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职责_城市职能分类基础知识_第1页
岗位职责_城市职能分类基础知识_第2页
岗位职责_城市职能分类基础知识_第3页
岗位职责_城市职能分类基础知识_第4页
岗位职责_城市职能分类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一、城市经济活动分类二、城市基本-非基本活动划分的方法三、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与城市发展机制,(一)部门分类1、经济活动的两种基本类型农业与非农业2、按生产活动发展顺序对经济结构的划分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一、城市经济活动分类,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1.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第三产业: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批发和零售业,9.住宿和餐饮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国家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H批发和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S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T国际组织新标准共有行业门类20个,行业大类95个,行业中类396个,行业小类913个。,3、衡量经济活动量的指标物质生产部门产值、净产值非物质生产部门纯收入、劳动力数量。部门分类只说明城市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不能说明这些产品和劳务的消费在什么地方,(二)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1、基本活动部分(BasicSector)为城市外部服务的经济活动。基本部分是从城市以外为城市所创造收入的部分,它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离心型基本活动向心型基本活动,2、非基本活动部分(NonbasicSector)是为本城市自身的需要服务的经济活动。它随着基本部分的发展而发展。,为本市生产服务的(银行、保险、供电、水、暖,运输、仓储等)为本市生活服务的(商业、歌舞厅、影剧院、公园、体育馆等),3、度量B/N比(基本/非基本比率)1:X,100:X;为了可比性,单位多用劳动力来衡量例如,一个城市的钢铁工业,其产品的80供给外地,20在本城市消费,则钢铁工业部门在本市的B/N比是1:0.25,即100:25。4、基本部门和非基本部门把以基本活动占绝对优势的部门叫基本部门把以非基本活动占绝对优势的部门叫非基本部门,二、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的方法,1、普查法2、残差法3、区位商法4、正常城市法5、最小需要量法,1.普查法,方法:通过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一个企业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都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的B/N。评价:准确,但繁琐,工作量大。,交通邮电:对外交通运输和邮电部门:B商饮服务:外贸、旅游和其他非市属企业:B科教文卫:科研、高教系统,非市属文卫机构:B,农林水气:B城市公用事业:N,基本建设:金融保险:机关团体:其他部门:,工业:非市属B;市属据产品流向划分,2.残差法(residualmethod)霍伊特(Hoyt),方法:先确定基本部分占绝对优势的部门为100,对其它部门给以一个比例数(如1:1)。例如:一城市有10万劳动力,其中2万明显属于基本活动占优势的部门,则B/N(24)/43210.67,3.区位商法(宏观法)MattilaandThompson,1955,原理:认为全国行业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结构才能满足当地的需。,eiet为城市i部门职工比重。EiEt为全国i部门职工的平均比重。Li为区位商。,区位商公式,步骤:1)确定具有基本职能的部门:Li1的部门2)确定具有基本职能的部门中的基本职能量,3)确定城市中基本量之和,B为城市中从事基本活动的总职工数。,评价: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简单易行(简化了区分基本和非基本的复杂过程)。前提条件有局限性:外贸比重很小;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全国平均比重的局限性。,思考:美国汽车工业职工占全国的1.5,但只有12的城市能有这么高的比例,最高的底特律为20,而70的城市只有0.2甚至更少。那么,1.5的全国平均比重究竟意味着什么呢?,4、正常城市法(阿历克山德森,1956)1)思路: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高于正常城市比重的部分为基本活动部分。2)正常城市的确定部门职工比重从小到大排序,画出累积分布图;选取各部门序列中第5个百分位(即第43位)城市的职工比重作为该部门满足本地需要的正常比重(K值);超出K值的部分为基本活动部分。,表61阿历克山德森36个部门的K值,评价:寻求“正常城市”的思路有新意但K值的确定具有主观性。,莫里塞特(I.Morrisset):从样本中删去了部门结构比较特殊的城市,余下的城市再按地区和规模分组,分别找出了36个部门每个规模组城市的K值(表62)。,表美国各部门职工比重、阿历克山德森的K值和莫里塞特的K值比较表,两个发现:(1)K值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是有差别的。(2)K值随着城市规模级别的上升而提高。证明,有一个K值来衡量所有的城市不够合理。,5.最小需要量法(乌尔曼、达西,1960)1)思路计算所有城市的就业构成,将城市分成若干规模组;找出每一规模组中各部门所需的最小劳动力比重;各部门超过该比重部分为基本部分。2)确定最小需求量厄尔曼和达西(1960):最小劳动力的比重,评价:按城市规模组来确定基本/非基本部分,是一进步;不足:规模分组不连续,所选城市可能缺乏代表性;理论上有漏洞。