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相关性脑病,复旦儿科陆国平.ppt_第1页
感染相关性脑病,复旦儿科陆国平.ppt_第2页
感染相关性脑病,复旦儿科陆国平.ppt_第3页
感染相关性脑病,复旦儿科陆国平.ppt_第4页
感染相关性脑病,复旦儿科陆国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相关概念=(感染+脑病)脑炎,脑病脑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异常的疾病脑炎=炎症浸润脑病=变性水肿神经机能症=无神经组织肉眼或组织学变化感染相关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急性感染套用脓毒症的概念各类病原体:主要见于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相关概念,感染相关性脑病急性中毒性脑炎(病)急性感染过程中全身毒血症、代谢紊乱和缺氧等因素引起的一种脑部中毒性反应脑功能障碍,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未证实炎症多呈可逆性或一过性表现预后良好,一般无后遗症,可能相关的病原学,急性细菌性感染:败血症、伤寒、肺炎、痢疾、猩红热、白喉急性病毒性感染: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轮状病毒其他病原体:疟原虫、钩端螺旋体,发病机制研究-1,脑血管痉挛、通透性增加、细胞变性,脑缺氧、脑水肿,脑功能障碍,炎症反应代谢紊乱氧输送障碍,发病机制harsharT,AnnaneD,delaGrandmaisonGL,eta1TheneuropathologyofsepticshockEJBrainPathol,2004,14(1):2133,神经递质传递异常:皮质、海马脑内信号系统激活脑灌注与微循环异常血脑屏障障碍,内皮细胞激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医源性:镇静剂、液体管理,发病机制研究-2,病理改变,脑血管痉挛脑实质充血水肿,点状出血;神经细胞混浊肿胀、核质溶解和浆内空泡形成;崩溃坏死细胞集簇形成脑组织的小病灶等软脑膜可见充血、水肿、静脉瘀血或血栓形成,临床表现,高发年龄:多见于210岁儿童,婴儿期少见原发病基础上类似于脑炎的精神神经症状高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精神障碍、认知异常意识改变、谵妄,惊厥发作视力障碍、听力减退、颅神经麻痹、单瘫或多肢瘫、失语、瞳孔异常阳性锥体束征重症患者去皮质状态或去大脑强直状态轻症者多可恢复,但部分可遗留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降低、行为异常和性格改变等,临床分型,谵妄型沉睡型、嗜睡型、意识模糊型、昏迷型行为异常型惊厥型,CSF特点,脑压轻度升高蛋白轻度身高、糖、氯化物正常细胞数正常细菌培养阴性S-100B,NSE增高,CT及MRI检查:脑水肿,有无器质性改变,EEG/aEEG,弥漫性慢波;平坦波(去皮层状态)广泛性间期性复合波a昏迷型波,诊断步骤,明确的急性感染史脑病表现:精神神经认知多数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脑脊液仅压力增高,常规与生化检查正常或仅有蛋白和细胞数的轻微增加未发现神经系统感染及器质性占位病变证据,临床易被漏诊或误诊:原发病、镇静药、医疗忽视,排除诊断,炎症性病变占位性病变变态反应性病变发热惊厥毒物所致脑病抗生素相关性脑病代谢性脑病,脑功能监护方案-动态评估,治疗方案,原发病治疗:是重点恢复颅内压力、稳定神经系统调节机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元功能支持CRRT的应用,治疗方案,对症治疗降温:降低脑代谢,减少分解性产物防治惊厥:参照2016国际指南,注意NCSE的存在确保脑灌注:平均动脉压45-55,合理使用PEEP脑氧输送:确保输送正常,减少医源性缺氧导致二次损伤,治疗方案,减轻脑水肿:血管源性、细胞性、渗透性、间质性降低颅压是关键(20以下)严格限液是重要步骤:血流动力学稳定基础上首先使用3%氯化钠(血钠145-155)、甘油果糖、白蛋白、利尿剂,严重时使用过度通气抬高体位、减少搬动PEEP一般不要超过7,治疗方案,激素使用同脓毒性休克和细菌性脑炎使用标准病毒性脑炎:颅内高压可能有效、脑干脑炎可能使用,治疗方案,亚低温治疗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乙酰谷氨酰胺、氨酪酸及胞二磷胆碱银杏制剂、醒脑静神经促