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开发区环境卫生规划规划文本目 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环境卫生规划目标1第三章环境卫生管理政策体制建设规划2第四章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2第五章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设备配置规划3第六章一般工业垃圾垃圾和医疗垃圾的收运处理5第七章投资规划5第八章附则6附录a 用词说明6图件目录:图件一 xx开发区区位图图件二 开发区生活垃圾压缩站规划图图件三 开发区出行人群密度分布图图件四 开发区公共厕所规划图图件五 开发区道路机扫和洒水规划图图件六 开发区水域环卫设施规划图图件七 开发区环卫工作场所规划图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随着xx开发区地域范围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亟需对该区做出规划。为了使xx开发区系统、规范、有序地进行环卫管理服务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特编制xx开发区环境卫生规划(以下称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关于把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的规定制定本规划。本文本所涉及的指标及定量数据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xx市开发区总体规划(2004.12)、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本次规划的专业性质、特点,考虑今后的发展要求而制定。未作规定的相关指标,应符合国家、xx省、xx市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第三条 规划范围本规划的地域范围为xx开发区的管辖范围,包括w区、e区、xx经济区、xxkx城以及2003年划归开发区统一管理的原xx区xx村、xx区xx社区居委会、xx区xx镇、xx农工贸总公司和xx农工贸总公司,总面积200平方千米。第四条 规划年限本规划规划期为:20052020年。规划分期:20052006年为近期,20072010年为中期,20112020年为远期。以2004年为规划基准年。第五条 规划控制对象凡在本规划区域范围内从事与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有关的规划编制、城市建设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第六条 规划指导原则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规划必须服从xx市以及xx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以xx开发区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国民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状况为主要规划依据。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规划研究编制的过程中必须结合xx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预选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和对策措施,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保证规划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又有较好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发挥规划应有的指导意义。全过程管理原则。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国际上已普遍认同必须以全过程管理为基本思路。全过程管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即从产品的生产开始,到产品的流通、消费,一直到垃圾处置的整个过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必须由末端治理转为源头管理、全过程管理。前瞻性原则。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应xx开发区环境卫生发展的需求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安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系统规划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与城市化建设速度同步、适度超前。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规划具体的服务目标是满足市民和旅游者对xx开发区环境卫生发展的需求,使市民和旅游者享有舒适的居住和旅行环境,因此规划必须坚持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城市公用设施的人性化。第二章 环境卫生规划目标第七条 环境卫生总体规划目标通过环境卫生规划、建设和管理,合理布局和建设环境卫生设施,完善环境卫生工程技术装备,提高环境卫生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环境卫生事业的现代化。到规划中期,开发区生环境卫生系统的建设与xx市环境卫生系统建设水平同步,与现代化中心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相一致,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到规划远期,开发区生环境卫生事业发展处于xx市前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八条 规划中期(2010年)规划指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配置基本齐备,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建立比较完善的垃圾资源回收系统,逐步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50%,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25%;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达到和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公厕分布适宜度达85%,设施维护管理公众满意率达90%;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降低环卫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市政道路清扫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以2010年asm举办为契机,进一步理顺市容管理机制。