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课件_第1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课件_第2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课件_第3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课件_第4页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_第二部分 应试技能 技能二 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能二高考非选择题的审答指导,一、非选择题的答题规范1.非选择题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有名词错别字泛滥双缩脲(尿)试剂丙酮(铜)酸液(叶)泡核苷(甘)酸反射弧(孤)反馈(溃)靶(耙)细胞增殖(值)乙烯(稀)光合(和)作用磷酸二酯(脂)键21三体综合征(症),(2)生物学概念混淆错用,(3)方程式、图表书写不完整。(4)文字书写、表达中出现的不规范。例如字迹潦草,随意涂改;表达口语化,不能用生物学科语言回答问题;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逻辑性;表达详略不当,主次不分;表达不完整或语言抽象,意思模棱两可。2.非选择题规范答题策略(1)准确用字、用词,尽可能用生物学术语表达。(2)语言表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3)字迹清楚,保持卷面整洁。(4)把握答题要点,提高表达的科学性和简洁性。,二、非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1.学会寻找“题眼”和“关键词”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常常是题目的题眼。它将告诉我们试题考查的内容和要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解答试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2.准确定位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一道试题,如果找到关键词,准确定位知识点,也就意味着取得成功的一半。如果知识点定位错误,就会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要注意的是,一道试题通常不止考查一个知识点。有的试题,每个小题都考查两三个知识点,这要求我们不单单是对每一个小题,甚至对每一个设问都要定位清楚所考查的知识点。从近年高考命题分析来看,如果一道大题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常常难度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的扩展和发散;如果一道大题考查多个知识点,常常难度不大,多是要求用课本上的原话作答。3.寻找答案遵循“从题干和课本原话”中寻找和组织从多年高考生物试题的命制情况分析来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来自课本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词语、语句组合而成,也就是说考生需要具备“从课本原话和题干”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4.答案的整理采取“逆向推导,顺向作答”的思维模式就生物非选择题答案的形成分析,如果答案是一句话,这句话一般包括主语(名词)、过程、原因、结果;如果答案有几句话组成,一般包括三句话,第一句话衔接题设,第二句话阐述原因,第三句话表述结果。如果我们采取:结果(结论)原因题设(条件)进行推导,就容易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然后再反过来进行:题设(条件)原因结果(结论)描述,就会得到比较科学、合理和完整的答案。,5.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简洁”不少考生既获取了解题的有用信息,也成功地把生物学知识与试题进行了“链接”,并且掌握了解题方法,但实际得分仍然不够理想,究其原因,多是由于文字表述出了问题,出现“有水却倒不出”的现象。生物学属于自然科学,所以,生物试题的答案如果不科学,那就肯定不对。如果答案仅仅符合生物科学,而不合理,与已有知识、现象、结论矛盾,那也将是错误的。而且答案要求用比较规范的生物学术语(关键词)进行描述,所以,考生平时要加强训练和归纳,尽量做到答案科学、合理、规范、简洁。,对于问答型的简答题,由于文字量较多,考生应掌握答题的基本步骤:首先,草拟解答问题的提纲或打腹稿。这是不少学生不能接受的,他们认为考试时间紧张,写提纲没有必要,平时看到有的同学答题时略微思考便欣然下笔,然后边想边写,写到哪儿算哪儿,不可避免地出现颠三倒四、词不达意的现象。其实,“磨刀不误砍柴工”,一般可用简洁的文字草拟提纲,目的是要把答案要点、步骤等理清楚,否则,等你发现答错或漏答,想补充或修改时,要么没有时间,要么试卷上已没有地方书写,这时你就只能“望卷兴叹”了。其次,打好腹稿后再开始正式作答。答卷时要做到层次清晰,言简意赅,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工整,卷面整洁。最后检查答案。检查时要从基本概念与原理出发来检查自己的推理过程、验证过程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科学,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否有遗漏,有无概念性、常识性错误,防止失误而丢分。,三、实验题答题规范1.实验改错题规范答题策略第一步:分析取材是否正确。第二步:分析实验原理及方法是否正确。第三步:分析药品与试剂的使用是否合理。第四步:步骤及操作分析,主要有以下情况:漏做或顺序颠倒某个实验步骤。操作方法错误。有没有设置对照,如果有,看对照设计是否合理。