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不同,下列哪一种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 )。A.牙齿咀嚼B.胃蛋白酶的消化C.肌胃收缩D.微生物发酵2必需脂肪酸为( )脂肪酸。A.短链脂肪酸B.长链饱和脂肪酸C.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D.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3碘作为必需微量元素,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 )组成,调节体内代谢平衡。A.甲状腺B.肾上腺C.胰腺D.皮脂腺4营养物质代谢后产生代谢水最多的是( )。A.粗蛋白质B.粗脂肪C.粗纤维D.无氮浸出物5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 )。A.消化能B.代谢能C.气体能D.生产净能6反刍动物如奶牛饲粮中粗纤维严重不足或粉碎过细时,会产生( )。A.蹄叶炎B.乳酸中毒C.瘤胃不完全角化D.皱胃位移E.乳蛋白率降低7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 )。A.消化能B.代谢能C.气体能D.生产净能8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家禽饲料时,( )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A.蛋氨酸B.赖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9维生素B1又叫硫胺素,对于禽类的典型缺乏症表现为( )。A.脚气病B.多发性神经炎C.麻痹症D.佝偻病10以下( )的吸收主要是以被动吸收的方式进行吸收。A.电解质B.短链脂肪酸C.水D.氨基酸11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A.蛋白质B.脂肪C.无氮浸出物D.粗纤维12反刍动物使用高精料饲粮时,容易出现酸中毒,饲粮中添加缓冲剂,可以提高瘤胃的消化功能,防止酸中毒,生产中常用的缓冲剂为( )。A.碳酸氢钠B.氢氧化钠C.硫酸铜D.氯化钠13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A.贫血B.佝偻病C.夜盲症D.渗出性素质14寡肽是含有( )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A.10个以上B.2个以上C.50个以下D.2-10个15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B.佝偻病C.夜盲症D.皮肤角质化不全答:1、B2、D3、A4、B5、A6、A,B,C,D7、A8、A9、B10、D11、D 12、A13、D14、D15、D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1钙和磷的典型缺乏症有( )( )( )。2反刍动物日粮中使用非蛋白氮作为氮源时,氮硫比例大于( )可能引起硫缺乏。3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微量元素( )或维生素( )。4与家禽产软壳蛋有关的维生素是( ),鸡发生渗出性素质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 )或微量元素( );禽类的硫胺素的典型缺乏症( )。5寡糖的营养和益生作用表现为( )、结合并排出外源性病原菌、( )和寡聚糖的能量效应等四个方面。6水中有毒的物质包括( )、( )、( )等。答:1、佝偻病骨质软化症软骨症产褥热任意填三个2、10-12:13、硒E4、维生素DE硒多发性神经炎5、促进机体肠道内微升态平衡调节体内的免疫系统6、硝酸盐重金属盐亚硝酸盐或氟化物三、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1动物营养答: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物理、化学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2瘤胃降解蛋白质(RDP)答:RDP瘤胃内被微生物降解饲料蛋白质称为瘤胃降解蛋白。3理想蛋白答:理想蛋白是指氨基酸组成和比例与畜禽氨基酸需要完全一致的蛋白质。4美拉德反应答:饲料热处理温度过高或者时间过长,对氨基酸的消化有不利影响,在干燥的条件下,使得蛋白质肽链上的游离氨基酸与还原糖中的醛基形成一种氨糖复合物,不能为蛋白酶消化称为美拉德反应。 5随意采食量答:随意采食量指动物在充分接触饲料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才是饲料的数量。 四、简答题(30分,每题10分)1不同种类动物的消化道有何特点,对饲料利用有何影响?答:口腔:猪口腔内牙齿比较发达,可对食物进行充分而细致的咀嚼。家禽的喙代替的家畜的唇、颊口腔中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直接进嗉囊。马口腔内的牙齿比猪发达,对饲料咀嚼时间长、更细致。反刍动物没有牙齿,具有独特的反刍现象。胃:猪又一个相对大的胃,结构上属于单室胃。家禽具有两个胃和一个嗉囊,一个是腺胃,分泌消化液,另一个是肌胃,家禽吞食沙砾可在肌胃研磨食物。马尾比较小,胃中只消化少量食物,主要作用是推动食物进入小肠。反刍动物的特点是有四个胃,前三个称为前胃,后一个真胃。肠道:各种动物的小肠结构和作用相似,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大肠,大肠由盲肠、结肠和直肠组成。住具有长而简单的小肠,相对较大的盲肠和一个囊状的结肠,主队纤维的消化能力有限。家禽有两根盲肠,大肠较短,泄殖腔有三个开口分别是消化泌尿和生殖孔的共同通道。禽的微生物消化主要在盲肠内进行可消化粗纤维、产生VFA,总的来说消化粗纤维比猪弱。马具有较短的小肠,大肠发达,盲肠很大,属于结肠发酵者。反刍动物的大肠对食物进行第二次微生物发酵,与瘤胃相似,反刍动物的瘤胃和大肠有很强的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同时提高的能量的利用效率。2碳水化合物有什么营养功能?答:碳水化合物总营养性多糖的生理作用有:1.动物体内的能量源物质2.动物体内的能源储备物质3.动物产品合成原料4.营养性多糖的其他作用还有减少动物体内蛋白质的的分解功能,同时ATP的大量合成有利于氨基酸的代谢和蛋白质的合成等;结构性多糖的作用对于反刍动物来说有提供能量,一种必须的营养素、促进消化道的正常发育,影响产奶等生产性能。单胃动物来说,提供能量,促进消化道发育,有时也会降低有机化合物的消化率。3简述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分类及营养生理功能。答:必需脂肪酸是指体内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粮供给,在体内有明确生理功能,是对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不可缺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为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主要生理功能是1.