进剂: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脂、VitB12,MEDIATORAPPEARANCETIMECOURSE,time,PlasmaConcentrations,ENDOTOXIN,INJECTION,Proandantiinflammatoryresponse,LPS,TNF,IL-1,IL-6,IL-8,IL-10,HVHFmayreducethepeakconcentrationsofPRO-andANTI-inflammatorymediators,Excessinplasma,治疗方案,康复:功能位和功能锻炼针灸、耳针呼吸功能高压氧舱神经功能恢复时间,常见临床相关疾病,相关性脑病肝性肺性尿毒症性代谢性抗生素相关性脑病支原体相关性脑损伤,脓毒症脑病/脓毒症相关性脑病急性坏死性脑病/急性流感相关性脑病肠道病毒相关性脑病出血性休克和脑病综合征瑞氏综合征疟疾、钩体,脓毒性脑病(SAE),Bright于1827年首次提出脓毒症引起的弥漫性脑功能障碍,9-71%病死率约增加20%,以及远期认知障碍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既往:中毒性脑病(菌痢),hangLN,WangXT,AiYH,etalEpidemiologicalfeaturesandriskfactorsofsepsis-associatedencephalopathyinintensivecareunitpatients:20082011JChinMedJ(En91),2012,125(5):828831,可能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皮层损伤为主中枢:精神神经症状,谵妄最常见!注意力下降,定向力障碍,睡眠周期异常,易激惹,严重患者会出现昏睡,昏迷周围神经系统及肌肉并发症,注意继发:CINMAS(炎症、激素、高糖、肌松剂)EEG呈现抑制性,少数惊厥性,预后,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necrotizingencephalopathyANE),1979年“丘脑对称性病变”;1995年Mizuguchi首次报道地理:亚洲尤其东亚以及东南亚;国内报道逐渐增多病死率:日本死亡率高达1530,约半数生存者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疫苗:可降低发生,减轻重症化,病原微生物关系,确切病因仍不清楚目前主要与病毒(A型流感病毒最常见)、支原体感染有关,绝大部分病例均有前驱的呼吸道或者消化道感染病史报道A型流感24%发生ANE可能与病毒、支原体感染触发了自身免疫有关,年龄特点,流感病毒脑病发病以1岁为高峰,几乎全部集中于幼儿期(16岁)脑病发病时抗体阴性或效价较低认为是脑病发病的原因,临床分期,前驱感染期急性脑病期发热,惊厥最常见(42),意识障碍(28,嗜睡、谵妄),频繁呕吐(20)早期去大脑强直体位或去皮层体位恢复期:后遗症明显,CT影像表现,特异性标志:丘脑损害双侧丘脑、脑干、小脑的对称性损害,低密度、肿胀深部脑白质多灶性、对称性低密度改变大脑皮层正常,CT/MRI,影像学改变,Mizuguchi统计了60例患儿病灶分布:丘脑(100%)、脑白质(56%)、小脑髓质(46%)、上脑干的被盖部(61%)主要分布在丘脑(100)、上脑干被盖(61)、侧脑室周围白质(56)和小脑髓质(51),而豆状核前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视神经、黑质和下橄榄核不受累,脑电图,弥散16Hz中高幅慢波(100),背景活动随病人意识恢复慢慢恢复,此期阵发性活动罕见。但随访过程中阵发性活动常见惊厥持续状态/脑电持续状态CSE/NCSE波形,临床诊断-缺少标准,急性起病,病变进展迅猛发热抽搐、震颤0.53天昏迷,浅昏迷多见影像学有特征性的丘脑对称性损害为主的多灶性病变,肠道感染相关性脑病或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腹泻患儿,骤然高热、惊厥或意识障碍,继之肝酶显著升高可能机制:全身炎症反应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影像学:皮质、髓质和基底神经节等多部位水肿、缺血或出血性表现,广泛性、多样性和多变性动态变化无DIC、休克,预后良好;与HSES可能是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临床特点,骤然高热40以上,多于24h内骤然降至38左右惊厥或意识障碍是最显著的临床特点,高热同时或数小时后,可伴有意识障碍,多于24h内神志转清。首发抽搐3d后,可再发惊厥,不伴有意识障碍患儿肝酶可显著升高。