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50kmh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修改版.doc_第1页
200250kmh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修改版.doc_第2页
200250kmh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修改版.doc_第3页
200250kmh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修改版.doc_第4页
200250kmh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修改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铁道部科技司 铁道部运输局二九年十二月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目录前言第一部分、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适用条件 . 11速度目标值. 22接触网装备设计边界条件 . 2第二部分、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 . 41铜合金接触线 . 52铜合金承力索 . 83接触网零部件 . 114绝缘子 . 365分段绝缘器. 42第三部分、200250km /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试验方法 . 441铜合金接触线试验方法. 452铜合金承力索试验方法. 543接触网零部件试验方法. 614接触网用棒形瓷绝缘子试验方法 . 795接触网用棒形复合绝缘子试验方法. 846接触网用分段绝缘器 . 91附录 a编制说明. 95i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前言根据铁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铁路将逐步形成由客运专线及既有线提速线路组成的大规 模快速运输网。运营速度的提高,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铁路 客运专线接触网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水平,加强客运专线接触网装备的技术 管理,保证客运专线铁路的运输安全,我们组织制定了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 技术条件。本技术条件是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建设和运用管理的成功实践、总结国内干线铁路提速经验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主要参编单位: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运输局,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 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接 触网零部件检验站。本暂行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张曙光、程先东、王保国、王祖峰、景德炎、周伟、金柏泉、李 志锋、李德胜、丁之龙、安英霞、李强、陈学光、肖志强、霍中原、邢甲第、高鸣、刘永红、赵玮、 刘长利、陈勇、陈纪刚、赵红玉、韩柱先、李文豪、温建民、李红梅、丁为民、吴树伟、任兴堂、 杨广英、赵允刚、赵戈红、李增勤、余福鼎、闫军芳、李军杰、王建平、黄岳群、张治国。本暂行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和铁道部运输局负责解释。ii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适用条件1 速度目标值200250km/h。2接触网装备设计边界条件2.1 通用技术要求2.1.1 满足 200250km/h 运行速度的接触线波动传播速度要求。2.1.2 接触网与受电弓动态配合性能应满足 200250km/h 的运行速度的要求。2.1.3 接触网应满足系统载流量的需要。2.1.4 接触网在自然环境中应满足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有足够的机械、电气强度和安 全性能。2.1.5 接触网系统采用性能可靠、结构合理的零部件,应实现高可靠、少维修或免维修的 目标。2.1.6 接触线磨耗使用寿命达到 200 万弓架次。