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20D44G22D4发动机维修手册.pdf_第1页
4G20D44G22D4发动机维修手册.pdf_第2页
4G20D44G22D4发动机维修手册.pdf_第3页
4G20D44G22D4发动机维修手册.pdf_第4页
4G20D44G22D4发动机维修手册.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汽油机的技术特征第一章、汽油机的技术特征 识别发动机编号: 4g22d4 发动机编号(4g20d4 的编号只与其发动机型号不同) ,刻在气缸体左侧前部下方。 2 一、 汽油机的技术性能参数 1、汽油机的整机特征参数表 项目 参数 型号 4g22d4 4g20d4 形式 缸数 缸径行程 燃烧室形状 气缸套形式 总排量 活塞平均速度 压缩比 曲轴旋转方向 点火提前角(怠速时) 点火顺序 配气相位 进气门开 进气门关 排气门开 排气门关 润滑形式 机油总容量 冷却方式 冷却液容量 外型尺寸(长宽高) (mm) 汽油机净质量 发动机编号位置 四冲程、水冷直列、16vdohc 4 9186 mm 蓬型 无 2.237l 15.48 (m/s) 10:1 左旋(面向功率输出端看) 104 1342 上止点前 23 下止点后 67 下止点前 50 上止点后 20 压力润滑、喷嘴强制润滑与飞溅润滑 复合式 加注至机油尺上限(约 5l) 闭路强制式水冷 2.5l 750595616 169kg 气缸体左前下方(面向功率输出端) 9176 mm 1.977 12.67 m/s 9.2 上止点前 39 下止点后 63 下止点前 60 上止点后 14 注:发动机的方向均为面向功率输出端看 3 2、汽油机的性能参数表 项目 参数 型号 4g22d4 4g20d4 额定总功率/转速 最大总扭矩/转速 额定净功率/转速 最大净扭矩/转速 最低燃油消耗率(总功率状态) 机油燃油消耗百分比 压缩压力转速 平均有效压力 额定功率时 最大扭矩时 升功率 比质量 104kw/5400r/min 205nm/40004400r/min 94kw/5000r/min 185nm/40004400r/min 258g/kwh 0.3% 10501360kpa250r/min 1033.1 kpa 1151.5 kpa 46.5 kw/l 1.625 kg/kw 90kw/5000r/min 180nm/36004400r/min 82kw/5000r/min 168nm/36004400r/min 1092.6 kpa 1144 kpa 45.5 kw/l 1.88 kg/kw 3、汽油机的一般技术要求 项目 参数 型号 4g22d4 4g20d4 燃油牌号 排气温度(总管) 机油压力(90) (机油牌号为 10w- 30 时) 80040r/min 200050r/min 400050r/min 机油最高温度 冷却液出口温度 冷却液牌号 进气歧管真空度(怠速) 快怠速转速 怠速转速 额定转速 怠速污染物排放量 80040r/min 时 co hc 2000100r/min 时 co hc 气门间隙 进气门 排气门 火花塞电极间隙 驱动皮带挠度(98 牛力作用下) 93 号汽油 850 90 kpa 200 kpa 390 kpa 140(断续) ;130(连续) 88105 优质乙二醇基冷却液 65kpa 2000100r/min 80040r/min 5400r/min 0.5 100ppm 0.3 100ppm 0.180.05 0.260.05 0.81mm 5000r/min 0.140.05 4 交流发电机水泵间 新皮带 用过皮带 飞轮径向跳动 各缸活塞连杆质量差 曲轴回转力矩 正时链张力 57mm 78mm 0.1mm 7g 30nm 液压张紧 4、拧紧部位力矩参数表 项目 参数 气缸盖气缸体 进气歧管气缸盖 排气歧管气缸盖 火花塞气缸盖 凸轮轴正时链轮凸轮轴 中间轴链轮中间轴 连杆盖连杆 主轴承盖气缸体 曲轴皮带轮曲轴 飞轮曲轴 油底壳气缸体 放油塞(配缠绕式垫片)油底壳 气门罩盖凸轮轴轴承盖 笔式点火线圈 机油冷却喷嘴(活塞) 爆震传感器气缸体 其它螺纹紧固件 m6 m8 m101.25 m121.25 24nm+90+90 20nm 50nm 17.522.5nm 60nm 90nm 20nm+60 33nm+60 108nm 83nm 1826nm 2530nm 45nm 45nm 15 nm 22 nm 8 nm 18 nm 39 nm 71.5 nm 注:1、拧紧力矩大于 40nm 时,公差为15%;小于 40nm 时,公差为+10%。 2、转角公差为2%。 