实验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遵循原则:科学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第五步: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正确。,2.实验步骤的四段表述法第一步:取材、分组、编号第二步:实验处理,实验组、对照组的设置第三步:培养(或处理)观察、记录第四步: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1)取材、分组、编号的语言描述若实验材料为植物,可描述为“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A、B、C”若实验材料为动物,可描述为“选择年龄、体重、健康状况相同的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1、2、3”若实验材料为溶液,可描述为“取两支(或多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或甲、乙、丙),各加入等量的某溶液。”,(2)“实验处理”语言描述可通过“适量”和“等量”表达出来。如“在A、B两组均加入等量的(或相同的)”“在A组中加入适量的在B组中加入等量的(如生理盐水、蒸馏水、清水等)”。(3)“培养观察”语言描述将两套(或多套)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或用相应方法处理,如振荡、加热等),一段时间后(或定时)观察(或测定)做好记录(计算出平均值);A组中出现了现象,B组中出现了现象。,注意:探究性实验的每一个结果和结论一般都用“如果(若)就(则)”来描述。,3.实验设计题答题规范策略(1)准确地把握实验目的。(2)精心地策划实验方法。(3)合理地设计操作过程。(4)严格地设置对照实验。(5)准确地预测实验结果。,四、遗传题答题规范遗传题,特别是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是近年高考生物试题取材的重点和热点。针对这类试题,可采用如下的解题步骤和方法:第一步,写出匹配的表现型和基因型;第二步,构建模型,写出遗传过程;第三步,采取单对突破、对对组合,隐性肯定、显性待定,子代推导亲代,子代性状(基因型)比例推导亲代表现型(基因型);第四步,进行遗传推导,计算相关概率;第五步,整理答案,让答案变得科学、合理、可行、简洁。,1.(2018福建龙岩一模)下图是植物体内某细胞器膜上的电子传递和ATP合成的图解,请回答:,应试技能训练2非选择题专项训练,(1)由图可知该膜是。(2)当早晨太阳初升时,图中与O2结合生成H2O的H+是由(物质)分解产生的,而O2来自。,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1)图中画出了水的生成和电子传递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2)呼吸作用中H+来自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由葡萄糖、(丙酮酸和)水分解产生,早晨太阳初升时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不足,还需要从环境中吸收一部分。答案:(1)线粒体内膜(2)葡萄糖、(丙酮酸和)水(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和外界空气,解析:(3)H+通过并激发ATP合成酶驱动ATP合成。答案:(3)ATP合成ATP,(3)上图基质中的NADH传递电子给O2的同时,三次把基质中的H+释放到膜间间隙,从而形成跨膜的H+梯度,这种梯度使膜间间隙的H+通过并激发.酶,驱动的合成。,(4)若把该细胞器的膜间间隙的外层结构去除后(其他结构功能正常)放在pH=8的溶液中,让基质内pH上升至8,然后将该结构放入pH=4的缓冲液中,将有ATP产生,原因是。,解析:(4)该结构放在pH=4的缓冲溶液之后,使膜外的H+浓度大于基质的H+浓度,形成跨膜的H+梯度激发ATP合成酶驱动ATP合成。答案:(4)该结构放在pH=4的缓冲溶液之后,使膜外的H+浓度大于基质的H+浓度,形成跨膜的H+梯度,2.(2018福建泉州质检)某褐藻是海参的优质饲料。研究人员在一定光照强度等条件下,测定不同温度对该褐藻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请回答:,(1)依据实验结果,培养该褐藻的最适温度为。,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因素及实验探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分析及综合应用能力。(1)依据实验结果,在温度为18时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应是生长最快的温度,所以培养该褐藻的最适温度为18。答案:(1)18,(2)与18条件下相比,28下培养的褐藻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依据是。,解析:(2)与18条件下相比,28下培养的褐藻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要小,因为产生氧气速率是真光合作用速率,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之和,由两图分析可知与18条件下相比,28下的褐藻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呼吸速率基本不变,所以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小。答案:(2)小(低)与18条件下相比,28下的褐藻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因此,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小),(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设计一个实验以确定培养该褐藻的最适光照强度。写出实验思路。