作为生物膜的构成物质2.合成前列腺素3.调节胆固醇代谢。五、论述题(10分)三聚氰胺能否被动物利用?畜禽采食含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后,对肉蛋奶等产品的安全有何影响?答:三聚氰胺(英文名: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简称三胺,俗称蜜胺、蛋白精,又叫2 ,4 ,6- 三氨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三聚氰胺含氮量为66.6%,是鲜牛奶的151倍,是奶粉的23倍。每100g牛奶中添加0.1克三聚氰胺,理论上就能提高0.625%蛋白质。三聚氰胺不被代谢,很快即通过尿液排出,在血浆中的半衰期约为3小时。该化合物具有急性毒性。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大鼠的经口半数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3161毫克。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食品造成的主要中毒症状是大、小鼠的结石、炎症反应、膀胱增生、膀胱结石和血尿症等;狗的三聚氰胺晶尿症。在为期103周的试验中,向雄性大鼠喂食三聚氰胺含量为4500 ppm(相当于225毫克/每日每公斤体重)的食物,结果发现大鼠患有膀胱癌,但雌性大鼠及雄性或雌性小鼠则未患膀胱癌。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得出的结论是,有足够的动物试验证据显示,在造成膀胱结石的情况下,三聚氰胺具有致癌性。2009年先后发生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三聚氰胺鸡蛋事件等。不法分子在奶粉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直接导致以奶粉为主要食物的婴幼儿广泛发生肾脏结石。不法分子在饲料中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不仅造成动物代谢负担,可能影响危害动物健康和降低生产性能,而且造成肉蛋奶及其加工制品中三聚氰胺残留,危害消费者健康,尤其是婴幼儿的健康。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教案)第一节 消化与吸收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消化、吸收的概念以及食物吸收的方式及过程、消化吸收过程。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消化、吸收的基本概念,三大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主要部位及过程。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消化、吸收的基本概念,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部位和过程。教学内容一、消化与吸收的概念食品在消化道内分解成能被生物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消化作用的化学反应机制是水解作用。食品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消化和吸收是二个紧密联系的过程。除了水、无机盐、维生素、单糖、氨基酸和某些脂质以外,其它高分子营养素(多糖、蛋白质、肽和一部分脂质)在被吸收利用以前,都必须先经消化液(唾液、胃液、胰液和肠液)中各种酶的催化下水解。食品的消化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靠消化液及其酶的作用,把食品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叫化学性消化。另一种是靠消化道运动如口腔的咀嚼和消化管的蠕动,把大块食物磨碎,叫物理性消化(机械性消化)。 二、消化系统组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二部分组成(图1-1)。 1、消化道是一条从口腔到肛门的肌性管道,它既是食品通过的管道,又是食品消化、吸收的场所。根据位置、形态和功能的不同,消化道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和肛门,全长810m。消化管可以通过蠕动、节律性分节运动、摆动和紧张性收缩等运动方式混合食物和推进食物。(图1-2) 2、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胰,肝和小肠腺等。这些消化腺有的就存在于消化道的管壁内,如胃腺、肠腺,其分泌液直接进入消化道内,有的则存在于消化道外,如唾液腺、胰和肝,它们有专门的腺管将消化液送入消化。 三、消化食物在人和动物体内的消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口腔内消化;胃内消化;小肠消化。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由不同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消化液中含有许多成分,其中消化酶是重要的成分。参与消化作用的消化液及其酶见表11。(一)口腔消化 口腔的主要消化功能就是通过咀嚼把进入口腔内的大块食物初步磨细切碎并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以利于食物的吞咽。(二)胃 胃的主要功能是贮存食物,对食团进行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而形成食糜,同时也能调节食糜进入十二指肠的速度,从而调节消化吸收的快慢。胃液的消化作用主要有:1、胃酶的作用。胃中主要的消化酶是胃蛋白酶,它以酶原的形式存在于腺细胞,分泌入胃内的酶原并不具有活性,必须经胃酸或已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激活后,才具有催化作用。 2、胃酸的作用。胃酸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盐酸,它为胃蛋白酶的活动提供酸性环境,并能杀灭或抑制胃内的细菌。胃酸还可促进胰液、肠液的分泌,以及有利于钙、铁的吸收。另外,胃液中含有一种粘蛋白叫“内因子”,能与维生素B12结合并帮助它吸收。(三)小肠小肠是食物消化的主要场所。胰液是含有碳酸氢钠和各种消化酶的碱性液体。食糜先被这些碱性消化液中和,然后它所含的高分子营养素即受各种消化酶作用而分解。胆汁含有胆酸盐,能乳化脂肪,使其能更好地分散在水中,有利于它的消化和吸收。小肠腺分泌的肠液中也含有多种消化酶,能进一步对食物进行消化分解。(四)大肠在大肠所分泌的碱性粘稠液中,几乎不含消化酶,但是小肠液中的酶随着食糜一起进入了大肠,所以在大肠内,食物的消化作用仍在继续进行。四、吸收(一)吸收的方式 小分子物质的吸收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被动吸收,一种是主动吸收。 