5 二、 汽油机的附件 汽油机的附件特征参数表 项目 参数 电控系统 节气门体 转速传感器 机油泵 喷油器 机油滤清器 水泵 水温传感器 节温器 火花塞 型号 规格 交流发电机 点火线圈 起动机 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 爆震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离合器 形式 轮廓尺寸 质量 离合器分泵 delphi 速度密度型无分电器,顺序点火及燃油顺序喷射闭循 环管理系统 全开流量100g/s,压降 1.5kpa 全闭流量:1.60.18g/s 输出 400mv、60rpm 磁感式 转子式 p=300 kpa,u=4.5 v,工作温度:- 40130 脉冲宽: 全流式、优质滤芯 离心式 热敏电阻式,工作电压 5v 蜡式(开启温度:82) 抗干扰式(型号 k7rtc) m141.25 14v,90a 笔式点火线圈:u初=14v pcp 点火线圈:u初=14v u次33kv u次34kv 抑制形式: 减速型:12v、1.4kw 集成式:压力 15102kpa 温度- 40105 u输出=50.1v u=1737mv/g(5khz 时) 工作电压:4.526.5 工作环境温度:- 40140 单片、干式、膜片弹簧、常压式 29250mm 千克 行程 24mm,缸径20.6mm 6 第二章、汽油机主要零部件第二章、汽油机主要零部件 一、起动机、发电机及点火线圈总成及附件 序号 名称 代号 备注 1 机油尺管组件 4g22d4-1002070/a 2 组合螺栓 z001-808065/z001-808030 z001-808045/z001-808010 3 机油滤清器 4g22d4-1012020 4 滤座 4g22d4-1012010a 4g22d4-1012011b 5 油压报警传感器 486q-3810020-b 6 风扇皮带 486q-1300011a 7 组合螺栓 z311-806016 8 水泵皮带轮 491q-1300041 9 组合螺栓 z510-810120 10 发电机总成 491q-3701040b 491q-3701040 11 螺母 gb6171-2000-m101.25 12 螺栓组合件 z611-808090(1) z611-808060(1) 13 发电机支架 4g22d4-3701041r 4g22d4-3701041a 7 14 组合螺栓 z301-808040 15 涨紧块 486q-3701013 16 o 型圈 4g22d4-1300064 17 组合螺栓 z311-808012 18 水管组件 4g22d4-1300060r 19 碳罐清洗电磁阀 4g22d4-3754020 20 碳罐电磁阀胶管 4g22d4-1008014r 21 起动机总成 4g22d4-3708010 22 笔式点火线圈 4g22d4-3705020 23 单向阀组件 491q-1003110/a 24 通气管 4g22d4-1100014 二、链轮室总成 序号 名称 代号 备注 1 链轮室垫 4g22d4-1002011 2 链轮室组件 4g22d4-1002050 3 链润滑喷嘴组件 4g22d4-1006060 4 螺栓 z301-808030 5 阻尼板组件 4g22d4-1006120 6 组合螺栓 z311-808016 7 组合螺栓 z311-808016 8 阻尼板组件 4g22d4-1006220 9 凸轮轴链轮 4g22d4-1006032 8 10 飞轮螺栓 486q-1005016 11 正时链条 4g22d4-1006080 12 连接柱 4g22d4-1006090 13 张紧板组件 4g22d4-1006050 14 张紧器组件 4g22d4-1006040 15 组合螺栓 z301-806025 16 链轮室盖 4g22d4-1002061 17 组合螺栓 z010-806025 18 组合螺栓 z311-806016 19 曲轴位置传感器 491qme-3601060 20 前油封 486q-1002110 21 凸轮轴螺栓 486q-1006014 22 垫圈 486q-1006013 23 中间轴链轮 4g22d4-1006022 24 凸轮轴正时链轮 491q-1006012 25 张紧装置组件 486q-1006030 26 阻尼器组件 486q-1006020 27 曲轴正时链轮 491q-1005012 28 正时链条 486q-1006070 29 组合螺栓 z201-808065 30 组合螺栓 z201-808035 31 组合螺栓 491q3701016/z501-810070 32 水泵组件 4g22d4-1307020r 33 水泵垫 4g22d4-1300017 34 链轮室垫 4g22d4-1002053 35 组合螺栓 z311-808020 36 进水管接头 4g22d4-1300021jk 4g22d4-1300021r-a 37 组合螺栓 z301-808016 38 链轮室垫 4g22d4-1002012 拆卸与安装拆卸与安装 1、拆卸 1.1、链轮室盖 (图 2.1) a 共 28 件螺栓,安装时螺栓的扭紧力 57 牛米 b 拆卸时可使用铜棒从背面凸起处轻轻敲下链轮室 盖。 图 2.1 1.2、正时链条、链轮的拆卸 在拆卸之前, 必须将一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 在缸盖后部用凸轮轴定位器插入凸轮轴 凹槽内将凸轮轴定位(图 2.2) ,涨紧板组件反向压入涨紧器内,将涨紧器柱销(或1.4 钢 9 丝)插入涨紧器的销孔内(图 2.3) 。 