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料药安全防护及特定操作培训教材*有限公司2009年01月原料药合成中的安全生产涉及面很广,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都有可能发生。要想杜绝安全事故,特别是重大的安全事故,是原料药合成安全生产的首要课题。因此,必须对有关化学药品安全使用及出现事故的处理方法有所了解,还要了解原料药生产特定操作的原理及对特殊设备制定具体的操作方法避免操作失误造成的安全隐患。1 化学药品中毒急救方法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1.1 甲醇中毒口服510ml即可引起严重中毒。15ml可致失明。致死量约3060ml。呼吸道吸入高浓度甲醇蒸气亦可引起中毒。口服可伴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约836h潜伏期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头痛、头晕、眩晕、意识朦胧、谵妄、昏迷,可出现视神经盘水肿、萎缩及视网膜充血、出血等。中毒者应立即用12%的碳酸氢钠溶液充分洗胃。然后,把中毒者转移到暗房,以抑制二氧化碳的结合能力。为了防止酸中毒,每隔23小时,经口每次吞服515克碳酸氢钠。同时为了阻止甲醇的代谢,在34日内,每隔2小时,以平均每公斤体重0.5毫升的数量,从口饮服50%的乙醇溶液或高浓度白酒。1.2 乙醇中毒用自来水洗胃,除去未吸收的乙醇。然后,一点点地吞服4克碳酸氢钠。1.3 乙醛和丙酮中毒用洗胃或服催吐剂等方法,除去吞食的药品。随后服下泻药。呼吸困难时要输氧。丙酮不会引起严重中毒。1.4 化学药品吞食中毒者因吞食药品中毒而发生痉挛或昏迷时,非专业医务人员不可随便进行处理。除此以外的其它情形,则可采取下述方法处理。毫无疑问,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要立刻找医生治疗,并告知其引起中毒的化学药品的种类、数量、中毒情况(包括吞食、吸入或沾到皮肤等)以及发生时间等有关情况。1.4.1 为了降低胃中药品的浓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述任一种东西:如牛奶;打溶的蛋;面粉;淀粉;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1.4.2 如果一时弄不到上述东西,可于500毫升蒸馏水中,加入约50克活性炭。用前再添加400毫升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中毒者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克毒物。1.4.3 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中毒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若用这个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于半酒杯水中,加入15毫升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毫升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给予饮服(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因有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而进入气管的危险,因而,遇到此类情况不可催吐)。绝大部份毒物于四小时内,即从胃转移到肠。1.4.4 用毛巾之类东西,盖上中毒者身体进行保温,避免从外部升温取暖。1.4.5 把二份活性炭、一份氧化镁和一份丹宁酸混合均匀而成的东西,称为万能解毒剂。用时可将23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做成糊状,即可服用。1.5 强碱中毒1.5.1 吞食时,立刻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部洗至中性。然后,迅速饮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1.5.2 沾着皮肤时,立刻脱去衣服,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止。接着用经水稀释的醋酸或柠檬汁等进行中和。但是,若沾着生石灰时,则用油之类东西,先除去生石灰。1.5.3 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连续洗涤15分钟。1.6 强酸中毒1.6.1 吞服时,立刻饮服200毫升氧化镁悬浮液,或者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东西,迅速把毒物稀释。然后,至少再食10多个打溶的蛋作缓和剂。