2.1.7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左右晃动量直线为 250mm,曲线为 350mm;困难时根据相关国际 标准进行核算。2.2 气象条件2.2.1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附录 d.5.3 全国基本风压图、全国铁 路接触网气象条件标准及气象部门、沿线电力线路及沿线已开通电气化铁路的运行调 查情况确定设计用气象条件。2.2.2 接触网设计用风速 最大运行风速:30m/s基本结构设计风速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50 年一遇基本风速确 定;计算结构设计风速应考虑高路堤、桥梁以及明显强风地带的影响,根据 gb50009-2001 考虑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及修正系数。2.2.3 绝缘泄漏距离本暂行技术条件中,接触网 25kv 绝缘子及绝缘器件的绝缘泄漏距离按不小于1400mm,上、下行正线间及分束供电的分段处按不小于 1600mm。2.3 适用线材规格及张力正线接触线采用标称截面积为 150mm2 的铜合金线时,额定工作张力一般为 25kn;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正线接触线采用标称截面积为 120mm2 的铜合金线时,接触线额定工作张力一般为 20kn。正线承力索采用标称截面积为 120mm2 的铜合金绞线时,承力索额定工作张力一般为20kn。2.4 接触网装备防松要求(1)对于接触网系统安装绝缘子以内采用螺栓紧固的零部件,在下列情况下宜采 用止动垫片等可靠的防松措施:a) 当螺栓孔边缘的零件本体处具有直线段外形结构时;b) 当零件本体的同一平面上具有 2 个及 2 个以上螺栓连接时; 当零件的结构不满足 a)、b)的要求时,应采用其它可靠的防松措施。止动垫片的材质采用 06cr19ni10 板材,厚度 11.5mm,反复弯曲至裂的次数大于5 次(单方向 90为 1 次)。(2)接触网零件所用螺栓、螺母的紧固力矩应由零部件生产商根据螺栓、螺母的 使用条件、材质等确定,本技术条件中的相关数据仅供参考。2.5 专用工具 凡是现场安装采用压接工艺安装的接触网零部件,供货商必须提供专用压接工具及匹配的压接模。2.6 特殊环境条件 特殊环境条件下,相关的技术要求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另行确定。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第二部分、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技术条件1铜合金接触线1概述1.1 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是对 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制造、安装、试验、 开通、验收的有关规定。1.2 接触线截面形状及尺寸示意图(见图 1)cde2技术规格图 1接触线截面形状及尺寸示意图2.1正线用铜合金接触线的主要技术性能(除截面公差、抗拉强度、拉断力、导电率指标外)及规格应满足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的技术要求, 截面公差、抗拉强度、拉断力指标应满足表 2、表 3 的要求。2.2正线间渡线、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站线用铜合金接触线的主要技术性能及规 格应满足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的技术要求。2.3技术规格及要求2.3.1接触线的标称截面为 150mm、120mm,其额定张力见表 1。 表 1接触线额定工作张力及张力增量线材名称材料名称线材规格额定工作张力(kn)张力增量(%)接触线铜合金接触线150mm22510接触线铜合金接触线120mm220102.3.2接触线铜合金线坯优先采用连铸连轧和上引连铸加连续挤压工艺。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2.3.3接触线的结构见图 1、截面尺寸见表 2,投标人应提供其余详细尺寸及截面公差等技术参数。表 2截面尺寸尺寸 类 型a(mm)1%b(mm)2%c(mm)2%d(mm)+4%-2%e(mm)k(mm)r(mm)g()1h()1150mm铜合金 接触线14.4014.409.717.246.804.000.402751120mm铜合金 接触线12.9012.909.767.246.804.350.4027512.3.4按 tb/t2809-2005 的要求配置识别槽。