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基于UC3844的变频器IGBT驱动电源设计.pdf_第1页
【期刊论文】基于UC3844的变频器IGBT驱动电源设计.pdf_第2页
【期刊论文】基于UC3844的变频器IGBT驱动电源设计.pdf_第3页
【期刊论文】基于UC3844的变频器IGBT驱动电源设计.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第4 5 卷第5 1 2 期 2 0 0 8 年第惦期 电测与仪裹 日e e t r i c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 & i m m m m n t a t t o n v d l 朽n 0 5 1 2 a u g 2 0 0 6 基于u c 3 8 4 4 的变频器i g b t 驱动电源设计 武素珍t ,王琨z ( 1 西京学院,西安7 1 0 1 2 3 ;2 佳木斯供电公司,黑龙江佳木斯1 5 4 4 0 0 ) 摘要:利用电流型p w m 控制器u c 3 8 4 4 设计单端反激式i g b t 马区动电源。介绍了电压型p w m 控制器和电流型p w m 控制器的区别并详细说明电流型p w m 控制器u c 3 8 4 4 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单端反激式驱动电源的拓扑结构,并详细介绍外围电路的搭建和器件选取数值计 算过程。最后给出样机实验波形,该驱动电源经长时间运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变频器 i g b t 驱动的要求,表明该设计方案正确、可靠,在工程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驱动电源;u c 3 8 4 4 ;变频器 中图分类号:7 i p 2 1 1 文献标示码:b文章编号:1 0 0 1 1 3 9 0 ( 2 0 0 8 ) 0 8 0 0 5 7 0 4 d e s i g no fp o w e rs u p p l yf o ri n v e r t e r si g b td r i v eb a s e do n u c 3 8 4 4 w us u z h e l w a n gk u n 2 ( 1 x i j i n gu n i v ,x i a n7 1 0 1 2 3 ,c h i n a 2 j i a m u s ie l e c t r i cp o w e rc o m p a n y ,j i a m u s i1 5 4 4 0 0 ,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as i n g l e e n df l y b a c ki g b td r i v i n g c o n v e r t e rb a s e do nc u r r e n t m o d ep w m c o n t r o l l e ri sp r e s e n t e di nt h i sp a p e r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v o l t a g e m o d ep w mc o n t r o l l e r a n dc u r r e n t m o d ep w mc o n t r o l l e ri si n t r o d u c e d ,a n dt h ep r i n c i p l eo fu c 3 8 4 4i sd i s c u s s e di n d e t a i l b ya n a l y z i n gp e r i p h e r yc i r c u i t ,t h ed e s i g np r o c e s sa n dt h ep r a c t i c a lp a r a m e t e ro ft h e c i r c u i t f i n a l l y ,t h es y s t e mw a v e f o r m s a r ep r e s e n t t h ee x p e r i m e n tt e s t i f i e st h a t ,t h ep o w e r h a so u t s t a n d i n gs t a b i l i t y ,a n dt h ep e r f o r m a n c em e e t st h ed e m a n do ft h ei n v e r t e r t h ev a l i d i t y o ft h i sm e t h o di sp r o v e db yt h ep r a c t i c a la p p l i c a t i o n k e yw o r d s :p o w e rs u p p l y ,u c 3 8 4 4 ,i n v e r t e r o 引言 通用型变频器硬件设计的一个重点是驱动电源 的设计。