图 2.2 图 2.3 拆下阻尼板组件(图 2.4) 。 拆下中间轴链轮、凸轮轴链轮和正时链条,此时曲轴与凸轮轴不能转动(图 2.5、2.6) 。 图 2.4 图 2.5 图 2.6 在拆卸链润滑喷嘴组件时不要将链喷嘴 o 型密封圈脱落丢失(图 2.7、2.8) 。 图 2.7 图 2.8 1.3、链轮室拆卸 拆下 20 件组合螺栓(包括水泵 2 个长组合 螺栓 见图中标识 1、2,见图 2.9) 。 图2.9 凸 轮 轴 定 位 器 o型 圈 2 1 10 1. 4、零件的检查:检查涨紧器是否卡滞,正时链是否伸长,链轮、涨紧器、阻尼板的摩擦 表面是否异常磨损,链喷嘴是否堵塞,o 型密封圈是否老化。 注:正时链条、链轮拆下后,曲轴不能转动,如果曲轴转动,活塞顶部与进、排气门相碰,注:正时链条、链轮拆下后,曲轴不能转动,如果曲轴转动,活塞顶部与进、排气门相碰, 使气门杆部弯曲。使气门杆部弯曲。 2、安装 2.1、正时链条、链轮的安装 在装配之前,必须将一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假 装链轮室盖及减振皮带轮,此时检查曲轴是否处于一 缸上止点位置(图 2.10) 。缸盖后部用凸轮轴定位器 将凸轮轴定位, (图 2.2) , 图 2.10 安装前应将链轮室密封垫 i、ii 两侧涂乐泰 515 密封胶。15 件链轮室螺栓和 1 件链喷嘴螺栓 的拧紧力矩为 1820 牛米;2 件中间轴止推片 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235 牛米 (图 2.11)。 装阻尼器组件螺栓, 拧紧力矩为 1820 牛米 (图 2.12) 。 图 2.12 图 2.11 2.2 下链系安装 安装中间轴正时链轮、 曲轴正时链轮和正时链条 (图 2.13、2.14)。 注:正时链条和中间注:正时链条和中间 轴正时链轮上的正时标记轴正时链轮上的正时标记 必须要对准,中间轴上的必须要对准,中间轴上的 键槽垂直朝上并对准止推键槽垂直朝上并对准止推 片的凹坑标记。正时链条片的凹坑标记。正时链条 图 2.13 图 2.14 的两个亮白节应分别与凸的两个亮白节应分别与凸 轮轴正时链轮和曲轴正时链轮上的正时凹坑标记对准。轮轴正时链轮和曲轴正时链轮上的正时凹坑标记对准。 2.3 上链系安装 安装凸轮轴链轮、中间轴链轮和正时链条(图 2.152.17) 。 注:必须将链条上的正时标记三处(颜色加深链节)与注:必须将链条上的正时标记三处(颜色加深链节)与 3 个链轮正时凹坑标记分别对个链轮正时凹坑标记分别对 正。使进排气凸轮轴端定位正。使进排气凸轮轴端定位销插入销插入进排气凸轮轴链轮的进排气凸轮轴链轮的销孔内销孔内。 11 图 2.15 图 2.16 安装涨紧器装置组件并紧固中间轴链轮螺栓和凸 轮轴链轮螺栓(图 18、19) 。 阻尼板组件,拧紧力矩为 1820 牛米。 涨紧板组件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1020 牛米。 拔下涨紧器组件锁紧销使链轮条成涨紧状态。 进排气凸轮轴链轮螺栓拧紧力矩为 70 牛米。 中间轴螺栓拧紧力矩为 90 牛米。 取下凸轮轴相位定位器。 图 2.17 图 2.18 图 2.19 注:注:在在凸轮轴与中间轴链轮凸轮轴与中间轴链轮固固定定螺栓限力拧紧前螺栓限力拧紧前 ,必须,必须拔拔下下涨紧器组涨紧器组件的件的锁紧钢丝锁紧钢丝,使,使涨涨 紧器紧器处处于涨紧状态于涨紧状态,确保确保凸轮轴正时的准凸轮轴正时的准确确。 1 2 12 三、进、排气及油轨安装总成 序号 名称 代号 备注 1 组合螺栓 z311-806016 2 油轨总成 (含喷嘴) 4g22d4-1112010r 3 进气歧管上体 4g22d4-1008065r 4 组合螺栓 z001-808030/z001808065 5 节气门体总成 4g22d4-1107020r/jk 6 节气门体垫 4g22d4-1107011r 7 调压器管接头 491qme-1008062 8 测压管 491qme-1008012 9 进气歧管上下体垫 4g22d4-1008052r 10 组合螺栓 z311-806012 11 压力传感器支架 4g22d4-1008066 12 进气压力/温度传 感器 4g22d4-3601030 13 碗形塞 486q-1002038 13 14 碳罐电磁阀管接头 4g22d4-1008015 15 进气歧管下体 4g22d4-1008071/r 16 排气歧管 4g22d4-1008022r 17 双头螺柱 486q-1008013c 486q-1008013 18 螺栓 4g22d4-1008023 19 隔热板组件 4g22d4-1008040r 1、拆卸与安装油、拆卸与安装油轨组轨组件(件(图图 3.1、3.2) 。 拆卸前先拔下喷油器线束。燃油压力调节器的胶管。 在安装油轨组件之前, 使用矿物润滑油小心润滑歧管上与之相配合的表面或 o 形圈, 将 喷油器的中心线与安装孔的中心线对齐,插入进气歧管。最后将螺栓按规定拧紧力矩拧紧, 拧紧力矩为 57 牛米。 注:注:喷喷油油嘴嘴的的电器接口电器接口必须垂直必须垂直向向上,不上,不允许允许转动。转动。