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pdf_第1页
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pdf_第2页
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pdf_第3页
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

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 卷第2 期 20 08 年4 月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o u r n a lo fs h e n y a n gi n s t i t u t eo fe n g i n e e r i n g ( n a t u r a ls c i e n c e ) v 0 1 4n o 2 a p t 2 0 0 8 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刘刚 ( 鸡西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系,黑龙江鸡西1 5 8 1 0 0 ) 摘要:二杆机械臂是一个典型的、简单的、具有2 一d o f 的机构,且具有较为复杂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对二杆机械臂进 行深入研究,推导出较为完整的向量方程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全面反映二杆刚性机械臂动力学特性的模型。 为进一步研究二杆机械臂的控制系统提供了完善的平台,同时应用m a t l a bs i m u l i n k 工具箱完成了对其动力学模型的仿 真工作 关键词:联立约束矩阵;雅可比矩阵;运动学和动力学;m a t l a b ;动力学仿真 中图分类号:t p 2 4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6 7 3 1 6 0 3 ( 2 0 0 8 ) 0 2 0 1 7 8 0 4 二杆机械臂是一个典型的、简单的、具有2 一d o f 的机构,且具有较为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一般情况下, 对机械臂的分析和建模主要有牛顿一欧拉法、拉格朗 日法、逆动力学法、有限元法和奇异摄动法等 1 刚性2 一d o f 机械臂的分析 二杆机械臂有2 个输入,分别由位于关节处的2 个电机输出的力矩驱动图1 为二杆机械臂模型的示 意图 图1 :杆机械臂模型 1 1 向量方程的推导 基于图1 关于z 轴和y 轴的定义,可推导得到关 于机械臂末端( 有效载荷) 位置的方程( 1 ) 和( 2 ) x p l = r l o o s 0 1 + r 2 c o s ( 8 1 + 0 2 ) ( 1 ) 收稿日期:2 0 0 7 一0 6 1 3 作者简介:刘剐( 1 9 8 0 一) ,男,黑龙江鸡西人,硕士,讲师 y 剐= r l s i n 0 1 + r 2 s i n ( 0 1 + 0 2 ) ( 2 ) 其中,z 硝是机械臂末端( 有效载荷) 的z 轴方向分量; y 硝是机械臂末端( 有效载荷) 的y 轴方向分量 对方程( 1 ) 和方程( 2 ) 继续求导,得到关于机械臂 末端( 有效载荷) 的速度方程( 3 ) 、( 4 ) 主州= 一r l 叫1 s i n 0 1 一r 2 ( a j l + t 0 2 ) s i n ( 0 1 + 0 2 ) ( 3 ) 多盎f = 一r l o u l c o s 0 1 + r 2 ( t 0 1 十0 ) 2 ) c o s ( 0 l + 0 2 ) ( 4 ) 其中,埘1 = 自1 ;c c ,2 = 孛2 方程( 3 ) 和( 4 ) 进一步可转化成j a c o b i a n ( 雅可比) 矩阵方程( 5 ) 的形式 引= - r l 。