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自评报告.doc_第1页
空调自评报告.doc_第2页
空调自评报告.doc_第3页
空调自评报告.doc_第4页
空调自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楼给排水工程自评报告编制:审核:批准: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十一月一、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 建设地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54832平方米,地上24层,地下2层,建筑主体高度99.6m,为一类高层建筑。空调冷热源:集中空调夏季空调尖峰冷负荷3397KW,冬季空调尖峰热负荷1955KW,采用水源热泵冰蓄冷系统作为空调系统冷热源。夏季采用主机上游串联流程、分量蓄冰模式的冰蓄冷系统作为冷源,冬季采用水源热泵机组提供空调热水。空调乙二醇系统:本系统采用的主机上游串联流程可以实现四种运行模式: 1、主机蓄冰模式; 2、融冰单独供冷模式; 3、主机单供冷模式; 4、主机与蓄冰装置联合供冷模式。夏季制冷季节,夜间00:007:30,三工况主机全力制冰。白天,设计日或负荷较大时采用主机与蓄冰装置联合供冷模式;部分负荷时,通过优化控制,采用部分主机与融冰联合供冷或融冰单供冷模式。三工况主机在联合供冷工况下,蒸发器的进出口乙二醇温度为10.5/5.5,冷凝器的进出口水温为18/30;在主机单独供冷工况下,蒸发器的进出口乙二醇温度为10.5/3.5,冷凝器的进出口水温为18/30;制冰工况下,机组蒸发器的进出口乙二醇温度为-2.3/-5.6,蓄冰装置的进出口乙二醇温度为-5.6/-2.3。空调水系统:夏季空调冷媒水系统为一次泵大温差(供回水温度为5/13)变水量双管制系统,采用异程式系统,空调机组回水管上安装电子式动态平衡电动调节阀;冬季空调热水供回水温度为45/40。水源水系统为直流式系统,采用双井余压回灌方式,共设三口取水井和六口回灌井,其中一口回灌井兼做备用取水井,单井稳定出水量为90m3/h,夏季热源井进出口水温为30/18,冬季进出口水温8/18。空调风系统:根据建筑使用功能进行设计,各层均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根据需要分别采用低温送风变风量空调系统和常温送风定风量空调系统:1、一层入口门厅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1-b,c),系统风量为6000m3/h,气流组织为侧送侧回,采用常温送风,条缝送风口,消声百叶回风口;2、 一层附楼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1-d),系统风量为8000m3/h,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采用机器露点(9)送风,实际送风温度11。办公区域采用单风道型无动力VAV加低温诱导风口的形式; 3、二层主楼和附楼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2-a和K-2-a),系统风量分别为27000m3/h,6000m3/h,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采用机器露点(9)送风,实际送风温度11。送风采用单风道型无动力VAV加低温诱导风口的形式; 4、三层主楼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3-a),系统风量为12000m3/h,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采用机器露点(9)送风,实际送风温度11。送风为带动力的VAV加普通散流器的形式; 5、三层附楼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3-b),系统风量为34000m3/h,气流组织为侧送侧回,采用常温送风,送风口为条缝送风口,根据室内二次装修设计回风口,保证回风净面积; 6、四二十层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420)共17套,系统风量均为17000m3/h,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采用机器露点(9)送风,实际送风温度11。送风采用单风道型无动力VAV加低温诱导风口的形式,回风为吊顶回风; 7、二十一二十二层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2122)共2套,系统风量均为10000m3/h,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采用机器露点(9)送风,实际送风温度11。送风采用单风道型无动力VAV加低温诱导风口的形式,回风为吊顶回风; 8、二十三层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23),系统风量均为14500m3/h,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采用机器露点(9)送风,实际送风温度11。送风采用单风道型无动力VAV加低温诱导风口的形式,回风为吊顶回风; 9、二十四层设全空气空调系统(K-24-a,b,c,d)共3套,系统风量均为3000m3/h,气流组织为顶送顶回,采用机器露点(9)送风,实际送风温度11。送风采用单风道型无动力VAV加低温诱导风口的形式;10、各空调机房直接从室外取新风,一层入口门厅自由渗透新风。一三层设回风管回风,其余各层吊顶回风。二、 工程建设施工合同内容和概况三、 工程建设施工状态工程自2009年#月#日开工,2010年*月*日通过初验。我公司严格按照建筑法、合同法和质量管理条例实施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和施工,以质量第一的方针,精心施工。严格过程控制,强化产品优良。在项目经理向文祥的精心组织、精心管理和指挥下,经过技术、施工、质检人员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已顺利完成工程建设合同内的全部内容(包括设计图纸、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技术核定单、洽商记录),工程质量达到验收标准,具备使用功能和交付使用的条件。工程施工技术资料齐全、准确、有效,工程已达到竣工验收状态。 