方向改变方向改变后后喷喷油油束束将将改变喷射改变喷射位位 置发置发动机动机工作工作时时出现抖出现抖动,使排动,使排放超放超标(标(图图 3.2) 。) 。 图 3.1 图 3.2 2、拆卸与安装进排气、拆卸与安装进排气歧管歧管 拆下进气歧管上各真空胶管及与缸盖连接的 螺母(8 件) ,拆下紧固出水管紧固支架与出水管 螺栓(图 3.3) 。 排气歧管侧,先拆下排气隔热板螺栓(3 件) ,拆下排 气歧管。 图 3.3 安装节气门体垫时,应将缺口与节气门体总成的法兰盘缺口对正,不得偏向其它方向。 节气门体的螺栓拧紧力矩为 2022 牛米,进气歧管上下体之间的螺栓拧力矩为 1820 牛米。进气歧管与缸盖之间螺母的拧紧力矩为 1824 牛米。排气歧管与缸盖之间螺母 的拧紧力矩为 4565 牛米。 隔热板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57 牛米。 14 四、 气缸盖总成 15 序号 名称 代号 备注 1 排气门座 4g22d4-1003103 2 排气门 4g22d4-1007018 3 前吊钩 4g22d4-1003018 4 排气歧管垫板 4g22d4-1008021 (可重复使用 2 次) 5 气缸盖 4g22d4-1003106 6 碗型塞 4g22d4-1003108 7 机械挺杆 4g22d4-1007070 8 气缸盖螺栓组件 4g22d4-1003016 9 进气歧管总成垫 4g22d4-1008051 (可重复使用 2 次) 10 火花塞总成 4g22d4-3707010 11 排气凸轮轴 4g22d4-1006035 12 进气凸轮轴 4g22d4-1006025 13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4g22d4-3601070 14 凸轮轴盖 4g22d4-1003105 15 凸轮轴盖螺栓 z210-806055 z210-806050 16 气门罩盖密封垫 4g22d4-1003085 17 加油口盖组件 491q-1003082 18 气门罩盖螺栓 z010-806025 19 气门罩盖 4g22d4-1003083 20 后吊钩 4g22d4-1003013 21 出水管组件 4g22d4-1300070r 22 节温器胶圈 491q-1306011 23 蜡式节温器 491q-1306020c2 24 气门锁夹 气门弹簧上座 4g22d4-1007019 4g22d4-1007021 25 气门弹簧 4g22d4-1007017 26 气门油封(含下座) 4g22d4-1007040 27 碗型塞 486q-1002039 16 进 气 凸 轮 轴 排 气 凸 轮 轴 分组号 图 4.3 28 水温表传感器 486q-3808020-b 29 水管 422d4-1300014 30 节温器室 4g22d4-1300019r 31 水温传感器 491qme-3601050 32 过渡水管 4g22d4-1300015 33 双头螺柱 gb899-88 am101.2540 34 进气门 4g22d4-1007016 35 进气门座 4g22d4-1003104 36 气门导管 4g22d4-1003101 拆卸与安装拆卸与安装 1、拆卸 拆下点火线圈和火花塞。 拆下气缸体右侧的 3 件组合螺栓。 拆下气门罩盖(共 18 件组合螺栓) 。 拆下凸轮轴上盖上的单向阀组件。 拆下气缸盖组件。用拆卸工具拆卸 10 件气缸盖螺栓。拆卸螺栓的顺序为从两边向中间 并对称拆卸。 拆下碳罐电磁阀及支架。 拆下凸轮轴传感器。 拆下节温器室组件(共 3 件内六角螺栓) 。 拆下凸轮轴盖(共 23 件组合螺栓) 。 拆下进、排气凸轮轴(进排气凸轮轴之间的差别如图所示, 排气凸轮上有信号凸轮) ,见图 4.1。 图 4.1 拆下机械挺杆(图 4.2) 注:注:1、挺柱出厂前已选择好挺柱出厂前已选择好分分组号组号(共共 9 组组) ,) ,确保确保气门间气门间隙隙, 拆下时应记拆下时应记录每录每个个挺柱挺柱的分的分组号组号与安装部位与安装部位; 2、按按正正确顺序确顺序将拆下零件排将拆下零件排好好,复复装时装时各挺各挺杆不杆不允许互换允许互换 使使用用。 图 4.2 拆下进、排气门 1)压下气门弹簧并拆下两片锁夹。 2)拆下气门弹簧上座、气门弹簧、气门油封(含下座)和进、 排气门。 注注意意:按按正正确顺序确顺序将拆下零件排将拆下零件排好好。 17 零件的检查:气门座密封带的宽度是否过宽,导管孔是否出现偏磨。气门座圈密封带宽度应 以 1.2-1.5mm 的宽度接触在气门面的中间(图 4.3) 。 注:如更换气门注:如更换气门,则必须重新匹配机械挺柱。则必须重新匹配机械挺柱。 2、安装 气缸盖组件的安装 装进、排气门、气门油封 注:注:1)用白布将进、排气门撺干净,分别装在进、排气门孔内。)用白布将进、排气门撺干净,分别装在进、排气门孔内。2)在气门杆端部加少量)在气门杆端部加少量 机油。机油。