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作业.doc_第1页
文献检索作业.doc_第2页
文献检索作业.doc_第3页
文献检索作业.doc_第4页
文献检索作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 汉 工 程 大 学文献检索课综合实习报告检索课题(中英文)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 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tall buildings 姓 名 梅英杰 学 号 1201100519 系(院)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 业 土木工程 总成绩 班级(文献检索课) 建筑工程05班 试题一:根据所学专业,结合自己的兴趣,自己拟定检索课题,课题必须包含主题词和副主题词,就同一个课题,按下列要求进行检索(注意定题不要太大,应该具体,一般应包含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如:工业设计的艺术性研究;路桥工程建设的预决算等):1、检索课题(中文名称)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 (英文名称)Investigation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of tall buildings2、检索词:关键词1:(中文)高层建筑 (英文)high-rise building关键词2:( 中文)岩土工程勘察 (英文)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3、检索过程:分别写出篇名、作者、文献来源(期刊指刊名、年、卷期;专利指专利号;学位论文指授予单位,标准指标准号等文摘形式)及摘要(不要原文),所有数据库均检索近五年的文献。中文期刊(找5篇):以下数据来自:万方数据库1篇名: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分析与评价作者: 郑齐银文献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5期摘要:论文结合实际工程分析评价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提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模式和技术方法意见。更多还原2篇名: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关键点分析作者: 赖文杰文献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年第25期摘要: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按其工程特点作了一些专门要求。这些要求可归纳为:对勘探点的平面布置、深度与取样等的要求;对发挥原位测试技术的要求;对室内试验的要求;岩土工程分析上的一些特殊要求等。本文主要探讨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及评价分析。更多还原3. 篇名: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钻孔问题及其评价作者:刘君隋宝海文献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4年第8期摘要:高层建筑的特点是荷载大,基础埋深大,且一般基础宽度大,多用桩基。这些特点决定了勘察工作量大,内容广,要求提供的参数杂,岩土工程评价面广且要有深度。4篇名: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探讨作者:王占功文献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2期摘要:窗体顶端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高层建筑建设施工的基础性工作,由于高层建筑荷载大、基础埋深与宽度较大,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对高层建筑岩土勘察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5.篇名:关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探讨作者:李和禄文献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第11期摘要:窗体顶端摘要:本文从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和工作内容入手,详细的剖析了加强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外文期刊(找3篇):说明使用的数据库以下数据来自:springer1.篇名:Extended consecutive modal pushover procedure for estimating seismic responses of one-way asymmetric plan tall buildings consideri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作者: Mohammad Hadikhan Tehrani, Faramarz Khoshnoudian文献来源: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September 2014,Volume 13,Issue 3,pp 487-507摘要:Performance based design becom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estimating seismic demands of buildings. In asymmetric plan tall building the effects of higher modes and torsion are crucial. The consecutive modal pushover (CMP) procedure is one of the procedures that consider these effects. Also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SSI) in pushover analysis is ignored. In this paper the CMP procedure is modified for one-way asymmetric plan mid and high-rise buildings considering SSI. The extended CMP (ECMP) procedure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overcome some limitations of the CMP procedure. In this regard, 10, 15 and 20 story buildings with asymmetric plan are studied considering SSI assuming three different soil conditions. Using nonlinear response history analysis under a set of bidirectional ground motion; the exact responses of these buildings are calculated. Then the ECMP procedure is evalu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this procedure with nonlinear time history results as an exact solution as well as the modal pushover analysis procedure and FEMA 356 load pattern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ECMP procedure.2.