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收稿日期2006 - 10 - 29 作者简介王建军(1963年 ) , 男,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从跨文化角度谈英语谚语的翻译 王建军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摘 要每一则谚语背后都隐含有其民族文化的内容,在跨文化的视野下分析探讨英语谚语的汉译,必须在搞懂弄通英汉 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吃透英汉谚语的文化内涵、 民族特征,应用一定的翻译技巧 以直译为主的方法和以意译为主的 方法,力求减少信息失真,尽量达到信息对等,让译文读者享受到与原文读者一样的信息,使跨越英汉两种文化的交际得以顺利 开展,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跨文化 英语谚语 汉语谚语 直译 意译 中图分类号h31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 - 5344 - (2006)04 - 0088 - 03 一、 谚语的内涵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谚语(proverb or saying)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尤其 是在日常语言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固定表达方式,是人类 长期在生活、 生产中经验积累的结晶和精神文化财富。它广 泛流传于民间,通常语言简练、 形象生动、 通俗易懂、 妙趣横 生,令人印象颇深,而且往往寓意深刻、 富有哲理。逐渐地,谚 语又被广泛运用于讲话、 文章、 以至文学作品当中。应当说, 谚语当之无愧地属于民族语言的重要一份子,更能体现民族 文化的内在东西。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是语言的土壤;语言不能脱离 文化而孤立地存在。文化是在人类生产、 生活发展的过程中 与语言相伴所产生的特殊现象,其产生具有特定的条件;每个 民族不同的物质生产、 生活条件和结构系统,决定了各个民族 在其社会组织、 道德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可以 说文化具有民族性,而每个民族又拥有各自不同的语言。英 汉两种语言历史都比较久远,包含着大量的谚语。然而,由于 地理、 历史、 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 心理偏好、 文学艺术等诸多 方面的差异,英汉谚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 息,与各自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联、 密不可分。英汉两种语言还 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表达方式亦各有特色。虽然英汉 民族有着人类文化的共性,但绚丽多彩、 缤纷复杂的民族文化 使得许多英汉谚语在形象比喻上、 语言结构上、 内涵寓意上不 可能完全相似、 等同。因此,研究探讨英语谚语跨文化的翻 译,准确地理解、 应用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英语谚语跨文化的翻译 每一则谚语背后都隐含有其民族文化的内容,而每个民 族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谚语的翻译某 种程度上更是一种文化的传真及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翻译。 我国翻译界前辈刘重德先生曾指出:“翻译一篇文章或一本 书,句句直译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句句意译也不必要,正确的 态度是:对那些结构近似,取譬相当的句子,一般来说,就应该 采取直译法;对那些结构和取譬都大相悬殊的句子,就不妨采 用意译法;对那些部分相同,部分不相同的句子,则最好把两 种方法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须知翻译方法是为圆满实现 翻译三原则服务的。 ” 笔者以为,从跨文化的视角看英语谚语 的汉译归纳起来需要采用如下的方法。 (一)汉语中有对应谚语(equivalent)的英语谚语之翻译 以直译为主 尽管英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不同,但人类文化所具有的共 性使得英汉民族在认识客观世界、 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 与外界交往、 交流的过程中,相互产生了共鸣,拥有了很多相 同的思想和观念,在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现代更是如此。 这些共识表现在英汉谚语里,在形象比喻上、 在语言结构上以 及在内涵寓意上就存在相似之处。譬如: (1)all roads lead to rome.条条大路通罗马。 (2)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时不我待。 (3)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上面所列英语谚语基本上可以在汉语中找到相对应的形 式。它们的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感情色彩方面相近,也并不 是已在英语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感情色彩;在人类长期 的发展中,在各民族的相互交际、 沟通、 融合中,它们已经成为 不同民族对生产、 生活认知和反应后所形成的共识,这些相通 之处应该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知识财富。对于这样的英语谚 语,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大部直译、 加少许意译的方法进行汉 译。例(1)谚语在汉语中通常只是用 “长安” 、“北京” 代替 “罗 马(rome)”,这一点源于英汉不同的历史文化:长安是中国古 88 第4卷第4期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vol. 4 no. 4 2006年12月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december. 200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都,北京是中国现在的首都,而罗马既是历史上的古都又是现 在意大利的首都;它们的共同之处是曾经或现在依旧是各民 族的政治文化中心。大家都知道,古罗马希望神话与 圣经 并称为欧洲文化的两大源泉,直到今天罗马也是西方人心目 中的一个圣地、 同时也是吸引东方人旅游的一个胜地,所以有 不少英语谚语与罗马有关:rome was not bulit in one day(罗马 不是一天建成的)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入乡随俗。 或:入境问禁)。例(2)谚语翻译成 “时不我待” 基本上是以直 译为主,而有人也把它翻译成 “岁月无情” 就是意译了。与时 间有关的英汉谚语可以基本直译的还有 “time flies.光阴似 箭”,“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 。这说明在英汉两民族 的文化中对时间的认识大致相同。例(3)英语谚语所用的人 物形象 “父与子”(father 汉译时例(6)、 例(7)中的 “lion 狮” 都变成了 “虎”,而 例(8)“lion 狮” 又变成了中国人偏爱的 “猴” 字。因此,英语 谚语汉译时,在汉语文化中找不到同样的动物比喻形象,就要 换成汉语中另一种动物形象来表达、 阐述相同的意义。如果 翻译时仅考虑源语而未能足够重视目的语,错误使用动物形 象做比喻,根本达不到语言交际沟通的目的,甚至会出现歧 义,产生交流的障碍,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9) paint the lily.或carry coals to newcastle.画蛇添足。 这两则英语谚语翻译成汉语,意思相同,且都有民族色彩 极浓的历史典故在其中。 “lily” 即百合花在西方人的心目中 象征着 “清白与贞洁”,是完美的,如果给百合花再上饰彩,那 是徒劳无益的,此典出自莎士比亚的 约翰王( king john)。 “newcastle” 是英国著名的煤都,往那里运煤简直是多此一举。 因此,这两侧谚语与汉语中典出 战国策 的 “画蛇添足” 语义 一致,意为弄巧成拙,虽然表达形式各异,却有异曲同工之效、 之妙。 (10)all shall be well jack shall have jill.