3)在气门导管外壁涂少许机油后,用手将气门油封(含下座)依次压在气门导管上,)在气门导管外壁涂少许机油后,用手将气门油封(含下座)依次压在气门导管上, 然后用气门油封导引具及橡胶锤敲击,力度适当,检查气门油封内下唇应下到气门导管的然后用气门油封导引具及橡胶锤敲击,力度适当,检查气门油封内下唇应下到气门导管的 “o”型环槽内, 气门弹簧下座应下到缸盖弹簧座上, 并保证气门油封轴线与气门轴线一致,”型环槽内, 气门弹簧下座应下到缸盖弹簧座上, 并保证气门油封轴线与气门轴线一致, 没有压歪现象。没有压歪现象。 装气门弹簧、压装气门弹簧上座及锁夹 注:注:1)锁夹小半圆方向朝下。)锁夹小半圆方向朝下。2)检查气门每两片锁夹上部,不允许有高低不平现象及气)检查气门每两片锁夹上部,不允许有高低不平现象及气 门上两片锁夹不允许高出气门弹簧上座上平面。门上两片锁夹不允许高出气门弹簧上座上平面。 安装机械挺杆按原拆卸顺序装入机械挺杆。 为保证气门间隙合格复装时按分解的挺柱分组号 与位置安装,不能串位,更换挺柱时应选择同组号替换。 装凸轮轴、凸轮轴盖 a 凸轮轴盖涂乐泰 5900 厌氧胶,胶线如图 4.4 所示。 b 进排气凸轮轴放入下端轴承孔内时应按图 4.5 位置放好。 c 将凸轮轴上盖对准定位销放在凸轮轴上使轴承半圆落入轴肩。 d 用23件 组 合 螺 栓 将 凸 轮 轴 盖 拧 紧 。 图 4.4 在气缸盖上(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57 牛米) 。 装管接头和碳罐电磁阀支架组件 碳罐电磁阀支架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1820 牛米。 安装凸轮轴位置传感器 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79 牛米。 装节温器室组件 节温器室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1820 牛米。 安装气缸盖组件 图 4.5 1、使一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此时 1、4 缸活塞顶面高出缸体上平面 0.5mm) 。 2、进排气凸轮轴之间用凸轮轴定位器定位(见图 2.2) 。 3、将 10 件气缸盖螺栓拧紧,采用扭矩转角法 24nm9090。 4、缸盖螺栓的拧紧顺序如图 4.6 所示。 图 4.6 注:注:1、缸盖分装后凸轮轴旋转应无卡滞现象,此时气门工作在最大行程,凸出缸盖下平面,应将缸、缸盖分装后凸轮轴旋转应无卡滞现象,此时气门工作在最大行程,凸出缸盖下平面,应将缸 盖垫起一定高度,防止气门碰弯。最后将凸轮轴旋转到图盖垫起一定高度,防止气门碰弯。最后将凸轮轴旋转到图 4.5 所示的位置。所示的位置。 2、气门、凸轮轴、油封、挺柱安装时,应在摩擦表面涂一深层润滑油。、气门、凸轮轴、油封、挺柱安装时,应在摩擦表面涂一深层润滑油。 3、缸盖总成安装完毕,用于待总装状态,气门可能高出缸盖下平面,运输时防止碰伤碰弯气门。、缸盖总成安装完毕,用于待总装状态,气门可能高出缸盖下平面,运输时防止碰伤碰弯气门。 18 五、气缸体、油底壳总成 序号 名称 代号 备注 1 气缸体 4g22d4-1002031r 2 连杆盖 486q-1004021 3 连杆 4g22d4-1004024 4 连杆螺栓 486q-1004025 5 活塞 4g22d4-1004015 6 第一气环 4g22d4-1004011 7 第二气环 4g22d4-1004012 8 油环衬簧 油环刮片 4g22d4-1004013 4g22d4-1004014 9 活塞销 4g22d4-1004016 10 连杆螺母 4g22d4-1004022 11 连杆轴瓦 4g22d4-1004023 12 机油泵驱动轴 491qe-1011030 13 机油泵驱动轴螺钉 z301-808025 14 气缸垫组件 4g22d4-1003090 15 中间轴 4g22d4-1006015 16 中间轴轴承 486q-1002042 486q-1002043 17 凸轮轴止推片 491q-1006011 19 18 螺栓 z311-808016 19 曲轴 4g22d4-1005015 20 前油封 486q-1002110 21 减振皮带轮组件 4g22d4-1005020r 22 皮带轮固定螺栓 486q-1005011 23 上、下主轴瓦 4g22d4-1002018/1002017 24 主轴承盖 第三主轴承盖 491q-1002034 491q-1002035 25 上、下止推片 486q-1002019/1002021 26 主轴承盖螺栓 486q-1002037 27 机油泵总成 4g22d4-1011020/b 28 吸油盘焊接组件 4g22d4-1010020r/486q-1010020 29 油底壳焊接组件 4g22d4-1009020r 486q-1009020c 30 放油塞 486q-1009012 31 垫片 486q-1009013a 32 螺栓 z311-808016 33 机油尺组件 4g22d4-1002080/jk 34 发电机支座 486q-3701011 491q-3701011a 35 放水开关总成 486q-1002130 36 后油封盖垫 4g22d4-1002016 37 后油封盖组件(含后油封) 486q-1002090 38 螺栓 z301-808020 39 后盖板 486q-1002015 40 飞轮及齿圈组件 486q-1005030 41 飞轮螺栓 486q-1005016 拆卸与安装拆卸与安装 1、拆卸 拆下油底壳、机油泵和集滤器(图 5.1) 。 