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十二烷基苯胺的合成.docx_第1页
对十二烷基苯胺的合成.docx_第2页
对十二烷基苯胺的合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学试验对十二烷基苯胺的合成阎峰 赵鸣玉(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 110021)程侣柏(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12)摘 要 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 ,经混酸硝化 、加氢还原合成了对十二烷基苯胺 ,通过实验确定了反应的适宜条件 ,并用非水滴定法对产品含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十二烷基苯 ;对十二烷基苯胺 ;硝化 ;加氢还原 ;非水滴定synthesis of pdodecyl benzenea mineyan feng zhao mingyu( s heny a n g i nst i t ute of che m ical tech nology , s heny a n g 110021 , chi na)cheng l bai( s t ate key l aboratory of fi ne che m icals , dali a n u ni versi t y of tech nology , dali a n 116012 , chi na) abstract the title co mpound was p repared f ro m dodecylbenzene t hrough nit ratio n and hydrogenatio n reductio n. the suitable co nditio n of t he t wo reactio ns was obtained by experiment s and t he co ntent of t he pdodecyl benzeneamine was analyzed by no nwater tit ratio n.key words dodecyl benzeneamine ; pdodecyl benzeneamine ; nit ratio n ; hydrogenatio n reductio n ;no nwater tit ratio n它与 1氨基2 ,4二溴蒽醌反应可制得弱酸性艳蓝 rs 。对十二烷基苯胺一般可通过下述路线合 成 :1前言对十 二 烷 基 苯 胺 是 一 种 难 溶 于 水 的 弱碱 ,作为中间体可用于染料 、表面活性剂及胺 类萃取剂等的合成 。例如以它为重氮组分合 成染料弱酸性桃红 b 的过程如下1: alcl3 c11 h23cocl +cl n h3c11 h23co cl c11 h23co n h2 hono hc12 h25n h2c12 h25n2clc12 h25n h2 o h n hcoch3也可用十二烷基苯经硝化还原得到 。国内曾2有过这方面的报导,但还原一步采用的是铁粉还原法 ,存在过滤困难 、铁泥难处理 、污 染严重等问题 。本文研究了以十二烷基苯为乙酰 h 酸c12 h25n nnao3sso3na( carbolan b)收稿日期 :19970602 男 ,32 岁 ,博士研究生 ,讲师 。第 3 期阎峰等 . 对十二烷基苯胺的合成9原料 ,通过混酸硝化 、加氢还原合成对十二烷基苯胺的方法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100 ml 冰醋酸中 。在 200 ml 烧 杯 中 加 入 50 ml 冰 醋 酸 , 然后 加 入 准 确 称 重 的 017 g 对 十 二 烷 基 苯 胺 ,磁子搅拌 使 之 溶 解 。用 上 述 011 mol/ l 高氯酸标准溶液 ( 经邻苯二甲酸氢钾冰醋酸溶液标定) 滴定 , 用 p hs 25 型酸度计指示 电动势变化 。以玻璃电极作为指示电极 ,甘 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 ,以电动势突跃时的体 积作为终点体积 。2 实验部分211 主要原料十二烷基苯 (工业品 ,由沈阳油脂化学厂 提供) ,98 %浓硫酸 , 65 %浓硝酸 ,甲醇 ,高氯 酸 ,冰乙酸 ,乙酸酐 ,甲基紫均为化学试剂 。212 实验过程21211 对十二烷基苯胺的合成(1) 对十二烷基硝基苯的合成 在装有回流冷凝器 、温度计及搅拌装置的 250 ml 三口瓶中加入十二烷基苯 81 g ,搅拌 下 于 3 h 内 滴 入 预 先 配 置 好 的 混 酸(32 % hno3 , 56 % h2 so4 ) , 水 浴 控 制 反 应 温 度在 25 以下 ,混酸滴完后保温反应 6 h ,薄 层色谱检查至终点 。反应完毕后 ,将反应液倒入分液漏斗内 ,分去下部废酸层 。上层硝基物用水洗 、碱洗 、 再水洗至中性 ,得黄色油状物对十二烷基硝基苯 。(2) 对十二烷基苯胺的合成3311结果与讨论硝化反应本实验采用混酸硝化法对十二烷基苯进行硝化 。硝化反应属于亲电取代反应 ,烷基是供电子基 ,因此反应容易进行 。