在变频器中开关电源一般采用主回路直接供 电方式,这样就要求设计的电源工作范围要比较宽, 需在d c 2 0 0 v d c 8 0 0 v 之间正常工作。在d c 2 0 0 v 电源 时主要考虑电源的功率能否满足要求,即回路的电流 问题;在d c 8 0 0 v 电源时主要考虑电源的耐压能否满 足要求,即回路的电压问题。 开关电源的控制电路可以分为电压型p w m 控制 器和电流型p w m 控制器。电压型p w m 控制器是指控 制器按反馈电压来调节输出脉宽;电流型p w m 控制 器是指控制器按反馈电流来调节输出脉宽。前者是一 个单闭环电压控制系统,在其控制过程中电源电路中 的电感电流未参与控制,是独立变量,开关变换器为 二阶系统,而二阶系统是一个有条件的稳定系统;后 者是一个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电感电流不再 是一个独立变量,从而使开关变换器成为一个一阶无 条件的稳定系统,因而很容易不受约束地得到大的开 环增益和完善的小信号、大信号特性。为此,应用电流 控制型芯片( 峰值电流控制) u c 3 8 4 4 设计了一i g b t 驱 动电源,其主要技术指标为:l o 路输出,总功率6 0 w ; 工作频率为4 0 k h z ;输人交流电压范围为3 8 0 v 1 5 。 1 电压p w m 控制器和电流型p w m 控制器控制原 理及性能比较 1 1电压型p w m 控制 电压型p w m 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 所示。电源输出 一5 7 万方数据 总第4 5 卷第5 1 2 期 2 0 0 8 年第0 8 期 电测与仪表 日e c t r l c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 &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v o i 4 5n o 5 1 2 a u g 2 0 0 8 反馈电压嘀基准电压比较放大得到误差电压以。 该误差电压再与锯齿波发生器产生的锯齿波信号进 行比较。产生占空比变化的矩形波驱动信号。这种结 构属于典型的单闭环系统,缺点是控制过程中主电路 的电流没有参入输出控制。由于电感的作用,电流滞 后于电压的变化,因而系统响应速度慢,稳定性差。 u 图1电压型p w m 控制系统框图 1 2 电流型p w m 控制 电流型p w m 控制系统是针对电压 p w m 型的缺点发展起来的,它在原有的 电压环上增加了电流反馈环节,构成电压 电流双闭环控制。内环为电流控制环,外 ( 2 ) 负载调整率好。由于电压误差放大器可专门 用于控制占空比,以适应负载变化造成的输出电压的 变化,因而可大大改善负载调整率。 ( 3 ) 系统稳定性好。 2电流型p w m 控制芯片u c 3 8 4 4 的基本原理 u c 3 8 4 4 是电流型单端输出式p w m 控制芯片,其 最大占空比为5 0 ,具有过压保护和欠压锁定功能, 1 6 v ( 通) 和1 0 v ( 断) 的欠压锁定门限十分适合于离线 变换器。其内部框和引脚图如图3 所示冈。 弋 州 i 环为电压控制环。无论电流的变化,还是电压反馈输人- 电压的变化,都会使p w m 输出脉冲占空 确 比发生变化。这种控制方式可改善系统的 输出h 电压调整率,提高系统的瞬态响应速度, 增加系统的稳定性。其控制系统框图如图 r _ 1 堡兰塑 蟒 误差l 放大器i l 15 石l j 洳遵裂 i 吉电流取样 地土删 括号内是d 后缀s o - 1 4 封裴的臂脚号 比较嚣 i 轸能辑 u o e 1 3u c 3 8 4 4 内部框图及引脚图 图2电流型p w m 控制系统框图 电流型p w m 是在脉宽比较器的输入端,直接用 流过输出电感线圈电流的信号与误差放大器输出信 号进行比较,从而调节占空比,使输出的电感峰值电 流跟随误差电压变化而变化。由于结构上有电压环、 电流环双环系统,因此,无论开关电源的电压调整率、 负载调整率和瞬态响应特性都有提高,是目前比较理 想的新型p w m 控制器【l j 。 1 3电流型p w m 控制的优点 ( 1 ) 电压调整率好。