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_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及反歧视培训教材_第1页
员工管理_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及反歧视培训教材_第2页
员工管理_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及反歧视培训教材_第3页
员工管理_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及反歧视培训教材_第4页
员工管理_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及反歧视培训教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职业暴露及反歧视培训,船山区西宁乡卫生院2018年6月11日,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定义,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包括:皮肤针刺伤或锐器切割伤;粘膜或破损皮肤(如皲裂、皮肤炎症等)接触感染性材料;皮肤虽然完整无破损,但大面积或长时间(几分钟或更长)接触感染性材料,构成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条件,接触物质是否含存活的艾滋病病毒(先决条件)身体与接触物接触的性质接触物的多少在接触物中艾滋病病毒含量的多少,有传染性的体液,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羊水胸水,腹水心包液滑膜液一切有可见的血液污染的体液,没有传染性的体液,唾液泪液汗液尿液粪便,单次暴露于HIV阳性血液的感染风险:皮肤0.3%粘膜0.09%,HIV在体液内的含量,精液11,000,阴道液7,000,血液18,000,羊水4,000,唾液1,1ml体液内平均HIV-1颗粒含量,广州市历年(02.09-14.06)累计报告职业暴露事件193例,未发现HIV感染个案!,类别,可能暴露于HIV的意外情况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的针刺、切割伤等警察、司法人员等在追捕、看守犯人时与HIV感染的犯人搏斗损伤戒毒所、劳教所工作人员等执行职务时损伤被HIV感染者/AIDS病人咬伤、针扎伤等,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伤口的处理风险的评估预防性用药的实施暴露后HIV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伤口的处理,皮肤暴露,粘膜暴露,肥皂和流动水冲洗皮肤,挤压伤口旁端,将伤口血液尽量挤出,75%酒精、0.5%碘伏消毒,包扎伤口!,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粘膜!,严禁局部挤压伤口,风险的评估,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暴露的级别暴露源的级别,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职业暴露发生以后,除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外,应尽可能快地获知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暴露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是判定职业暴露是否成立的唯一条件以及需要采取何种控制措施的关键。,风险的级别,一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1、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HIV抗体+、滴度低、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HIV抗体+、滴度高、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HIV抗体+,预防性用药的实施,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对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实施预防性用药方案。,预防用药实施程序,符合服药条件者应尽早服药,暴露后应尽量在最短时间内(4小时内,最迟24小时内)开始预防性治疗。一旦服药,应坚持全程(28天)服用,切勿随便停药。,HIV感染人体的过程,粘膜暴露于HIV,HIV与CD4细胞融合(2小时),进入淋巴结(2天),进入血循环(3天),播散脑、脾、全身淋巴,职业暴露预防用药的发放广州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预防用药工作指引穗卫疾20147号,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由辖区疾控部门或第八人民医院进行风险评估,暴露者进行伤口处理,感染性疾病科专家对暴露者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暴露者开具处方,并将暴露者转介至西药房取药,根据评估结果对暴露者提供紧急用药,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并开具转介卡将其转介到第八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病房就诊,西药房根据处方对暴露者免费发放药物,职业暴露发生单位,第八人民医院,紧急用药发放程序,职业暴露储备药物的发放,广州市内二级以上的医疗保健机构,公安、司法部门可凭有效工作证明到市第八人民医院综合楼(联系人:李俊彬,联系电话领取1人份2天用量的储备药物,储备药物使用完或到期后到市第八人民医院免费领(换)取,暴露后HIV抗体监测及健康追踪,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给予随访和咨询。,HIV抗体检测、药物毒性监控、处理、感染早期症状的观察记录,发生时,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除HIV抗体监测外,在服用药物期间,每两周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监测。