第九条 规划远期(2020年)规划指标促进环境卫生资金投入,保障环境卫生建设、维护、运营、更新的需要;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建设配置完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善的垃圾资源回收系统,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70%以上,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0%;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满足社会需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厕分布适宜度达100%,设施维护管理公众满意率达95%以上;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水平,使市政道路清扫机械化率达到100%;全区90%的城市建成区市容市貌达到城市容貌标准;建立环境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完善环境卫生管理服务水平,实现环境卫生事业的现代化。第三章 环境卫生管理政策体制建设规划第十条 xx开发区环卫体制建设xx开发区环卫体制建设规划,要突出开发区的特色,在组织机构上,管理岗位编制上,职能监管上都要体现“精简、创新、高效”的原则。使体制建设适应开发区环卫发展需要,促进开发区经济技术持续发展。xx开发区环卫体制建设见下表:xx开发区环卫体制建设一览表机 构 名 称性 质建议人数职 能拟成立时间备注xx市容环境卫生局(与xx区环境保护局合署办公)由区编委定3负责开发区、xx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2005年11月xx区(包含开发区)市容环境卫生监督管理所(增挂在hm中心)由区编委定8负责开发区、xx区市容环境卫生监督、执法2006年11月xx区(包含开发区)余泥渣土排放管理所由区编委定7负责xx区、开发区余泥渣土排放、运输、受纳等管理、执法2006年4月街道城管科、镇环卫站由街道办、镇府定3(每街、镇)负责辖区内市容环境卫生管理xx区成立后第四章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第十一条 开发区生活垃圾产出量和收运量的预测开发区生活垃圾产出量的预测结果见下表:开发区生活垃圾产出量预测结果表生活垃圾产出量:吨/日年份地区2010年2020年xx片区114.82 265.21 xx片区35.24 84.66 gs路以北片区13.94 15.30 kx城片区58.00 90.79 xx片区52.11 105.07 e区片区35.53 65.69 w区片区15.12 14.48 开发区总计319.44 641.21 开发区生活垃圾清运率应达到100%,收运量与产出量一致。第十二条 开发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xx开发区宜依托xx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垃圾处理。规划近中期(2005年2010年),xx开发区生活垃圾运输至xx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远期(2011年2020年),xx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xxxx厂)已经建成,xx开发区生活垃圾运输至xx第三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第十三条 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结合开发区生活垃圾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上门收集压缩站转运以及部分区域压缩车直接转运的收运方案。生活垃圾压缩站建设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确定生活垃圾压缩站布局(见图册)。xx片区:在保留现有xx路压缩站的基础上,拟新建3座2厢站。xx片区:拟建设一座3厢站,2010年前建一厢站,2010年后再扩建成3厢站。kx城片区:拟建设一座3厢站,2010年前建2厢站,2010年后再扩建成3厢站。gs路以北片区:由于gs路以北片区的生活垃圾量少,而且比较分散,因此不考虑在此片区设置垃圾压缩站。此片区的生活垃圾通过桶装,由小机动车收运至临近片区的压缩站进行压缩转运。xx片区:拟建设一座3厢站,2010年前建2厢站,2010年后再扩建成3厢站。e区:拟建设一座2厢站,2010年前建一厢站,2010年后再扩建成2厢站。w区:保留使用现有压缩站。生活垃圾压缩车及站前收运小机动车配置生活垃圾压缩车及站前收运小机动车配置见下表。生活垃圾压缩车及站前收运小机动车配置表单位:辆年份地区2010年2020年压缩车小机动车压缩车小机动车xx片区691420xx片区2356gs路以北片区1111kx城片区3457xx片区3468e区片区2345w区片区1111开发区总计18253648第五章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设备配置规划第十四条 公厕规划xx开发区公厕规划见图册xx开发区公厕规划图。规划建设公厕共113座,其中规划近期建设28座,规划中期建设34座,规划远期建设51座。对于规划新选址建设的公厕,具体的选点位置,宜按图上标设的中心点布设,考虑拟布设点周围的具体情况,可有一定的位置偏移,但最大的偏移距离不应超过该公厕合理服务半径。第十五条 粪便清运处理规划在实行了城市排水完全分流制的区域,可取消化粪池,粪便污水前端处理设施按区域集中、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同步实施的原则进行规划设置。这样可达到降低资金投入提高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目的。在未实现城市排水完全分流制的区域,设置化粪池,化粪池清掏用的抽粪车及辅助设备按粪便清运量进行设置。设置了化粪池的粪便清运量应按清掏粪渣一季度一清计。近、中期运到xx市白沙河粪便处理厂统一处理。应配置6辆抽粪车,现有3辆,近期增加配置2辆,中期再添加1辆。远期运到xx市xx污水处理厂(配粪便处理车间)统一处理。应配置8辆抽粪车,规划中期已经配置有6辆,故需增加配置2辆。第十六条 余泥渣土受纳规划在近期,开发区建筑垃圾处置以回填、受纳的处置方式为主,以开展源头综合利用为辅。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 充分利用余泥排放不收费的有利条件,加强对建筑施工工地监督管理,优先协调安排好建筑工地之间的排放与受纳。(2) 利用三通一平工程或低洼地、废弃鱼塘、废弃采石场作为临时受纳场,协调平衡建筑垃圾的排放与受纳。(3) 选择有条件的建筑工地进行源头综合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在中远期,建筑垃圾处置要从回填受纳的处置方式逐渐向以源头综合利用过度。