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试题.doc_第1页
内经试题.doc_第2页
内经试题.doc_第3页
内经试题.doc_第4页
内经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 (共65分,每题 1分) A型题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飧泄”的含义A、腹泻如水 B、肠鸣泄泻C、暴泻如注 D、下利不爽E、下利完谷不化2、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的“浊阴”是指A、粪便和尿液 B、水道中的阴液C、化生的精血津液 D、浓厚的营养物质E、痰饮等病理产物3、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骨属于:、五脏 、六腑、传化之府 、奇恒之府、五体4、根据素问五脏别论,魄门应属于:A、五脏 B、六腑C、传化之府 D、奇恒之府E、以上均非5、下列除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传化之府的特性:A、其气象天 B、地气所生C、传化物而不藏 D、实而不满E、泻而不藏6、除下列哪项外,均体现了素问五脏别论“魄门亦为五脏使”的含义:A、魄门的启闭,依赖心神的主宰B、魄门的启闭,依赖肝气的条达C、魄门的启闭,依赖胃气的下降D、魄门的启闭,依赖肺气的宣降E、魄门的启闭,依赖肾气的固摄7、素问脉要精微论“五色精微象见”是指:A、五色是五脏精气的外在表现B、五色含蓄不露,五脏精气充盛C、五色变化精细微妙,反映疾病变化多端D、五色鲜明暴露,五脏精气枯竭E、脏腑精气上注于目,而能视五色变化8、据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四季的关系是:A、脾主长夏 B、脾主至阴C、脾不主时 D、脾主季夏E、以上都不是9、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下列除哪项外均是导致脾胃生病不同的因素:A、经脉循行异位 B、脏腑阴阳不同C、虚实逆从不同 D、解剖形态不同E、感伤病邪不同10、据素问太阴阳明论,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脾病四肢不用的机理:A、四肢不得禀水谷气 B、湿遏土壅C、气日以衰 D、脉道不利E、筋骨肌肉,无气以生11、素问热论认为阳明病的主症是:A、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B、头项痛、腰脊强C、胸胁痛、耳聋 D、腹满、嗌干E、口燥舌干而渴12、素问咳论篇认为与咳证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A、肺、大肠 B、肝、胆C、肺、胃 D、肺、脾E、肺、心13、根据素问痹论所述,除下列哪项外均是心痹的症状表现:A、脉不通 B、烦则心下鼓C、暴上气而喘 D、嗌干、善噫E、夜卧则惊14、根据素问痿论所述,痿证的发病趋势是:A、五脏痿久而传至六腑B、六腑痿久而传至五脏C、五体痿久而传至六腑D、五体痿久,复感于邪传至五脏E、五脏有热,病发五体痿15、某患者素体虚弱,动辄感冒。近日气候变化无常,此人症见发热、恶风、汗出、少气乏力、头晕目眩、舌淡脉虚浮,治用玉屏风散加减。若据素问标本病传论精神,对此人的治法当属:A、治其本 B、治其标C、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D、先治其标,后治其本E、标本同治16、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的正确治法应当是:A、用苦寒泻火药治疗 B、用辛寒药物治疗C、用咸平药物治疗 D、用滋阴降火法治疗E、用酸甘化阴法治疗17、素问至真要大论认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其肾指:A、肾阳虚 B、肾阴虚C、肾气虚 D、肾不藏精E、肾不主水18、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病机十九条”中火的病机?A、诸转反戾,水液混浊 B、诸噤鼓栗,如丧神守C、诸病肿,痛酸惊骇 D、诸逆冲上E、诸热瞀19、灵枢本神提出“智”的概念是:A、心有所忆 B、意之所存C、因志而存变 D、因虑而处物E、所以任物20、灵枢本神云:“盛怒者”则:A、竭绝而失生 B、迷惑而不治C、气闭塞而不行 D神惮散而不藏E、神荡惮而不收21、灵枢百病始生中“缓筋”是指:A、足阳明之筋 B、背部足太阳之经C、冲脉 D、肠后脊膂之筋E、募原B型题A、偏枯 B、痤痱C、 D、大偻E、风疟22、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偏沮产生的病证是:23、据素问生气通天论,汗出见湿产生的病证是:A、声如从室中言 B、言而微,终日乃复言C、屈伸不能,行则偻附 D、不能久立,行则振掉E、以上均非24、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肺脏失守的症状是:25、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心脏失守的症状是:A、喘息 B、忧思C、遗溺 D、乏竭E、肌绝26、素问痹论中痹聚在心的症状是:27、素问痹论中痹聚在肺的症状是:A、先中满而后烦心者 B、病发而有余者C、阳虚外感者 D、先病而后生中满者E、病发而不足者28、据素问标本病传原文,应“先治其标”者是:29、据素问标本病传原文,应“先治其本”者是:A、火 B、热C、湿 D、寒E、燥30、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者属于:31、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胀腹大”者属于:A、得之忧饥 B、得之大恐C、得之过饱 D、得之有所大喜E、少气之所生32、灵枢癫狂认为“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的原因是:33、灵枢癫狂认为“狂言,惊,善笑,好歌乐,妄行不休者”的原因是:C型题A、门户不要 B、水泉不止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34、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仓廪不藏者”是:35、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中盛藏满者”是:A、以类相从 B、经脉相连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36、素问太阳阳明论“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的原理是:37、素问太阳阳明论“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的原理是:A、发汗 