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教案12页.doc_第1页
思品教案12页.doc_第2页
思品教案12页.doc_第3页
思品教案12页.doc_第4页
思品教案12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第1课时 我与社会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根据生活经验,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体味随着自身的成长,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能力目标提高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3知识目标理解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重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几种主要社会关系的认识。难点: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确立的【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从襁褓之中的嗷嗷待哺的小孩到今天的中学生,我们每一步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那么我们与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揭开这个答案我与社会。阅读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在李铭的一天中,他做了哪些事情?(2)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3)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答案提示:让学生据实回答,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答案不统一。教师:各位同学回答得都非常不错。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亲身实践、与人交流、借助多媒体等各种方式来了解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讲授新课】一、感受社会生活1教师: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2阅读教材P3探究与分享,回答: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答案提示:据实回答即可。3教师:大家都谈论了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1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自身在社会关系网中的经历和教材P4的相关链接,回答:(展示图片) (1)你是如何理解社会关系网的?(2)你能否用一个比喻句描绘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案提示:(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2)社会就像一颗大树,我就是其中的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就是其中的一颗星星;社会是一望无垠的草原,个人就是其中的一颗小草。2阅读教材P5探究与分享,回答:(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答案提示:(1)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就具有了不同的身份。(2)例如:向未曾谋面的亲戚:表叔,您好!我是您的侄子小明,是某某的儿子。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叔叔(阿姨),您好!我爸是某某,我是他的儿子小明。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叔叔(阿姨),您好!我是某某的同班同学,我叫小明。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老师,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小明。3阅读教材P5相关链接,请填写下列表格。 身份划分依据父母的儿女血缘关系李奶奶的邻居地缘关系王涛的同学业缘关系奶奶的孙女血缘关系小华的老乡地缘关系 4.教师: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4请结合今天所学,完成教材P6拓展空间的问题。(1)在社会中,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等很多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2)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3)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答案提示:(1)根据自身实际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2)出生后,由于血缘关系,我们同父母产生了联系;上学后,由于业缘关系,我们与老师、同学产生了联系;由于地域上的临近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我们还会与同乡、邻居以及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等产生联系。(3)会使我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泛,会使我们的社会交往更加丰富多彩。(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5教师:通过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理解了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揭开了课前问题的答案:我与社会的关系。【课堂小结】本节课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站,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了解到了我们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那我们每个人能离开社会单独存在吗?请思考:(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请同学们收课下资料,为我们明天的新课做准备。(3)会使我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泛,会使我们的社会交往更加丰富多彩。(4)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5教师:通过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理解了自己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位置,揭开了课前问题的答案:我与社会的关系。 第2课时在社会中成长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有了解、关心、融入、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和愿望。2能力目标学习在社会交往和实践中锻炼自己,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做准备。3知识目标理解社会化的含义,懂得社会是个人成长的训练场,应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实现个人成长。知道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法。重点:养成亲社会行为。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了解到了我们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我们上节课留下的问题:(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答案提示:(1)不能。(2)不是。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其他人的直接或间接的帮助。教师:同学们,每天我们来学校学习、去食堂买饭、放学回家乘坐交通工具等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的表现,同时我们的这些活动也离不开他人提供的服务。阅读教材P6运用你的经验,回答:你是否有与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付出和收获。答案提示:有。例如参加暑期夏令营、志愿者活动等。根据自身感悟据实回答即可。教师:通过上述同学们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感受,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了,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也增强了,自己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参与能力提高了,所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提供给我们的舞台。为了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开始学习今天的内容在社会中成长。【讲授新课】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活动:情境探究狼孩的故事,回答:1920年9月19日,在印度加尔各答西面约1 000千米的丛林中,人们发现两个由狼哺育过的女孩。年长的估计8岁,年幼的约一岁半。大概都是在出生后半年被狼衔去的。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被送到一个孤儿院抚养,分别取名为卡玛拉与阿玛拉。从她们的言语、动作姿势、情绪反应等方面都能看出很明显的狼的生活痕迹。她们不会说话,发音独特,不是人的声音。不会用手,也不会直立行走,只能依靠两手、两脚或两手、两膝爬行。几乎没有人的行为和习惯,而具有不完全的狼的习性。遗憾的是,回到人间的第11个月,阿玛拉就死去了。大女孩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时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3、4岁的孩子。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这个故事说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只有社会化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只有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人才能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2教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3探究人的社会化过程,回答:(展示图片)(1)这四幅图片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2)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有什么意义?答案提示:(1)这四幅图片表明了我们成长的社会化过程。图1是母亲抚育子女,教子女学习知识。图2是几名好友在一起玩乐,感受集体的温暖。图3是老师在教学。图4是学生在参加社会劳动。(2)这些活动是未成年人走向社会的开始,是未成年人了解、熟悉社会活动、社会规则的开始,是未成年人实现社会化的过程。从牙牙学语到参加劳动,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这些活动对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它们有助于我们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4教师: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5观看教材P7探究与分享,回答结合上图,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答案提示:学生回答出生产过程即可。