因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1.6.2 沾着皮肤时,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如果立刻进行中和,因会产生中和热,而有进一步扩大伤害的危险。因此,经充分水洗后,再用碳酸氢钠之类稀碱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但是,当沾着草酸时,若用碳酸氢钠中和,因为由碱而产生很强的刺激物,故不宜使用。此外,也可以用镁盐和钙盐中和。1.6.3 进入眼睛时,撑开眼睑,用水洗涤15分钟。1.7 腈中毒不管怎样要立刻处理。每隔两分钟,给中毒者吸入亚硝酸异戊酯1530秒钟。这样氰基与高铁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无毒的氰络高铁血红蛋白。接着给其饮服硫代硫酸盐溶液。使其与氰络高铁血红蛋白解离的氰化物相结合,生成硫氰酸盐。1.7.1 吸入时把中毒者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横卧着。然后,脱去沾有氰化物的衣服,马上进行人工呼吸。1.7.2 吞食时用手指摩擦中毒者的喉头,使之立刻呕吐。决不要等待洗胃用具到来才处理。因为中毒者在数分钟内,即有死亡的危险。1.8 铅中毒保持中毒者每分钟排尿量0.51毫升,至连续12小时以上。饮服10的右旋醣酐水溶液(按每公斤体重1020毫升计)。或者,以每分钟1毫升的速度,静脉注射20的甘露醇水溶液,至每公斤体重达10毫升为止。1.9 砷中毒吞食时,使中毒者立刻呕吐,然后饮食500毫升牛奶。再用24升温水洗胃,每次用200毫升。1.10 汞中毒饮食打溶的蛋白,用水及脱脂奶粉作沉淀剂。立刻饮服二巯基丙醇溶液及于200毫升水中溶解30克硫酸钠制成的溶液作泻剂。2 化学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安全防护2.1 防毒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毒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而发生中毒现象。如HF侵入人体,将会损伤牙齿、骨骼、造血和神经系统;烃、醇、醚等有机物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麻醉作用;三氧化二砷、氰化物、氯化高汞等是剧毒品,吸入少量会致死。2.2 防毒注意事项药品使用前应了解所用药品的毒性、性能和防护措施;使用有毒气体(如H2S、Cl2、Br2、NO2、HCl、HF)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苯、四氯化炭、乙醚、硝基苯等蒸汽经常久吸会使人嗅觉减弱,必须高度警惕;有机溶剂能穿过皮肤进入人体,应避免直接与皮肤接触;剧毒药品如汞盐、镉盐、铅盐等应妥善保管;操作要规范,操作结束后要洗手。2.3 防火火灾种类根据着火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成以下5类: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E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为了能迅速扑灭火灾,必须按照现代的防火技术、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着火物质的性质、灭火剂的性质及取用是否便利等原则来选择灭火剂。常用的灭火剂有水、水蒸气、泡沫液、二氧化碳、干粉、卤代烷等。下列就这几类灭火剂的应用范围作一简要的介绍。2.3.1 水灭火剂2.3.1.1 能用水扑灭的火灾水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如煤炭、木制品、粮草、棉麻、橡胶、纸张等),还可扑救闪点大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也可用于扑灭可燃粉尘、纤维状物质、谷物堆囤等固体物质的火灾、电气设备火灾。2.3.1.2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油品(密度大于水的可燃液体,如二硫化碳,可以用喷雾水扑救,或用水封阻火势的蔓延)。苯类、醇类、醚类、酮类、酯类及丙烯腈等大容量储罐,如用水扑救,则水会沉在液体下层,被加热后会引起爆沸,形成可燃液体的飞溅和溢流,使火势扩大。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如金属钾、钠、碳化钙等,不能用水,而应用砂土灭火。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不能用水流冲击,因为强大的水流能使酸飞溅,流出后遇可燃物质,有引起爆炸的危险。酸溅在人身上,能灼伤人。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因为水是良导体,容易造成触电。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以防高温设备遇冷水后骤冷,引起形变或爆裂。