,穆尔(C.L.Moore):把城市按规模分成连续的14个等级;找出每个规模级中各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和中位城市的规模;将两者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回归方程求任何规模城市某部门相应的最小需要量。,避免第一个缺陷,克服理论缺陷,吉布森和沃登:用各规模组中第二位最低的城市职工比重作为每个规模组城市的最低需要量。,以上方法可以用一个表达式来概括:BiAiA其中Bi某城市i部门的基本活动部分的职工;Ai某城市i部门的职工;A某城市的全部职工;需要寻找的系数。,注意的问题:1)计量单位的选用:选取单位不同所得的结果不同。2)地域单元(范围)的确定:使用不同空间尺度的城市地域界线,结果会不同。3)部门单元的划分:部门划分的粗细不同,所得的B/N不同。,计算结果近似于实际而不等于实际运用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是对比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里城市B/N比的差异规律和变化趋势;以此解释、预测城市的发展、规划城市未来,为城市职能分类、性质确定提供理论依据。而不是要揭示基本非基本活动的实际数量。只要研究者注意使用同样的指标、同样的城市概念、同样的部门划分,吸取前人方法的优点,是能达到上述目的的。,(一)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1、城市规模2、专门化程度、城市的新老、是否独立3、随着时间的推移此外,城市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三、城市经济基础理论与城市发展机制,一个城市的全部经济活动,按其服务对象可分成两部分:基本活动部分和非基本活动部分;二者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二)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应保持适当的比例;城市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一种乘数效应。,(三)经济基础理论对城市发展机制的解释,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定性解释:由于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职工收入增加。导致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定量解释:详见教材107108,定量解释:城市总就业(E)等于基本部分就业(BE)和非基本就业(NBE)之和,即:,这里的m就是乘数,它表示基本活动职工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城市总职工的增加量是基本职工增加的m倍。,城市人口(P)与城市就业职工(E)和基本职工(BE)之间也有一种乘数关系,乘数大小也和B/N比有关:,如果我们知道城市非基本职工(NBE)与它所服务的总人口(P)之间的系数,则NBE=P(1)(6)从(l)、(4)、(6)可以得到以下方程式:将(4)(6)代入(l)得(7)E(1a)1BE将(7)代入(4)得(8)Pa(1a)1BE将(8)代入得(9)NBEa(1a)1BE说明城市区域的人口和职工的发展与衰落是由基本部分的变动来控制的。,根据这样的原理,假如基本活动的职工数一旦确定,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的非基本部分职工和城市人口。利用这个结果,人们可预测由于基本人口的增加,所需增加的新住宅单元数、中小学的班次、电话门数、公共交通和上下水道设施等等。,(四)经济基础理论的现实意义,发展对外服务的经济活动,即基本活动主导产业。发展门类较多的综合性大城市(抵抗外部市场波动的能力大,自身发展能力强,基本活动产生的乘数效应大)。专业化和综合发展相结合。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为城市职能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基本活动表达了城市与周围地区间的关系,显示了城市职能的专业化程度,不同城市基本活动差异提供了对城市分类的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容易使人们忽视城市非基本活动的重要性。例如:我国变消费城市为生产性城市“先生产后生活”导致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滞后。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第六章城市职能分类方法,城市分类概述一、城市职能的定义及内涵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评述,城市分类概述,1、按城市的发生学分类2、按城市地貌地形条件的分类3、按城市结构进行分类(单中心、多中心)4、按城市形态进行分类(块状、带状、星状、环状、放射状、组团状、星座状)5、按其行政等级关系: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6、按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类按城市职能进行的分类(最重要),2、按城市地貌地形条件的分类1.滨海城市2.三角洲平原城市3.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城市4.平原与低山丘陵相邻接的城市5.低山丘陵区的河谷城市6.平原中腹的城市7.高平原上的城市8.高原山间盆地和谷地的城市9.中山谷地城市10.高山谷地城市,5、按其行政等级关系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市(15):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市:县级市:建制镇,6、按城市人口规模进行分类,2000人建制镇小城市20万中等城市2050万大城市50100万特大城市100,一、城市职能的内涵,1、定义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周一星)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崔功豪)城市职能分类的着眼点应是基本职能。