输入电压的变化立即引起电 感电流的变化,电感电流的变化立即反映到电流控制 回路而被抑制。不像电压控制要经过输出电压反馈到 误差放大器,然后再调节的复杂过程,所以响应快。如 果输人电压的变化是持续的,电压反馈环也起作用, 因而可以达到较高的线性调整率。 一5 8 一 在图3 中,电压反馈输入和2 5 v 基准电压之差经 误差放大器放大后作为门限电压,与电流取样输入经 采样后的电压,一起送到电流取样比较器。当电流取 样电压超过门限电压后,比较器输出高电平触发r s 触发器,然后经或非门输出低电平,关断功率管,并保 持这种状态直至振荡器输出脉冲到触发器和或非门 为止。这段时间的长短由振荡器输出脉冲宽度决定。 p w m 信号的上升沿由振荡器决定,下降沿由功率开 关管电流和输出电压共同决定。u c 3 8 4 4 的振荡工作 频率由引脚4 与引脚8 之间所接定时电阻尺,、引脚4 与 地之间所接定时电容c 般定。计算公式为:厂- 1 7 2 尺f 阳引脚2 是电压反馈端,将反馈电压加至误差放大 器的反相输入端,与同向输入端的2 5 v 基准电压进行 比较。产生误差电压。利用内部误差放大器可以构成 电压环。引脚3 是电流反馈端,电流取样电压由引脚3 输入到电流比较器。当引脚3 电压大于l v 时,输出关 闭。利用引脚3 和电流比较器可以构成电流环。引脚1 是补偿端,夕f 、接阻容元件以补偿误差放大器的频率特 性;引脚8 为5 v 基准电压,带载能力5 0m a ;引脚6 为推 挽输出端,有拉、灌电流的能力;引脚5 为公共端;引脚 黼 吣。删籼。删愀畸辆一 万方数据 总第4 s 卷第5 1 2 期 2 0 0 8 年第惦期 电测与仪表 e l e c t r i c a l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v d 4 sn 0 5 1 2 a u g 2 0 0 8 7 为集成块工作电源端,电压范围为8 5 。3 7 v 。 对于电流型控制芯片u c 3 8 4 4 ,使输出驱动信号关 断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引脚1 电压降至1 v 以下,另 一种是将引脚3 电压升至1 v 以上。这两种方法都是使 电流比较器输出高电平,p w m 锁存器复位,关闭输出 端,直至下一个时钟将p w m 锁存器置位为止。根据这 一原理,可以控制引脚l 、3 电压的变化,实现各种必 要的保护。 3 驱动电源拓扑结构 本系统采用单端反激式变换器电路,单端反激式 变换器电路拓扑如图4 所示p 1 4 1 。 图4 反激变换器电路拓扑图 3 1 变压器原边缓冲电路设计 在反激变换器中,开关管所受开关应力较高,这 主要是开关管关断时漏电感引起开关管集电极电压 突然升高所致。抑制开关应力有两个方法:一种是减 小漏电感;另一种是耗散过压的能量,或者使能量反 馈回电源中。本文采用了第二种方法,在变压器原边 并联r c d 缓冲器闭。 已知该开关电源输出功率为6 0 w ,工作频率为 4 0 k h z ,变压器漏感为0 2 m h ,变压器原边峰值电流 0 4 6 a 。当开关管关断时电路会发生高频谐振而使开 关管d s 两端电压升高,但是由于漏感产生的y 卿匹的 能量能够及时转移到c 2 中,而使c 2 的端电压从次级反 射电压y 傩上升到最大值( v o r + v s 咄r 3 ;当开关管导通 时,c 2 通过电阻r ,、r 激电,这样在下个周期开关管关 断前,能够使得c 2 的端电压从( y 傩+ y 剥恢复到v o a 。 这样,只要能够合理设置时间常数,就能保证在一个 周期内将漏感转移到c :中的能量释放完毕。据此,可 以估算出电容的取值: l ;i c y 22 式中为漏感;肋充电电流;u 为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这里取5 4 0 v 。所以电容c 为0 1 5 n f 。因漏感引起的初、 次级能量传输的延迟时间为: a t :j l e 式中y 鲫范取2 0 v ,则延迟时间为0 0 0 5 m s 。开关管导通 关断周期为1 4 0 k h z = 0 0 2 5 m s ,所以电容上储存能量 至少能够在( 0 0 2 5 2 0 0 0 5 ) m s 内释放给电阻。考虑到 u c 3 8 4 4 占空比一般达不到5 0 ,所以取时间常数r = 0 0 1 m s ,则电阻取值至少为1 k q 。电容放电期间电阻 上的平均电压取为1 2 0 v ,此时电阻上功耗为1 4 4 w 。 为了平衡电阻功耗、放电时间等因素,我们最终选取 电容c 为ln f 1 0 0 0 v ,两个电阻的阻值为5k 1 2 、额定功 耗1 w 的电阻。各部分电路如图5 和图6 所示。 