2.3.2 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是扑救可燃易燃液体的有效灭火剂,分为化学泡沫、空气泡沫、抗溶性泡沫和氟蛋白泡沫等。2.3.2.1 化学泡沫灭火剂(MP)化学泡沫灭火剂在发生作用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它与发泡剂作用便生成许多气泡,能覆盖在着火物的表面上隔绝空气。同时二氧化碳又是惰性气体,不助燃。化学泡沫灭火剂不能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2.3.2.2 空气泡沫灭火剂(MPE)空气泡沫灭火剂的作用是当其以一定厚度覆盖在可燃或易燃液体的表面后,可以阻挡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进入火焰区,使空气与液面隔离,也防止火焰区的热量进入可燃或易燃液体表面。在高温下,空气泡沫灭火剂产生的气泡由于受热膨胀会迅速遭到破坏,所以不宜在高温下使用。构成泡沫的水溶液能溶解于酒精、丙酮和其他有机溶剂中,使泡沫遭到破坏,故空气泡沫不适用于扑救醇、酮、醚类等有机溶剂的火灾,对于忌水的化学物质也不适用。2.3.2.3 抗溶性泡沫灭火剂(MPK)当产生泡沫时,在泡沫层上面形成连续的固体薄膜。这层薄膜能有效地防止水溶性有机溶剂吸收泡沫中的水分,使泡沫能持久地覆盖在溶剂液面上,从而起到灭火的作用。这种抗溶性泡沫不仅可以扑救一般液体烃类的火灾,还可以有效地扑灭水溶性有机溶剂的火灾。2.3.2.4 氟蛋白泡沫灭火剂(MPF)氟蛋白泡沫灭火剂能在油层表面形成一个包有小油滴的不燃烧的泡沫层,即使泡沫中含汽油量高达25%也不会燃烧,而普通空气泡沫层中含有10%的汽油时即开始燃烧。因此,氟蛋白泡沫灭火剂适用于较高温度下的油类灭火,并适用于液下喷射灭火。2.3.3 二氧化碳灭火剂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将经过压缩液化的二氧化碳灌入钢瓶内,便制成二氧化碳灭火剂(MT)。可以用来扑灭精密仪器和一般电气火灾,以及一些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但是二氧化碳不宜用来扑灭金属钾、钠、镁、铝等及金属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有机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重铬酸盐等氧化剂的火灾。因为当二氧化碳从灭火器中喷出时,温度降低,使环境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成小水滴,上述物质遇水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抵制了冷却作用,同时放出氧气,使二氧化碳的窒息作用受到影响。2.3.4 干粉灭火剂干粉灭火剂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3类:2.3.4.1 以碳酸氢钠(钾)为基料的干粉,可用于扑灭易燃液体、气体和带电设备的火灾;2.3.4.2 以磷酸三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及其混合物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及带电设备的火灾;2.3.4.3 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钡、碳酸钠等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轻金属火灾。一些扩散性很强的易燃气体,如乙炔、氢气,干粉喷射后难以使整个范围内的气体稀释,灭火效果不佳。它也不宜用于精密机械、仪器、仪表的灭火,因为在灭火后留有残渣。此外,在使用干粉灭火时,要注意及时冷却降温,以免复燃。2.3.5 卤代烷灭火剂卤代烷灭火剂主要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中断,达到灭火目的。其作用是夺取燃烧连锁反应中的活泼性物质,这一过程称为断链过程或抑制过程。由于完成这一化学过程所需时间往往比较短,所以灭火也就比较迅速。卤代烷灭火剂适用于扑灭各种易燃液体火灾和电气设备火灾;因为具有灭火后不留痕迹、毒性低等优点,也适应扑灭精密仪器、贵重生产设备、图书档案等火灾,但不适用于扑灭活泼金属、金属氢氧化物和能在情性介质中自身供氧燃烧的物质火灾。虽然卤代烷灭火剂效率高,但由于卤代烷对大气臭氧层破坏性很大,中国消防行业在2000年前基本完成卤代烷灭火剂的替代、转换、改造工作,2005年起禁止卤代烷灭火剂和灭火器的使用。2.3.6 7501灭火剂7501灭火剂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主要成分为三甲氧基硼氧烷,是扑灭镁铝合金等轻金属火灾的有效灭火剂。2.4 防电车间常用电为频率50Hz,220V的交流电。人体通过1mA的电流,便有发麻或针刺的感觉,10mA以上人体肌肉会强烈收缩,25mA以上则呼吸困难,就有生命危险;直流电对人体也有类似的危险。