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需求量下降情形下 政府事后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1页
PPP项目需求量下降情形下 政府事后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2页
PPP项目需求量下降情形下 政府事后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3页
PPP项目需求量下降情形下 政府事后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4页
PPP项目需求量下降情形下 政府事后补偿机制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PPP项目需求量下降情形下 政府事后补偿机制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摘 要要 公私合营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 ppp)作为私人部门与公共部 门(政府)共同提供基础设施服务的一种合作模式,因其能够有效地解决政府资 金问题,提高基础设施供给效率而在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 ppp 项目实 践中, 私人部门往往由于需求风险的发生即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而遭受重大的损 失,从而导致重新谈判、政府回购甚至项目中止,进而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深 入分析其原因,发现目前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风险分担不均,且现行的事前 政府保证机制对风险无法准确预估且成本过高, 从而需要进一步探索科学的风险 分担机制。由于事后补偿机制既能避免对实际风险估计不准确,又可以避免事前 保证成本,所以相对于事前保证机制,事后补偿机制是一种更有效、成本更低的 风险分担机制。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的事后补偿机制以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 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论文以最终用户付费的交通类 ppp 项目为研究对象, 以实现私人部门利润 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为目标,通过数理建模的方法,研究了需求风险发生 即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时,运营期延长机制、需求量补偿机制和价格补偿机制对 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分析了这三种政府事后补偿机制能否实现私 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以及能够实现双方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 件。 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政府事后补偿机制在一定的条件下都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 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但三种补偿机制有效的边界条件却存在差异。 对于运营期延长机制而言,其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 进的边界条件首先是政府的运营成本不能低于某一临界值, 私人部门的运营成本 不能高于某一临界值;其次政府和私人部门的重新谈判成本不能过高,要低于一 定水平。对于需求量补偿机制而言,其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 托改进的边界条件首先是政府要对价格上限进行重新设定; 其次政府和私人部门 的重新谈判成本要降低到一定水平。对于价格补偿机制而言,其能够实现私人部 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件首先是政府和私人部门的重新谈判 成本要低于某一上限, 该上限由私人部门的需求量边际运营成本和税收扭曲成本 所确定;其次政府选取的降价补偿比例与私人部门降价幅度要相匹配。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旨在为政府建立有效的事后补偿机制、科学确定补偿范围 提供理论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指导政府和私人部门更加有效地进行分担风险以 保证 ppp 项目的可持续运作。 关键词:关键词: 公私合营模式 重新谈判 需求风险 运营期 补偿机制 万方数据 abstrac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ppp) mode is being widely used in developing infrastructure. this mode emerges largely for merits of relieving public budget constraint and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supply efficiency by involving private funds. under ppp operating revenue is the main means for the private sector to recoup investment and obtain profit. however, ppp projects are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high demand uncertainty which may lead to huge loss for the private sector during operation. as a result, renegotiation, buyback or even project termination may happen and consequently consumer surplus is also substantially lowered. as a common way to reduce demand risk the private sector faces, government guarantee ex ante, however, oftentimes fails to be