拆下机油泵驱动轴和中间轴(图 5.2、5.3) 。 拆下连杆盖和连杆轴瓦,并按正确的顺序排好(图 5.4) 。 图 5.1 图 5.2 图 5.3 图 5.4 20 拆下飞轮及齿圈组件、后盖板和后油封盖 (图 5.6、5.7) 零件的检查: 检查机油泵转子是否转动灵活, 中间轴及机油泵驱动轴齿轮是否出现异常磨损, 缸孔是否出现拉缸和缸孔异常磨损,检查连杆轴瓦、主轴瓦有无拉瓦和严重磨损,检查曲轴 的每个主轴颈和轴瓦是否有严重磨损和拉伤,上述部件如果损坏应予更换。 2、安装 安装中间轴轴承(图 5.3) 注:该发动机缸体的中间轴孔内第四凸肩孔中压装一个导油环,该导油环是通向缸盖的环注:该发动机缸体的中间轴孔内第四凸肩孔中压装一个导油环,该导油环是通向缸盖的环 形油道,分解时不必拆卸。 (图形油道,分解时不必拆卸。 (图 5.11) 安装爆震传感器(图 5.12、5.13) 拆下活塞和连杆总成(图 5.5) 将活塞和连杆总成从气缸顶部推出, 并按正确的顺 序排好, 各缸活塞不能互换。 用积碳清除剂清除活 塞环边缘的所有碳粉。 图 5.5 图 5.8 图 5.9 图 5.6 图 5.7 拆下主轴承盖和曲轴 (图 5.8) 拆下冷却喷嘴(图 5.9) 图 5.10 箭 头 方 向 图 5.11 21 注:注:1)传感器信号线应朝向后上方。)传感器信号线应朝向后上方。 2)爆震传感器螺栓的拧紧力矩)爆震传感器螺栓的拧紧力矩 为为 2226 牛米牛米。 图 5.12 图 5.13 安装机油滤座组件、机油泵驱动轴和出水管紧固支架(图 5.14、5.15) 注:注:1)机油滤座螺栓的拧紧力矩为)机油滤座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1820 牛米。牛米。 2)机油泵驱动轴螺栓的拧紧力矩为)机油泵驱动轴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1820 牛米。牛米。 图 5.14 图 5.15 安装机油冷却喷嘴、主轴瓦(图 5.16、5.17) 注:注:1)主轴瓦与)主轴瓦与 491 发动机的主轴瓦不能通用。在瓦背上有“发动机的主轴瓦不能通用。在瓦背上有“zx”字样”字样 2)冷却喷嘴螺栓的拧紧力矩为)冷却喷嘴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132 牛米。牛米。 图 5.16 图 5.17 安装曲轴、止推片 1)将曲轴装入气缸体的主轴承座内,在曲轴油孔内注机油。 2)将上止推片带油槽的表面向外装进气缸体组件第三主轴承座位置两侧;将下止推片装进 第三主轴承盖两侧。 3)按箭头标记将已装轴瓦的第三主轴承盖装入气缸体第三主轴承座上。 4)按主轴承盖上的数字标记和箭头标记(指向发动机前端)将其余各已装瓦的主轴承盖装配 在相应的主轴承座上。 5)在主轴承盖螺栓端头涂一薄层乐泰 242 胶。 6)按顺序拧紧主轴承盖螺栓,力矩为 33nm60(z) 。 安装后油封盖组件、后盖板(图 5.18) 注:注: 1、后油封盖螺栓的拧紧力矩为、后油封盖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235 牛牛米。米。 22 2、后盖板螺栓的拧紧力矩为、后盖板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202 牛牛米。米。 安装飞轮及齿圈组件(图 5.19) 注:后油封盖螺栓的拧紧力矩为注:后油封盖螺栓的拧紧力矩为 83 95 牛牛米。米。 图 5.18 图 5.19 安装活塞连杆总成(5.20、5.21) 注:注:8 件连杆螺母采用转角力矩法为件连杆螺母采用转角力矩法为 16nm60牛牛米(米(z) ,注意活塞上面的箭头标识应) ,注意活塞上面的箭头标识应 该指向缸体前面(图该指向缸体前面(图 5.5) 。) 。 图 5.20 图 5.21 六、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油机的冷却系统是闭路式强制冷却系统,该系统由: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水套、水泵、 节温器、放水开关、水温表传感器、水温表、风扇(七叶) 、硅油耦合器、散热器、百叶窗 等组成。冷却液在系统内的循环分大循环和小循环。 发动机能否保持在正常温度范围内工作,对发动机的磨损与工作的经济性有很大的影 响。当发动机过冷时,由于机油粘度大,则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增加。此外,进入气缸内的汽 油蒸气将会凝结而稀释润滑缸壁的机油, 增加气缸壁与活塞及活塞环的磨损, 并使汽油的消 耗量增加。当发动机过热时,机油粘度下降,各摩擦副的磨损加剧;整机的热负荷增加,发 动机的动力性能下降,机油耗量增加。 汽油机正常工作的冷却液温度是 85105。