2.4电气和机械性能见表 3表 3铜合金接触线电气和机械性能内容数值备注标称截面(mm)150(铜合金)120(铜合金)计算截面(mm)151121截面公差 (%)33计算截面时参考单位重量(kg/km)13501082电阻率(20mm/m)0.023950.02395导电率(20%iacs)72%72%伸长率(未软化)(%)3.03.0反复弯曲次数(至断开)66反复弯曲次数(至开裂)44扭转圈数(至断开)55卷绕圈数33线胀系数( 1/k10-6)1717杨氏模量(gpa)120120持续载流量 a690600允许最高工作温度 150拉断力(未软化)(kn)63.4250.82拉断力(软化后)(kn)57.0845.74抗拉强度(mpa)420420磨耗 (mm/10 万弓架次)0.150.15碳滑板振动(次)21062106见第 2.5.1 条疲劳(次)51055105见第 2.5.2 条注:1软化:试件加热到 3005保温 2 小时后自然冷却。2经振动试验及疲劳试验后,接触线破坏荷重与规定的最小相比下降5%。3截流量的测试条件为:环境温度 40,最高工作温度 150,风速 0.5m/s,日照强度 1000w/m2。2.5试验要求2.5.1振动试验长度为 6m 的接触线试样,在表 1 中规定的额定工作张力及张力增量作用下,经受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振幅 35mm、频率 35hz、2106 次的振动试验(波形为正弦波)后,应无断裂。2.5.2轴向疲劳试验经受振动试验后长度为 6m 的接触线试样,在表 1 中规定的额定工作张力作用下, 经受张力幅值为 30%额定工作张力、频率 13hz、5105 次的轴向疲劳试验(波形为正 弦波)后,从中截取三个标准试样,测其拉断力(未软化),其任一值应不小于表 3 中 规定值的 95%。2.5.3应按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的要求,提供包括 平直度及磨耗试验项目在内的型式试验报告,以及例行试验、出厂试验等试验报告。试 验项目、技术指标详见本技术条件中的相关要求。2.5.4应给出接触线化学主成分含量表、化学主成分的控制方法及试验报告。2.6接触线在规定的制造长度内应无焊接头。2.7制造长度:应满足接触线配盘供货的长度要求。2.8接触线平均横向晶粒尺寸小于 0.035mm。2.9表面形态的质量:导线表面应平滑,无任何损坏、锈蚀、裂纹、硬弯;在双沟内 无折边、剥片和锐利的刃口等不良现象。沟槽应是均匀、无扭曲的。3标志与包装3.1 按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的要求,在接触线上标 出制造厂代号及产品型号的永久性标志。3.2 接触线的包装按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的规定。3.3 接触线产品应至少附有下列出厂文件:a) 产品合格证;b) 出厂试验记录;c) 安装使用说明书;d) 备件(如果有)一览表。4未含事项的规定 本技术条件中未含事项可参照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tb/t2809-2005)及国际标准 iso 3489加工铜和铜合金拉制圆棒的规定。以上各标准中的同类项条 款,选择最严格的要求作为依据。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2铜合金承力索1概述1.1适用范围本技术条件是对 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承力索的制造、安装、试验、 开通、验收的有关规定。1.2主要技术指标 铜合金绞线承力索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tb/t3111-2005)的要求。1.2.1 承力索规格(见表 1)表 1主要规格承力索断面结构120mm295 mm2计算外径(mm)14.00.512.50.5单丝直径(mm)2.80.052.50.051.2.2 承力索结构1)承力索用铜合金绞线由 19 根单线绞合而成,多层绞线的绞向逐层相反,最外层 必须为右向(z-绞向),其断面结构如表 2 中所示。2)节径比范围 6 股层为 10-16,12 股层为 10-14。1.2.3 承力索的额定工作张力(见表 2)表 2承力索的额定工作张力及张力增量线材名称材料名称线材规格额定工作张力(kn)张力增量(%)承力索铜镁合金绞线120mm22010承力索铜镁合金绞线95mm215102. 采用标准本技术条件的有关技术标准按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绞线(tb/t3111-2005) 执行。3. 主要技术性能3.1高强度铜镁合金绞线的主要技术性能应满足表 3 的要求,其他强度铜镁合金绞线 应符合 tb/t3111-2005 的相关规定。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表 3铜合金绞线的主要技术性能序号项目120 mm295 mm2备注1标称截面积(mm2)120952计算截面积(mm2)116.9993.273绞线单位质量(kg/km)1065849允许偏差为3%4线胀系数 (1/)1710-61710-65弹性模量 (mpa)1050001050006绞线最小计算拉断力(kn)67.5754.767单丝抗拉强度(mpa)578587绞后8单丝弯曲(至开裂)次数669单丝弯曲(至断开)次数8810单丝扭转次数202011单丝缠绕圈数8812绞线 20时直流电阻(mm2/m)0.2420.30313载流量(a)54547514振动(次)2106210615疲劳(次)510551053.2 振动试验长度为 6m 的承力索试样,在表 2 中规定的额定工作张力张力增量作用下,经受振幅 35mm、频率 24hz、2106 次的振动试验(波形为正弦波)后,应无断股。