被动吸收取决于膜内外被吸收物质的浓度差、物质分子的大小与电荷状态等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化学过程,它包括滤过、扩散、易化扩散等作用。 主动吸收作用有高度的选择性,所以各种物质吸收的速度便不相同,以几种己糖为例,吸收速度依次为: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而戊糖又慢于己糖。 (二)吸收的部位 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里进行,小肠粘膜细胞的正常代谢功能是维持正常的吸收机制的必要条件。人的小肠长约4m,是消化道最长的一段,肠粘膜具有环状皱褶并拥有大量绒毛及微绒毛。绒毛为小肠粘膜的微小突出结构,长度为0515mm,密度约1040个mm2,绒毛上再分布微绒毛,其中分布有微血管、乳糜管(淋巴管)和神经(图1-3)。由于皱褶与大量绒毛与微绒毛的存在,构成了巨大的吸收面积(总吸收面积达200400m2),加上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约38小时,这些都是对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 一般认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是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当其到达回肠时通常均已吸收完毕。回肠被认为是吸收机能的储备,但是它能主动吸收胆汁盐和B族维生素。 大肠虽然也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但食糜经过小肠后绝大部分可吸收物质都已被吸收,剩下的几乎是不可吸收的废物,所以,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大量吸收水分以浓缩肠内腐渣,形成粪便。(三)物质的吸收途径 物质的吸收通过两条途径进行: 一是通过微血管经过肝门脉系统入肝,再运向身体各部; 一是通过乳糜管吸收,物质由淋巴系统经过胸导管再进入血液。 糖、蛋白质(以氨基酸的形式)、水、无机盐,水溶性维生素等约有90%以上是通过微血管被吸收的,而脂肪及脂溶性物质则主要通过乳糜管被吸收。(四)影响吸收的因素 影响吸收的因素有被吸收物的理化性质(如分子量大小、溶解度、分子形状和浓度等)、小肠的生理机能状态(蠕动、吸收面积、一些特殊的生理和病理状况等)和食物在消化管中的停留时间。 第二节 蛋白质教学目的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了解氨基酸营养分类、氨基酸模式及应用、食物蛋白质营养分类的依据及分类;蛋白质互补作用、氮平衡的概念与需要量;食品蛋白质营养质量的评价标淮(含量、消化率、BV、NPU、AAS)及应用。 学习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氨基酸营养分类、氨基酸模式及应用、食物蛋白质营养分类的依据及分类;蛋白质互补作用、氮平衡的概念与需要量;食品蛋白质营养质量的评价标淮(含量、消化率、BV、NPU、AAS)及应用。了解蛋白质构成体内的重要生命物质、供能作用;蛋白质的主要营养功能与营养不良;影响机体氮平衡的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重点包括氨基酸模式及应用,食品蛋白质营养质量的评价标淮(含量、消化率、BV、NPU、AAS)及应用。教学内容一、 蛋白质及其生理功能(一)蛋白质概念 蛋白质是由20种基本氨基酸以肽键连结在一起,并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的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二)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蛋白质的功能主要有: 1、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 2、构成体内各种重要生命活性物质 3、供给热能 由于蛋白质中含碳、氢、氧元素,当机体需要时,可以被代谢分解,释放出热能。1g食物蛋白质在体内约产生167kJ(4.0kcal)的热能。二、氨基酸分类和氨基酸模式(一)氨基酸分类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中,有一部分人体自身可以合成来满足机体需要,故称非必需氨基酸。有9种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它们是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对婴儿,组氨酸也是必需氨基酸。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和50,起到节约必需氨基酸的效果。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又称为半必需氨基酸。在计算食物必需氨基酸组成时,往往将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合并计算。(二)氨基酸模式所谓氨基酸模式,就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送受话器装调工创新改进考核试卷及答案
- 钢材热处理工信息保密意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飞机钣金工班前会考核试卷及答案
- 推土机司机岗位现场作业技术规程
- 2025授权代理协议书范本样式
- 安徽省郎溪二中学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2026届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咸宁市通城县数学七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杭州市英特外国语学校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专利知识点培训课件
- 生猪定点屠宰场申请书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 高二《复活》课文解读
- 大圆满前行考试题及答案
- 【衢州】2025年浙江衢州市柯城区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钢构农业大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非货币支付管理办法
- 湖北省武汉2025-202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开学分班考试-英语(解析版)
- 2025年宜昌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辅警考试题《公安基础知识》综合能力测试题(附答案)
- 高中数学重要函数图像(共62个高考压轴题必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