effective in risk-sharing because of imperfection of demand estimation when contracting. in this paper ex-pos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under this mechanism the private sector is compensated when uncertainties realize. therefore, ex-post compensation is more effective in terms of payment transfer from the government. moreover, compensation mechanism can save on guarantee cost. however, less attention is being paid to th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hich makes it become a pressing problem both in academia and in practice to explor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ex-post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to achieve pareto-improvement of both payoff of private sector and consumer surplu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by mathematical modeling, the impact of three ex-post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operation extension, demand compensation, and price compensation on payoff of private sector and consumer surplus for ppp toll road projects. this research first investigates whether or not these mechanisms can obtain pareto-improvement and, if so, then explores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each mechanism.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ll of the three ex-post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can realize pareto-improvement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but their respectiv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 to be specific, renegotiation costs of both the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 should be sufficiently low to achieve pareto-improvement under all of the three compensation mechanisms. moreover, some further conditions should be also 万方数据 satisfied: under operation extension mechanism, the operation cost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higher than a certain threshol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operation cost of the private sector should be lower than another threshold; under dem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price cap should be reset; under price compensation mechanism, the compensation percentage should match with the price cut of the private sector when demand drops. this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government when selecting compensation mechanism and determining compensation scope under various mechanisms. moreover, some policy implications can be also drawn from the analysis for better risk-sharing and sustainability of ppp projects. key words: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renegotiation, demand risk, operation perio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万方数据 目 录 引言 . 1 第一章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 7 1.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1 1.4 本文创新点 . 12 文献综述 . 14 第二章 2.1 ppp 项目关键风险因素需求风险 . 14 2.2 ppp 项目需求风险承担主体及政府补偿程度研究 . 15 2.3 ppp 项目需求风险的政府补偿机制研究 . 16 2.4 本章小结 . 22 政府未给予补偿的私人部门利润与消费者剩余模型 . 23 第三章 3.1 模型基本假设 . 23 3.2 模型参数定义 . 24 3.3 基准模型 . 25 3.4 本章小结 . 28 政府给予私人部门的运营期延长机制 . 29 第四章 4.1 基于私人部门利润的运营期延长机制 . 29 4.2 基于消费者剩余的运营期延长机制 . 33 4.3 基于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运营期延长机制 . 