,解析:(3)要设计实验以确定培养该褐藻的最适光照强度,需要设置系列梯度的光照强度,即设置不同光照强度培养褐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则得到的光饱和点(或刚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光照强度)为最适光照强度。答案:(3)在比该光照强度小和大的范围内,设置系列不同光照强度,用于培养褐藻一段时间后,测定其净光合速率,则得到的光饱和点(或刚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光照强度)为最适光照强度。,3.(2018广东佛山二模)乳酸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临时性代谢产物,无重要的生理功能。研究者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对饲喂与禁食条件下的小鼠进行实验,探究人体细胞能量供应形式与代谢异常的关系。(1)葡萄糖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后,无氧条件下可分解为乳酸。研究人员通过静脉注射用同位素标记含有元素的食物,可追踪小鼠体内能源物质转化和利用的动态过程。,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要求学生会根据题目所给背景,进行相关分析,得出结论。(1)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后,在无氧条件下,可分解为乳酸。研究人员通过静脉注射用同位素标记含有碳元素的食物,可追踪小鼠体内能源物质转化和利用的动态过程。答案:(1)丙酮酸碳,(2)对小鼠分别进行正常饲喂和禁食处理,测定血液中带标记的葡萄糖和乳酸的含量指标“流通量(Flux)”如图。该结果显示乳酸(填“是”或“不是”)体内比葡萄糖更加重要的能量载体,判断的理由是。(3)为验证该推断,研究者对禁食后小鼠的肌肉、肾脏、肝脏、肺等脏器分别进行测量,若这些器官中的乳酸的流通量均,则上述推断成立。,解析:(2)根据矩形图可知,正常饲喂时乳酸流通量高于葡萄糖,禁食时乳酸流通量为葡萄糖的两倍以上,说明乳酸是体内比葡萄糖更加重要的能量载体。(3)对禁食后小鼠的肌肉、肾脏、肝脏、肺等脏器分别进行测量,若这些器官中的乳酸的流通量均高于葡萄糖的流通量,则说明乳酸是体内比葡萄糖更加重要的能量载体。答案:(2)是正常饲喂时乳酸流通量高于葡萄糖,禁食时乳酸流通量为葡萄糖的两倍以上(3)高于葡萄糖的流通量,4.(2018四川成都一诊)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收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答下列问题:,(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至少答出两点)。,解析:据图分析,开始时只有二氧化碳的释放,没有氧气的吸收,表示只进行无氧呼吸;36h以前,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表示细胞同时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36h以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相等,表示只进行有氧呼吸。(1)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水参与物质运输,因此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代谢速率明显加快。答案:(1)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要水的参与,水参与物质运输,(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1230h之间,细胞呼吸的产物是和CO2。若种子萌发过程缺氧,将导致种子萌发速度变慢甚至死亡,原因是。,解析:(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的1230h之间,细胞同时进行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因此细胞呼吸的产物有水、二氧化碳和酒精。若种子萌发过程缺氧,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且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足,不能满足生命活动所需,因此将导致种子萌发速度变慢甚至死亡。答案:(2)酒精、水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所需,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3)与种子萌发时相比,胚芽出土后幼苗的正常生长还需要的环境条件包括。,解析:(3)与种子萌发时相比,胚芽出土后的幼苗需要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还需要适宜的光照、CO2和无机盐等环境条件。答案:(3)适宜的光照、CO2和无机盐,5.(2018湖北八市联考)玉米染色体某一位点上的两个等位基因(A1、A2)各抗一种锈病(抗锈病是由于体内含有抗性蛋白质),杂合体抗锈病能力显著高于显性纯合体,即具有杂种优势现象;玉米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抗两种锈病有茸毛玉米自交产生F1,再让F1随机交配产生F2。(1)一种解释杂种优势现象的超显性假说认为:等位基因(A1A2)的作用优于相同基因(A1A1或A2A2),可以解释杂种后代优于纯合亲本。请根据基因和蛋白质的关系来分析杂合体抗锈病能力高于显性纯合体的原因:。,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两个等位基因(A1、A2)各抗一种锈病(抗锈病是由于体内含有抗性蛋白质)”,可知杂种个体优于纯合个体的原因是:A1A1或A2A2只含有一种基因,合成一种抗锈病的蛋白质,而杂合体A1A2含有两种合成抗锈病蛋白质的基因,能合成两种蛋白质。