用C20混凝土,HPB235钢筋按构造配置,钢筋。9、 抗震验算 抗震设计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计分组为1组,度场地土。1、水平地震作用计算:(1)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屋面均布荷载 楼面均布荷载 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2) 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3)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标准值如下表层(kN)(kN)四57713.958049681681三86810.5591577751456二9837.1570285952051一11053.754144351240213533283782402各层地震作用代表值和所受的水平地震剪力如下图所示水平地震作用代表值和水平地震剪力2、 横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二层:全部横向抗侧力墙体截面面积为:轴线1横墙截面面积为:楼面总面积为:轴线1横墙重力荷载从属面积为:轴线1横墙所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为:轴线1横墙每米长度上所承担的竖向荷载(在该层的半高处)为:轴线1横墙截面的平均压应力为:采用级砂浆满足要求一层:,采用级砂浆,满足要求。3、 纵墙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A轴线纵墙的窗间墙为不利墙段,取轴线的墙段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纵墙各墙肢比较均匀,各轴线的刚度比可近似用其墙截面面积比代替。二层:纵墙墙体截面总面积:轴线A墙体截面面积:不利墙段地震剪力分配按公式计算得尽端墙段(墙段1)中间墙段(墙段2)由于,应同时考虑弯曲和剪切变形,各墙段抗侧力刚度按公式计算得,计算结果列于下表一二层纵墙墙段地震剪力设计值墙 段类 别个数一层二层12.11.0226.188.7420.06755.455.9822.11.823.511.6020.19663.0953.88. 验算二层,采用M7.5级砂浆, , 墙段1仅承受墙体自重, 满足要求。轴线2、3处的墙段,除承受墙体自重外还承受大梁传来的屋面、楼面荷载:满足要求。验算第一层,采用M7.5砂浆,墙段1仅承受墙体自重,为:,满足要求。轴线2、3处的墙段,除承受墙体自重外还承受大梁传来的屋面、楼面荷载:。满足要求。所以,此教学楼抗震验算满足要求。10、 平面图、剖面图、计算单元一、二层平面图3、 四层平面图剖面图计算单元一、设计课题说明本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砌体结构房屋设计方法、步骤以及构造要求等。包括结构平面布置、荷载统计、高厚比验算、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验算、墙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验算以及梁、柱、板等构件设计。二、设计基本过程(一)结构平面布置,绘制结构平面布置草图在建筑平面图的基础上进行承重方案的选择,承重墙、非承重墙、主次梁、圈梁、构造柱等构件的布置以及楼板的方案选择等。并作相关概念设计,满足概念设计要求的各个指标。圈梁和构造柱布置见规范构造要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节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第七章),楼板方案选择现浇板(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1节)。梁的截面高度可取,为梁的计算跨度,梁的高宽比一般为23。 布置完后根据构件受力情况的不同和构造配筋等不同,对梁、圈梁、过梁、构造柱等进行编号。如:构造柱GZ1、GZ2;现浇板B1、B2或XJB1、XJB2;圈梁QL1,QL2;圈过梁QGL1、QGL2;过梁GL1等。(二)统计荷载1 统计屋面、楼面荷载(1) 屋面荷载标准值和设计值恒荷: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楼板及抹灰活荷:雪荷,维修荷载二者取较大值(2) 楼面荷载标准值及设计值恒荷:地面做法、楼板及抹灰活荷:不同用途房间数值不同,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单位墙体荷载:计算出各种厚度墙体单位面积自重(包括抹灰)单位:kN/m2例:360厚墙体,两面抹灰( )240厚墙体,一面抹灰( )圈梁自重( )门窗自重( )屋面梁高范围内墙体自重( )3计算每层墙体自重(1) 外纵墙,选一个开间最不利墙段为计算单元,一般为窗间墙单元,计算每一层自重。(2) 内横墙,一般选一米宽为计算单元,有洞口时可按整道墙考虑。注:所有材料及自重及楼、屋面活荷值均可由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4.1节。 梁、墙、柱及基础计算时,楼面活荷折减系数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第4.1节。(三)墙体高厚比验算1墙体高厚比验算公式:墙计算高度。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1.3条。墙厚。允许高厚比,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表6.1.