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滑动轴承的刮研和故障诊断关键词:滑动轴承 刮研 故障1 前言大型电动机几乎都使用滑动轴承,它承载能力高,运转稳定,适用范围广,尤其适于高速、重载。电动机等旋转机械的轴瓦衬是巴氏合金,我公司应用的是锡锑合金,牌号ZChSb11-6,它摩擦系数小,抗胶合性能良好,对油膜吸附性强,耐蚀性好。巴氏合金是浇铸在轴瓦坯上,经车削成为完整的滑动轴承。我公司的滑动轴承都是对开式的,轴瓦衬一般需要刮研,使瓦衬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运转时能形成楔形油膜,以降低轴承摩擦损耗。2 润滑原理电动机这类的旋转机械的润滑方式是动压润滑,依靠轴与轴瓦的相对滑动形成动压油膜,油膜托起轴,油膜厚度为0.010.1mm。形成动压油膜的必要条件是: 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楔形间隙。 两工作表面必须连续充满润滑油或其它粘性流体。 两工作表面间必须有相对滑动速度,其运动方向必须保证润滑油从大截面流入,小截面流出。3 滑动轴承的刮研3.1 刮研要点3.1.1 轴与轴瓦的接触点轴要运动自如,动压油膜要连续稳定,静态下轴与轴瓦的接触范围和接触点的密度是重要参数,均匀接触也是重要的刮研目的。其实刮研就是纠正轴瓦的形状。首先轴瓦中心线与轴心线要平行,这一点通过调整轴承座的位置来实现。下瓦内表面涂以着色剂红铅粉,轴吊入,盘车,再吊起,依据接触情况调整轴承座。只有调整好以后才能对轴瓦刮研,否则破坏了找正基准。然后是刮研,先开瓦口,就是刮出储油腔和侧间隙,见图1。区域1和2是储油腔,要刮得圆滑,从轴瓦的合缝口到弧顶依次渐小,区域1、2和区域3圆滑过渡,保证润滑油能够顺畅地通过储油腔,在区域3形成油膜。侧间隙是区域4、5、6、7,也是从轴瓦合缝口到区域3圆滑过渡,此时所刮的侧间隙只是粗刮,不要求具体间隙值,只要与轴无接触点即可,精刮在下面介绍。接下来就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区域3进行刮研,即范围为:两侧120,中间7090,b=L/6。接触密度要达到至少2点/cm2。刮研时,刀纹要相交,先从一个方向刮,再从另一个方向刮,否则很难形成网格状分布的均匀接触点。在接触点大致分布均匀后进行精刮,大点的全部刮去,中等点刮去中间一小片,小点不刮,直至刮到不低于2点/cm2(130360轴承)的均匀接触。上瓦用同样的刮研方法,只是它的中部是空刀,只有两边是合金,它的刮研范围是90120。3.1.2 轴瓦间隙刮研轴瓦间隙分两部分,顶间隙和侧间隙,顶间隙为轴颈的1.2、1.6、1.9,它根据转子重量、润滑油流量和转速综合确定。顶间隙的测定是压铅丝法,见图2。用6根约20mm长的铅丝放置在上、下瓦结合面及轴颈与轴瓦之间,旋紧轴承销钉,然后拆开用千分尺测量铅丝的厚度,求得顶间隙,计算公式如下:A-A,间隙值a1=c1-(b1+b2)/2;B-B,间隙值a2=c2-(b3+b4)/2a1和a2要尽量相近。侧间隙在上、下瓦合缝面左右30范围,它不小于顶间隙的一半,一般为顶间隙的1/22/3。侧间隙的大小直接用塞尺测量。3.2 端盖轴承的处理端盖轴承不要求刮研,瓦间隙靠机械加工保证。所以端盖轴承对机械加工要求较高,不仅要保证瓦间隙,还要保证形位公差,这样轴与轴承才能配合良好。但经多次实践,不刮研的端盖轴承润滑效果总不是很好,而且轴承温升也比座式轴承高。我总结了一些处理方法,首先储油腔和侧间隙必须刮出。然后是考虑轴与轴瓦的接触情况,针对不同转速的电机做不同的处理。转速高于1500r/min的电机不做处理,转速低于1500r/min的电机采用只刮不研的方法,在上、下瓦规定的接触范围内(同座式轴承)沿两个不同方向交叉刮,编出花纹状,以利于润滑。经过以上处理,平均温升降低5。4 轴瓦的故障诊断轴瓦多发的故障包括研蚀、点蚀、温升高、烧毁等,经多年的工作积累,对轴瓦出现的故障现象作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解决措施。