答案:(1)A1A1或A2A2只含有一种基因,合成一种抗锈病的蛋白质,而杂合体A1A2含有两种合成抗锈病蛋白质的基因,能合成两种蛋白质,(2)F1抗两种锈病有茸毛玉米的基因型为,其占整个成熟植株的比例为。,解析:(2)由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1A2Dd,两对基因单独分析,A1A2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1A1、A1A2、A2A2,其中A1A2所占的概率为1/2,Dd自交后代基因型DD、Dd、dd,DD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Dd所占的概率为2/3,F1抗两种锈病有茸毛玉米的基因型为A1A2Dd,其占整个成熟植株的比例为1/22/3=1/3。答案:(2)A1A2Dd1/3,解析:(3)两对基因单独分析,F1抗锈病基因型为A1A1、A1A2、A2A2,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为A1A1、A1A2、A2A23种,F1茸毛基因型为Dd、dd,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为Dd、dd2种,F2成熟植株具有32=6(种)基因型,F2后代全都抗锈病,又因F1茸毛基因型为Dd、dd,比例为21,自由交配F2中基因型为Dd、dd,比例为11,因此抗病有茸毛类型所占的比例为1/2。答案:(3)61/2,(3)F2成熟植株具有种基因型,其中抗病有茸毛类型所占的比例为。,(4)等位基因A1与A2控制不同抗锈病能力的根本原因是。,解析:(4)等位基因A1与A2控制不同抗锈病能力的根本原因是构成两种基因的碱基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答案:(4)构成两种基因的碱基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只答排列顺序不同也可以),6.(2018福建高三质检)某种观赏鱼的性别决定为XY型,体色红色和白色为1对相对性状。回答下列问题:(1)用纯种红色鱼和纯种白色鱼做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F1均为粉红色鱼。据此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理由是。,解析:(1)用纯种红色鱼和纯种白色鱼做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F1均为粉红色鱼,不是亲本的红色和白色,所以不能判断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答案:(1)F1的体色既不是红色也不是白色,(2)在培育观赏鱼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只雄鱼性逆转为雌(性别改变,染色体未改变),让该鱼与正常的雄鱼交配,得到的F1中=31。对出现上述实验结果原因的解释是:配子和胚胎均存活,F1没有发生性逆转,该性逆转雌鱼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F1中雄鱼体细胞性染色体的组成为。,解析:(2)在培育观赏鱼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只雄鱼性逆转为雌鱼XY(性别改变,染色体未改变),让该鱼与正常的雄鱼交配,即XY与XY杂交,若要得到的F1中=31,必须配子和胚胎均存活,F1没有发生性逆转,该性逆转雌鱼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XY=11,F1中雄鱼体细胞性染色体的组成为XY、YY。答案:(2)XY=11XY、YY,解析:根据上述解释写出该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见答案。注意染色体组成,配子种类,后代基因型,箭头,亲代、子代、性状分离比的标注。答案:遗传图解如下,根据上述解释写出该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解析:要验证性逆转,要注意雄鱼中存在YY个体,所以和正常的雌性个体XX杂交,后代都是XY雄性个体。利用这个信息来设计实验,具体步骤见答案。答案:将F1的每条雄鱼分别与正常雌鱼(或F1的雌鱼)杂交,分别统计F2的雌雄个体数量比例,若有杂交组合的子代全为雄鱼(=10),则上述解释成立。,请你设计简要的实验方案对上述解释进行验证,并预期结果。,7.(2018山东青岛一模)据报道,抑郁症已影响全球3.5亿人口。研究发现抑郁症的发生与五羟色胺等物质密切相关,五羟色胺在大脑皮层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信号分子。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信号分子五羟色胺作为在突触传递中发挥作用,五羟色胺由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中离不开内环境,理由是。,解析:(1)信号分子五羟色胺应该属于神经递质,通常由突触前膜释放出来,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而突触间隙液属于组织液,故五羟色胺从分泌到发挥作用的过程离不开内环境。答案:(1)神经递质突触间隙充满的是组织液,(2)分泌出的五羟色胺,有一部分会被突触小体重新摄取。目前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是主要的抗抑郁药,用以(填“增加”或“降低”)患者脑组织液中五羟色胺的含量。但有些患者五羟色胺的含量正常,因此新的研究又着眼于神经细胞的接收装置上,该类患者可能的病因是。,解析:(2)分泌出的五羟色胺被突触小体重新摄取,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阻止对五羟色胺的重摄取,增加了患者脑组织液中五羟色胺的含量。若五羟色胺含量正常,而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减少,受体蛋白减少原因是自身免疫病,即受体蛋白没有足够的活性或数量减少。