2.4.1 为防止触电,应做到:2.4.1.1 修理或安装电器时,应先切断电源;2.4.1.2 使用电器时,手要干燥;2.4.1.3 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电器外壳应接地线;2.4.1.4 不能用试电笔去试高压电;2.4.1.5 不应用双手同时触及电器,防止触时电流通过心脏;2.4.1.6 一旦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然后抢救。2.4.2 仪器设备的安全用电2.4.2.1 一切仪器应按说明书装接适当的电源,需要接地的一定要接地;2.4.2.2 若是直流电器设备,应注意电源的正负极,不要接错;2.4.2.3 若电源为三相,则三相电源的中性点要接地,这样万一触电时可降低接触电压;接三相电动机时要注意正转方向是否符合,否则,要切断电源,对调相线;2.4.2.4 接线时应注意接头要牢,并根据电器的额定电流选用适当的连接导线;2.4.2.5 接好电路后应仔细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使用;2.4.2.6 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切断电源。2.5 防冲料剧烈的化学反应过程因反应控制不良而导致冲料甚至爆炸事故。这类化学反应有二个典型特征:一是反应放热量大,必须采用冷冻盐水进行降温;二是反应过程中有大量气体产生,因而,必须及时移出气体物质。安全生产的控制方法有几个方面:一是生产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密观察反应过程状况,控制反应温度、压力和物料滴加速度,保证气路畅通;二是设备除反应釜夹套通冷冻盐水外,还内置降温盘管,确保传热面积能够及时移出反应热量;三是供应的冷冻盐水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才能组织生产;四是反应过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防爆膜将在超过允许的压力下爆破而迅速卸压,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2.6 防爆炸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产生爆炸必须同时存在下列条件:存在易燃气体、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其浓度在爆炸极限以内;存在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易燃液体的蒸气或薄雾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是关系到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参数。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将发生爆炸,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之为爆炸下限,可燃气体或蒸气在混合物中能够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之为爆炸上限。在低于下限浓度时是不会爆炸的。若高于爆炸上限时,遇明火虽然不会爆炸,但是可以燃烧。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一般是用可燃气体或蒸汽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控制和降低易燃液体蒸气或薄雾在空气中的浓度,使其出现爆炸范围的可能性减到最小程度,消除或控制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是采取各项技术措施的基本出发点。2.6.1 工艺设计中应采取消除或减少易燃物质的产生及积聚的措施:2.6.1.1 首先总量控制,生产场所仅放置必须的使用量;2.6.1.2 工艺流程中宜采取较低的压力和温度,将易燃物质限制在密闭容器内;2.6.1.3 做好设备仪器的检修和维护,消除跑、冒、滴、漏现象;2.6.1.4 易燃液体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下水道设置水封。2.6.2 防止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形成,或缩短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滞留时间,宜采取下列措施:2.6.2.1 工艺设备管道密闭性;2.6.2.2 易燃、易爆物质的单独房间或有防火、防爆要求的单独房间,应单独设置排风系统;2.6.2.3 在爆炸危险环境内,要求空气清洁的房间,室内应保持正压,散发爆炸危险物质的房间,应保持负压,并设置直排,不回风;2.6.2.4 对有防火防爆要求的通风系统,其进风口应设在不可能有火花溅落的安全地点,排风口应设在室外安全处。