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及答案.doc_第4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习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52 页 共 52 页一、判断题1-1 已知甲土的含水量大于乙土,则甲土的饱和度大于乙土。( )1-2 甲土的饱和度大于乙土,甲土的含水量就一定比乙土高。( )1-3 塑性指数 IP 越大,说明土中细颗粒含量越大,而土处于可塑状态下的含水量范围越大。( )1-4粘粒在最优含水量时压实密度最大,同一种土的压实能量越大,最优含水量越大。( )1-5 两种不同的粘性土,其天然含水量相同,则其软硬程度相同。( )1-6 软粘土的震陷是由于土结构受扰动后强度降低造成的。( )1-7矩形均匀荷载作用下基础角点下某深度处的附加应力zA 与基础中心点下同一深度处附加压力zO 的关系是:zAb/6时,基底应力要重新分布。此时,基底应力的分布形状是 ,且分布范围比基础宽度 。2-104某土,天然含水量=18%,土的天然容重=18kN/m3,土粒的比重ds为2.70,水的天然天然容重=10 kN/m3,孔隙比e为 ,饱和容重为sat ,浮容重为 ,干容重d为 .三、选择题3-1 在毛细带范围内,土颗粒会受到一个附加应力。这种附加应力性质主要表现为()。(A)浮力; ( B )张力; ( C )压力;3-2某土样的孔隙体积等于土粒体积 0.95 倍,当孔隙为水充满时,土样的重度为多少?(若土粒重度S=27kN/m3 )( )(A)13.8KN/m3;(B)16.3kN/m3;(3)18.7 kN/m3.3-3 已知某土样的天然重度 = 17 kN/m3 ,干重度d = 14.5 kN/cm3 ,饱和重度sat=18Kn/m3,液性指数 IL=0 。试问该土的塑限为多少?(w=10kN/m3 )( )(A) 5.9% ; ( B ) 17.2% ; ( C ) 24.1% 。3-4 用于配制1.5m3土样,要求土样的重度为 17.5kN/m3,含水量为 30% ,若土粒重度为27KN/m3,则需要土粒体积多少?( )(A)0.29m3; (B)0.748m3; (C)0.972m3。3-5下列三个公式中,哪一个可以用来计算孔隙比?sat 、d 、s 分别表示饱和、天然状态、干燥状态和土粒重度)( )(A) (B) (C)3-6 有若干种粘性土,它们的塑性指数IP相同,但液限WL不同,WL越大的土,其透水性有何不同?( )(A)透水性较小; (B)透水性相同; (C)透水性越大。3-7 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3-8 土粒级配曲线越平缓,说明( )。(A)土粒均匀,级配不好; (B)土粒不均匀,级配良好;(C)土粒均匀,级配良好; (D)土粒不均匀,级配不好。3-9 对粘性土性质影响最大的是土中的( )。(A)强结合水; (B)弱结合水;(C)自由水; (D)毛细水3-10 试验测得甲、乙两土样的塑性指数分别为:IP甲=5;IP乙=15,则( )(A)甲土样的粘粒含量大于乙土样;(B)甲土样的粘粒含量小于乙土样;(C)两土样的料粒含量相等; (D)难以判别。3-11 某土样液限为32%,塑限为14%,含水量为36%,孔隙比1.2,该土定名为( )。(A)粉质粘土; (B)淤泥质粘土; (C)粘土; (D)粉土。3-12 某天然含水时65%,流限42%,塑限22%孔隙比1.6,该土定名为( )(A)粉土; (B)淤泥; (C)淤泥质粘土; (D)粉质粘土。3-13 砂类土的重要特征是( )。(A)灵敏度与活动度; (B)塑性指数与液性指数;(C)饱和度与含水量; (D)颗粒级配与密实度。3-14 有两个土样,其天然重度和天然含水量相同,但土粒比重不同,其中( )(A)比重大者孔隙比小; (B)比重大者孔隙比大;(C)比重大者孔隙比大饱和度小; (D)比重小者孔隙大饱和度大。3-15下列粘土矿物中,亲水性最强的是( )(A)高岭石; (B)伊里石; (C)蒙脱石。3-16 对土粒产生浮力的是( )(A)毛细水; (B)重力水;(C)强结合水; (D)弱结合水。3-17土中所含“不能传递静水压力,但水膜可缓慢转移从而使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的水” , 称为( )(A)结合水; (B)自由水;(C)重力水; (D)弱结合水。3-18 土的三项基本物理指标是( )(A)孔隙比、天然含水量和饱和度; (B)孔隙率、相对密度和密度;(C)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和相对密度;(D)相对密度、饱和度和密度。