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主题墙墙面设计草案.doc_第1页
幼儿园主题墙墙面设计草案.doc_第2页
幼儿园主题墙墙面设计草案.doc_第3页
幼儿园主题墙墙面设计草案.doc_第4页
幼儿园主题墙墙面设计草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明学院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业院系:学特学院专业:学前教育姓名:聂佳瑞学号:161812250022任课教师:高桂梅幼儿园墙面环境设计方案现代的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主题教育活动以其多方面整合教育的优势逐渐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在这其中,主题墙是记录幼儿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载体;是主题得以顺利开展的媒介;它承载着我们的教育意图,并能引发幼儿获得经验上的提升、能力水平上的提高。因此,创设一面真正能让幼儿喜欢、能积极互动,并能促进幼儿主动发展的主题墙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教育对主题墙的创设越来越重视,在每一个主题进行的过程中,都要求教师进行主题墙的创设,甚至还会组织观摩评比,重视程度可见一斑。那么,在实际教学中,主题墙是否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价值呢?答案并不是肯定的。事实上,在老师们的有意无意中,我们主题墙的创设上已不知不觉地出现了缺失,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方面:一、内容上的缺失(一)主题墙内容创设与主题活动脱节,缺乏互动性有的幼儿园里的主题墙在旁人看来是十分美观整洁的,鲜艳的色彩,稚气的涂鸦,有序的排列。但是仔细地查看,不难发现,墙饰内容和主题相关少,陈列的都是一些“通用品”,即在这个主题中能使的,在那个主题中也可以用的。主题活动和主题墙创设脱节,没有交互融合。这样主题墙在主题课程中的潜在作用也就没有开发出来。同时,我们都知道,主题墙布置的时间要与课程结合地很紧密,主题进行到哪里,主题墙就应呈现出相应的内容,主题墙应始终是“进行时”。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做不到这一点。由于日常工作的繁琐,等教师忙完了手头的事再来布置主题墙,往往已时过境迁,主题墙成了“过去时”。有时,教师趁着空闲将还未进行的主题内容提前布置出来了,这样一来,主题墙又成了“将来时”。其实,无论是“过去时”还是“将来时”都无法让主题墙与主题内容互动起来,通过主题墙与主题内容的互动帮助幼儿提升关键经验这一点得不到很好的体现。(二)主题墙内容创设没有体现主题内容的脉络,缺乏层次性主题墙应随着活动的展开逐渐产生、发展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深化的渐进的系列活动。有很多教师在主题进行前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没有领会主题的内在联系,因此在创设主题墙时,都是走一步做一步,上了什么课就把课的内容呈现在主题墙上。仔细看,就会发现,很多展示的内容之间没有联系,内容之间相互重叠、跳跃,没有体现主题内容由浅入深的过程。幼儿通过主题墙探究过程、积累经验、扩展知识这一点就无法较好地实现。二、形式上的缺失(一)固定多变化少,缺少动态动态化是指主题墙要随着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变化而同时不断变化。主题墙的创设,需要关注幼儿兴趣的发展和变化,并随着每个主题活动的自然展开和不断深入而逐步丰富,展现出主要活动的动态网络图。但反观我们的主题墙,有很多都是教师在主题的开始就一直不停地往主题墙上贴东西,一直到主题结束,新的主题开始了再不停地往上加,而且一旦上了主题墙的东西,不到主题结束是不会拿下来的。即使是有变化,也是边边角角,小范围的。主题墙基本上是“死”的,整体感觉不“活”。(二)堆砌多规划少,缺少艺术主题墙的布置也应讲究美感,有的主题墙布置前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设置不合理。如有的地方很空,有的地方却图片、文字一大堆挤得密不透风;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这一观点,将整个主题墙变成了幼儿作品展示区,除了幼儿的美术作品,就是幼儿的手工作品同时在主题墙布置时,有的教师很少考虑创新,没有将幼儿作品加以处理,构成一个表述主体。而是简单地将主题墙划分为几大块,一块一块地张贴图画、文字说明或幼儿作品。主题墙被分割成了干巴巴的几块豆腐干,并且在各部分之间看不出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主题墙给人以零落、杂乱的感觉,丝毫没有带给幼儿美的感受。(三)雷同多特色少,缺少个性一般幼儿园的主题墙往往都大同小异,其基本形式就是图片加文字,最多再加上一点幼儿作品,每个主题都是这几样,没有特色,缺乏个性。材料雷同、内容雷同,不同的孩子、不同的班级给人的感觉却是相同的,相同的认知内容、相同的认知形式、相同的认知特点、相同的认知兴趣,同时,在现在的主题墙创设中,除了纸以外,很少用到诸如自然物、废旧改造物等物品,缺少新奇的,与众不同的能吸引幼儿注意力的物体,表征形式过于单一,没有布置中的亮点。这样的主题墙既不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也不能更好地组织起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三、操作上的缺失(一)教师参与主宰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是主题墙创设的主体,包括主题内容的生成,主题墙的内容、布置形式等等都是教师的构思为主。从主题的确定到具体的布置几乎都由教师一手策划、完成。教师包办了设计内容、包办了材料收集、也包办了创设过程,幼儿只需在一旁静静地观看,教师完全抛开了幼儿。相反的,有的教师为了体现幼儿的参与,在布置上过分依赖幼儿,全都是幼儿作品。全部是教师作品毫无疑问是不对的,但全部是幼儿作品也并不能说明这就是以幼儿为本。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原因是教师没有以幼儿为本位,没有将其视为重要的合作者,这两种情况都是教师主宰主题墙创设的表现。(二)幼儿参与模式化随着认识的深入,教师们也都知道到要让幼儿参与到主题墙的创设中来。但是在幼儿的参与过程中却存在着两种模式,一种是“补缺式”,即教师根据自己的思路创设好了大部分的主题,让幼儿添加些简单的小东西,作个简单的补充;还有一种是“填空式”,即在设计中,教师已想好了哪些内容是需要幼儿参与的,于是一声令下,所有的幼儿一起动手做,然后教师将幼儿作品填充到主题墙中去。