2.6.3 采取消除或控制足以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火花、电弧或高温的措施:2.6.2.4 有爆炸危险房间内严禁明火;2.6.3.2 直接布置在有易燃液体场所中的设备选用防爆型;2.6.3.3 控制输送易燃液体流速,防止产生静电;2.6.3.4 在有易燃液体场所避免发生摩擦和撞击;2.6.3.5 金属设备、管道如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等均应可靠接地;2.6.3.6 建筑材料采用不发火材料。2.7 防灼伤除了高温以外,液氮、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溴、磷、钠、钾、苯酚、醋酸等物质都会灼伤皮肤;应注意不要让皮肤与之接触,尤其防止溅入眼中。2.8 使用高压容器的安全防护生产过程中有时会用到高压储气钢瓶,使用不当,会导致爆炸,需掌握有关常识和操作规程2.8.1 气体钢瓶的识别(颜色相同的要看气体名称)气体名称钢瓶颜色气体名称钢瓶颜色氧气瓶天蓝色氢气瓶深绿色氮气瓶黑色纯氩气瓶灰色氦气瓶棕色压缩空气黑色氨气瓶黄色二氧化碳气瓶黑色2.8.2 高压气瓶的安全使用气瓶应专瓶专用,不能随意改装;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的地方,易燃气体气瓶与明火距离不小于5米;氢气瓶最好隔离;气瓶搬运要轻要稳,放置要牢靠;各种气压表一般不得混用;氧气瓶严禁油污,注意手、扳手或衣服上的油污;气瓶内气体不可用尽,以防倒罐;开启气门时应站在气压表的一侧,不准将头或身体对准气瓶总阀,以防万一阀门或气压表冲出伤人。3 原料药特定操作3.1 萃取与洗涤萃取是利用物质在两种不互溶(或微溶)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目的的一种操作。萃取是有机化学实验中用来提取或纯化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应用萃取可以从固体或液体混合物中提取出所需物质,也可以用来洗去混合物中少量杂杂质。通常称前者为“抽取”或萃取,后者为“洗涤”。3.2 重结晶重结晶方法是利用固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其相互分离。进行重结晶的简单程序是先将不纯固体物质溶解于适当的热的溶剂中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冷却滤液,使晶体自过饱和溶液中析出,而易溶性杂质仍留于母液中,抽气过滤,将晶体从母液中分出,干燥后测定熔点,如纯度仍不符合要求,可再次进行重结晶,直至符合要求为止。3.2.1 关于溶剂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溶剂对于重结晶操作的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个良好的溶剂必须符合下面几个条件:3.2.1.1 不与被提纯物质起化学反应;3.2.1.2 在较高温度时能溶解多量的被提纯物质而在室温或更低温度时只能溶解很少量;3.2.1.3 对杂质的溶解度非常大或非常小,前一种情况杂质留于母液内,后一种情况趁热过滤时杂质被滤除;3.2.1.4 溶剂的沸点不宜太低,也不宜过高。溶剂沸点过低时制成溶液和冷却结晶两步操作温差小,团体物溶解度改变不大,影响收率,而且低沸点溶剂操作也不方便。溶剂沸点过高,附着于晶体表面的溶剂不易除去;3.2.1.5 能给出较好的结晶在几种溶剂都适用时,则应根据结晶的回收率、操作的难易、溶剂的毒性大小及是否易燃、价格高低等择优选用。3.2.2 关于晶体的析出过滤得到的滤液冷却后,晶体就会析出。用冷水或冰水迅速冷却并剧烈搅动溶液时,可得到颗粒很小的晶体,将热溶液在空温条件下静置使之缓缓冷却,则可得到均匀而较大的晶体。3.2.2.1 如果溶液冷却后晶体仍不析出,可用玻璃棒摩擦液面下的容器壁,也可加入晶种,或进一步降低溶液温度(用冰水或其它冷冻溶液冷却)。3.2.2.2 如果溶液冷却后不析出晶体而得到油状物时,可重新加热,至形成澄清的热溶液后,任其自行冷却,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溶液,摩擦器壁或投人晶种,以加速晶体的析出。若仍有油状物开始析出,应立即剧烈搅拌使油滴分散。3.3 减压蒸馏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的温度,因此液体的沸点是随外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借助于真空泵降低系统内压力,就可以降低液体的沸点,这便是减压蒸馏操作的理论依据。减压蒸馏是分离可提纯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之一。它特别适用于那些在常压蒸馏时未达沸点即已受热分解、氧化或聚合的物质。3.4 磺化反应磺化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分直接磺化和间接磺化。