为减少副 反应和避免烷基苯与亚硝基硫酸及硫酸形成 络合物 ,宜在温度较低 、硝酸比较大的条件下 进行反应 。通过多次实验 ,最后确定硝化反 应的适 宜 条 件 是 : 在 20 25 下 , 将 混 酸(32 %硝酸 ,56 %硫酸) 滴入十二烷基苯中 ,硝 酸比 为 113 1 , 共 反 应 9 h 。经 薄 层 色 谱 分 析 ,十二烷基苯全部转化为对十二烷基硝基 苯 。红外谱 图 证 明 产 物 结 构 正 确 ( ir 特 征 峰 ,cm - 1 :2 900 ,1 600 ,1 510 ,1 430 ,1 350 ,1100 ,860 ,720) 。312 还原反应采用液相加氢还原的方法还原上一步所 得到的硝基物4。考虑到价格因素 ,使用目 前工业上用得较多的 5 % pd/ c 催化剂 。影响加氢反应的因素较多 ,我们主要探索了催 化剂用量 、溶剂种类及用量 、反应温度等对产 品收率及纯度的影响 。经多次实验 ,最后确 定优化 的 加 氢 条 件 为 : 以 甲 醇 为 溶 剂 , 温 度60 65 , 压 力 015 018 m pa , 催 化 剂 用量为对十二烷基硝基苯重量的 016 % 。通过 少量补加 ,催化剂可连续套用多次 。在此条 件下反 应 得 到 的 对 十 二 烷 基 苯 胺 的 收 率 为99 % ,纯 度 为 9916 % 。产 品 经 红 外 光 谱 检在 200 ml 高 压 釜 中 加 入 29烷基硝基苯 、65 ml 甲醇和 01174g 对 十 二g 、5 %pd/c 催化剂 ,用氮气置换两次 ,电磁搅拌下通入氢气至压力为 018 m pa ,升温至 60 ,通过 控温仪将釜内温度控制在 60 62 , 至吸 氢停止到终点 。待高压釜冷却后 ,卸压 ,氮气 置换 ,滤除催化剂 ,反应液蒸出甲醇后得褐色液体即为产物对十二烷基苯胺 。21212 对十二烷基苯胺含量的测定(1 ) 011制3取 413mol/ l高 氯 酸 标 准 溶 液 的 配ml 72 %的高氯酸与 200 ml 冰醋酸混合 ,加入 10 ml 醋酸酐 。令该溶液静置过夜 ,使其中水分与醋酸酐反应完全 ,然后 用冰醋酸稀释至 500 ml 。(2) 甲基紫指示剂 :溶解 012g 甲基紫于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沈阳化工第 27 卷10测 ,与标准样谱图完全一致 ( f tir ,cm - 1 : 3420 ,3 240 ,2 960 ,1 600 ,1 520 ,1 430 ,1 350 ,860) ,证明结构正确 。313非水滴定法测定产品纯度对十二烷基苯胺是水不溶性的芳胺 ,碱 性较弱 ,不宜用亚硝酸钠重氮化法测定含量 。因此 ,我们采用高氯酸乙酸溶液进行非水滴定的方法测其纯度 。对十二烷基苯胺含量计 算公式如下 :4结论(1) 本实验以十二烷基苯为原料 ,经混酸硝化 、液相加氢还原两步反应合成了中间体 对十二烷基苯胺 ,所得产品经薄层色谱及红外光谱分析 ,与标准样一致 ,证明结构正确 。(2) 该工艺以十二烷基苯计 ,硝化反应收 率为 100 % ,加氢还原收率为 99 % ,总收率接近理论值 ,产品纯度为 9916 % 。(3) 同其它方法相比 ,本工艺具有合成路 线短 ,产品质量好 ,三废量少等优点 。含量 ( %) = n v m 1001 000 m式中 : n 高氯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mol/ l ;v 滴定所消耗的高氯酸标准溶液体 积 ;m 对十二烷基苯胺的分子量 ;m 对十二烷基苯胺的样品重量 (精确 至 01000 1g) 。参 考 文 献1侯毓汾 ,朱振华 ,王任之. 染料化学.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4陈永杰 , 任相忠 , 刘锦中.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 1995 , 3 :182陈耀祖. 有机分析.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1kazuvo shi ito , etal . technol rept , kansai u niv , 1963 ,5 :3134234(上接第 4 页)315 继续加强人才选拔培养工作 ,不断完善 人才管理机制原中石化总公司的高层领导高瞻远瞩 ,重视人才 、注重培养人才的做法已在国内兄 弟部委中得到充分肯定 ,也受到国际同行的 注意 , 外国公司从 s ino p ec 派出 的 一 批 批 实习团组中 ,看出了我们的人才战略 ,感受到 了我们的气魄 ,可见 ,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 , 是顺应发展潮流的 ,我们的成绩也是显著的 。已经培养出来的一批批各类人才 ,已经具备 了相当的理论功底和实践基础 ,具备了一定 的工作能力 ,继续提高的潜力很大 ,这种巨大潜力的挖掘和发挥 ,关键在于合理使用 、跟踪考评与继续培养 。今后还应在加大专业人才 的复合化力度方面下功夫 ,要随时进行各专业口的短期培训 ,多进行针对性强 、时间短 、目标明确 、内容具体的能力培训 。并应该把 培养 、使 用 与 跟 踪 考 评 有 机 地 结 合 在 一 起 。 美国企业的专业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