全面推行建筑垃圾源头削减,对产生的建筑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处理,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量。在区内平衡协调的基础上,结合xx市建筑垃圾受纳处置规划,利用xx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场进行综合利用处置。第十七条 水域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规划近期规划:筹建新的综合性多功能水域垃圾装运码头。中期规划:新建码头工程施工阶段。增加购置3至4艘小中型垃圾打捞船。购置活动吊机1台,日常固定在码头使用。远期规划:增加1015艘新一代垃圾打捞船,购置2艘新型垃圾运输船,购置1艘监察船。第十八条 清扫、保洁设施规划以5吨车计,各规划年的扫路车应配数量见下表。开发区扫路车配置数量表年 份2005200620102020宜机扫道路总长(km)139.6155.4218.8377机扫总路程(km)139.6155.4218.8377应配扫地车(辆)16182644应增配扫地车(辆)92818洒水车按8吨车,应配洒水车数见下表。开发区各规划年应配洒水车数量年 份2005200620102020洒水道路总长(km)114.5133218.8377洒水总路程(km)229266437.6754应配洒水车(辆)671220应增配洒水车(辆)0048洒水车供水器环境卫生洒水车供水器宜设置在城市次干路和支路上,供水器按单侧马路计,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500m,设置数量见下表。开发区各规划年所需供水器的数量年 份2005200620102020洒水道路总长(km)114.5133218.8377应配供水器(个)7689146251应增配供水器(个)201357105设置在道路两侧的废物箱,其间距按道路功能划分:商业、金融业街道:50100m;主干路、次干路、有辅道的快速路:100200m;支路、有人行道的快速路:200400m。设置数量见下表。开发区各规划年所需果皮箱的数量年 份2005200620102020主要干道道路总长(km)139.6155.4218.8377应配果皮箱(个)930103614582513应增配果皮箱(个)5081064221055第十九条 环境卫生机构用地和作息场所规划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地1、近中期(至2010年)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地指标不小于10530平方米,建成建筑物建筑面积不小于5400平方米。选址宜在xx、kx城、e区、xx区、w区五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基层管理机构。2、远期(至2020年)基层环境卫生机构用地指标不小于18500平方米,建成建筑物建筑面积不小于9500平方米。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用地1、近中期(至2010年)新建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1个,面积不小于5217平方米,拟选址在kx城区,总建成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面积不小于9300平方米。建成修理工棚建筑面积不小于3900平方米,宜与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配套建设。2、远期(至2020年)建成环卫车辆专用停车场面积不小于16050平方米,建成修理工棚建筑面积不小于6900平方米。环卫作息场所1、近中期(至2010年)共建成作息场所11个。其中w区2个,1个与现hm中心合建,1个与环卫水上码头合建;e区1个,与规划近期建设的垃圾转运站合建;xx1个,与规划近期建设的垃圾转运站合建;kx城1个,与规划近期建设的环卫停车场合建;xxxx地区2个,1个与环卫基层管理机构合建,另一个与规划中期建设的垃圾站合建;xx4个,2个与规划近期建设的垃圾转运站合建,2个宜与该区域内的公厕合建。2、远期(至2020年)共建成作息场所22个,新建成11座作息场所。e区新建1个,与e区环卫基层管理机构合建;xx新建1个,与xx环卫基层管理机构合建;kx城2个,宜与该区域内的公厕合建;xxxx地区1个,宜与该区域内的公厕合建;xx6个,1个与xx环卫基层管理机构合建,其他5个宜在服务作业区集中的地方与公厕合建。第六章 一般工业垃圾垃圾和医疗垃圾的收运处理第二十条 对xx开发区一般工业垃圾收运的意见xx开发区现有排放工业垃圾的企业应当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材料、能源和其他资源,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降低工业固体废物的危害性。开发区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发展以电子和生物工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预计一般工业垃圾产生量和收运量不会有太大的增长。今后应工业企业应严格执行工业垃圾申报登记制度和的危险性鉴别制度,确定为非危险性的一般工业垃圾可以委托生活垃圾清运公司收运。第二十一条 医疗垃圾的收运处理意见xx开发区医疗单位应加强医疗废物源头处理和管理,完善全封闭的收集、运输、集中处置系统。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储存、焚烧必须严格与生活垃圾分开,并有专门管理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的全过程管理。xx开发区医疗垃圾由xx生活环境无害化中心集中处理。第七章 投资规划第二十二条 投资估算xx开发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投资估算见下表。设施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表项目近期中期远期合计200520062007201020112020数量个金额数量个金额数量个金额数量个金额万元万元万元万元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设施、机具小型生活垃圾收集机动车13130121204848073730生活垃圾收集机具(收运桶)6003061830.9118759.352405120.25生活垃圾转运站建筑(含压缩设备)57501150230081200压缩车5100102002652041820城区清扫、保洁设施、设备扫路车11506836818828371702洒水车464812812192供水器3316.55728.510552.519597.5废物箱61430.742221.1105552.752091104.55工具房1567.51567.533148.563283.5水域保洁设施水上垃圾装运码头1500改扩建3001800清捞船舶154501545020505收集运输船260260运输车130130监察船130130河涌拦污装置446101014水上垃圾装运码头1500改扩建3001800公厕、粪便清运设施设备公厕288403410205115301133390吸粪车230115230575环境卫生机构驻地21080289641976环境卫生车辆专用站场1675扩建285扩建67511635环境卫生作业人员作息场所113311332266总计4987.23333448712807表中投资估算按2004年基准计价,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估算不含征地费和拆迁补偿费。