4.1 轴瓦瞬间烧毁这一定是断油,只有断油才能在无任何征兆情况下,在瞬间烧毁轴瓦,及时停机也避免不了,断油致使动压油膜无法形成。解决措施是,对于强力润滑的设高位油箱,供油系统一旦出现故障,高位油箱仍能提供充足的润滑油;对于自润滑,要检查油环转动是否自如,油环表面和轴瓦的油环槽要平滑,决绝不允许有突出表面存在。另外,油环浸入润滑油液面深度要合适,浅了带油量少,润滑不足,深了油环转动不灵,仍然润滑不足。浸入深度t=1/12D D油环直径4.2 温升高,轴瓦大部分研蚀如果上、下瓦均有研蚀,而且是发亮的,是因为顶间隙小造成的。处理方法,重新刮研,保证接触密度,加大顶间隙直至合格。因顶间隙小,重新修研后轴瓦处于正常状态,无不良后果。如果只有下瓦研蚀,而且是全部研蚀,呈乌黑色,是因为瞬间断油造成。瞬间断油轴瓦不至于烧毁,但下瓦重新刮研着点后,顶间隙要变大,一般要加大0.050.1mm。如果顶间隙超差可采取去除上、下瓦合缝面的方法降低顶间隙。4.3 温升高,轴瓦局部研蚀如果研蚀区域集中、规则,或集中一侧,或对称,是轴瓦受外力压迫造成的。最常见的有:轴承座与上瓦间的定位销位置不当,定位销压迫上瓦;轴承座与轴瓦接触面有突出点压迫轴瓦;轴承端盖或油封位置不当,将轴顶偏,从而压迫轴瓦。轴瓦修补方法是刮掉研蚀面重新研点,但顶间隙的增大量会比瞬间断油更大,后果更严重。如果研蚀区域分散、无规则、且不突出,是由于轴瓦刮研不好造成,需要修研,达到2点/cm2的接触密度,修复后无不良后果。如果研蚀区域突出,是由于巴氏合金脱壳造成,合金中有杂质、浇注不当均可导致脱壳。脱壳面积大于1cm2时,能通过敲击轴瓦衬判断出,敲击声发空。小于1cm2的敲击声没有区别,研蚀点突出也不明显,不大好判断。一个小区域反复刮,反复研,就是小面积脱壳。脱壳面积小可通过挑开补焊处理,修复后无不良后果。脱壳面积大的只能报废。4.4 温升高,点蚀合金面有点状灼伤是轴电流引起的。轴电流可在轴颈与轴瓦之间形成小点弧,引起点状灼伤,使摩擦系数迅速增大,因而轴承温升高。这时轴颈表面也有灼伤,轴与轴瓦都需要处理,影响较大。防护措施的是切断轴电流,将座式轴承的轴承座或端盖轴承的轴瓦对地绝缘,同时定位销、进出油法兰等也进行绝缘处理;在轴上设接地电刷,使轴电流尽可能通过此电刷。5 结论经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许昌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研究生毕业论文被抽查
- 剩余污泥培训课件
- 讲师课件评审标准规范表
- 消防知识训练与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动物繁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检验人员试题及答案
- 记忆障碍康复训练课件
- 记叙文课件看电视
- 存储风险联合评估-洞察及研究
- 新建洞室储气库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经济性及成本分析
- 艺康servsafe培训课件
- 砖厂职业危害管理制度
- 肝功能障碍患者的麻醉管理要点
- 2025年粮油仓储管理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课件】新高三启动主题班会:启航高三逐梦未来
- 历史 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末问答式复习提纲
- 2025年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学校物业服务应急事件处理预案
- 单位车辆管理委托协议书示例3篇
-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技术变革与教学创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