有情人终成眷属。 98 2006年12月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第4卷 第4期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这则英语谚语的翻译借用了汉语谚语 “有情人终成眷 属”,非常贴切、 自然。但必须明白其中的 “jack” 和 “jill” 在英语 文化中泛指男生和女生而不指具体的某个人,这已经演变为 英语语言的约定俗成,因此含有 “jack” 和 “jill” 的英语谚语有许 多:a good jack makes a good jill.夫善使妻贤;every jack shall has his jill.人各有偶;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用功不玩耍,孩子会变傻;a jack of all trades is master of none.艺多者,无一精。可见这些谚语的译文中都未出现 “jack 杰克” 这一人名。 (11)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滚石不生苔,转业不 聚财。或:见异思迁者必败。 这则英语谚语对中国人来讲相当难理解。在中国人眼里 “苔” 不含有特定的文化联想意义并且多少带有贬义,从字面 上可以理解 “滚动的石头不生苔”,但无论如何也不会理解成 “转业不聚财”,把 “苔” 与 “财” 联系在一起。 (三)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些英语谚语在汉语中觅不出、 借不到对应的译语,但由 于各民族的长期不断交往和融合,文化的相互传播,特别是在 中国改革开放和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中国人已熟知其本意 和内涵寓意,此种情况下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例如: (1)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 (2) whom god would ruin he first sends mad.上帝欲毁灭 之,必先使其疯狂。 (3)all are not saints that go to church.上教堂的未必皆圣 人。 (4) eat to live ,but not live to eat.吃是为了活,而活不是为 了吃。 (5)live and let live.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6)an englishmans hous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自己 的王国(城堡)。 上述六个谚语在西方流传甚广。其中前两个语出自 圣 经 。第三个与西方人的文化传统信仰 教堂做礼拜有关 系。最后一个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意为 “未经允许不得 进入”,表现了西方人对个人权力和隐私的尊重;城堡(castle) 是中国人古代所没有的,而在欧洲却从古至今伴随着其文明 的发展,已是其文化的一种象征,意喻不可侵扰之地;现在到 欧洲旅游不参观、 了解城堡就算不上文化之旅,如英国女王居 住的 “the windor castle”(温莎宫 ) , 充其量是个观光之游。 三、 结语 英语谚语是语言更是一种文化艺术,在跨文化的视野下 将其翻译成准确、 顺畅、 自然的汉语实属不易,必须在搞懂弄 通英汉两种语言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吃透英汉谚语的文化内 涵、 民族特征,应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多加对比研究,力求减少 信息失真,尽量达到信息对等,让译文读者享受到与原文读者 一样的信息,感同身受,使跨越英汉两种文化的交际得以顺利 开展,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社,2000.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社,2003. 3.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社,1991. 4.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2004. 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公司,1999. 6.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社,2001. 7.王建军.英文研究中跨文化因素论析j .内蒙古大学 学报,2006 ,(1) . 8.郑易里,徐式谷等编.英华大词典 z.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0. 9.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 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on translating english idioms from the cross - culture view wang jianjun (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 inner mongolia , huhhot ,010021) abstract :each idiom couches the content of its national culture. if we want to explore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english idioms with the version of cross - culture , we must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se two languages; have a thorough grasp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he national features; apply certain translation skills - - - mainly the skills of direct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so as to avoid distorting the information and try to provide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for readers so that the communication that crosses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c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阿克苏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思想政治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阳江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广东历年(202511-202611)二级人力师论文题目和答辩真题答案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的团体标准应用
- 社区燃气使用安全课件
-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拔尖测评卷(含答案)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题(无答案)
- 广州房屋定金合同范本
- 电影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构建
- 职校开学第一课课件:谁说职业没前途
- DL 5190.3-201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3部分:汽轮发电机组
- 铝合金模板施工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 2024年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型医院巡查经济管理部分巡查内容
- 写字楼开发项目财务风险评估
- 冲吧-海马体!《考试脑科学》阅读分享
- 创新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 指南
- 新入职体育教师培训
- (高清版)DZT 0388-2021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