36 4.4 数值算例 . 38 4.5 本章小结 . 42 价格上限不变情形下政府的需求量补偿机制 . 43 第五章 5.1 基于私人部门利润的需求量补偿机制 . 43 5.2 基于消费者剩余的需求量补偿机制 . 46 5.3 基于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需求量补偿机制 . 48 5.4 数值算例 . 48 5.5 本章小结 . 51 价格上限重新设定情形下政府的需求量补偿机制 . 52 第六章 6.1 基于消费者剩余的分析 . 52 万方数据 6.2 基于私人部门利润的分析 . 55 6.3 基于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共同分析 . 57 6.4 数值算例 . 58 6.5 本章小结 . 62 政府给予私人部门的价格补偿机制 . 63 第七章 7.1 基于私人部门利润的价格补偿机制 . 63 7.2 基于消费者剩余的价格补偿机制 . 67 7.3 基于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价格补偿机制 . 72 7.4 数值算例 . 81 7.5 本章小结 . 84 结论与展望 . 86 第八章 8.1 论文的理论研究结果 . 86 8.2 政策建议 . 87 8.3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88 8.4 研究展望 . 88 参考文献 . 90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100 致 谢 . 101 万方数据 图表目录 图 1-1 发展中国家 ppp 项目投资额 . 2 图 1-2 本文实践路径依赖图 . 4 图 1-3 本文研究内容关系框架图 . 10 图 1-4 本文技术路线图 . 12 表 3-1 模型参数定义 . 25 图 4-1 情形一下的运营期延长机制 . 39 图 4-2 情形二下的运营期延长机制 . 40 图 4-3 情形三下的运营期延长机制 . 40 图 4-4 情形四下的运营期延长机制 . 41 图 5-1 情形一下的需求量补偿机制(价格上限不变) . 49 图 5-2 情形二下的需求量补偿机制(价格上限不变) . 50 图 6-1 情形一下的需求量补偿机制(价格上限重新设定) . 59 图 6-2 情形二下的需求量补偿机制(价格上限重新设定) . 60 图 6-3 情形三下的需求量补偿机制(价格上限重新设定) . 61 图 7-1 情形一下的价格补偿机制 . 81 图 7-2 情形二下的价格补偿机制 . 82 图 7-3 情形三下的价格补偿机制 . 83 图 7-4 情形四下的价格补偿机制 . 84 万方数据 第一章 引言 1 引言 第一章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基础设施作为各 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1和全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2,其需求量日益增加。尤其 在目前全球经济形势依旧十分严峻的情形下,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经济增长 速度3,4,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5,6,促进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途径7-9。2008 年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 中国将 1.8 万亿人民币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1, 以利用其带 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刺激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上升;2013 年 12 月英 国财政部公布了未来 20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计划, 总规模高达 3750亿英镑2; 2014 年 2 月, cnn 报道奥巴马向国会提交了超过 3000 亿美元的交通项目建设计 划3;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印度将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总投资额达 10000 亿美元4。由此可见,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着庞大的投资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各国政府资金短缺,有限的财政 预算还要用于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出,不断增加的债务危机也使 各国政府的举债能力减弱,从而无力承担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10,11。这严重制约 着各国经济的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成为阻碍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瓶颈”。 与此同时,作为基础设施的提供者和运营者,政府在缺少竞争和激励机制的情形 下缺乏主动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的动力, 并且政府的运营管理能力往往 不足12,13,从而导致运营成本严重超支,服务质量低下。因此,为了解决基础设 施建设庞大的投资需求与政府有限的资金供给的矛盾, 提高基础设施的运作效率 和管理水平,各国政府不得不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随着各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的不断探索,公私合营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 ppp)因其能够有效地解决政府资金问题14-16,提高基 础设施供给效率17,18而在各国得到广泛应用19-22。ppp 模式主要是指公共部门 (政府)与私人部门通过签订一种长期合约(特许协议),使私人部门有权在规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4 万亿投资构成及中央投资项目最新进展情况, 2009. 2 新华网, 英国政府公布未来 20 年基建计划, 2013, 3 cnn politics. obama pushes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during minnesota trip, 2014. 