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对于墙厚时考虑 ,;,;,线性内插。有门窗洞口对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在宽度范围内门窗洞口总宽度。相邻窗间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于墙高的1/5时,取等于1.0。2带构造柱墙高厚比验算:(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当构造柱截面宽度不小于墙厚时,取墙厚。确定时,取相邻横墙间间距。带构造柱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公式6.1.2。(2)构造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墙厚。确定时,取相邻构造柱之间的距离,且一律按刚性方案考虑。一般应对外纵墙、内横墙和隔墙进行验算,多层房屋不必每层验算,只选最不利墙段(计算高度较大,砂浆标号较低,墙体厚度较小的即可)。(四)墙体承载力验算1 外纵墙承载力验算(1) 选择计算单元和控制截面一般应选轴力较大部位,砂浆标号和块体标号较低墙段,控制截面则在每层墙体上部截面(楼板大梁下皮稍下截面)-,墙体下部截面(下层楼板大梁下皮稍上截面)-。如图所示。(2) 画出计算简图。(3) 计算控制截面上内力分别计算出-截面上的轴力和弯矩的设计值和,计算出-截面上的轴力设计值。注:计算非顶层时,应加上上部各层传下荷载。(4) 承载力验算-截面按偏压计算荷载上层墙体传来荷载,作用于墙体中心线N0Nl图1本层楼盖梁或板传来的荷载作用位置:距墙边距离为 梁高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偏心距 墙厚梁、板作用在墙上的弯矩 要求截面重心到轴向力所在偏心方向截面边缘的距离。 不同砌体材料的高厚比修正系数,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表5.1.2。由高厚比和相对偏心距查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P101P104页表D.0.1-1D.0.1-3)求或按下式计算求。 (*)砌体强度设计值调整系数,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3.2.3条。II-II轴心受压验算 (墙体自重)(注:底层墙体II-II截面取基础顶面处的截面)其中,仍按(*)式验算。2 横墙承载力验算(1)选择不利墙段:荷载较大,横墙截面面积和砂浆强度都较小的墙段或有较大洞口的墙段。(2)选不利截面,画受力简图:一般当横墙两侧开间传力相同时,只选墙体下部截面,按轴压构件计算。当两侧开间传力不同时,参考外纵墙选-截面和-截面。(3)承载力验算仍按(*)式验算。3 梁端支承处砌体局压验算(1)当不设垫块时:局部受压面积内上部轴向力设计值。,上部平均压应力设计值。上部荷载折减系数,。梁端荷载设计值产生的支承压力。梁端底面压应力图形完整系数,一般取0.7,过梁、墙梁取1.0。梁的有效支承长度,。梁截面面积。砌体抗压强度设计值。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见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2.3条。(2)当梁端局部受压承载力不满足时,在梁端下设置预制或现浇混凝土垫块来提高梁端局部受压承载力。垫块的构造要求和梁端设有刚性垫块时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公式见图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5.2.5条。(五)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1统计重力荷载代表值,画简图,如图2所示。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楼面自重标准值、上下各半层墙体自重标准值和楼面可变荷载组合值之和,组合系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表5.1.3。2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相应与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多层砌体房屋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表5.1.4-1。等效重力荷载代表值, 4 求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多层砌体房屋5楼层水平层间剪力标准值 剪力系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2.5条。图3 分项层数()()ni6横向地震作用验算(1)选择不利的几道墙,一般选刚度最大和刚度最小的两道墙,同时考虑根据楼盖刚度选择,如为刚性楼盖则选择竖向应力较小的墙体,如为中等刚性楼盖或柔性楼盖应选择墙体从属面积较大的部位。(2)把层间剪力分配给每一道墙刚性楼盖时各道横墙的地震剪力按隔墙的侧移刚度进行分配,即 当各墙材料、高度相同时,可按各墙横截面积比分配,即 柔性楼盖时,按道墙从属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配,即 第m道墙从属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第i层总的重力荷载代表值若重力荷载代表值沿楼盖均匀分布:则 第m道墙的从属面积 第 i层楼盖面积中等刚性楼盖按上述两种方案的均值分配。