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max变焦设计操作_第1页
zemax变焦设计操作_第2页
zemax变焦设计操作_第3页
zemax变焦设计操作_第4页
zemax变焦设计操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各位网友:你们好!前面发的关于“数码镜头设计原理”中的前两贴想已见过了,那里介绍的是最基础的东西。现在光电产品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确不象外表那样善变,使人迷糊。如果我们建立了扎实的光学与数学的理论基础,那么在接触新产品后,就能快的多的消化吸收,由被动的感性认识,提升为主动的理性认识,,从而在设计上游刃有余。现在光电产品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利用基础理论去探讨其内在的规律、推演公式去精确的把握它。在“数码镜头设计原理_变焦篇”中,是基础篇、高级篇基本理论的引深。变焦设计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有很多是凭着感觉走的。感觉就是灵感,它能快速引导设计人员在迷宫中及时调整方向,免除了在局部问题上纠缠不休,向更具创造性的思维迈进。感觉是我们以基本理论作基石,实践经验为引导,在设计领域产生的奇思妙想。例如:我们在引用专利时,往往是将一个专利改进成合于我们产品性能要求就行了。大家想过没有,专利也可东拼西凑?如果能这样做,就能使专例可利用的价值大大提升,同时也免除了专利侵权的尴尬场面发生。另外想过没有,虚拟玻璃在光学设计中不太好控制。我们可否用特定的方法有效的控制它:我们将玻璃改成虚拟玻璃,然后控制优化步长为单步,或五步。这样不断观查那些玻璃超出范围,超出的退回前步(每一步存盘一次,退回操作就可用调前次文件来实现),将其固定(不设为变量)。由于虚拟玻璃比实际玻璃敏感的多,会使色差得到极有效的控制。在变焦设计中由变焦引入的约束很多,它们干扰了象质的优化,这成为了变焦系统是否设计成功的关键。如何使这些约束条件的违背在自动设计中越变越小,从而使系统校正能力转移到象差设计中来,框架原理指明了方向。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系统论述,要花精力去探讨这个问题,这就是灵感的引导,使我及早找到了变焦设计深入下去的钥匙。真诚的希望各位朋友,通过学习,把握灵感产生的瞬间,去享受它给你代来的惊喜!我在“Zemax的超级应用” 一贴中,指出了将它作为计算器应用的重大意义。在“数码镜头设计原理”变焦篇中,将Zemax的这一功能用到光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中,从中可以体会出它的强大功能,至于提高计算功能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将有赖于ZPL (Zemax程序编辑语言)的介入。我正在学习,待有了深入了解后,将在“数码镜设计原理”的语言篇中介绍。各位网友,下面是“数码镜头设计原理”变焦篇(1),这是入门教材,是根据“ZEMAX_Tutorial(指导手册)”中关于变焦设计操作整理的,对用Zemax进行变焦设计还不熟习的同行有帮助。下面就是操作步骤与要点:变焦设计操作这是入门教材,是根据“ZEMAX_Tutorial(指导手册)”中关于变焦设计操作整理的,对用Zemax进行变焦设计还不熟习的同行有帮助。下面就是操作步骤与要点:一 变焦系统规格1 3倍变焦:75,100,125 mm EFL2 光圈数 :F/3,F/4,F/5 3 玻璃组: BK7/F2 4 透镜中心与边厚:最小值 2mm ,最大值 10 mm5 两透镜最小间隔:1 mm6 视场:图象高度的0.15,1.2,1.67 波长:F,d,C二 系统设置1 口径设置2 结构设置3 视场设置是35mm 相机用4 色光选择5 变焦设置5.1 变焦间隔设置用F7分档设置各变焦位置,注意在分档设置时,半径是不能变的。再通过EFFL控制焦距替代。(1) 用Ctrl+Z 插入行。插入的行为不同变焦位置的间隔值输入位置。(2) 用编辑菜单的插入系统配置,插入列为指定的不同变焦灼位置。结果入下图:(3)在相应行,列输入可变间隔数据(包括象距)。(3)第3,4间隔是光拦的两个侧面间距; 7面是空气间隔; 10面是象距。这些在变焦过程中都是变量。通过Ctrl+Z键可将它们在不同焦距状态下的间隔都设成变量(在优化前,它们是相同的, 但优化时由于不同变焦位置处的焦距应达到的目标值不同, 优化过程中将会自动调整)。这样变焦的结构设置结果如下:5.2 变焦参数设置在上视窗中的第一行第一列,单击鼠标右键有下参数设置对话框:操作数类项:表面项:当选定厚度,就指厚度的顺序号。应此该对话框对此变焦系统的操作数设置如下:1 操作数类项选THIC2表面项选3,点击”OK”,上对话框自动关闭3对变焦间隔的下面几行都仿上面操作,不过表面项分别是:4,7,10三 优化设置1 优化函数设置按F6键,选ToolsDefa进入优化函数制对话框:以上各参数概念,说明如下:l 评价函数( )ZEMAX 可以使用几种不同评价函数类型。默认评价函数通过使用四个基本选择来构建的,它们是:优化类型,数据类型,参考点,和综合方法。这些选择在下表中进行叙述。 优化类型的选择 数据类型的选择 参考点的选择 高斯积分法光线采样Ringx 是采样的环带数,有:3,4,5,、20。对于轴上点光线数量等于环带数量,Arms 是采样的肩数:6,8,10,12,对于轴外的每一视场环带,在环带上等间距分布采样光线,其数量与肩数相等。GQ 法则使用一些精心挑选的加权的光束来计算在入瞳面上的RMS 和PTV 像差。你应该根据你的系统存在的像差状态来选择环带和臂的数量。确定正确的环带数量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先选择最小值,1。然后进入优化对话框记下评价函数。现在返回默认函数工具,选择两个环带。如果评价函数变化得很多,那么返回默认函数工具,选择三,如此直到评价函数不再明显改变(可能是1%)。重复这个过程来选择臂数(6 条臂差不多总是足够的)。选择比要求更多的环带和臂并不能改善优化结果,它只会不必要地降低运算法则的速度。追迹更多的光线不能帮助你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矩阵法光线采样RA 法则追迹通过光瞳的一网格的光线。“网格”尺寸确定了被追迹的光线的数目,这 “删除渐晕”选项(这也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允许将渐晕光线从光束中删除2 在优化函数对化框中的设制2.1 变焦配置置入按F6,进入下对话框:用Ctrl + Z 键可向后插入几行,再输入如下数据:参照zemax设计事例变焦距部分在下表、4、6行target中加入焦距数据75、100、125,weight数据设为1。透镜数据对话框数据如下:2D图如下:由图可见不同焦距位置不共面。2.2 3D页面布局设定3D图如下:点击“设定”标鉴,产生下对话框:configuration设为all,offset设为75OK产生下图:3优化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