3.3 轴向疲劳试验经受振动试验后长度为 6m 的承力索试样,在表 2 中规定的额定工作张力作用下, 经受张力幅值为 30%额定工作张力、频率 13hz、5105 次的轴向疲劳试验(波形为正 弦波)后,测其拉断力,其值应不小于表 3 中规定值的 90%。4. 制造长度 应满足承力索配盘供货的长度要求。5. 检验、试验与验收5.1铜合金绞线应绞合紧密均匀,表面光洁,无松股断股现象。5.2各层绞线的绞向应逐层相反,最外层的绞向必须为右向。5.3按 tb/t3111-2005 中 6.5 表 5 规定的项目提供型式试验报告并对出厂的每盘线成 品进行出厂试验,并附有相应的检验与试验报告、产品合格证。6 标志与包装6.1线盘为钢木线盘,线盘的筒体直径、侧板直径、侧板内侧宽度、轴孔直径等参数 应满足恒张力放线要求。最外层的绞线与线盘板边的径向距离应大于 50mm。6.2绞线的一端应牢固地伸入线盘筒体板条内并放松,另一端应牢固地固定在线盘侧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板的内侧。6.3卷绕在线盘上的每一层的圈与圈之间应是整齐紧密靠近在一起,每层铜合金绞线 间应加纸垫层。除每一层的第一圈和最后一圈外,应没有任何层与层之间的跨层错乱(扭 节和跳线)现象。一个线盘仅卷绕一根连续长度的铜合金绞线。6.4在最外层的铜合金绞线外面应包覆一层涤纶薄膜,并用油毛毡及铁皮等防护材料 包裹,再用木板围好,以避免对铜合金绞线产生的任何损坏。6.5在线盘侧面用箭头标记标明放线方向。6.6对于需截取各种检查和试验用试件的铜合金绞线线盘,在截取了所有试件后其硬 绞线的剩余长度不得小于规定的配盘长度。6.7在线盘上应有便于查找的牢固标志,标明以下内容:生产厂家、型号及规格,制 造长度,总重及净重,制造日期及盘号等。7质量保证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第三部分、200250/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试验方法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试验方法1铜合金接触线试验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 250km/h 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接触线性能试验。2、适用接触线类型铜合金 120 mm2、150mm2 接触线。3、试验条件3.1 在没有特殊指定的情况下,试验在常温(1035)下进行,室内照度不小于 300lx。3.2 电气性能试验时,环境温度为 202,空气湿度不大于 80%,试验对风速无要求 时,为室内静止环境,试验对风速有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设计要求不明确时风速为 不大于 0.6m/s。3.3 当试验用仪表对振动、电磁影响较敏感时,试验场地应远离振源,无电磁干扰。在 无法避免干扰的场合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可靠。4、试样制备4.1、常规性能试验试验制备4.1.1 外形尺寸测量试样:直接从线盘上或从未经校直的接触线上选取 10cm 长度作为备 样,加工成厚度 1mm 薄片共 4 片,用于测量角度及外形尺寸,再切下长度 40mm 的一段, 作为测量横截面积试验试样。4.1.2 电阻率试样:选取长度 2m 的接触线 4 根,校直后待测。4.1.3 拉断力(软化前、软化后)、反复弯曲、扭转、卷绕试样:分别从 4 根测完电阻率 的试样上取长度 400mm、200mm、350mm 作为上述试验项目试样。4.2、振动、疲劳、载流量、平直度、磨耗等试验的试样制备4.2.1 振动、疲劳试样:长度为 6m 且平直的接触线一根。4.2.2 载流量试样:长度为 5m 且平直的接触线一根。4.2.3 平直度:直接从线盘上或未经校直的接触线上截取长度 6m 的接触线一根。4.2.4 磨耗试样:选取长度为 3.5m 的接触线一根,校直后再按照磨耗机工装要求,卷绕 成直径为 1m 的圆圈。