4 the economics times. china offers to finance 30 percent of indias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plan, 2014. plan-infrastructure-sector. 万方数据 第一章 引言 2 定的期限内融资、设计、建造和运营公共基础设施,并在运营期结束后将该基础 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的一种合作模式23,14。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从 2000 年 至 2012 年,发展中国家每年的 ppp 项目总投资额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见图 1-1)。截止到 2010 年底,巴西的 ppp 项目总投资额达到 2270 亿美元,成为近 20 年内(1990 年至 2009 年)私人部门对基础设施投资额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 2005 年至 2009 年,印度的 ppp 项目每年以 400%的速度增长,5 年内总投资额 达到 1158 亿美元,成为私人部门投资基础设施额度排名第二的发展中国家;中 国的 ppp 项目发展也很迅速,截止到 2012 年底,我国 ppp 项目已达 1064 项, 总投资额达 1193 亿美元5。由此可见,ppp 模式已成为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 家实现其经济目标及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核心理念和措施25,26。 图 1-1 发展中国家 ppp 项目投资额 (资料来源:world bank ppi database,2013) 然而, ppp 项目在繁荣发展的同时却存在很多的问题27。 与一般项目相比, ppp 项目具有建设规模大、投资额度高、资金回收周期长、参与方众多、合约关 系复杂等特征28-30。 这些特征使得 ppp 项目在运作的过程中充满了风险31,32, 如 需求风险、政府信用风险、汇率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33。在这些风险中,需求 风险是 ppp 项目所面临的关键风险之一34,35。由于 ppp 项目所实现的需求量极 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需求风险在实践中发生的概率较高。作为私人部门 运营收益的直接影响因素, 需求风险如何在私人部门和政府之间分担直接关系到 ppp 项目的可持续运作。 事实上, 实践中有很多 ppp 项目正是因为需求风险分担 5 world bank.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pi) project database, /. 0 50 100 150 200 250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单位:单位:10亿美元亿美元 万方数据 第一章 引言 3 不合理而出现重新谈判、 政府回购和项目中止33,36,37。 目前在 ppp 项目的实践中, 需求风险的分担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私人部门完全自己承担,但有些私人部 门风险承受能力有限,需求风险一旦发生,运营期的需求量会大幅下降,使私人 部门无法收回投资, 甚至运营收入低于运营成本。 如果私人部门独自承担该损失, 可能就会导致私人部门选择放弃 ppp 项目的经营权,进而导致政府回购甚至项 目中止,如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鸟巢运营成本过高,中信联合体由于不能收 回投资成本而放弃 30 年的特许经营权,由北京市政府主导经营场馆6;长春汇津 污水处理厂、上海大场水厂也遇到了类似问题,从而导致了政府回购33。另一种 方式是政府和私人部门共担。 这种共担主要体现在政府与私人部门签订事前保证 协议,如最低需求量购买保证、最小收益保证、收益上限保证等。然而,由于人 的有限理性38以及交易成本的存在39,40, 政府无法准确预知未来的可能情况, 因 此会出现事前保证过度或不足41的现象。如果政府保证过度,并兑现了其承诺, 则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如果一些意外事件发生导致政府无法兑现事前的承诺, 则会私人部门的利益受到损害。此外,事前保证的不恰当容易引发事后长时间的 重新谈判,从而使双方不但要支付签订事前保证的成本,同时又要承担事后重新 谈判的成本,导致双方所支付的成本相比于只采用事后补偿机制而言更加高昂。 如鑫远城市桥梁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闽江四桥项目由于政府不能兑现收益承诺 而造成了投资方 9 亿元人民币的亏损 7;印度大博电厂由于金融危机造成了巨额 亏损而政府保证没有兑现,导致该电厂 2001 年开始停止发电8。这些问题严重影 响了 ppp 项目的正常运行,大大降低了公众的福利,使消费者剩余不断受损; 同时,这些问题导致私人部门没有获得相应的利润,使私人部门的投资意愿大幅 降低42,为未来政府与私人部门继续合作 ppp 项目增加了难度。若上述问题未 能得到良好解决,基础设施行业将难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而且会增加市场中 的无谓损失,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针对动态、复杂的实践环境,一 些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转向需求风险发生后政府应如何进行事后补偿, 以实现 ppp 项目的可持续运作,促进 ppp 项目的良好运营。 事后补偿即在需求风险发生后政府根据需求量下降水平等一系列因素考虑 对私人部门的补偿额度。不同于事前保证,事后补偿是针对需求风险发生的程度 和 ppp 项目本身的属性来确定补偿额度,因而可以避免在未知风险和损失大小 时盲目预测未来的亏损而导致的保证额度过度或不足;同时,事后补偿不需要支 6 第一财经周刊, 中信集团放弃“鸟巢”30 年特许经营权, 2009. 7 新华网, 盲目承诺出恶果:港商索赔 9 亿元, 2004. 8 indian power sector. enrons dabhol power project, 2011. 万方数据 第一章 引言 4 付需求风险发生前的保证成本,政府和私人部门可以直接就补偿额度进行谈判, 因此可以使总成本大大降低。因此,事后补偿机制是一种更有效、成本更低的风 险分担机制,合理的补偿机制可以有效地降低私人部门的损失,同时避免 ppp 项目运营期出现问题而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根据对 ppp 项目实践中存在问题 的观察和分析,给出了如图 1-2 所示的本文实践路径依赖图。 