即 (3)同一道墙各墙段间地震剪力的分配按各墙段侧移刚度比进行分配,即墙段侧移刚度与墙段高宽比h/b有关。以剪切变形为主 E砌体弹性模量 t墙厚 同时考虑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 以弯曲变形为主,剪切变形很小,墙段抗侧刚度很小,不参与地震力分配。(4)抗剪验算抗震承载力验算公式: 水平地震作用的分项系数砌体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2.5条砌体震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5.2.5条把各墙段的计算列入下表分项层数()()()()()()127纵向墙体水平地震作用验算(1)选外纵墙窗间墙单元(2)分配纵向地震剪力 当各墙材料、高度相同时,可按各墙横截面积比分配,即 (3)抗剪验算抗震承载力验算公式: (六)梁、柱、板等构件设计1梁的设计根据不同的受力情况,跨度、截面尺寸、材料标号不同对梁编号L1、L2(可对多根梁列表计算)画出每根梁的计算简图,求出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分别按受弯构件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并画出截面配筋图。2 构造柱和圈梁的设计先对构造柱和圈梁进行编号,然后按编号不同给出各圈梁和构造柱的截面配筋图。配筋参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7.3节。3 现浇板设计,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进行配筋计算并画出配筋图(单向板如是连续的情况,按连续计算,如不连续则单独计算)。4 门窗过梁设计,包括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和过梁下砌体的局压验算。5 雨篷构件计算(1)挑梁或悬挑雨篷板配筋设计,按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2)雨篷过梁的抗倾覆验算:(3)雨篷过梁的弯剪扭计算,进行抗弯纵筋,抗扭纵筋,抗扭箍筋,抗剪箍筋计算。一 楼梯设计1 建筑设计:给出楼梯尺寸,画建筑平面、剖面草图。2 板式楼梯(现浇):(一般适用跨度3m)(1)踏步板设计a 取1m宽为计算单元,统计(恒载g+活载q)为一均布荷载。b 画出计算简图,跨度取两端平台梁轴线距离,两端支座为铰支。c 求跨中弯矩按受弯构件配筋,如图4所示高度取。(2)平台板设计画简图,按简支板设计。(3)平台梁设计:按钢筋简支梁设计(注:踏步板荷载传给平台梁,两边上下踏步板荷载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3现浇梁式楼梯(1)踏步板设计:以一个踏步为计算单元。当一边在墙内时,截面高度如图5所示取(2)梯段斜梁计算:如图6所示最大弯矩 ,剪力 配筋按倒形截面,取值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3)平台板设计:同板式。图6(4)平台梁计算:同板式。 图5图4 三、设计说明书内容要求与注意事项1设计说明书内容(楼面梁、过梁、圈梁以及构造柱的布置;墙体高厚比验算;荷载统计;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计算(包括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墙体的抗震承载力计算;楼面梁、过梁的配筋计算;绘制结构施工图。)2设计说明书用纸:A4纸打印或手写。3设计说明书格式应满足“河北工业大学毕业设计格式”要求。四、设计图纸要求图纸可手绘,也可以采用CAD或其他制图软件出图,都必须符合国家“建筑制图统一标准”要求。一、设计项目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二、设计资料(一)设计对象某砌体结构房屋,建设地点见分组表,其建筑平面、外檐如附图所示。块体材料选用蒸压粉煤灰砖(或蒸压灰砂砖),砂浆采用混合砂浆,砌体材料强度等级自选。屋面、楼面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二)工程作法1 屋面做法25厚1:2水泥砂浆保护层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油毡防水层 1.65kN/m2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最薄处30厚找坡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2 楼面作法(1)水泥砂浆面层0.40kN/m220厚1:2.5水泥砂浆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2)地面砖810厚地面砖干水泥擦缝0.60kN/m22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表面撒水泥粉水泥浆一道(内掺建筑胶)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3)卫生间及水房10厚面砖 20厚水泥砂浆 4.20kN/m260厚细石混凝土 20厚水泥砂浆 砖台阶折算 3 顶棚作法:板底刮腻子喷涂顶棚涂料面层2厚纸筋灰罩面0.16kN/m25厚1:0.5:3水泥石灰膏砂浆3厚1:0.5:1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素水泥浆一道4 内墙面作法:乳胶漆墙面(14厚)树脂乳液涂料二道饰面0.24kN/m2封底漆一道(干燥后再作面涂)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