5、试验项目及要求 详见表 1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表 1试验项目及要求序 号试验项目150mm2 铜合金接触 线2120mm 铜合金接触线项点 类别1外观检查表面光洁无裂纹无 折边表面光洁无裂纹无折边b2无其他缺陷无其他缺陷b3a mm14.401%12.901%b4b mm14.402%12.902%b5c mm9.712%9.762%b6d mm7.24+4%7.24 +4%b7g 左271271b8右271271b9h 左511511b10右511511b11拉断力(未软化)kn63.4250.82a12伸长率(未软化)%/a13软化后拉断力 kn57.0845.74a14抗拉强度mpa420420a15软化后伸长率%/16扭转 圈数5.05.0a17反复弯曲 次数(至开裂)4.04.0a18反复弯曲 次数(至断开)6.06.0a19卷绕 圈数3.03.0b2020电阻率 mm2/m0.023950.02395a21持续载流量 a6906002220 分钟过载载流量 a/23振动试验2106 次无断裂2106 次无断裂a24疲劳试验5105 次无断裂5105 次无断裂a25振动、疲劳后拉断力 kn71.7248.28a26振动、疲劳后伸长率%/27横向晶粒尺寸 mm0.0350.035b28含氧量%0.03000.0300b29平直度 mm0.10.130磨耗试验 mm2/万弓架次0.0150.015 2%2%6、试验方法6.1 外观质量检查以目力检查为主,必要时使用 10 倍放大镜察看试样,应光滑无任何伤痕、裂纹或 拉拔痕迹。6.2 尺寸、角度、横截面积试验 将制好的薄片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测量其尺寸及角度。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cdea截面直径(高度)d(沟)槽底间距h上斜角b截面宽度e(沟)槽尖间距 c头部宽度 g下斜角图 1 接触线尺寸示意图截面积测量时,用长度为 40mm 的试样,使用单盘天平,用浮力法测量接触线的密度, 然后计算截面积。6.3 电阻率试验采用双臂电桥用四端法测量,见图 2:图 2 电阻率试验示意图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测量前将试样在恒温室静置 24 小时。测量时,试样装在夹具上,施加 8a 电流。为消除热电势的影响,采用倒换电流正负极性取平均值的方法测量。若试样表面有赃物或 锈蚀,需用酒精棉或细砂纸处理后再测量。测量需要进行温度换算时,其中电阻温度系数 1/k 见 2 表。表 2电阻温度系数 1/k接触线型号电阻温度系数1/kcta、ctah0.003 81ctm 、ctmh0.001 85cts0.003 656.4 拉断力及伸长率试验试验前在制好的试样上划出标距线,标距长度为 250mm,以不大于 20mm/min 的速度 单向拉伸直至拉断,取下试件,用 300mm 的游标卡尺测量变形后的标距长度,再计算伸 长率。图 3 拉断力及伸长率试验示意图6.5 拉断力(软化后)及伸长率试验使用带温控器的高温炉并按要求设定温度为 300c,开始升温,达到 300c 后将制 备好的试样(打有钢字标记的)放入炉中,关好炉门开始计时,保温 2 小时后断电,将 试样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后按第 4 项试验步骤进行拉伸试验。6.6 扭转试验在扭转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夹头之间距离为 250mm,试验过程中施加张力为室温下 拉断力的 2%,单方向扭转,速度 360/min,直到试样扭断为止。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6.7 反复弯曲试验图 4 扭转试验示意图在反复弯曲试验机上进行试验,试验时以试样弯曲 180计为 1 次,弯曲半径为30mm,试验速度为 30 次/min。试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弯曲点,记录试样出现长度约为 5mm、 深度约为 1mm 裂纹时的次数为“裂的次数”,试样彻底断开时的次数为“断的次数”。试 验见图 5:(补充,先弯向大面)6.8 卷绕试验图 5 反复弯曲试验示意图试验以 2 倍于自身直径的芯棒为轴进行卷绕,大圆弧面向外均匀卷绕 3 圈,试样表面应无裂纹、起皮、开裂等现象。试验速度不大于 10r/min。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6.9 载流量试验图 6 卷绕试验示意图试验在室内进行,试验条件为:试验场地无风、无日照,周围无影响散热的物体。持续载流量 i: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架上,施加 10kn 张力,采用带冷端补偿的热电偶作 测温传感器,测温仪采用数据采集机,将热电偶(不少于 5 只)均匀敷设在接触线上; 将热电偶的补偿端浸入 0冰水混合物中,根据标准要求施加电流,每隔半小时测量一 次温度,若出现连续 3 次测量温度差不大于 1时,此时电流值即为该环境温度下持续 载流量 i。若测量接触线上温度与 150相差较大时,需降至室温调整电流后重新再做 试验。测量结果可换算至 35下,换算公式为: i35=ki式中:i35 35下载流量i 室温为 t 下载流量150 35k = 150 t20 分钟过载载流量 i20:先施加 60%的持续载流量电流值,经 0.5 个小时后按照大约1.13 倍持续载流量电流施加过载电流,待 20 分钟后,测量温度,此时电流值即为该环 境温度下 20 分钟过载载流量 i20。