3-19 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实度愈小,土愈( )(A)密实; (B)松散; (C)居中; (D)难确定。3-20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稠度状态是反映土的密实程度的术语;(B)稠度状态是描述粘性土的软硬、可塑或流动的术语;(C)砂土常用相对密实度描述其松密程度。3-21 在击实实验中,( )。(A)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B)土的干密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少;(C)土的干密度在某一含水率下达到最大值,其他含水率对应干密度都较小。3-22 无粘性土的分类是按( )。(A)颗粒级配;(B)矿物成分;(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3-23 淤泥质土的含水量和孔隙比分别为( )。(A)W W1,1.0 e W1, e 1.5(C)Wp W 1; (D)W W1,1 e 0 (B)Pmin=0 (C)脱开3-46 有一独立基础,在允许荷载作用下,基底各点的沉降都相等,则作用在基底的反力分布应该是:( )(A)各点应力相等的矩形分布; (B)中间小、边缘大的马鞍分布;(C)中间大、边缘小的钟形分布。3-47 条形均布荷载中心线下,附加应力随深度减小,其衰减速度与基础的宽度b有何关系?( )(A)与b无关; (B)b越大,衰减越慢;(C)b越大,衰减越快。3-48 当地下水位从地表处下降至基底平面处,对应力有何影响?( )(A)有效应力增加; (B)有效应力减小; (C)有效应力不变。3-49 当地下水自下向上渗流时,土层中骨架应力有何影响?( )(A)不变; (B)减小; (C)增大。3-50 有一基础埋置深度d=15m,建筑物荷载及基础和台阶土重传至基底总压力为100 kN/m2,若基底以上土的重量为18 kN/m2,基底以下土的重度为17 kN/m2,地下水位在地表处,则基底竖向附加应力为多少?( )(A)85 kN/m2 (B)73 kN/m2 (C)88 kN/m23-51 在地面上修建一座梯形土坝,则坝基的反力分布形状应为何种形式?( )(A)矩形; (B)马鞍形; (C)梯形。3-52 一矩形基础,短边b =3m,长边l=4m,在长边方向作用一偏心荷载F+G=1200kN。偏心矩为多少时,基底不会出现拉应力?( )(A)0.5m; (B)0.57m; (C)0.67m。3-53 前期固结压力小于现有覆盖土层自重应力的土称为( )(A)欠固结 (B)次固结 (C)正常固结 (D)超固结3-54 室内侧限压缩试验测得的e-P曲线愈陡,表明该土样的压缩性( )(A)愈高; (B)愈低; (C)愈均匀; (D)愈不均匀。3-55 某地基土的压缩模量Es =17MPa,此土为( )。(A)高压缩性土; (B)中压缩性土;(C)低压缩性土; (D)一般压缩性土。3-56 进行地基土载荷试验时,同一土层参加统计的试验点不应少于( )(A)二点; (B)三点; (C)四点; (D)六点。3-57 饱和粘土层的瞬时沉降是由于( )(A)地基土体积减少; (B)地基土中孔隙水排出;(C)地基土结构破坏; (D)地基土形状变化。3-58 在规范法计算沉降量时,下列说法中( )是错误的。(A)可按天然土层分层; (B)Es按实际应力范围取值; (C)Es取Es1-2; (D)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可根据地区沉降观测资料及经验确定。3-59 砂土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在建筑物施工期间已( )(A)基本完成; (B)完成50%80%(C)完成2050%; (D)完成5%20%。3-60 相邻刚性基础,同时建于均质地基上,基底压力假定为均匀分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基础的沉降量相同;(B)由于相互影响,甲、乙两基础要背向对方,向外倾斜;(C)由于相互影响,甲、乙两基础要背向对方,向外倾斜;(D)由于相互影响,甲基础向乙基础方向倾斜,乙基础背向甲基础方向倾斜;3-61 地面下有一层4m厚的粘土,天然孔隙比e0=1.25,若地面施加q=100kPa的无穷均布荷载,沉降稳定后,测得土的孔隙比e=1.12,则粘土层的压缩量为多少?( )(A)20.6cm; (B)23.1cm; (C)24.7cm。3-62 超固结土的e-lgP曲线是由一条水平线和两条斜线构成,P0与Pc之间这条斜线的斜率称为:( )。(A)回弹指数; (B)压缩系数; (C)压缩指数。