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论文.doc_第1页
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论文.doc_第2页
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论文.doc_第3页
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论文.doc_第4页
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农产品已逐步进入到了国际市场。所以,农产品的出口对山东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发达国家的农产品竞争力较强,并且有着控制国际市场的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想办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本文结合了相关数据阐述了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走势以及它的现状,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现状:山东省是农产品出口大省,竞争力下降,贸易逆差扩大。第二部分介绍了山东省农产品在出口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贸易壁垒不断,对农产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第二,农产品质量差,第三,人民币升值,第四,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第三部分介绍了应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包括:第一,积极应对各国贸易保护政策,第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第三,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第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应结合现状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各方面的管理与调控,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山东省农业出口贸易的发展。关键词:山东;农产品出口;问题;对策;目 录前言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1(一)、是农产品出口大省1(二)、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2(三)、出现贸易逆差3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4(一)贸易壁垒不断,对农产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4(二)农产品质量差4(三)人民币升值4(四)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5三、解决农产品问题的对策6(一)、积极应对各国贸易保护政策6(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6(三)、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6(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6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现状及对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山东省经济在总体规模以及对外贸易两方面都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对于山东这个农业大省来说,农产品出口对山东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入世之后,山东农业也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农产品出口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农产品出口贸易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山东省高度重视农产品的出口。如何在新形势下,特别是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强烈冲击背景下,采取相应措施以加强农产品出口贸易,对山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着重大的意义。一、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一)、是农产品出口大省山东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农产品出口大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的农产品的出口便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省份之一。农业产业化、国际化起步早、发展快,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四分之一,1年出口53.7亿美元,已连续2年居全国首位。其中水产品、肉食品、蔬菜、水果及制品、花生等五大类商品的出口一直保持全国农产品出口的龙头地位。全省农产品已出口到165个国家和地区,仅水产品就出口到38个国家和地区。近些年来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011年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为153.7亿美元比2010年的127亿美元增长了21%。首先,主要产品出口快速增长。花生及制品、肉食品、水果及制品、水海产品及制品、蔬菜出口5.2亿、15.3亿、10.3亿、48.5亿、37.2亿美元,分别增长35.8%、29.5%、28.6%、23.4%、22.5%。其次,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突出。全省有进出口实绩的农产品企业达到5262家,比去年增加177家,36家企业进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佳农果蔬、青岛九联、太平洋恩利、烟台龙大、青岛福生、金乡华光等6家企业出口过亿美元。出口贸易是山东省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口贸易、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及一切对外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不仅制约着山东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与规模,影响着山东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而且山东对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2007年,全省农产品出口 92.5亿美元,同比增长14.3%,占农业增加值的 28.1% ,占全省外贸出口的 12.3% ,占全国农产品出口的25.3%,连续八年居全国首位。2008年山东省出口931.7亿美元,增长23.8%;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6个百分点。2009年全省农产品出口累计97.7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25%。2011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153.7亿美元,同比增长21%。据山东省农业厅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山东全省农产品出口额为36亿美元,增长42.8%。蔬菜出口10.2亿,同比增长61.7%,水海产品出口9.8亿美元,增长30.3%;蔬菜出口首超水海产品,在果品、花生及制品等五大优势出口产品中居首位,成为山东农产品出口主要增长点,其中大蒜出口5.1亿美元,占据蔬菜出口的半壁江山。