第八章 附则第二十三条 规划文件的组成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册和附件(即规划说明书)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册具同等法律效力。第二十四条 规划实施日期本规划自xx市政府批准公布之日起实施。附录a 用词说明执行本文本时,对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于在执行时区别对待:a. 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a. 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a. 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要求或规定”或“应按执行”。6规划文本第 页xx开发区环境卫生规划规划说明书编制完成时间:2007年1月15日目录前言11.总则21.1.编制目的21.2.适用范围21.3.规划年限21.4.编制依据31.5.指导原则51.6.规划研究工作内容与要求61.7.规划研究技术路线72.区域概况与城市发展规划92.1.区域概况92.2.城市发展总体战略92.3.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102.4.人口现状与发展规模112.5.环境保护规划123.开发区环境卫生现状综合分析163.1.环境卫生管理现状163.2.存在问题与分析204.开发区生活垃圾产出与管理现状234.1.开发区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34.2.开发区生活垃圾产出及管理现状235.环境卫生系统发展预测295.1.生活垃圾产量预测295.2.生活垃圾组分的预测365.3.生活垃圾的全过程管理与总量控制395.4.环境卫生规划目标与指标436.环境卫生管理政策体制建设规划456.1.xx市开发区环境卫生现状概况456.2.开发区环卫政策、体制建设规划477.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517.1.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分析517.2.先进城市垃圾收运经验借鉴527.3.xx市城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及发展方向597.4.开发区生活垃圾收运现状及问题分析597.5.开发区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划638.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748.1.几种处理方式的特点和选用限制条件748.2.开发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规划要求与垃圾处理设施选点的可能性分析788.3.xx市已经建成、正在建设、拟建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情况798.4.开发区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实施方案推荐809.公厕设置、粪便清运处理规划829.1.公厕建设管理、粪便清运处理现状829.2.公厕需求预测839.3.公厕规划方案909.4.粪便清运处理规划9310.建筑垃圾处置规划9510.1.现状情况9510.2.现状问题及分析9810.3.建筑垃圾排放量预测及处置需求分析9910.4.建筑垃圾管理处置规划10111.xx市开发区水域环境卫生设施设置规划10711.1.xx开发区水域环境卫生现状概况10711.2.开发区水域环卫设施设置规划10912.城区清扫、保洁设施规划11312.1.现状概述11312.2.存在的主要问题11412.3.保洁需求预测分析11412.4.清扫、保洁设备与设施设置规划11513.环境卫生工作场所规划11813.1.现状概述11813.2.存在的主要问题11813.3.环境卫生工作场所需求预测11813.4.环境卫生工作场所规划12014.城区市容管理规划12214.1.城区市容管理现状12214.2.市容管理规划12415.一般工业垃圾垃圾和医疗垃圾的收运处理13415.1.一般工业垃圾垃圾的收运处理13415.2.医疗垃圾的收运处理意见13516.设施建设分期规划和投资估算136前言xx开发区位于xx市东部。东接xx;东南与xx市隔江相望;西连xx、xx,西南隔z江与xx为临;北与xx区相接。xx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南部、东部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策略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东进即以xxz江新城和xx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拉动城市发展重心向东拓展,依托xx开发区和xxkx城,将旧城区的传统产业向xxxx一线集中迁移,利用港口条件,形成密集的产业发展带。xx开发区正是位于东进轴上。随着xx开发区地域范围的扩大和发展速度的加快,亟需对该区做出规划。环境卫生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方面,必须做好环卫专业规划。为了使xx开发区的环境卫生事业与城市建设发展相适应,xx开发区于2004年8月委托xx市环境卫生研究所组织编制xx开发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接受委托任务前后,承编单位多次与委托单位规划局和环境综合管理局密切协商,并取得共识,同意先行编制规划工作大纲。承编单位领会委托单位对该项工作的目的和要求,于2004年10月编写出了xx开发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规划大纲,作为开展下一步编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依据委托合同和xx开发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规划大纲,规划编制单位对现状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按国家、行业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结合xx开发区的具体情况,于2004年12月编制了规划初稿,供委托单位及相关部门进行审核。2005年4月委托单位召集相关部门举行了内部评审会,对规划初稿进行审核。规划编制单位依据委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对规划初稿进行了完善,同时还与xx开发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协调环境卫生用地的安排,2005年11月15日编制出规划评审稿。