若测量接触线上温度与 150相差较大时,需降至室 温调整电流后重新再做试验。测量结果可换算至 35下,换算公式为: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i20、35=ki20式中:i20、35 35下 20 分钟过载载流量i20 室温为t下 20 分钟过载载流量 k =150 35150 t6.10、振动试验 将试样安装在振动试验场,施加额定工作张力。振动参数为:振幅35mm、频率 3hz、波形为正弦波。振动次数为 2106。试验过程中定期巡视,发现有断线、表面出现断裂 等异常情况应停止试验。试验结束后,检查接触线表面不应有裂纹、破损等现象。图 7 振动试验示意图6.11、疲劳试验图 8 振动试验波形示意图将已通过振动试验的试样安装到疲劳试验机上,施加额定工作载荷30%额定工作动载荷,疲劳试验参数为:频率 3hz、波形为正弦波。试验次数为 5105。试验过程中 定期巡视,发现有断线等情况应停止试验。疲劳次数为 5105 次。试验过程中定期巡视, 发现有断线、表面出现断裂等异常情况应停止试验。试验结束后,检查接触线表面不应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有裂纹、破损等现象。接触线f疲劳机图 9 疲劳试验示意图6.12、平直度试验图 10 疲劳试样加载波形示意图将试样安装在卧式拉力机上,安装时应注意要让接触线自然伸直,要尽量防止有硬点、硬弯的出现。施加额定工作张力,从距离试验机夹头约 0.5m 处开始做标记,每隔200mm 一个标记,一共 20 个点。用水平尺、塞尺等测量标记点的平直度值,不大于 0.1mm。6.13、磨耗试验 将制好的试样安装在磨耗试验台上,采用浸金属碳滑板作为配对摩擦副,在接触线试样与滑板间施加 7010n 接触压力,调节试验台相关部件,使滑板与接触线接触良好, 测量初始值后,开始正式试验,试验台线速度为 120km/h,施加 400a 试验电流,试验过 程中应密切关注试验情况,适时调节电流值,并且防止出现烧伤,试验完毕后,测量接 触线高度,通过计算给出磨耗参考值。6.14、横向晶粒尺寸将接触线制成尺寸大小合适的金相试样,在放大 100 倍的显微镜下进行全面观察, 选好有代表性的视场与 yb797-71 标准级别图比较,用晶粒平均直径表示晶粒度。6.15、含氧量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将预先制好的试样,投入经高温脱气的高纯石墨坩埚中,在氦(或氩)气流中加热熔融,试料中的氧呈一氧化碳析出或随同氦(氩)气通过 400的稀土氧化铜炉,使一 氧化碳氧化成二氧化碳,导入红外检测器进行测定。由计算机自动给出氧的含量。7、结果判定7.1 数据修约所测数据,按照4舍6 入,5 奇进偶舍的原则并按表 5 修约间隔修约。 表 5数值修约间隔技术要求项目单位数值修约间隔截面尺寸 沟槽角度 截面积 拉断力 延伸率 电阻率 扭转至断开弯曲至出现裂纹 卷绕至出现裂纹 横向晶粒尺寸 含氧量mm 度 mm2 kn%2mm /m圈 次 圈 mm%102111021011051111031047.2判定根据检测数据对单件产品进行判定。a 类项点判定方案: 10;0,1 b 类项点判定方案: 8;3,4 所检 a 类项点和 b 类项点均合格,单件产品检验判定合格;a 类项点有一项或 b 类项点有 4 项不合格,单件产品检验判定不合格。 在单件判定基础上,对产品整体进行判定, 判定方案: 4;0,1。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2铜合金承力索试验方法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 250km/h 电气化铁路用铜合金承力索性能试验。2、适用承力索类型 铜合金绞线:95mm2、120mm2。3、试验条件3.1 在没有特殊指定的情况下,试验在常温(1035)下进行,室内照度不小于 300lx。3.2 电气性能试验时,环境温度为 202,空气湿度不大于 80%,试验对风速无要 求时,为室内静止环境,试验对风速有要求时,按照设计要求,设计要求不明确时风速 为不大于 0.6m/s。3.3 当试验用仪表对振动、电磁影响较敏感时,试验场地应远离振源,无电磁干扰。在 无法避免干扰的场合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以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与可靠。4、试样制备4.1 常规性能试验试验制备4.1.1 外形尺寸及承力索整绳电阻试样:选取 1.5m 的承力索 1 根待测。4.1.2 整绳破断拉力试样:选取长度 6m 的承力索 1 根,然后根据不同规格的承力索外径 选用适合的无缝管,压接好后待测。4.1.3 单线电阻、单线绞后拉断力、单线扭转、单线反复弯曲、单线缠绕试验试样:将 测完整绳电阻的承力索散开,取出芯线及长度分别为 1500mm、350mm、200mm、600mm 的 各层单线,在退扭机上或手工将单线校直待测。4.2、振动、疲劳、载流量试验的试样制备4.2.1 振动、疲劳试样:选取长度为 6m 的承力索一根待测。