冷却液的温度是依靠装在发动机节温器 室处的蜡式节温器、风扇和散热器的百叶窗来调整的。在大负荷工作时,冷却液温度允许不 超过 105,整车在选择散热器时必须注意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匹配性。 在发动机冷态起动时,冷却液温度为环境温 度,这时的蜡式节温器处于关闭状态。这时的冷 却系统的进水口被关闭,没有新的冷却液进入进 水管,气缸体和气缸盖的水套内的水只能依靠水 泵的压力,通过缸体缸盖水套、节温器室及小循 环水管进行循环,这个循环就是小循环。机体内 部设置小循环对汽油机是有利的,它可以使冷却 液温度迅速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当冷却液温度达 到 8084时节温器开启,发动机内的冷却液通过出水管进入散热器,整个大循环开始 工作。发动机在严寒季节时,若没使用冷却液且长时间停车,要放掉气缸体及散热器内的冷 23 却水,以防因结冰而冻裂气缸体及散热器等部件。 冷却水泵冷却水泵 装在汽油机的前端做为冷却系统的动力装置, 在水泵内装有陶瓷石墨水封。 在叶轮端装 橡胶衬圈的陶瓷动环,水泵壳端装有经硫化处理而使石墨环与橡胶水封成为一体的石墨静 环。由于选用陶瓷- 石墨做摩擦副,大大提高了水泵水封的使用寿命。但不允许在断水情况 下使用,以免水封发热而早期损坏。水泵壳的下面有溢水孔,当水封发生故障时,冷却水即 从溢水孔漏出。因此,不允许将溢水孔堵死,以免从水封漏出的水浸入水泵轴承,使轴承损 坏。该水泵轴承采用轴连轴承。 节温器节温器 节温器装在冷却系统的出水管内,当水温较低时,节温器中的特种石蜡呈固态,随着温 度的升高,石蜡开始熔化,其温度达到 8084节温器阀门开启,当温度达到 95时, 节温器阀门全部开启,开启行程不小于 8mm。 风扇风扇 风扇是塑料制成的叶片不等距的轴流式风扇,叶片数七叶。 硅油耦合器硅油耦合器 该硅油耦合器为迷宫式,感温组件为双金属片,以硅油耦合器为介质传递扭矩。位于水 泵皮带轮前方。当汽油机冷起动或小负荷工作时,冷却水和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不高,双 金属感温片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硅油耦合器脱开,此时风扇转速只相当于水泵转速的 15- 30%。当汽油机的负荷增加,散热器中冷却水温度升高时,通过散热器的气流温度随之 升高,双金属簧片由于膨胀系数不同使簧片产生一转角,硅油耦合器耦合。此时风扇的转速 与水泵轴的转速几乎相同,从而提高了风对发动机的冷却强度。 七、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原理图润滑系统原理图 该汽油机的润滑采用压力润滑、喷嘴强制润滑与飞溅润滑复合式。 润滑系统由机油集滤器、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油道、油底壳、机油冷却喷嘴和润滑喷 嘴、油压感应器等件组成。 压力润滑的部位有: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机械挺杆、中间轴轴承。 飞溅润滑的部位有:气缸壁、中间轴齿轮、机油泵驱动轴。 喷嘴润滑的部位有:活塞、活塞环、活塞销、正时链条及链轮。 24 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为全流式纸质滤芯式滤清器。 其滤芯由内外两层组成。 外层为手风琴式折叠 状纸质圆筒,内层为金属丝编成的滤网。机油滤清器安装在滤座之上,并在滤座上安装有安 全阀, 当滤网阻塞时, 安全阀可以在油压作用下打开, 让机油不经过滤网, 直接进入主油道, 避免因滤网阻塞时磨擦副缺油。机油滤清器是一次性使用,不允许清洗后再使用,拆装时请 用专用工具。 机油泵及机油集滤器总成机油泵及机油集滤器总成 机油泵是整个润滑系统的动力部分。其型式为余摆线转子式。它安装在缸体上。机油泵 供给的机油,在其压力作用下,通过机油滤清器进入主油道,润滑各个摩擦副。 机油集滤器装在机油泵的进口处,用以防止粒度大的杂质进入机油泵,起粗滤器作用。机油 集滤器有两种:即与机油泵分成两体的基本型,和与机油泵成一整体的短型。后者适用于油 底壳储油池在前部的机型。 机油冷却喷嘴机油冷却喷嘴 发动机曲轴箱主油道上安装有 4 个机油冷却喷嘴,喷嘴的喷 射方向指向活塞,靠主油道的油压喷射机油,活塞进行强制冷却, 同时保证活塞的润滑。拆卸冷却喷嘴时应小心,不能使喷嘴变形, 否则会造成机油冷却喷束方位变化或与活塞连杆干涉,并且须注 意不得使喷嘴内进入异物,以防止其堵塞。 八、进气系统 25 进气系统功能和原理进气系统功能和原理 进气控制系统的功能就是根据发动机动力输出的要求提供相适应的空气量。 进气量的控 制分为主动控制和系统自动控制: 主动控制就是驾驶员根据对发动机动力的不同需求, 主动调节节气门的开度来改变进气 量,以控制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系统自动控制就是系统根据死循环控制监视器反馈的信息, 自动调节进气量, 以稳定发 动机的工作(如:发动机怠速的死循环控制)。 