可抬头不稳、肌张力低下惊厥24h内肝酶可正常或轻微升高,第3天达高峰,2一3周恢复正常。血胆红素不升高,血氨正常,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HSES),1983年Levin首先命名,病原学主要为轮状病毒,其次柯萨奇和埃可病毒常见于38个月的婴儿突发抽搐和昏迷、休克、弥散性凝血功能障碍(DIC)、水样腹泻、代谢性酸中毒及肝肾功能障碍特点: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不可逆性和进行性加重;死亡率高,生存者易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目前仍无确切的治疗方案,诊断标准,1989年,Levin提出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的诊断:必备条件:休克(液体扩容量10ml/kg),惊厥和脑病可有条件:高热(98%)、腹泻,肝肿大,出血;必须具有:ALT、AST升高,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如入院24h不符,诊断可排除;排除瑞氏综合征及脓毒性休克等,Reye综合征=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线粒体功能障碍,多是变性,不是坏死易感因素:病毒(水痘、流感)+阿司匹林水杨酸非甾体类药物:阿司匹林、美林丙戊酸钠黄曲霉素、毒蘑菇、油漆等中毒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线粒体)可累及所有器官,肝脑肾常见,Reye综合征,线粒体功能障碍:脂肪酸B氧化障碍(脑无)、长链脂肪酸进入脑、中链脂肪酸不能产能并抑制脑功能;线粒体渗透性增加;线粒体分子机制(干扰素调节因子)Reye综合征相对特征性表现:高氨血症、低血糖、高乳酸血症;ANEC少见Reye综合征影像学和神经病理:脑水肿而丘脑对称性多灶性损害少,流行病学特征,阿司匹林停止后发生率明显下降年龄在18岁(5-14岁)以下儿童,0.3-1/10万2-3周内病毒感染:流感B、流感A、水痘/带状2-10天恢复,部分死亡病毒活疫苗接种后、代谢病,临床特征,持续恶心、严重呕吐发热、腹泻、呼吸增快快速进入中枢性呼衰意识下降:嗜睡、昏睡、昏迷、木僵、惊厥谵妄、不明原因的烦躁、定向力异常、好斗肝脏质地一般不会硬,少有高胆,肝功能不全,低血糖、酮尿血氨升高1.5倍(-1200mcg/dl)24-48小时肝酶升高(3倍),严重(4-5期)肝酶回落少数胆红素2-3mg/dl。如直胆15%或3mg/dL,应排除其他诊断凝血因子合成下降代酸,分期,Stage0-Alert,abnormalhistoryandlaboratoryfindingsconversantwithReyesyndrome,noclinicalmanifestationsStage1-Vomiting,sleepiness,andlethargyStage2-Restlessness,irritability,combativeness,disorientation,delirium,tachycardia,hyperventilation,dilatedpupilswithsluggishresponse,hyperreflexia,positiveBabinskisign,andappropriateresponsetonoxiousstimuliStage3-Obtunded,comatose,decorticaterigidity,andinappropriateresponsetonoxiousstimuliStage4-Deepcoma,decerebraterigidity,fixedanddilatedpupils,lossofoculovestibularreflexes,anddysconjugategazewithcaloricstimulationStage5-Seizures,flaccidparalysis,absentdeeptendonreflexes(DTRs),nopupillaryresponse,andrespiratoryarrest,治疗,PALS补充糖、内环境稳定降血氨:人工肝/CRRT止惊、脱水剂激素补充蛋白、凝血因子人工肝,支原体相关性神经损伤-非脑病,局灶性或弥散性,范围涉及全脑。脑血管、颅神经、周围神经和肌MP脑炎、脑膜炎、ADEM、ATM、自免性脑血管炎MP脑梗死主要累及前循环血管,如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分支动脉,临床引起基底核、颞叶、丘脑处梗死严重病例:可出现白质脑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