图5 缓冲电路原理图 3 2u c 3 8 4 4 外围电路设计 u c 3 8 4 4 的供电采用开始时由原边主电路通过电 阻分压供给,电路正常工作后由副边供电。一般情况 下u c 3 8 4 4 的工作电流为1 一1 5m a ,则r = 5 4 0 v 1 5 m a = 3 6 0k 1 ) 。所以,尺2 、尺1 6 、r 1 7 取为1 0 0k f t 2 w ,r 1 8 取为5 1k f t 1 w l p 可( 见图5 ) 。工作频率由振荡电阻尺1 2 和电容c 6 决定( 见图6 ) 。实际工作频率是阻容频率的 一半,所以定时电阻取为2 0k o ,电容取为1 0 0 0p f 。脚 6 是输出端,经一个限流电阻( 5 6 q 1 w ) 限流后驱动功 率m o s f e t ( 2 s k l 3 1 7 ) 。为保护功率m o s f e t ,在脚6 9 v t : 联一只1 8 v 的稳压二极管。 3 3 电流反馈电路设计 u c 3 8 4 4 采用的是峰值电流控制模式,脚3 是电流 比较器同相输人端,接电流取样信号输入,即电流内 环,由r 。,和脚3 组成。从脚3 引入的电流反馈信号与脚 1 的电压误差信号比较,产生一个p w m ( 脉宽调制) 波。由于电流比较器输入端设置了1 v 的电流阈值,当 电流过大而使电阻r 。止的电压超过1 v ( 即脚3 电平大 于i v ) 时,将关断p w m 脉冲,反之,则保持此脉冲。为 了消除电流波形前沿尖脉冲引起的不稳定性,由尺。 和c 8 构成的r c 滤波器【4 】。 由于电阻尺。,检测出的是峰值电流,因此它可以 精确地限制最大输出电流,被检测的峰值电流为k = 一5 9 万方数据 总第4 5 卷第5 1 2 期 2 0 0 8 年第0 8 期 电测与仪裹 e l e e t r i 咖m e l l s u r e m e n t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v d 4 5n o 5 1 2 a u g 2 0 0 8 1 ,尺塔。这里采样电阻尺。,取为1 1 1 1 w ,r c 滤波器中的 r 1 取为3 6 k q ,c 8 取为1 0 0 0 p f 1 2 v 。 3 4 电压反馈电路设计 t i a 3 1 的参考端( r e f ) 和阳极( a n o d e ) 间是稳定 的2 5 v 基准电压,它将取样电阻尺,上的电压稳在 2 5 v 。当输出电压增大,经r ,、尺。、尺,分压后得到的取 样电压( 即r a 间的电压) 大于2 5 v 时,流过t l 4 3 1 的 电流增大,其阴极电压下降,光耦原边二极管发光,传 递到副边三极管,进而使得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减少, 从而降低输出电压。 之所以选取r ,、尺。、r ,三个电阻是为了在实际工 作中可方便的调节r a 之间的电压为2 5 v 。基于上述 分析,三个电阻分别取为2 k o 、3 k q 、l k q 。另外,为降 低误差放大器的高频增益,t l 4 3 1 的r c 间接人一个 l t t f 的电容。同时在l e d 原边二极管两侧并联一个 l k q 的电阻,它的作用是保证l e d 导通时电流从零开 始增加。电路结构如图6 所示。 4 实验分析 在变压器原边电感量为5 3 6 m h 、主开关管为 2 s k l 31 7 ,分别在轻载12 0 f 和满载8 0 f l 情况下考核了 此电路。图7 为输出电压纹波波形,从图7 中可以看出, 满载时输出电压的纹波除了少数的毛刺,其主要部分 小于0 1 v ,与输出电压( 2 0 v ) 相比,不到其0 5 ,说明 此电路的输出纹波很小,达到了设计指标的要求;而 a 2 0 d i v 儿0 1 v d i v t l l o t “d i v 口0 1 v d i v ( a ) 轻栽( b ) 满裁 图7 输出电压纹波波形 轻载时毛刺也很少,工作情况很理想。 用【j 】电子工程师,2 0 0 5 ,( 1 ) 5 结束语 1 2 1o ns e m i c o n d u e t o r u c 3 8 4 4 d a t a s h e e t z 2 0 0 0 ,l 在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中,电流型p w m 控制器2 雾笳意萼电压关断型缓冲电路分析及设计方法叽电子设计 u c 3 8 4 4 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介 4 1 张志薇& 辉基于u c 3 8 4 4 的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