篇名:Challenges Posed by Tall Buildings to Indian Codes作者:Ashok K. Jain文献出处: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2015,pp 2197-2207摘要:What should be the criteria for limiting height of a building in a given location in the country? Who should specify that limit? Height limitations can be imposed by the local authorities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services or heritage considerations, or by thecodesbased on technical considerations. It is the earthquake loading code that specifies different types of structural systems appropriate under different seismic zones and for various heights. But Indian Standard (IS):1893 does not restrict the height of any building except prohibiting ordinary shear wall frames in seismic zones IV and V.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ivil Engineers (ASCE) 7 code specifies seismic design category based on its risk category and the severity of the designearthquakeground motion at the site under consideration and restricts certain types of structural systems and their heights. In India, there appears to be no rules or restrictions for developing the plan or a structural system for a tall building. Plans with numerous reentrant corners and offsets are being used. Flat slabs are also being used with and without shear walls. Normal weight bricks are being extensively used for walls without any anchorage. Besides, IS:13920 specifies same level of detailing forductilityfor all buildings irrespective of the seismic zone and type of building. There are no guidelines for employing energy dissipating devices and base isolatio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update the code provisions in IS:456, IS:875, IS:1893 and IS:13920 on an urgent basis.学位论文(找1篇):以下数据来自:清华数据库1.篇名: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技术与实现作者:梁师俊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分类号:TU195指导老师:丁伯阳摘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设计的先决条件,但传统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一般都局限于二维、静态的表达,这种表达描述场地地质空间构造起伏变化的直观性差,不能充分揭示场地地质空间变化的规律,难以使人们直接、准确、完整的理解和感受场地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化情况,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岩土工程的空间分析要求,因此不能很好的服务于工程设计。如何突破传统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缺陷,如何利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来推断场地土的区域分布规律,如何利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来预测场地土的岩土工程性质,是岩土工程界一个古老而又有新意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的体系和具体的实现方法。 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数字化主要要解决的是岩土工程勘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场地物性指标的数字化、场地地层的数字化和岩土工程勘察数据库的设计。本文通过以下途径分别一一予以实现: 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起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数据采集、管理能力和空间查询、分析能力,解决了传统岩土工程勘察由于勘察数据内容上的复杂性和形式上的多样性而在数据处理上无能为力的状况,而且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可视化操作能力为岩土工程勘察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操作平台。即实现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场地方域的数字化。 利用地质统计学和相关距离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文章收集到的290个杭州市工程场地地质勘察资料对杭州市典型地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相关距离和工程场地剪切波速进行了统计计算。即实现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物性指标的数字化。 对岩土工程地质建模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重点阐明了Delaunay三角剖分法。详细说明了岩土工程勘察参数的数据结构设计以及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虚拟钻孔、虚拟岩土工程剖面、地质相关属性等计算的相关技术。即实现了岩土工程勘察数字化系统中的场地地层的数字化。会议文献(找1篇):以下数据来自:清华数据库1.篇名:北京地区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浅析作者:王浩 杨建生 王峥嵘作者单位: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会议名称: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 摘要:超高层建筑作为北京地区目前建筑热点之一,针对其进行的岩土工程勘察、结构设计等都成为相关专业的前沿研究课题。