其实这两种参与模式,都没有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幼儿主体的关系,教师并没有把这一过程创设视为一个良好的教育课程,幼儿从中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参与活动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主题墙并没有体现真正的“幼儿参与”。(三)家长参与表面化有的教师怕家长不理解,嫌麻烦,觉得过意不去,拒绝家长过多地参与主题墙创设。在很多情况下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都表现为拿照片(幼儿照、生活照、旅游照等)、拿图片(风景、动植物等)、拿与主题相关的一些物品等。总之,一提到家长参与就是要家长拿东西来。其实,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家长资源的利用价值,也没有真正调动起家长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其实主题活动需要方方面面的知识、材料,并非教师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墙饰如何制作,图片资料如何张贴,位置如何摆放,材料怎么展示都可以让家长参与。教师忽视家长的参与价值,家长参与表面化,会使教师陷入繁忙中,从而减少了对幼儿活动的关注和指导的时间和精力,对幼儿的帮助并没有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一面好的主题墙应该是一篇生动的议论文,做到论点清晰、论据丰富、论证有力。因此,解决主题墙的缺失可以采用以下策略:四、主题清晰主题墙应鲜明,让人一眼就能明白所进行的主题。要关注本班幼儿的兴趣、经验,使主题墙能凸显教师与幼儿的个性特点,切忌毫无个性、毫无特点。在一个完整的主题墙中,还包含着若干个小内容,这就是分论点,它们是主题墙的灵魂,是主题墙的基础,支撑着主题,且紧紧围绕着主题。各个分论点之间应是承前启后,逐步深入、延续产生的。五、材料丰富在观念上,我们应本着应可能丰富的原则,结合季节、城乡环境、主题来选择材料。材料的多样化能使我们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使我们的主题墙变得更加立体,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如在“环保节”主题中,可大量采用废旧材料来进行主题墙布置,十分切题。在季节性主题“春天”中,除了常见的材料纸等外,还可以多采用一些来自自然界的材料,如用花生壳涂色后做小蝌蚪、用棉、麻、纱、绸等各种不同材质做成花草、用蛋壳做路、用真的笋壳和竹叶布置竹林浓缩春天的诸多事物,使幼儿在有限的空间里领略无限的自然,这同时也能提升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六、方式有效主题墙首先要与幼儿互动起来。幼儿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在主题墙的创设中,我们不能抛开幼儿来进行,应让幼儿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多给幼儿一份信任、多给幼儿一份权力、多给幼儿一份鼓励,幼儿会做得很好,这样主题墙创设也能发挥其创设本身的意义。陈鹤琴说过:“通过幼儿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如在主题进行中,与幼儿进行讨论,结合幼儿的兴趣、意愿来布置主题墙,除了让幼儿以个人形式参与,还可以让幼儿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这样幼儿会更有信心,表达效果会更好。其次是与家长互动。新纲要指出:“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双方的教育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全面主动的发展。在主题教育中,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单靠教师一人之力难以为继,也不全面,教师可将幼儿提出的问题呈现出来,请家长和幼儿一同来寻找答案、回答。有的家长有可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将家长所了解掌握知识记录下来也可以作为主墙的内容,帮助幼儿丰富知识;有的家长对某些方面不够了解,通过主题墙能获得这些方面的知识,回家后可以幼儿进行再指导。其实让家长参与到主题墙中来并不只是单一地让家长拿东西来,家长可以做为我们的知识储备、教育助手。教师应让家长了解主题墙创设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改以往的家长配合教师为家园平等共同合作。家长参与主题墙创设,自身的教育能力会逐步提高,在老师的引导下会关注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接受方式,能更多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总之,家长的参与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教育效益。再者,有了好的内容和材料还需要有好的表现方式,因为墙饰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大都是通过一种适宜地表现形式反映出来的,离开了适宜的表现形式,那么墙饰的作用也就不付存在,更谈不上互动、发展了。主题墙,是丰富幼儿园教育环境,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幼儿园主题墙已成为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幼儿学习的平台。一面好的主题墙应具有参与性(课程的参与、教师的参与、幼儿的参与、家长的参与)、互动性(与课程的互动、与教学的互动、与幼儿的互动、与家长的互动)、启发性、创造性。瑞吉欧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墙壁是会说话的”,那就让我们正视缺失,改正不足,让“墙壁”说话、让“墙壁”“好好”说话,让主题墙真正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发挥作用。具体设计方案 中班一 名称:愉快的夏天二 缘由提起夏天,我们常常想到的是炙热的阳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孩子们可有着不同的感受 。对于小朋友来说,夏天,是可以尽情享受冰激凌的时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里玩水消暑的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