4.2.2 振动、疲劳后整绳破断拉力试样:试样做完振动疲劳试验后,选取 6m 长度,制备 方法与整绳破断拉力相同。4.2.3 载流量试样:选取长度为 5m 的承力索一根待测。5、试验项目及要求 详见表 1.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表 1试验项目及要求序 号试验项目2120mm 铜合金绞线295 mm 铜合金绞线项点 类别1外观检查表面光洁、 绞合紧密均匀表面光洁、 绞合紧密均匀b2无松脱无断股无松脱无断股b3无其他缺陷无其他缺陷b4绞向右向绞向右向b5节径比外:10-14内:10-16外:10-14内:10-16b6单线根数1919a7单线直径 mm2.802.50b8单线扭转 圈数2020a9单线缠绕 圈数88a10单线反复弯曲 次数(至开裂)66a11单线反复弯曲 次数(至断开)88a12单线抗拉强度 mpa578587a13单线 20电阻率 mm2/m0.027780.02778a14整绳 20电阻 /km0.2420.303a15整绳破断拉力67.5754.76a16持续载流量 a54847517振动试验2106 次无断裂2106 次无断裂a18疲劳试验5105 次无断裂5105 次无断裂a19振动、疲劳后 整绳破断拉力64.1952.02a6、试验方法6.1 外观质量检查以目力检查为主,必要时使用 10 倍放大镜察看,应绞合紧密均匀,无断丝、裂纹 或拉拔痕迹。6.2 绞合节径比测量采用划印法测量:用公法线千分尺测量绞线外径 d;再将一张白纸紧包住绞线,用 铅笔芯在包有绞线的白纸上沿轴向划印,在纸上会留下若干条均匀线段,线段的个数要 大于此绞线层的单线根数n,然后用游标卡尺在白纸上量出 n 条线段的长度 l,并按下 式计算出该层的节径比 k:k =l/d。6.3 承力索整绳破断拉力(含振动、疲劳后拉断力)测量 将制备好的试样装夹在卧式拉力机上,以不大于 20mm/min 的速度均匀加载,当有断丝或完全拉断时停止加载,记录最大力值。若试样断在压接管内或距管口不足 20mm 处,且试验力值小于标准规定值时试验无效,在有试样的条件下须重新进行试验。若无 试样可用单丝拉断力值进行计算得到计算值,但报告中须注明。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6.4 电阻及电阻率测量采用双臂电桥用四端法测量,见图 1:6.4.1 承力索直流电阻测量图 1 电阻及电阻率测量示意图测量前将试样在恒温室静置 24 小时。测量时,试样装在夹具上,施加 8a 电流。为消除热电势的影响,采用倒换电流正负极性取平均值的方法测量。若试样表面有赃物或 锈蚀,需用酒精棉或细砂纸处理后再测量。测量需要进行温度换算时,其中电阻温度系数 1/k=0.001856.4.2 单线电阻率测量测量时,首先将试样装在夹具上,测量单线直径 d,然后施加 4a 电流。为消除热电 势的影响,在电源正、负极性下分别测量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测量后计算单线 电阻率。6.5 单线绞后抗拉强度测量在试样上划出标距线,标距长度为 200mm,测量并记录单线直径,以不大于 20mm/min的速度均匀加载直至拉断,记录力值,然后计算出抗拉强度。试验见图 2: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6.6 单线扭转试验图 2 单线绞后抗拉强度测量示意图试样长度为测量单线标称直径的 100 倍,试验过程中需加张力(额定拉断力的 11.5%),速度 60 圈/min,单方向扭转至断开后记录圈数。试验见图 3:6.7 单线反复弯曲试验图 3 单线扭转试验示意图试样长度 100mm,试验时以试样弯曲 180计为 1 次,试验速度不大于 30 次/min。不同截面的线使用不同规格的夹具,弯曲半径均为 r=7.5mm,记录试样出现裂纹与断开的次 数。试验见图 4:图 4 单线反复弯曲试验示意图200250km/h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装备暂行技术条件ocs-26.8 单线缠绕试验取平直的试样 600mm,试验为等径缠绕,因此根据不同试样直径选择相同直径的芯 棒,装夹在缠绕机上,紧固好后启动缠绕机,缠绕至少 8 圈。缠绕后试样应无裂纹、起 皮或开裂。试验速度不大于 10r/min。试验见图 5:6.9 载流量试验图 5单线缠绕试验试验在室内进行,试验条件为:试验场地无风、无日照,周围无影响散热的物体。持续载流量 i: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架上,施加 10kn 张力,采用带冷端补偿的热电偶作 测温传感器,测温仪采用数据采集机,将热电偶(不少于 5 只)均匀敷设在试样上;将 热电偶的补偿端浸入 0冰水混合物中,根据标准要求施加电流,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 温度,若出现连续 3 次测量温度差不大于 1时,此时电流值即为该环境温度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