本文对北京地区超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重点关注的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桩基础设计中桩参数的选取、超深基坑围护设计和抗浮设防水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在评价天然地基地基承载力时,应采用更多的原位测试方法;在确定后压浆工艺桩参数增强系数时,应考虑桩底和桩侧土层性质、压浆模式、注浆比和压浆性质等诸多因素专利文献(找1篇):以下数据来自:清华数据库1.篇名:一种基于土体变异性的岩土工程勘察与采样技术与方法发明人:吴玉棠,周翠英专利号:CN201320847383.7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土体变异性的岩土工程勘察与采样技术与方法,其特 征在于:通过建立量化土体变异性数据库,计算土体垂直相关距离、水平相关距 离和变异性系数来实现;主要实现步骤为:(1)基于邻近地区的勘察与采样数 据,建立可量化土体变异性数据库,包括土层种类、土层厚度和土层的标准贯 入试验SPT-N值;(2)利用每一土层的SPT-N值绘出沿深度变化的趋势线,在 其折断位置,划分不同土层;(3)计算每一土体垂直相关距离和水平相关距离, 估算工程勘察与采样的最优化垂直间距和水平勘探钻孔间距;(4)计算每一种土 体的变异系数,用于决定测试采样的最少数目和勘探钻孔的最少数目。其优点 是提供一个考虑土体变异性的量化方法,对岩土工程勘察与采样作出系统和可 靠的设计,所得到的数据能用来设计经济和安全的地基基础。试题二:谈谈你在检索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和问题,通过什么办法解决的以及对本课程的意见、建议、收获和体会。(800字左右)答:在学习文献检索这门课之前,一说到“查资料”,我所用的方法不是“google”就是“百度”。觉得很简单,没必要学习这门课。不过在真正的查询学术文献或有关专业的资料时,却发现这些搜索引擎所提供的内容跟自己想要的由很大的出入,顿时觉得自己的手段很少了,不知道从何查起。在后来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网络上的信息内容庞杂,分散无序,各种信息和资源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给我们的查询和利用带来了极大的不变。虽然有时也能用百度等查到,可是跟自己想要找的信息大相径庭。搜索引擎有着诸多有点,但其缺点是显而易见的,如信息的质量不高,信息的内容重复,费时费力等等。通过毛竞永老师所教的“文献检索”课程,我收获很大,使我对信息搜索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原来文献资料可以在专门的网站或者数据库上去搜索,特别是那些期刊,论文,专利等比较重要而且又很难区分的东西。在这些网络数据库中,我们就可以通过规范限定词、年限、作者等来实现准确无误的查找,同时也为我们阅读文献带来了方便。通过文献检索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了更多查阅文献资料的好方法。除了图书馆的藏书外,学校还购买了大量的数据库,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高质量的文献资料。信息资源是一笔无价的财富,如果我们善于更好地整理与利用,那将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巨大的益处。现在,科研成果从发明到推广应用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的有效性也在逐步缩短。据估测,大学毕业后5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的50%将陈旧失效;10年之内不学习补充新知识,原有知识将100%陈旧失效,即由原来的先进知识变成一般性知识。可见,熟练掌握信息搜索和信息筛选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我们跟上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一同进步。 总之,经过这次学习,我对文献检索这个课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如何选好关键词这个重点、难点有了一定的掌握。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掌握更多的信息,尽可能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所以掌握数据库的应用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会很有好处的。 课后作业实习题一1、通过清华数据库(CNKI)查找下列课题:(1)查找一篇研究“信息检索”方面的博士论文,写出:中文题名、作者、导师、授予学位的单位。答:中文题名:信息检索相关技术研究作者:王树梅导师:吴慧中授予学位的单位:南京理工大学(2)请找出有关本专业方面的期刊2种,写出期刊名、ISSN号、出版周期、编辑部地址。 答:第一种如下期刊名: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ISSN号:1674-3954出版周期:月刊编辑部地址:中华建筑报社;中建三局东方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第二种如下期刊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ISSN号:2095-3550出版周期:季刊编辑部地址: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万方数据库:(1)请写出万方数据库收录了哪些文献源? 答:学术论文,期刊,学位,会议,外文文献,学者,专利,标准,成果,图书,地方志,法规,机构和专家。(2)请检出万方数据库有关本专业某方向的学位论文有多少篇? 答:关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方向的学位论文一共有2042篇。3、利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查找华中师范大学夏立新教授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2007-2014年发表的论文,问检索到多少篇,写出其中一篇文献的篇名、刊名、年、期、页码范围。答:共检索到了11篇其中一篇的信息如下篇名:基于竞争的企业反竞争情报研究、刊名:图书馆论坛年、期、页码范围:2009年第6期 212-215页,共4页实习题二1、查找我校吴元欣教授被EI数据库收录的文章,写出其中一篇文章名、通讯作者、文献出处。答:Title:Process parameters and kinetics of smelting reduction technology for low-gradephosphate ore reduction通讯作者:Wu, Yuan-Xin文献出处:Gao Xiao Hua Xue Gong Cheng Xue Bao/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Chinese Universities2、通过Springer数据库,查找一篇有关“市场营销”(MARKETING)方面的期刊论文,写出:作者、篇名、刊名、卷期、文章起止页。答:作者:Manfred Bruhn篇名:Grundlagen fr Studium und Praxis刊名:Marketing 卷期:2012 ISBN: 978-3-8349-3439-0 (Print) 978-3-8349-3855-8 (Online)文章起止页:13-143、请在EBSCO数据库找出一种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文献,写出篇名,文献出处。答:篇名:Methodology to Improve Design of Accelerated Life Tests in Civil Engineering Projects.文献出处:PLoS ONE. Aug2014, Vol. 9 Issue 8, p1-12. 12p.实习题三1、通过美国专利网www.usp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