重要提示:所有如下判定,是基于整车、线束及其它系统零部件功能正常。重要提示:所有如下判定,是基于整车、线束及其它系统零部件功能正常。 1、节流阀体总成、节流阀体总成 功能及原理: 节流阀体的功能是控制发动机工作时的进气量,它是 电喷系统与驾驶员最基本的对话渠道; 节流阀体由阀体、阀门、油门拉杆机构、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怠速控制阀等构成;并欲留一条冷却液管路借口。 产品特性:阀孔直径:f38 mm 怠速阀孔直径: f10 mm 安装:节流阀体安装在进气歧管的前面。 失效判定: 在所有电喷系统零部件判定中 阀门及怠速阀孔部分被油泥堵塞,应定期清洗。 2、怠速控制阀、怠速控制阀 产品特性: 线圈电阻:5310 线圈电感:33mh 20 工作电压:7.512v 极限电压:3.514v 功能及原理: 怠速控制阀的功能是控制节流阀体旁通气道的流通面积,以调节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实 现对发动机怠速的控制。 怠速控制阀的主体是一只步进电机,ecm 通过数字化的方波信号,控制阀门的进/退和移动 量。 接线端子:a - 线圈 b-、b - 线圈 b+、c - 线圈、d -线圈 a+; 安装:节流阀体 失效判定: 通过诊断仪控制怠速阀动作,观察怠速阀响应和发动机的状态。 26 5v ecm tps c 地 b 怠速阀孔被油泥堵塞,应定期清洗; 怠速阀接线端子经线束与 ecm 接线端子接插有误。 3、节气门位、节气门位置置传感传感器器(tps) 功能及原理: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线性可变电阻结构,其滑动端子由节气门轴带动; 节气门的开度不同时, 该传感器所反应给 ecm 的电阻信号也不同,系统根据它输出的信号 值及其变化速率判定发动机的实时负载和动态变化状况; 接线端子:a - +5v、b -信号地、c - 节气门位置信号 安装: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装在节流阀体总成上,与油门拉杆和节气阀门同轴。 失效判定: 通过诊断仪读出节气门开度应在 0%-99,6% 间变化; a 和 c 端子之间的阻抗为 3k12k; 测量 a-c 或 c-b 之间电阻变化,应平滑无滞涩。 产品特性: 范围: 7%93%的开度 工作电压: 50.1v; 节气门关闭:参考电压的 12%5%; 节气门全开:83%93%; ab 阻抗: 12k; 工作温度:-40150c。 九、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功点火系统功能能原理原理 点火系统的功能就是根据发动机控制模块发出的点火指令, 适时地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 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气体。 点火系统采用的是充磁即发式点火技术, 它降低了点火系统的能量损失提高了点火线 圈次级电压和能量的输出, 使发动机燃烧和工作更加平稳。 1、 点火点火线线圈圈 1)笔式点火线圈 ecu est 1 est 2 est 3 est 4 battery -+ 27 油泵油位传感器 油泵总成 进油管滤清器回油管 管路 油轨油压调节器喷嘴 油轨总成 供油系统 功能及原理: ecm 支持采用高级配置的 4 缸单独顺序点火(个点火线圈需要独立的 驱动器);需采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进行气缸工作点火顺序判定。 安装:发动机仓,注意无线电干扰屏蔽。 失效判定: 通过诊断仪在不着车时,驱动点火线圈动作,检查各缸的点火状态,以判定点火线圈及相 关线路的故障。 通过诊断仪读出由系统诊断的故障; 点火线圈烧坏,无高压输出,造成不能着车; 点火线圈局部短路,使发动机抖动严重。 火花塞引线脱落,高压线质量差,造成点火线圈损坏。 2)pcp 双点火线圈总成 pcp 双点火线圈总成采用德尔福的集成袖珍管式双点火线圈总成 (简称 pcp) ,是由笔式点火线圈扩展派生设计出来的,适合于四 缸发动机的分组点火系统使用。点火线圈总成包括两组线圈,每 组为两个相差 360曲轴转角的气缸火花塞提供点火能量。 2、火花火花塞塞 火花塞的功能是点燃发动机气缸内的可燃气体; 为减少点火时释出的无线电干扰电波和保护点火线圈驱动器,火花塞 应使用电阻型; 为保证点火线圈的能量释放,火花塞间隙应调整到 1.01.2mm; 为保证各缸点火能量的一致性,各缸火花塞开口间隙应一致。 十、供油系统 供供油油系统系统组组成及成及原理原理 1、油、油轨轨总成总成 e c m inj_cyl#4 (inj c) inj_cyl#2 (inj d) fp relay8586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