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开题报告_第1页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开题报告_第2页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开题报告_第3页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开题报告_第4页
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方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题 目: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日 期: 年 月 日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股东资格认定问题是近年来备受公司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司法实践中频繁出现和普遍存在争议的难点。而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资格认定中,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问题则更为复杂。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标准的确立,是解决有限公司股东资格确认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为本文研究对象的目的在于,运用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我国司法实践以及股东资格认定相关理论,分析我国股东资格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完善我国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以期为我国公司法的理论研究提供借鉴,为我国司法实践提供指导。股东是有限责任公司这一团体的成员,也是公司得以产生的起源,没有股东就无从谈起公司的存在。股东资格是股东身份的象征,是享有股东权利的重要前提。当形式状态下的股东与实质状态下的股东不一致时,应通过股东资格的认定来最终确定谁是公司的股东。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也在扩大,而有关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纠纷的数量也日益增多,种类呈现多样化,法律关系日益错综复杂,增加了法院处理的难度。而我国公司法对此又没有直接明确的规定,理论界对该选题的研究也不够透彻,众说不一,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往往缺乏确定的标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较大。同样的股东资格纠纷,采用不同的标准就会造成不同的处理结果,从而造成司法不统一,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碍公平和正义的实现。司法实践中,有关股东资格确认的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各地法院在审理这类案件的过程中亦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标准。虽然公司法解释三规定了几种常见情况下的股东资格确认问题,但尚未形成确切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因此对该问题确有讨论之必要。基于此,股东资格认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二、本题的基本内容1绪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1.2研究方法1.3研究背景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概述2.1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内涵2.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理论现状2.2.1形式说2.2.2折中说2.2.3形式优先说2.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法律实践现状2.3.1立法现状2.3.2司法现状3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的原则3.1禁止法律规避原则3.2利益平衡原则3.3公司经营维持原则3.4任意性与强制性结合原则4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4.1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内涵和效力不明确4.2 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存在缺陷4.3股权转让中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不完善5完善我国有效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建议5.1明确界定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的内涵与效力5.1.1形式要件的内涵5.1.2实质要件的内涵5.1.3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认定效力和适用范围的比较5.2确立瑕疵出资股东资格认定标准5.3构建股东转让中股东资格认定标准参考文献致谢三、完成期限和主要措施完成期限:2015年11月25日,下达任务书确定指导老师和选题。2016年1月2016年2月,对课题进行分析,列出初步的题目大纲,然后,对此题目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达到课题内容的进一步完善,完成开题报告。2016年3月2016年4月,初稿,根据此课题大纲,对内容进行完善丰富,形成初稿。2016年5月,根据初稿的不足以及导师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多次修改,使之能够得到初步改善:2016年5月中旬,完成毕业论文的终稿并准备答辩通过和导师的交流,在反复修改二稿的基础上,完善文章的细节,完成整篇毕业论文。2016年6月,论文评阅、答辩。主要措施: 在大量阅读现有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产生,提出对策,完美的去解决问题,对论文的提纲、正文部分,反复推敲,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修改直至最后完成。四、预期达到的目标本文预计达到以下四个目标:其一,通过对不同学说以及立法现状的梳理,明确界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的内涵。其二,厘清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的原则。其三,找到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其四,针对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建议。五、主要参考文献期刊类:1卢怡.瑕疵股权转让后责任承担问题的相关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5年,第3期2许利平.论瑕疵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会计之友.2015年,第7期3缪因知.国有股转让协议审批要求对合同效力之影响以“史上最大股权纠纷”为例J.中外法学.2015年,第5期4刘睿智.公司资本制度改革下实务疑难解决方案略论J.文史博览(理论). 2015年,第11期5顾倩.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在反避税中的适用J.商.2015年,第5期6刘文正.瑕疵股权转让实务问题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年,第4期7卢怡.瑕疵股权转让后责任承担问题的相关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5年,第3期8张启.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分析J.海南金融.2015年,第8期9郑彧.股东优先购买权“穿透效力”的适用与限制J.中国法学.2015年,第5期10姜朋.独立董事相对论J.中外法学.2015年,第6期11方斯远.先公司合同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5年,第3期12李晓春.论公司买回自己股份之财源限制比较法考察及我国立法模式之选择J.法商研究.2015年,第4期13郑雄英.浅谈股权转让协议中对相关材料移交约定的有效性J.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4年,第1期14梁永政.瑕疵股权转让若干法律问题探讨J.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7期15王韬.瑕疵股权转让合同效力司法认定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专著类:1刘俊海,著.现代公司法M.法律出版社,20152 (美) 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及法律的成长M. 北京出版社, 20153 葛伟军,译.英国2006年公司法M.法律出版社, 20154 (美) 卡多佐 (Cardozo,B.N.),著.司法过程的性质M. 商务印书馆, 20145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46(德) 布洛克斯,(德) 瓦尔克,著.德国民法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7(英) 费伦 (Ferran,E.),著.公司金融法律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冷铁勋,著.澳门公司法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硕博论文类:1陆晖.我国公司设立瑕疵的救济及制度完善D.宁波大学2015 2王彤.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3葛琼玮.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4张杰.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45葛亚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规则的法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46蒋晓瑜.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认定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7尤莉.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确认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48许小明.瑕疵出资股东权利限制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9王慧娟.股东除名事由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10葛琼玮.公司经理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11张杰.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412葛亚军.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规则的法律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4外文文献:1Yonca Ertimur, Fabrizio Ferri, Stephen R. Stubben. Board of directors responsiveness to shareholders: Evidence from shareholder proposals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4, 16(1).2Lyndon Murph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apital and the direct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