以磺酰基(-SO3H)取代化合物中的氢原子,称为直接磺化,几乎所有芳环和杂环化合物,都可以进行直接磺化,少数脂肪族和脂环族化合物,也可以进行这类反应。间接磺化是以磺酸基取代苯环上的非氢原子,如巯基或重氮盐。用硫酸或发烟硫酸进行的磺化也称液相磺化。硫酸在反应体系中起到磺化剂、溶剂和脱水剂三种作用。随着磺酸的生成,反应中逐步生成水,因此需要大量的硫酸,该法适用范围广,但生产能力低。3.5 氧化反应根据氧化剂和氧化工艺的不同,氧化反应主要分为空气(氧气)氧化和化学试剂氧化。化学试剂氧化具有选择性好、过程简单、方便灵活等优点,在医药化工领域,由于产品吨位小,因此多用化学试剂氧化法。化学试剂氧化所用的氧化剂有无机氧化剂和有机氧化剂,无机氧化剂包括:高价金属氧化物、高价金属盐、硝酸、硫酸、氯酸钠、臭氧、过氧化氢等;有机氧化剂一般是缓和的氧化剂,包括硝基物、亚硝基物、过氧酸以及与无机氧化物形成的复合氧化剂。3.6 硝化反应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硝基的反应称为硝化反应,硝化反应有可进一步分为C-硝化,O-硝化和N-硝化。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硝化反应是芳烃的硝化,向芳环上引入硝基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制备氨基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进而制备酚、氟化物等化合物。硝化是强放热反应,其放热集中,因而热量的移除是控制硝化反应的突出问题之一。硝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3.6.1 稀硝酸硝化一般用于含有强的第一类定位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应在不锈钢或搪瓷设备中进行,硝酸约过量1065%。3.6.2 浓硝酸硝化这种硝化往往要用过量很多倍的硝酸,过量的硝酸必需设法利用或回收,因而使它的实际应用受到限制。3.6.3 浓硫酸介质中的均相硝化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为固体时,常常将被硝化物溶解于大量浓硫酸中,然后加入硫酸和硝酸的混合物进行硝化。这种方法只需要使用过量很少的硝酸,一般产率较高,缺点时硫酸用量大。3.6.4 非均相混酸硝化当被硝化物或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是液体时,常常采用非均相混酸硝化的方法,通过强烈的搅拌,使有机相被分散到酸相中而完成硝化反应。3.6.5 有机溶剂中硝化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采用不同的溶剂,常常可以改变所得到的硝基异构产物的比例,避免使用大量硫酸作溶剂,以及使用接近理论量的硝酸。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酸、乙酸酐、二氯乙烷等。3.7 氢化反应氢化是有机化合物与氢分子的反应,在医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锌电解节能电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反思课件
- 职业发展咨询公司合伙协议书
- 防暑降温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浙江省余姚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附答案
- 子女抚养权变更合同7篇
- 试用期过多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4篇
- 智能交通系统的实时数据分析-洞察及研究
- 钢筋组承包合同4篇
- 河北省唐山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卷
- 内河、玻璃钢、海洋木质及小型钢质渔业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
- 四川省2019年 (2017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试卷
- (绿化)质量评估报告
- GB/T 2411-2008塑料和硬橡胶使用硬度计测定压痕硬度(邵氏硬度)
- GB/T 19227-2008煤中氮的测定方法
- GA/T 1217-2015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 企业员工出差登记表Excel模板
- 《鱼》 一种提高士气和改善业绩的奇妙方法
- 汽车认购合同
- 下肢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
- GB∕T 37303.6-2019 船舶和海上技术 船舶操纵性 第6部分:模型试验特殊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