3-63 一个土样,含水量为W=40%,重度=18kN/m3,土粒重度s27 kN/m3,在压缩仪中,荷载从零增至100kPa,土样压缩了0.95mm,试问压缩系数a为多少?(环刀高度为2cm )( )(A)0.998Mpa-1 (B)1.9 Mpa-1 (C)2.0 Mpa-13-64 对于超固结土,如果其结构强度遭到破坏时,则土的变形有何影响?( )(A)发生蠕变; (B)在上覆荷载下沉降; (C)在上覆荷载下膨胀。3-65 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时,附加应力曲线是表示什么应力?( )(A)总应力; (B)孔隙水应力; (C)有效应力。3-66 对于欠固结土,如果其结构强度遭到破坏时,则土的变形有何影响?( )(A)发生蠕变; (B)在上覆荷载下沉降; (C)在上覆荷载下回弹。3-67 超固结土的变形是由下列组合变形构成?()压缩变形 ()再压缩变形( )(A) (B) (C)、3-68 所谓土的压缩模量是指:( )。(A)三轴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B)无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C)有侧限条件下,竖向应力与竖向应变之比。3-69 饱和土体的渗透过程应该是( )(A)孔隙水压力不断增加的过程;(B)有效应力的增加而孔隙水压力减小的过程。(C)有效应力不断减少的过程; (D)有效应力的减少而孔隙压力增加的过程。3-70 土的一维固结微分方程表示了( )(A)固结度与时间t和深度z 之间的关系;(B)孔隙水压力与时间t 的关系;(C)孔隙水压力与时间t和深度z之间的关系;(D)土的压缩性大小与固结快慢。3-71 某饱和粘土层,厚度为h,在满布荷载P作用下固结(单面排水),当t=1a时,固结度U=50%(如下图a ),若同样的饱和粘土层,在满布荷 载2P作用 下固结,土层厚度h/2(如下图b),固结度U=50%时所需要的时间为( )(A)t=1a; (B)t=1/2a; (C)t=1/4a; (D)t=2a。3-72 有一H厚的饱和粘土层,双面排水,加荷两年后固结度达到90%;若该土层是单面排水,则达到同样的固结度90%,需多少时间?( )(A)4年; (B)1年; (C)8年。3-73 在渗流场中某点的渗透力( )(A)随水力坡降(水力梯度)增加而增加;(B)随水力坡降(水力梯度)增加而减小;(C)与水力坡降无关。3-74 下列哪种情况下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不变化( )(A)地基表面一次加荷后; (B)基坑开挖过程中;(C)土坝中形成稳定渗流后,上下游水位不变期间。3-75 在防治渗透变形措施中,哪些是在控制水力坡降?( )(A)上游做垂直防渗帷幕或设水平铺盖; (B)下游挖减压沟;(C)逸出部位铺设反滤层。3-76 已知土体ds=2.7、e=1,则该土的临界水力坡降为多少?( )(A)1.7; (B)1.35; (C)0.85。3-77 下列关于影响土体渗透系数的因素中描述正确的:粒径大小和级配结构与孔隙比饱和度矿物成分渗透水的性质( )(A)仅对影响渗透系数有影响; (B)对影响渗透系数无影响;(C)对渗透系数均有影响。3-78 下列土样中哪一种更容易发生流砂?( )(A)粗砂或砾砂; (B)细砂和粉砂; (C)粉土。3-79 管涌形成的条件中,除具有一定的水力条件外,还与几何条件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均匀系数Cu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B)不均匀系数Cu10的土比不均匀系数 Cu10的土更容易发生管涌;(C)与不均匀系数Cu没关系。3-80 下述关于渗透力的描述正确的为:( )其方向与渗透路径方向一致其数值与水头递度成正比是一种体积力(A)仅正确; (B)仅正确; (C)都正确。3-81 在常水头试验测定渗透系数中,饱和土样截面积为A,长度为L,当水流经土样,当水头差h,及渗出流量Q稳定后,量测经过时间t 内流经试样的水量V ,则土样的渗透系数为多少?( )(A)Vh/(ALt); (B)hV/(LAt); (C)VL /(hAt)。3-82 不透水岩基上有水平分布的三层土,厚度均为1m,渗透系数分别为k1=1m/day,k2=2m/day,k3=10m/day,则等效土水平渗透系数kx 为多少?( )(A)12m/d (B)4.33 m/d (C)1.87 m/d3-83 有一粘土层,厚度6m,顶面排水,底面不排水,地下水位在顶面处,地面瞬时施加无穷均布荷载P=100kPa,100天后,粘土层顶面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