B、利小便C、两者均可 D、两者均不可38、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水肿”的治则:39、素问热论指出外感热病,邪在“三阳”的治则是:A、由肢体传变到五脏 B、由五脏影响到肢体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40、素问痹论的病变趋势是:41、素问痿论的病变趋势是:A、生于大恐 B、使内C、两者均是 D、两者均非42、素问痿论脉痿的病因是:43、素问痿论骨痿的病因是:A、病机属火 B、病机属寒C、二者均是 D、二者均非44、素问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45、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逆冲上”D型题46、据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一日的消长规律是:A、平旦 B、日中C、日西 D、阳气尽E、阳气隆47、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治法时指出:A、形不足者 B、按而收之C、补之以味 D、引而越之E、温之以气48、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论述阴阳升降运动时说:A、阴阳之道路 B、上下者C、左右者 D、内外者E、前后者49、素问五脏别论在论述脏腑的功能特点时认为:A、藏而不泻 B、小肠C、大肠 D、胆E、胃50、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四时脉象的特征是:A、春日 B、夏日C、秋日 D、如鱼之浮在波E、应中权51、素问经脉别论在论致喘的原因时指出:A、有所堕坠 B、有所惊恐C、度水跌仆 D、喘出于肺E、喘出于脾52、素问热论在论述热病护理时指出:A、热病复发 B、热邪遗留C、食肉 D、误用汗法E、误用泄法53、素问评热病论所论的病证与病位是:A、阴阳交 B、风厥C、劳风 D、病在太阳少阴E、病在阳明太阴54、素问举痛论在论九气病机时指出:A、气上 B、气缓C、气下 D、气乱E、恐55、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述五脏病机时指出:A、诸湿肿满 B、皆属于心C、诸躁狂越 D、皆属于脾E、皆属于肺X型题56、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的养生方法是A、传精神 B、食饮有节C、起居有常 D、乐恬 之能E、不妄作劳 F、谨和五味57、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阳不胜其阴”及“阴不胜其阳”可见:A、痔 B、痈肿C、脉流薄疾 D、高骨乃坏E、狂 F、汗G、肿 H、九窍不通58、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原文,阳气的主要功能有:A、养脏腑 B、养神C、养筋 D、养肌肉E、藏精 F、卫外G、养皮肤59、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论药食气味与人体精、形、气、化关系中,下列哪些“气”是指人体之气A、形归气 B、气归精C、精食气 D、气生形E、气伤精 F、精化为气G、气伤于味 H、阳为气60、据素问脉要精微论,诊脉以平旦为宜的理由是:A、患者心绪宁静 B、阴气未动C、阳气未散 D、饮食未进E、经脉未盛 F、络脉调匀G、血气未乱 H、环境安静61、素问逆调论所述的病证,涉及到的病机有:A、阴阳失调 B、水火不济C、营卫两虚 D、气血逆乱E、肝气逆乱 F、肺气逆乱G、肾气逆乱 H、心气逆乱I、胃气逆乱62、据素问标本病传论内容,下列哪些情况应当先治其本?A、先病而后逆者 B、先逆而后病者C、先热而后生中满者 D、先中满而后烦心者E、先先病而后生寒者 F、大小不利者G、先病而后泄者 H、先泄而后生他病者63、灵枢营卫生会提出营气的运行方式为:A、脉中 B、脉外C、行于阴二十五度 D、行于阳二十五度E、出于中焦 F、出于下焦G、独得行于经隧64、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认为“脾”:A、为牡脏 B、为牝脏C、其音角 D、其味甘E、其音宫 F、其时夏G、其日戊己 H、其色苍65、灵枢水胀提出“肤胀”表现有:A、色苍黄 B、腹大C、身尽肿 D、腹色不变E、腹筋起F、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G、皮厚二、默写(共分) 素问生气通天论从“凡阴阳之要”至“精气乃绝”。三、原文阐释(共10分,每题5分) 1、“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 (5分) 2、“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素问举痛论) (5分) 四、简答题(共10分,每题5分) 1、简述素问热论中伤寒病一般的传变次序。2、如何理解“热因热用”?并举例说明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五、论述题 (共10分)试论灵枢百病始生“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的外感病发病机理及其意义。A型题(15) ECDEB (610) CDCDB(1115) ACEEE (1621) DAADBAB型题2223 AB 2425 BE2627 BA 2829 AC3031 AB 3233 ABC型题3435 AD 3637 AC3839 CA 4041 AB4243 DA 4445 AAD型题46 BE 47 AE48 CA 49 AD50 AD 51 BD52 AC 53 BD54 CE 55 ADX型题:56 BCE 57 CEH58 BCF 59 ADFG60 BCDEFG 61 ABCFGI62 ABDEGH 63 ACDEG64 BDEG 65 BDG二、默写(5分) 素问生气通天论从“凡阴阳之要”至“精气乃绝”。 答: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为圣度故意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三、原文阐释(10分) 1、“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素问生气通天论)。 (5分) 答:阴阳各自的功能。阴阳互用关系。阴阳偏盛则产生病变。 2、“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素问举痛论) (5分) 答:怒伤肝,肝气上逆则呕血,乘脾则飧泄。肝位膈下阴位,怒则其气向上冲逆或横逆。四、简答题(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