图 1-2 本文实践路径依赖图 ppp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研究内容 重新谈判 政府回购 项目中止 ppp项目事后补偿机制项目事后补偿机制 运营期延长机制运营期延长机制需求量补偿机制需求量补偿机制 价格补偿机制价格补偿机制 构建利润及消 费者剩余模型 运营期延长有 效的边界条件 实现帕累托改 进的延长范围 构建利润及消 费者剩余模型 需求量补偿有 效的边界条件 实现帕累托改 进的补偿范围 构建利润及消 费者剩余模型 价格补偿有效 的边界条件 实现帕累托改 进的补偿范围 研究问题 需求风险分担 机制不合理 事前保证缺陷 有限理性 保证成本高 私人部门风险 分担过多 政府保证 不兑现 私人 部门 承受 风险 损失 重新谈判 政府回购 项目中止 消费者剩余降低 政府利益受损 私人部门亏损 投资意愿降低 ppp项目工程实践现状观察项目工程实践现状观察 现实背景 万方数据 第一章 引言 5 但目前关于 ppp 项目事后补偿机制的研究有以下三点不足:第一,目前的 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政府的资金补偿问题,而政府采用 ppp 模式的最主要目的之 一是解决政府的财政不足问题,所以对于政府而言,时间补偿即延长私人部门的 运营期可能比资金补偿更容易被政府和公众接受,也可能会更可行,但已有研究 缺乏对此类补偿机制的探讨。第二,目前学者们虽然研究的是资金补偿,但并没 有考虑补偿金额的形成机制, 在实践中应用时容易被公众认为不透明或政治腐败 等。第三,这些研究主要基于的目标函数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即使消费者剩余有 较大损失,只要私人部门利益的提高大于消费者剩余的损失,政府也可以进行补 偿。但是,只注重社会效率的提高而忽视社会剩余分配的公平并不利于 ppp 项 目的可持续运作。因此,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时,政府的补偿不应以一方利益的 增加为目标,而应以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为目的,从而 实现双方“共赢”。 鉴于此,本论文以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为目标,研究 ppp 项目需求量下降情形下政府的事后补偿机制, 这里的 ppp 项目需求量下降是 指在 ppp 项目的运营期间因一些事件发生导致所实现的需求量低于原来的需求 量,即需求风险发生。本论文将根据补偿形式和补偿内容将事后补偿机制分为运 营期延长机制、需求量补偿机制和价格补偿机制,研究每种补偿机制能够实现私 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件; 明确能够实现政府和私人部 门之间帕累托改进的补偿范围以实现 ppp 项目的良好运作。 1.1.2 研究意义 本文以最终用户付费的交通类 ppp 项目为研究对象, 以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 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为目标, 研究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时, 运营期延长机制、 需求量补偿机制和价格补偿机制三种政府事后补偿机制能否实现私人部门利润 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以及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 进的边界条件和有效补偿范围。本文旨在为政府建立有效的事后补偿机制、科学 确定补偿范围提供理论支持,并在此基础上,指导私人部门和政府更加公平合理 地进行风险分担以保证 ppp 项目的可持续运作。归纳起来,本文具有以下三个 方面的理论意义。 (1)揭示了三种事后补偿机制对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关系 本文首先识别了 ppp 模式下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模型中所涉及的参 数及其相关性质并建立了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时政府不对私人部门进行补偿的 情形下私人部门的利润模型和消费者剩余模型; 然后分别构建了运营期延长机制、 需求量补偿机制和价格补偿机制三种事后补偿机制下的私人部门利润模型和消 万方数据 第一章 引言 6 费者剩余模型, 并对比分析了政府采取补偿机制和政府不补偿私人部门两种情形 下私人部门利润的变化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从而揭示出三种事后补偿机制对私 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关系。 (2)识别了三种事后补偿机制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 改进的边界条件及相应的补偿范围 事后补偿机制只有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才可能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 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 即政府只有在有效的范围内给予私人部门补偿才可以使 私人部门和消费者的利益均得到提高。 本文以政府不补偿私人部门情形下的私人 部门利润模型和消费者剩余模型为基础, 通过分析每种事后补偿机制对私人部门 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关系, 识别了每种事后补偿机制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 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件, 进而给出了每种事后补偿机制能够实现双 方帕累托改进的补偿范围,并构建了科学的事后补偿机制。 (3)有助于 ppp 项目风险分担理论的发展 需求风险是 ppp 项目中市场风险的一种, 是 ppp 项目面临的最主要也是最重 要的风险因素之一。目前学者们主要从事前保证的角度对 ppp 项目需求风险分 担机制进行研究, 然而由于风险发生前政府无法对风险准确预估且保证成本过高, 使得事前保证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本文从事后补偿的角度研究了 ppp 项 目需求风险的公平分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之前对 ppp 项目风险分担机 制研究的不足,这将有助于 ppp 项目风险分担理论的发展。 