s + 1 - r 2 7 s2 一黜5 r l cr 2 cr 2 c , l 多州j 【 l +1 21 2j 【c c j 2j 、7 关于机械臂末端( 有效载荷) 加速度方程( 6 ) 和 ( 7 ) 可以通过进一步对方程( 3 ) 和( 4 ) 求导获得 z 州+ ( r 1 s 1 + r 2 s 1 2 ) 口1 + r 2 s 1 2 a 2 = 一 ( ,1 c 1 + r 2 c 1 2 ) 叫;+ r 2 c 1 2 遁+ 2 r 2 w 1 屹c 1 2 ( 6 ) a + ( r l $ 1 + r 2 s 1 2 ) a l + r 2 s 1 2 a 22 一 ( r l s l + r 2 s 1 2 ) 甜 + r 2 s 1 2 遁+ 2 r 2 叫1 叫2 s 1 2 ( 7 ) 其中,口1 = 汐l ;口2 = 汐2 以上方程构成了二杆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的基础, 这些方程描述了机械臂末端( 有效载荷) 的加速度与 关节处电机的角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进一步推导 化简得到描述机械臂质心位置的加速度和关节处的变 量之间关系的方程 a c l z + r c l s l a l = 一r d c l w i ( 8 ) a 。1 y r c l c l a l = 一r c l s l i ( 9 )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第2 期刘 刚: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1 7 9 a f 2 z + ( r 1 s l + r c 2 s 1 2 ) 0 1 1 + r c 2 s 1 2 a 22 ( r l c l + r 2 c 1 2 ) 斫+ r 2 c 1 2 遥+ 2 r 2 t 0 1 c | j 2 c 1 2 ( 1 0 ) a f 2 y + ( r l c l + r 2 c 1 2 ) a l + r 2 c 1 2 a 22 ( ,1 s 1 + r 2 s 1 2 ) c o + r 2 s 1 2 遥+ 2 r 2 t 0 1 眈s 1 2 ( 1 1 ) 在实际应用中,安装在机械臂关节上的传感器测 量的是相对角度,因此在这里定义的角度是相对于前 一级机械臂的转角,而不是与全局坐标轴z 轴之间的 转角 1 2 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为了获得动力学方程,应分别对机械臂进行受力 和力矩分析图2 、图3 和图4 分别为机械臂的2 个杆 和机械臂末端负荷的受力和力矩分析 图2 二杆机械臂第一个杆的受力分析 图3 二杆机械臂第二个杆的受力分析 e z , 厶g 图4 二杆机械臂末端( 有效负荷) 的受力分析 由图2 可以推导出机械臂第一个杆的运动方程 ( 1 2 ) 、( 1 3 ) 和( 1 4 ) f o l 。+ f 2 1 。= m 1 a 。1 。( 1 2 ) f o l y + f 2 1 y m l g = m 1 a f l 。y ( 1 3 ) r l 一之一陆l s l + f 2 1 y t 1 c l m l g r d c i = ! l a l ( 1 4 ) 同理,由图3 和图4 可分别推导出第二个杆和机 械臂末端( 有效负荷) 的运动方程( 1 5 ) ( 1 9 ) f 3 2 z + f 2 1 。= m 2 a 。2 , ( 1 5 ) f 3 2 ,一f 2 1 y m 2 9 = m 2 a f 2 。y ( 1 6 ) r 2 一f 2 1 z r c 2 s 1 2 + f 2 1 y r c 2 c 1 2 一f 3 2 z ( r 2 一r c 2 ) $ 1 2 + f 3 2 ,( r 2 一r c 2 ) c 1 2 = 1 2 a 2 ( 1 7 ) m 舻州= 一f 3 2 。 ( 1 8 ) m 渺b = 一f 3 2 ,一m 沼 ( 、1 9 ) 其中,z 硝表示机械臂末端( 有效载荷) 的z 轴方向分 量;妇表示机械臂末端( 有效载荷) 的y 轴方向分量; l 、甜2 分别表示关节处的角速度;口1 、口2 分别表示关节 处的角加速度;a 出、a 以。分别表示机械臂第一个杆质 心处z 方向和y 方向的加速度;a 出、a c 2 v 分别表示机 械臂第二个杆质心处z 方向和y 方向的加速度;a 如、 a 州,分别表示机械臂末端( 有效载荷) 质心处z 方向和 y 方向的加速度 1 3 二杆机械臂的联立约束矩阵 把电机的输出力矩作为系统的输入,联立6 个运 动学方程( 6 ) ( 1 1 ) 和8 个动力学方程( 1 2 ) ( 1 9 ) ,推 导出含有1 4 个变量的二杆机械臂的联立约束矩阵方 程( 2 0 ) 2 二杆机械臂的动力学m a t l a b 仿真及 结果分析 根据推导出的二杆机械臂联立约束矩阵,在m a t l a bs i m u l i n k 环境下对其进行仿真 2 1 参数设置 表1 为仿真的参数设置情况 表1 二杆机械臂参数表 其中,z 1 、z 2 分别为机械臂2 个杆的长度;m 1 、m e 分别为2 个杆的质量;k j 2 分别为2 个杆的转动惯 量;n l 、n 2 分别为2 个关节处电机的转速比 2 2 仿真及结果分析 仿真结果见图5 万方数据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