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典图判读5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课件 鲁教版_第1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典图判读5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课件 鲁教版_第2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典图判读5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课件 鲁教版_第3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典图判读5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课件 鲁教版_第4页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典图判读5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课件 鲁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典图判读5,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典例呈现,2016江苏卷图P5-1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双选)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指化学沉积作用B.指搬运作用C.指成岩作用D.指火山喷发作用,图P5-1,A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用;表示沉积物变成沉积岩的固结成岩作用;表示变质岩变成沉积物的外力作用;表示岩浆物质进入大气圈,应表示火山喷发作用,所以A、D正确。,判读技巧,1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主要特点,2理解各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和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时,要把握以下几点:(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不可能由其他类岩石转化而来。(2)岩浆岩、沉积岩可转化为变质岩,变质岩也可能重新变质。(3)岩浆岩、变质岩可以转化为沉积岩。沉积岩受外力作用变为碎屑物质,在低处堆积后固结成岩可重新成为新的沉积岩。(4)各类岩石均可重熔成为岩浆。,应用提升,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图P5-2),完成12题。图P5-2,1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A.aB.bC.cD.d,A解析由题目可知,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为岩浆冷凝形成。根据图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为岩浆岩,为冷凝作用;b为风化物,为高温融熔;c为沉积岩,为堆积作用;d为变质岩,为变质作用。,2图中b到d的过程()A.均在地表进行B.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C.物质都来自地壳D.岩石性质发生改变,D解析读图可知,b到d的过程为风化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是先经历了堆积作用,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该过程发生在地表及地球内部,物质来自地表及地球内部。能量来自太阳能、重力能和地球内部。,美国科罗拉多州国家自然保护区内,有一块巨大的红色砂岩,它上面的身躯庞大,下面的底座狭窄,科学家们称它为“平衡石”。图P5-3为“平衡石”景观和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完成34题。,图P5-3,3图示“平衡石”岩石类型属于右面图中的()A.aB.bC.cD.d,A解析风化、侵蚀的产物经堆积作用形成堆积物,再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地壳抬升,沉积岩上升,出露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对岩石进行“雕琢”,最后形成“平衡石”。,4“平衡石”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岩浆活动冷却凝结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岩浆活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C.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D.堆积作用变质作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C解析风化、侵蚀的产物经堆积作用形成堆积物,再经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