(二)、竞争力呈现下降趋势所谓竞争力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竞争者在竞争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率的一种综合力。本文采用竞争力指数对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进出口额与该类商品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公式为:TCij=(Xij-Mij)/(Xij+Mij)其中:Xij为i国j类产品出口额; Mij为i国j类产品进口额。如果TC0,说明该国j类产品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对于世界市场,该国是j类产品进出口国,具有竞争优势;TC=1时,国际竞争力达最高水平。从图1可以看出,近10年来,山东省农产品的TC指数均大于0,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 。其中,TC指数最高时1999年,达到0.322,最低的是2003年,仅为0.09.从2000年至2008年,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经历了一个起伏的过程,但11年来,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呈现出下降的态势。(三)、出现贸易逆差继2011年山东出现首个农产品进出口“逆差年”之后,今年一季度,山东农产品贸易逆差延续。有专家表示,山东乃至全国正在进入农产品进出口“逆差”时代,这比全国迟了7年。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农产品出口138.5亿美元,同比增长22.8%,而进口达到164.7亿美元,同比增长52.1%,全省已连续8个月保持逆差,并呈扩大趋势。按目前情况判断,我省全年农产品出口将达到150亿美元左右,进口将达到180亿美元,亿差30亿美元。山东省作为农产品出口第一大省,首次出现农产品贸易年已成定局。入世10年来,我国严格按照入世承诺大幅开放了农产品市场,由于农业基础性、战略性以及弱质产业的属性,实际上全国自2004年开始已经出现农产品贸易逆差并逐年扩大,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连续12年位居全国第一,占到全国1/4且增速较快,贸易逆差的出现相应较晚,但预计以后逆差在我省也将成为常态。山东省今年农产品进口激增有一些特殊情况,去年以来国内通胀压力较大,一些农产品如猪肉等一度出现价格倒挂,很多农产品出口企业开始做起进口生意。但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山东省农业资源短缺与农产品加工大省的矛盾。今年1-11月,山东省大豆、棉花,分别进口1307.3万吨和88万吨,货值达到74.4亿美元和26.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高出26.7%和9.5%,进口量是山东省大豆和棉花目前产量的30倍和1倍以上。如果把全年进口的大豆、棉花按目前的单产水平折算成土地的话,大体接近一亿亩,这几乎是全省耕地总量。没有这些大宗农产品的进口,无法支撑我省食品加工、棉纺、畜牧生产大省的地位。山东省同样是国内棉花和大豆主产区,大量进口对于产业安全影响不小。近年来山东省在东平、垦利两个大豆主产县和夏津、广饶两个棉花主产县实施了产业损害预警监测项目。监测发现,在进口冲击下,这些地方的棉花、大豆种植普遍呈现萎缩态势,产品定价权、产业话语权也有丧失风险。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一)贸易壁垒不断,对农产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1国际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冲击山东农产品出口近些年,一些国家纷纷修订食品及农产品新技术标准,对农产品出口大省山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2011年美国签署并实施了食品安全现代化法案,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修订了若干食品及农产品新技术标准,这些国家频繁严格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山东农产品的出口压力。在主要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的情况下,2011年以来,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对山东出口产品增加了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力度,俄白哈关税同盟成立后首次以关税同盟形式对华发起反倾销调查。2.“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问题限制了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按美国199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的规定,“非市场经济国家”是指计划经济以及一些市场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由于“非市场经济条款”在倾销价格的确定上将我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运用替代国价格,即选定一个进口国家,与该非市场经济国家在经济水平上相似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以该替代国的国内价格,作为确定“正常价格”的基础。由于替代国的不确定性,我国在对外出口农产品时,是否构成倾销行为很难确定。因而,该制度带有明显的歧视性。致使山东省农产品很容易被判定为“倾销”。3.农产品出口遭遇着“绿色壁垒”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制订较高的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而我国农产品质量大多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入世后,我国一些农产品就因为农药、化肥残留较高而被一些国家禁止进口,有的农产品则因为难以得到进口国的质量认证及其包装标签认可而不能出口。在这方面受阻最重的当属畜产品,其主要原因:一是检验检疫标准提高,检验指标范围扩大。如欧盟从2002年初,因在我国出口的兔肉、鸡肉和冻虾等产品中检测出含量为200mg/kg的氯霉素而停止从我国进口该产品,而上述氯霉素含量在国内则无法测出。“绿色壁垒”已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二)农产品质量差我国是传统农业大国,农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受我国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国虽然具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优势,但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却很低,许多环节都没有与国际接轨,因此许多农产品质量都不能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例如2001年1-7月我国大米出口比上年同期减少了76万吨,其中对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和马来西亚就减少了68万吨。一方面与这些国家的贸易政策和供求关系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国大米品质低劣和加工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大米缺乏国际竞争力,出口市场不能保持;棉花也存在同样的劣质和加工程度低的问题。(三)人民币升值近年来,人民币一直呈现升值态势,自2005年7月21日改汇以来,人民币升值已经累计超过13%。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则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1.根据弹性理论分析当人民币升值时,只有当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一时,出口额才会增加。山东出口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并不一定带来出口的减少,这与山东出口农产品的价格弹性有关系。