同时,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为政府科学选择补偿机制,合理确定补偿范围提供决策支持 本文研究了运营期延长机制、需求量补偿机制和价格补偿机制三种事后补偿 机制能否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以及能够实现私人部门 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件, 为政府科学选择事后补偿机制提供了 判断标准。同时,本文的研究还给出了每种事后补偿机制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 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进的有效补偿范围, 从而为政府合理确定补偿范围提供决 策支持和科学认识。 (2)有助于增加私人部门投资基础设施的意愿 作为私人部门运营收益的直接影响因素,需求风险的发生即运营期间需求量 下降往往会使私人部门遭受巨大的损失,甚至会使私人部门不得不中止运营,这 严重降低了私人部门未来投资 ppp 项目的意愿。本文关于政府事后补偿机制的 研究是为了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达到双方“共赢”。 本文建立的政府事后补偿机制能够更加公平地分担需求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从而 有助于增加私人部门投资基础设施 ppp 项目的意愿。 万方数据 第一章 引言 7 (3)有助于 ppp 项目的可持续运作 本文研究了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时,政府如何通过运营期延长机制、需求量 补偿机制和价格补偿机制对私人部门进行补偿来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 余的帕累托改进,这将有助于提升 ppp 项目风险分担的公平性,避免因私人部 门无力承担该损失而出现政府回购甚至项目中止现象,从而有助于 ppp 项目的 可持续运作和健康发展,同时为提高 ppp 项目的运作效率提供理论指导。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安排 1.2.1 研究内容 依据研究背景提出的需解决的关于 ppp 项目政府事后补偿的重要问题, 本论 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分为 c1至 c5五个部分,其中 c1针对的是运营期间需求量下 降时政府不给予私人部门补偿的情形,c2针对的是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时政府 延长私人部门运营期限的情形,c3、c4针对的是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时政府给 予私人部门需求量补偿的情形,c5针对的是运营期间需求量下降时政府给予私 人部门价格补偿的情形。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c1:构建政府不补偿情形下私人部门利润模型和消费者剩余模型 给出建立政府不补偿情形下私人部门利润模型和消费者剩余模型所基于的 一些基本假设;识别 ppp 模式下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模型中所涉及的参 数以及这些参数的表达式、性质、取值范围和参数间的大小关系;对比分析未发 生需求风险时和发生需求风险后私人部门所确立的收费价格;在此基础上,建立 需求风险发生后政府不对私人部门进行补偿的情形下私人部门的利润模型和消 费者剩余模型,从而为研究 c2c5政府给予私人部门补偿对私人部门的利润和 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提供比较的基准。 c2:识别运营期延长机制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的边 界条件和有效的补偿范围 构建运营期延长机制下的私人部门利润模型和消费者剩余模型;基于 c1所 建立的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基准模型, 对比分析政府采取运营期延长机 制和政府不补偿私人部门两种情形下私人部门利润的变化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以揭示运营期延长机制对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根据该影响关系, 识别运营期延长机制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 件,给出有效的运营期延长范围。 万方数据 第一章 引言 8 c3:识别价格上限不变情形下需求量补偿机制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 余的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件和有效的补偿范围 构建价格上限不变情形下政府采用需求量补偿机制后的私人部门利润模型 和消费者剩余模型;基于 c1所建立的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基准模型, 对比分析政府采取需求量补偿机制和政府不补偿私人部门两种情形下私人部门 利润的变化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以揭示价格上限不变情形下需求量补偿机制对 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根据该影响关系,识别价格上限不变情形下 需求量补偿机制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件, 给 出有效的需求量补偿范围。 c4:识别价格上限重新设定情形下需求量补偿机制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 者剩余的帕累托改进的边界条件和有效的补偿范围 构建价格上限重新设定情形下政府采用需求量补偿机制后的私人部门利润 模型和消费者剩余模型;基于 c1所建立的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基准模 型, 对比分析政府采取需求量补偿机制和政府不补偿私人部门两种情形下私人部 门利润的变化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以揭示价格上限重新设定情形下需求量补偿 机制对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影响;根据该影响关系,识别价格上限重新 设定情形下需求量补偿机制能够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帕累托改进的 边界条件,给出有效的需求量补偿范围。 c5:识别价格补偿机制实现私人部门利润和消费者剩余的帕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