2006年9月1日,由xx开发区规划国土建设局主持召开了xx市开发区环境卫生规划专家评审会,会议原则同意评审稿的规划成果,并提出了相关的修改意见。规划编制单位依据委托合同和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形成了本报批稿,供审批。总则编制目的随着城市区域的不断发展、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认识到现有环境卫生设施未能适应xx开发区的发展要求,需要对环境卫生设施发展作统一的、全面的规划。本次规划研究将以xx开发区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为基础依据,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把城镇环卫管理服务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作为社会系统工程,采用环境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系统优化分析方法,充分考虑环境卫生系统规划方案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统一,使环境卫生设施的建设达到较为优化的目的。本规划研究成果将成为xx开发区环境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份建设蓝图。适用范围本规划的地域范围为xx开发区目前的管辖范围,包括w区、e区、xx经济区、xxkx城以及2003年划归开发区统一管理的原xx区xx村、xx区xx社区居委会、xx区xx镇、xx农工贸总公司和xx农工贸总公司,总面积200平方千米。规划年限规划期为:20052020年。规划分期:20052006年为近期,20072010年为中期,20112020年为远期。以2004年为规划基准年。编制依据国家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年月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0)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1992.6.2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10.28,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城市黄线管理办法(2005.11.8,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和部门有关标准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1997)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修订版)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27-2005)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1487)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cjj4791)环境卫生术语标准(cjj6595)环境卫生设施与设备图形符号(cj28.1391)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817287)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32000)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1997)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cj/t30331996)生活垃圾产量和构成成份调查规范方法(1997)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gb10001.1200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省市有关管理条例、标准xx省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办法(2000)xx市规划管理实施条例(1997)xx市环境卫生质量标准(试行)(2003)xx市市区水域环境卫生管理规定(2000)与本规划有关的地方文件和资料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2001.2)xx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化)(2000)xx市环境卫生总体规划(19992020)xx年鉴(19952003)xx市开发区总体规划(2004.12)xx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2004.2)指导原则本规划区域既有居住商务区,又有产业发展区,既有传统产业,又有高新技术产业。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是本规划区域的重要特点之一。因此要求规划对环卫管理措施和环卫设施建设提出较高的标准,与本规划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进程相协调。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 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规划必须服从xx市以及xx开发区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以xx开发区城市建设发展进程、国民经济社会现状和发展状况为主要规划依据。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作为城市公用设施专项规划的重要内容,有特定的规划对象和规划要求,是对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专项内容上的深化和补充,对实现城市总体发展战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与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的原则是本规划的主要原则。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规划研究编制的过程中必须结合xx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对环境卫生设施规划预选方案进行优化分析,提出可行的规划方案和对策措施,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保证规划既有较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又有较好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能发挥规划应有的指导意义。