首先,山东省出口的农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它的价格弹性较低,再者,山东出口的农产品,它的优势在于低廉的成本和价格,即使人民币升值使农产品出口价格相对上升,但与其他国家农产品的价格相比,山东农产品仍具有价格优势,因而在短期期间内,当人民币升值时,虽然山东农产品的出口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减少,但是出口总额并未减少反而会增加。2.从山东农产品的供给看如果人民币长期持续升值,山东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山东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出口企业首先受到打击,人民币升值,以人民币表示的农产品的价格下降,以外币表示的农产品的价格上升,这样使得山东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制成品的价格上涨,不利于山东农业生产资料的出口,同时也使得利用国内生产资料进行生产的企业的企业产品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高,从而降低了山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国外优质低价的农产品会大量的涌入国内,必定会给农产品的出口带来巨大的冲击,所以,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对山东农产品的出口是十分不利的。(四)农产品品牌意识薄弱纵观现今的品牌大世界,都是以工业品的品牌居多,农产品的品牌数量少的可怜,更不用说是名牌农产品,农产品品牌成为被人“忘的角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农产品的品牌意识不强有关。 农产品的生产者品牌意识淡薄,无论是从管理还是广告宣传上都是如此。从国内市场来说,我国农产品零售交易主要发生在城市交易市场,在长期的经营意识中形成“重数量轻质量”的思想存在,加之传统的单个家庭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农产品的生产者来说,缺少“工厂”观念熏陶,品牌意识很淡薄。这种落后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国内农产品的销售,形成“卖难”的局面,而且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外销,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在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实力。如山东省的蔬菜产量很大而且质量很好,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但在大都市的超级市场上很难看到身带条形码的山东品牌蔬菜,而只能在农贸市场销售。山东蔬菜的出口量也很大,大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但在国外市场上很难看到中国山东标识的蔬菜,我们只能给国外商人提供初级产品,然后贴上他们的商标销售,处于“为人作嫁衣裳”窘境。在农产品的宣传上更是老套的做法,只突出地域特色,而不突出品牌形象。 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是品牌意识淡薄,没有高的品牌要求。无论是在自由市场还是超级市场,顾客只注意蔬菜、水果等产品的新鲜度,很少去对品牌有什么特殊的注意,而对一些农产品的再加工、深加工品却表现出强烈的品牌意识,如饮料、烧烤食品、肉类制品、乳制品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只有进入工厂经过生产工艺加工后的产品才是真正的“商品”,而在田间地头“生产”的产品就没有那么多的要求,如果谁买个土豆还要看品牌就会成为人们嘲笑或议论的话题,这说明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品牌意识也淡薄。三、解决农产品问题的对策(一)、积极应对各国贸易保护政策1.增加农产品中科技的投入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只有加强对国内农业生产的支持,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发展现代生物技术、精深加工等实用技术“高产、高效、优质”的“两高一优”农业,才能真正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围绕影响农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集中力量,力争突破;积极引进难以突破,而又在短期内急用的和关键技术,开发研究农业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要进行农产品中新品种的开发,并培育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推广现代生物技术、精深加工等实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产品的快速增值。2.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节约交易成本各级政府应该发挥宏观调控能力,各类企业也应联合在政府指导下及时了解国际上的技术标准的制定,检验检疫制定的实施及立法的相关信息,建立动态的信息预警机制。建立绿色壁垒研究、咨询、决策评议机制,成立绿色壁垒研究、咨询、信息机构,为农业全球化服务。(二)、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安全问题,是目前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提高农产品质量是我国进一步发展农业的要求。目前,发达国家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而且有完备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对动植物检疫和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施行国家法定检验检疫制度。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出口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对出口产品要率先实行全程检验。建立健全我国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山东省农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进口检疫和质量标准问题与 标准接轨,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有利于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三)、增强汇率风险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加强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预测研究,一方面要及时了解人民币所钉住的主要货币(如美元、欧元、日元等)的汇率变动趋势,另一方面要注意掌握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各项政策的实施和变动情况以及近期国内的外汇需求情况。总之,面对人民币升值的负面影响,为稳定和扩大农产品出口,政府的政策调整非常必要。由于汇率相关政策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因而对于地方政府及农产品出口企业来说,只能从缓解或降低汇率负面效应以及加强风险防范意识,灵活运用规避汇率风险的较低来考虑应对措施。(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避开价格低廉的普通农产品,山东省打造高端、特色、品牌农业。到目前,山东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已达682家,产品1203个;绿色食品企业336家,产品766个;有机食品企业72家,产品200个。新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使得山东农业在全球价值链条中寻求到了新的发展空间,增值能力大大加强。如:普通芹菜约2元/公斤,而山东名牌“马家沟”芹菜高达40元-78元/公斤还供不应求;“大泽山”葡萄售价也是普通产品的几倍至十几倍不等;鲁西黄牛一块8公斤的精品肉眼,能卖出6000元的价钱,能和日本神户牛肉相媲美;从以色列引进的五彩斑斓的水果辣椒每个卖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