若血常规中白细胞数量低于4000,请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一科联系并咨询用药方案的调整事宜。,预防性药物治疗方案,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mg/次,每日2次,用药时间为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本程序适用于轻度低危暴露。,预防性药物治疗方案,强化用药程序:基本用药程序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克力芝。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本程序适用于严重暴露。尽早用药,最好暴露后1-4小时内,24小时后用药效果大大降低,但是24小时后,仍考虑预防性治疗。,一点总结,提高个人防护意识正确掌握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控知识建立一个完善的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控管理制度,二、反歧视,从医务人员做起,歧视比艾滋病病毒更可怕!,艾滋病歧视普遍存在,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就业、就医、保险、教育等方面受到明显歧视,被调查的1877位感染者中有14.8%被拒绝雇佣或因此失业;12.1%至少有一次被医疗机构拒诊;12.2%遭保险公司拒保,9.1%被保险公司拒赔,9.0%感染者的健康子女被迫辍学。报告指出:1/4的医务工作者和1/3的政府官员以及教师持有负面和歧视态度,甚至有医生拒绝提供普通的医疗服务。,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视角,北京地坛医院对36名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进行调查。令人震惊的是:61%的人认为羞辱和歧视最严重的地方是医院。主要表现为长时间等待、最后接受诊治、疏远躲避、被拒绝治疗。其中1人曾患急性胰腺炎,手术前告知医生自己为HIV感染者,望注意,随后被拒绝治疗,患者家属只好联系转传染病医院,险些造成严重后果。Paxton等人对亚洲多个国家764名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进行访谈,其中54%的人表示在医疗环境中遭到歧视,如被拒绝治疗和延误提供医疗服务等。患者认为,医护人员的歧视是他们遭受歧视的主要部分。,年仅5岁的艾滋病感染者小小患食道狭窄,但多所大医院都以其患艾滋病为由拒绝进行治疗。黑龙江省绥化市-病人已经抬到手术台上,突然被怀疑感染了艾滋病,医生吓跑了,患者被晾在手术台上,后来发现是误诊,才又做的手术。哈尔滨-一病人查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不久,便患上了肛周脓肿。这个只要手术就能治愈的病,却让他辗转了7家医院,医生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其间受尽了白眼和侮辱。,就医:检测前-“手术”检测后-“保守治疗”隐私泄露事件,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最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破坏人体的免疫平衡,使人体容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致任何特异症状。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便容易感染其它疾病或导致各种复合感染,即所谓的“并发症”,艾滋病是啥东西,艾滋病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异性、男性同性间的性交。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和针头吸毒;血液和血液制品;不合格的医疗器具;其他导致皮肤黏膜破损并接触到HIV携带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等。母婴传播:胎盘、产道、哺乳,1.窗口期:感染HIV病毒的12周内,血液中查不到HIV病毒抗体;2.凭身份证原件可到我院门诊HIV抗体筛查;3.开展VCT工作需要全院医务人员的共同协作;只有检测才能知道某人是否中招,这是你应该懂的。,VCT检测,歧视的后果,患者不仅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而且限制了大众不去接触和了解与艾滋病的相关信息,对艾滋病的蔓延缺乏危机感,防范意识薄弱;影响检测的自觉性,发现传染源变得困难;一些防治措施得不到落实。如安全套、美沙酮替代和针具交换等;关怀救助成为空话:本来就是弱势群体,个人非常无助,心理压力加大。阻碍他们获得关怀、救助和治疗服务。对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视不仅不利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还会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帮助。,一名艾滋病人不堪社会歧视,挥刀向邻里报复,杀死8人重伤1人后自杀。,谁制造了这起惨剧,李志星说:“谁让你们瞧不起俺,谁让你们的小孩不与俺的小孩说话,欺负我们家小孩?没有时间了,否则我还要”。李献军说,此前,大家的确是躲着李志星和他的家人,是怕被传染上艾滋病。“在这之前,只知道艾滋病是一种能传染的绝症,具体怎么传染不知道。”。村里的大人一见到李志星就纷纷躲开,孩子见到李志星家的小孩要么跑,要么就围着打。因为害怕被传染,村里人不停地到村里和乡里去反映情况,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将李志星一家隔离起来。,艾滋病防治条例,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第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提供艾滋病防治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医疗机构不得因就诊的病人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推诿或者拒绝对其其他疾病进行治疗。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对医务人员,第三十二条对卫生技术人员和在执行公务中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