答案:(2)增加受体没有足够的活性或受体的数量减少(答出受体异常即可),(3)某患者服药不当造成呕吐现象的发生,导致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会感知此变化,将兴奋传到从而产生渴觉。,解析:(3)某患者服药不当造成呕吐现象的发生,导致水分大量流失,使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传递到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使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运送到垂体,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对水分的重吸收,也可将此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形成渴觉,通过主动饮水调节渗透压平衡。答案:(3)下丘脑大脑皮层,8.肥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严重,多数肥胖者难以抵御食物的诱惑。科学家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观点:肥胖者拥有较多的味蕾,且味蕾敏感度高,能产生比正常人更多的愉悦感;观点:肥胖者比正常人味蕾少,敏感度低,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才能获得与正常人同等的愉悦感。为了检验两种观点的合理性,科学家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记录如下表(表中数值均是与对照组比的相对值):,(1)实验数据支持了观点。为了探究小鼠味蕾数量减少是肥胖导致的,还是进食量增加导致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项巧妙的实验:选取具有抗肥胖基因的小鼠,填喂与(填“A组”或“B组”)等量的正常饲料,结果这批小鼠没有出现的现象,说明味蕾减少的原因是肥胖导致的。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解析:(1)据表中数据可知,快速催肥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进食量增加的同时,舌味蕾数下降,实验数据支持观点。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正常体重小鼠与肥胖小鼠的比较,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除了肥胖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本实验结果的影响。探究小鼠味蕾数量减少是肥胖导致的,还是进食量增加导致的,选取具有抗肥胖基因的小鼠,可填喂与B组等量的正常饲料,使之进食量增加。这批小鼠由于含有抗肥胖基因不会出现肥胖现象,若味蕾减少的原因是肥胖导致的,则它们不会出现味蕾减少的现象。答案:(1)B组味蕾减少排除除肥胖以外的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进一步研究发现,肥胖小鼠味蕾细胞减少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积极的控制下,的细胞增多;另一方面是干细胞通过形成新的味蕾细胞的速率下降,导致肥胖小鼠的味蕾细胞逐渐减少。,解析:(2)肥胖小鼠味蕾细胞减少的原因,可从味蕾细胞的来源和去路两个角度考虑分析,凋亡的味蕾细胞增多会使原有的味蕾细胞减少,干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新的味蕾细胞的速率下降,也会导致肥胖小鼠的味蕾细胞逐渐减少。答案:(2)凋亡分裂和分化,9.(2018湖南株洲一模)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机体进行着系列的生命活动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1)听到裁判员喊出“准备”口号时,运动员很快倾身站位做好起跑姿势,这反映了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同时运动员体内肾上腺素水平迅速升高,通过的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理解。(1)听到准备口号后运动员很快倾身站位做好姿势,体现了神经调节具有作用迅速的特点;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答案:(1)反应迅速体液(或血液),(2)长跑过程中,机体产热增多,此时产热的主要方式是;机体大量排汗后尿量减少的机理是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填“增加”或“减少”),从而促进。,解析:(2)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大量消耗能量,骨骼肌剧烈运动,代谢增强供能的同时也释放更多热量,而后下丘脑通过调节使皮肤中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以增加散热而维持体温稳定;机体大量排汗后导致血浆渗透压上升,然后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答案:(2)骨骼肌收缩下丘脑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3)比赛中运动员大量消耗血糖但机体血糖仍保持相对稳定,这是因为胰高血糖素能促进,从而使血糖升高;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是。,解析:(3)运动员大量消耗血糖后,可促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等靶器官,促进肝糖原分解与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血糖升高后又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