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_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_第1页
环境管理_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_第2页
环境管理_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_第3页
环境管理_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_第4页
环境管理_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2011高考导航,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4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011高考导航,热点,1以沙尘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人口问题、城市化问题、粮食问题等热点为切入点,考查由人为原因导致的环境问题2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农业问题、工业布局调整等,考查其生态、经济、社会意义,进一步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以及个人所具备的可持续发展素养3以实际生活的事例为背景,考查可持续发展在具体社会实践中的应用,依纲梳理夯基础,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采集,渔猎,耕作,土地,水,征服自然,不,协调,对抗性,平衡,低下且发展缓慢,很大提高,不协调,科学和技术,灌溉,2直视环境问题,环境,自净能力,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索取资源,能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乡村,城市,依纲梳理夯基础,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依纲梳理夯基础,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内涵,依纲梳理夯基础,(2)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依纲梳理夯基础,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人均资源不足;严重。(2)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白皮书。,庞大的人口基数,环境污染,人口、环境与发展,依纲梳理夯基础,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手段:。核心:提高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目的: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意义: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环境无害化技术,依纲梳理夯基础,(2)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即从生产制造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价。(3)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即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纳入协调一致的轨道。,清洁生产,原料开采,消费使用,生态农业,生态平衡,高频考点巧突破,考点一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分布,1主要环境问题,高频考点巧突破,高频考点巧突破,2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1)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差异,高频考点巧突破,(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从产生的机理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高频考点巧突破,2解答有关环境问题试题的基本思路解答有关环境问题的试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首先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中判断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容易与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决。(3)分析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1结合所学知识,读下面地理关联图,将下列地理事物前的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酸雨围海造田不合理灌溉排放氟氯烃过度开采地下水水土流失大量燃烧矿物燃料破坏植被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全球气候变暖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高频考点巧突破,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续发展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所示:,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础,条件,目的,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发展观的比较,高频考点巧突破,2.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1)(3)题。(1)关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a指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的持续发展b生态持续发展是目的c社会持续发展是基础d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Aa、bBa、cCb、dDa、d,D,高频考点巧突破,(2)图中、号码的含义分别是()A经济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B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人的管理调控C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经济系统人的管理调控D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生态系统人的管理调控,A,(3)图中对的影响是()A提供环境资源B产生生活废弃物C产生生产废弃物D提供物质产品、资金等,C,高频考点巧突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在目前以经济发展为重要任务的阶段,面临更多的压力,更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必然性和途径分析如下:,1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2.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3.下图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完成(1)(3)题。,(1)图中a、b、c分别代表()A电厂、化工厂、盐场B盐场、电厂、化工厂C电厂、盐场、化工厂D盐场、化工厂、电厂,解析:第(1)题,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递推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具体分析如下:,C,(2)该生态工业园区中()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第(2)题,A项:a向上的虚箭头,说明发电厂仍有排向生产系统外部的废弃物;B项:b指向c的虚箭头,说明盐场的副产品得到化工厂的利用;C项:a指向建材厂的箭头,说明建材厂有效利用了发电厂的废弃物;D项:c向下的虚箭头,说明化工厂也有排向生产系统外部的废弃物。,B,(3)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A晋南B粤北C冀东D闽西,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盐场的生产条件:,C,热点探究显身手,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都会造成环境异常和破坏,危害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但其成因、强度、结果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的区别,热点探究显身手,1表现形式不同,热点探究显身手,热点探究显身手,2.形成原因不同自然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人类活动可能加剧或减轻某些自然灾害的程度;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自然原因也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引起环境问题。,热点探究显身手,3.作用强度不同自然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强度大;环境问题有的具有突发性,有的则往往持续而缓慢地危害人类健康。,热点探究显身手,命题展示,黄河流域治理与我国粮食生产密切相关。2010年1月15日至16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召开黄河全河工作会议,提出2010年应抓好防凌、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水沙调控、标准化堤防和河道整治、滩区建设、“二级悬河”治理以及落实淹没补偿政策等方面的工作。下面两图所示为黄河流域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乙图中B地形区的名称,并概括该地形区的典型特点和成因。(2)下图是甲图中A地形区的相关因果联系图,将下列内容填入图中相应的空格内。,热点探究显身手,粮食需求量增加粮食产量下降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过度放牧,热点探究显身手,(3)A、B两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针对上述问题,两地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B地形区为华北平原。特点:地形平坦,起伏较小。成因:流水的沉积作用(黄河、淮河、海河三条河流冲积形成)。(2)按自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或。(3)A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水土流失;应通过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水土流失。B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是土壤盐碱化;应改进灌溉技术,灌排结合。,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例1,(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A,(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C,(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A,典例剖析求解法,【解析】a指向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故表示污水处理,b汇集到废水中,应表示污水收集。在四项措施中,只有“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是可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水体富营养化是在缓流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对应解决措施是加快水体的流动速度,增强水体净化能力。【答案】(1)A(2)C(3)A,典例剖析求解法,【规律方法总结】地理关联图的一般判读方法:要把握关联图的中心思想,认真理解题意,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关联图的核心内容,联系课本知识,进行正确、严密的推理、分析、判断;关联图中若有填空,应该先把最直接、最容易的完成,剩余的越少就越容易填;完成解答后要进行验证,以确保判读的正确性。,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双选),典例剖析求解法,例2,(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