6教师总结:这些东西有些是物质方面的,也就是我们看得见的,如文具,它们给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的是物质支持;有些属于精神方面的,如教育,请家教,我们享受了服务,但看不到这些东西,但这些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却成为我们的滋养,也就是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使我们快乐、幸福、愉悦。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我们青少年作为明日社会的栋梁,也应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第三课时二、养成亲社会行为1观察图片,回答:1)自己还能举出哪些类似上述图片的行为?(2)这些行为有哪些共同点?答案提示:(1)捐款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2)都是在社会交往中的亲社会行为,都是参与社会生活,积极为社会、为他人作贡献的行为,都是文明的行为。2教师: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刚才同学们第1问中参与的活动也都是亲社会的表现,非常棒。3请思考:亲社会行为有哪些意义?答案提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4教师:既然亲社会行为对我们青少年意义重大,那么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青少年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5观看教材P8探究与分享,回答:结合图片和你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答案提示: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6教师: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改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2能力目标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3知识目标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知道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贡献。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重点: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难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导入新课】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10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2)如果没有互联网,人生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答案提示:(1)查找资料、阅读书籍、购物等。(2)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不便捷,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很不方便等。教师: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课时内容网络改变世界。【讲授新课】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阅读教材P11相关链接,回答:相关链接的材料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说明了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2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3阅读教材P11上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网络给人际交往方式带来的影响有哪些?答案提示: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便捷,信息交流的速度更快。4教师:网络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过去杜甫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思念故乡,怀念亲人友人的情感;如果在今天,杜甫可以很快地了解故乡、亲人、友人的情况。5阅读教材P11下面的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2)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答案提示:(1)请结合自身实际回答问题。(2)借助互联网,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随时找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购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等。6教师: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借助互联网,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结交朋友、查阅资料、学习新知、购买物品、寻医问药、休闲娱乐,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1活动一:(展示图片),回答:上述图片说明了什么?答案提示: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教师:有人说21世纪是信息经济,而信息经济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们在利用网络创造财富。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3阅读教材P12探究与分享,回答: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答案提示: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4教师: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5阅读教材P13探究与分享,回答:根据你的经验,物联网还有哪些常见的应用?答案提示: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安保、智能医疗等。6教师: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第二课时三、网络是把双刃剑1阅读教材P14探究与分享,回答:(1)网络谣言有什么危害?(2)怎样防范网络谣言?答案:(1)扰乱社会秩序,妨碍公共安全,危害社会稳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给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2)运用法律手段惩治造谣、传谣者;信息公开,增加社会透明度;正确引导等。2教师: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3活动二:(展示图片),回答:这些沉迷手机的现象有哪些危害?答案提示: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友情和亲情关系。4教师: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大量冗余信息干扰人们的选择,耗费人们的时间;碎片化信息影响人们思考的深度;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5阅读教材P16探究与分享,回答:(1)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2)我们应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答案提示:(1)结合自身实际回答。(2)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在网上注册、登记时要谨慎填写个人信息;网络购物、聊天时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当个人信息遭到侵害时要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6教师: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密、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我们应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增强隐私意识,防范网络侵害。【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了解到网络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危害。我们要学会正确运用网络,兴利除弊。第三课时合理利用网络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尚科技为荣。2能力目标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3知识目标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重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传播网络正能量。【导入新课】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17运用你的经验,回答:(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答案:(1)奶奶只看到了互联网带来的消极影响;爸爸只看到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益处。他们都没有正确全面地看待网络。(2)在利用网络时,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诱惑;要善于运用网络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负责的网络公民。教师: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知道网络有利也有弊,但是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运用网络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课时内容合理利用网络。【讲授新课】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活动一:(展示下列材料),回答:自从有了网络,小军忙了起来:天气预报觉得很有趣,他收藏了起来,有些知识很好,收藏起来;谁整理的古代诗词很好,收藏起来;这么美的图片,收藏起来;这么多名人故事,收藏起来;初中的物理、化学、数学知识,收藏起来在小军的生活中,“收藏”成为主要方式。(1)初中生小军这一天忙不忙?(2)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案提示:(1)小军的一天是忙碌的。(2)小军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她没有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军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2教师: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活动二:(展示下列材料),回答:据有关调查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或电子贺卡。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伤害的两大因素。14.49%的青少年因为相信了网上的虚假信息造成了财物损失或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