四、 施工执行标准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2、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3、建筑给水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4、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2);6、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4-98);7、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8、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99);9、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158-2008;10、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 141-2004。 五、 工程质量本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其质量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必须把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全过程中,从市场调研,招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施工验收和交付后保修,用户回访等每环节都确保按公司ISO9001质保体系正常运转,并按要求做好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四个方面的工作把可能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因素,环节和部位均加以控制,如期按质量目标完成施工任务,建造出社会放心,用户满意的工程。因此,我公司本着“精心施工创优质,格守合同重信誉”的质量方针以及“单位工程质量承诺兑现率100%”的质量目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工期质量的实施。按照公司项目管理办法,按“科学、高效、精干”的原则组织了一批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组建了项目经理部,对招标文件及技术图纸等资料进行了详细深刻的研究,并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及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精心组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全力配合业主、工程监理及总包等单位,将质量管理放在首位,兼顾工程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预防为主,计划控制在前,科学且最大限度地用好业主投入的每一分钱,真正实现了“一流的施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的工程目标。 1,施工准备项目经理组织项目人员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阅读图纸参与项目图纸会审和施工图的深化设计;并编制了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和专项技术措施的技术交底;编制了材料需用计划和设计变更的材料增补计划,施工过程的控制;编制了纠正和预防措施,工序控制、工艺、标准的标识管理,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2,施工过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严格按本公司质量体系文件中“施工过程控制”程序文件执行。项目经理部针对该项工程项目结合施工条件,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公司各部门积极配合,做到最大限度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多、快、好、省地完成施工任务,并严格坚持按设计图纸施工,不得任意修改设计,危害工程质量,严格执行施工及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及工艺标准,严格按照国家颁发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质量评定标准来规范施工活动,发现质量问题,施工员及时组织研究,改进措施,立即补救,不留隐患。公司质安部质检员会同项目部质安员定时对各施工环节的质量检验,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不合格的设备不安装,不合格的上道工序不能转入下道工序,及时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和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工作。使本工程施工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严格按本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现场实施管理保持现场均衡的施工,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施工,对进场的人、机、料、方法、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使用,充分利用空间、时间,建立正确的施工程序,作好施工资料的积累和传递机制。保证了优质、高效的完成该工程。六、 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料情况1.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份;2. 材料、构配件、设备出厂合格证及进场检(试)验报告*份;3. 制冷、空调、水管道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记录*份;4. 施工记录*份;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份;6. 制冷设备运行调试记录*份;7. 通风、空调系统调试记录*份;8. 分项工程验收记录*份。七、 施工配合本工程工期紧,土建、安装、二次装修施工单位交叉作业。我项目部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统一指挥下,及时同相关施工单位互通信息,掌握施工动态,密切协作、统筹兼顾、合理组织施工工序的交叉,注重后续工序的准备,布置工序之间的交接,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其他施工单位创造施工条件。特别是风管安装与吊顶龙骨安装的配合:为了与二次装修共同配合抢工期,我们制作安装风管尽量按系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