因为非基本职能各城市都差不多,而基本职能体现城市的特色。,2.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所担负的主要任务和作用。二者的联系与区别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区别: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里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城市职能可能有多个,而城市性质是其主要的和最本质的职能;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合理或不合理),而城市性质则带有明显的规划意向(正确或不正确)。城市性质是相对稳定的,而城市职能是多变的。,二、城市职能分类方法,卡特(H.Carter)把城市职能分类方法按发展的时间顺序分为5种:一般描述方法统计描述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多变量分析法,(一)一般描述方法,1、典型代表:英国奥隆索(M.Auronsseau)19212、基本步骤:先确定城市类别体系;然后研究者根据对每个城市的了解,分别将其归入相应类别。,3、评价优点:简单明了;以城市的专门化职能作为分类依据具有一定意义。不足:任意性和主观性较大;逻辑性尚有不强之处;一个城市只限于归入一类。,我国城市定性分类体系:同济大学,(二)统计描述方法,1、典型代表:1943年哈里斯(C.D.Harris)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2、步骤:1)先确定分类系统,并划定各类城镇的的数量标准。指标一般包括两部分:第一是主导职能行业最低临界值;第二是主导职能行业相对优势程度。2)椐标准将城市归入相应类别。,美国城市职能分类,3、评价优点:开始采用定量指标。不足:定量指标使用不充分,仍带有主观性、描述性;一个城市只归入一个类。,(三)统计分析方法,1、典型代表:1955纳尔逊(H.J.Nelson)美国城市职能分类。2、基本步骤:1)划分就业部门,计算城镇每个部门的职工百分比。2)计算某职能部门算术平均值M,求标准差S.D。3)判定主导职能:M+1S.D4)确定城市职能类型主导职能只有一项目2,M+2SD没一项达标,则为综合性城市,表:美国城镇九种活动的职工平均比重和标准差,表示方法华盛顿Pb3F(公共行政3级、金融保险不动产1级)底特律Mf(制造业1级)纽约F2(金融保险不动产2级)迈阿密Ps3RF(个人服务3级、零售1级、金融1级)厄尔森特罗R3W3PsPbF(零售3级、批发3级、个人服务1级、公共行政1级、金融1级)纽黑文D(多样化城市)下表是纳尔逊分类的结果汇总:,3、评价进步之处:标准比较客观:统计推导;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导职能,较接近城市实际;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能的专门化程度。不足:城市的主导职能不一定是城市比重最大的部门;M+1SD标准偏高;没有考虑城市规模大小的影响。,(四)城市经济基础分类法,1、典型代表:阿列克山德逊美国城市职能分类、麦克斯韦尔对加拿大的城市分类2、基本步骤:阿列克山德逊:从理论上更完善些,但方法论与纳尔逊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判断标准前者较低,后者较高;部门分类前者较细,后者较粗。,麦克斯韦尔(J.W.Maxwell)对加拿大的城市分类基本步骤:1)确定城市基本职能量2)分析城市职能结构优势职能(DominantFunction):基本职工比重最大的部门。突出职能(DistinctiveFunction):平均值加标准差。专业化指数,3)确定城市类型选择城市的制造业、批发业基本职工百分比、专业化指数和人口规模四个要素,把城市标在坐标图上。根据这些要素的特点,把城市分成五个职能类:,(1)专业化的制造业城市,31个:专门化指数很高,制造业的比重很大,批发业的比重很低。(2)区域首府(类型1),17个:多分布在边缘地区,制造业相对不重要,批发业比重较高,专业化指数也不高,主要职能是地区性的集散中心。(3)专业城市,8个:高度专业化,其中有全国的政治中心渥太华和西部的政治中心维多利亚。其余6个是专业化指数极高的采矿业中心。加工工业和批发业的比重很小。(4)四个主要的大都市中心,即蒙特利尔、多伦多、温哥华、温尼伯。制造业和批发业都较发达,反映了综合性的大都市职能特征。(5)区域首府(类型2),20个:制造业相对来说比较重要,但在其它职能特征上各不相同,可以看作是(1)(2)(3)类城市的过渡类型。,评价:采用多个指标,能博采众长,初步考虑了城市规模的因素;表达方法也较新颖直观;但分类结果较简单,类型确定有较大的主观性。,(五)多变量分析法,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手段进行城市职能的定量分类1、典型代表:1968年贝里美国城市职能分类2、基本步骤:1)建立分类指标,形成分类指标数据矩阵;2)数据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形成几个具有综合性质的因子。3)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画出聚类谱系图,对分类结果进行说明。,表1960年美国城市体系的特征因素,小结:,一、一般描述方法1921年的英国奥隆索(M.Auronsseau)的城市分类二、统计描述方法1943年哈里斯(C.D.Harris)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三、统计分析方法1955年纳尔逊(H.J.Nelson)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四、城市经济基础研究方法阿列克山德逊美国城市职能分类、麦克斯韦尔加拿大城市分类五、多变量分析法典型代表:1968年贝里的美国城市职能分类,城市职能分类始于20世纪20年代,分类的方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定性到定量、从采用单指标到多指标的发展过程。,第三节中国城市职能分类,一、区域性城市职能分类二、全国性城市职能分类(工业职能分类)城市职能三要素:专业化部门。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几个部门具有为区外服务的作用。职能强度。取决于城市为区外服务的部门的专业化程度。职能规模。职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