全过程管理原则对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国际上已普遍认同必须以全过程管理为基本思路。全过程管理考虑到产品的生命周期,即从产品的生产开始,到产品的流通、消费,一直到垃圾处置的整个过程。生活垃圾处理系统规划必须由末端治理转为源头管理、全过程管理。本规划利用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对环境卫生管理和设施建设进行规划分析。前瞻性原则规划必须具有前瞻性,应xx开发区环境卫生发展的需求做出预测,根据预测安排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环境卫生系统规划必须符合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并与城市化建设速度同步、适度超前。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规划具体的服务目标是满足市民和旅游者对xx开发区环境卫生发展的需求,使居民和旅游者享有舒适的居住和旅行环境,因此规划必须坚持人为本的原则,体现城市公用设施的人性化。规划研究工作内容与要求收集xx开发区环境卫生方面的有关资料收集xx开发区境卫生方面相关资料,包括:自然与社会环境背景资料、环境卫生管理现状资料、环境卫生设施现状资料。摸清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有关的背景。生活垃圾产生现状调查采用表格调查和实地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垃圾总量调查、生活垃圾组分和理化特性调查,为xx开发区环境卫生发展需求预测、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安排提供依据。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系统规划研究进行xx开发区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规划,确定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置依据与原则、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计划、生活垃圾收集容器设置、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站规划、生活垃圾收运车辆配置;对xx开发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行规划,进行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适用性分析、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方案设计、区域生活垃圾处理方案优化。公厕设置、粪便清运处理规划对xx开发区公共厕所需求分析、研究确定公共厕所规划方案,并进行粪便清运处理规划。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处置规划对xx开发区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排放量进行估算,建研究筑垃圾和余泥渣土收运方案,并进行建筑垃圾和余泥渣土处理场规划。城区清扫、保洁设施规划分析xx开发区环卫清扫、保洁作业任务,进行机械化清扫、保洁机具扫路车、洒水车的配置,道路保洁辅助设施供水器、废物箱设置规划。水域垃圾管理规划水域垃圾管理规划包括清捞船舶配置、河涌拦污装置设置、水上垃圾装运码头设置。环境卫生管理及工作场所规划环境卫生管理及工作场所规划包括环境卫生管理政策体制改革、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环境卫生管理机构用地规划、环卫个人作息场所规划、环卫专用车辆站场规划。设施建设规划和投资估算对设施建设时序进行安排,对建设投资进行估算。规划研究技术路线本规划研究和编制将以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优化分析和多种决策分析模型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充分考虑规划系统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系统各目标达到既较为优化又符合实际的目的。本规划研究技术路线见图11。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收集回收运输系统其他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现状生活垃圾产出收运处理处置状况发展需求分析环境卫生系统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现状分析与评价趋势预测投资能力分析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环境保护现状与规划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规划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规划基础调查与研究规划范围、目的确定效益、风险评价处理方式进程安排选址分析设施规模处理处置系统站场设置回收方式收集方式设施系统规划宏观体制和保障规划组织管理框架投资和产业化政策其他保障措施综合政策法规框架公众参与、顾问咨询是否满足目标要求(否)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组织实施规划方案评审、审批、确定规划方案优化规划区域分析系统规划治理控制目标和指导原则的确定图12 规划研究技术路线图现有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区域概况与城市发展规划区域概况xx开发区位于xx市东郊约30公里处,地处xx区、xx区、xx区、xxxx镇四个行政单位交界处。xx开发区由w区、e区、xx区、kx城、xx镇、xx农工商公司、xx农工商公司、xx村、xx村组成,总用地面积约200km2。城市发展总体战略xx市开发区总体规划将xx开发区城市发展战略总体定位为:华南现代制造业与高新科技产业基地、创新基地;bs加工与现代物流中心;发达的现代服务产业与适宜的城市居住生活区;xx东部新城核心地区。 产业基地与创新基地重点发展以电子和生物工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强科技研发能力,支撑xx建设国际大都市所必需的现代重工基础产业、以外向发展为主的轻型加工业。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与高新科技产业基地。 现代物流中心依托港口、铁路、高快速路、地铁,形成z江口海陆联运枢纽,发展东部bs加工与物流中心。 发达的现代服务产业与适宜的城市居住生活区增加人口集聚,承接东移的城市商务、行政功能,完善相应配套设施,实现就业居住的区内平衡,形成发达的房地产业、现代商贸流通业、金融保险咨询业、交通运输业、旅游服务业和邮电通信业。分区功能定位为:w区:建成以高技术为主导,以引进技术改造和结构优化的工业项目为主体的工业区,同时积极发展以金融、贸易、交通、信息和科研为主的第三产业。e区:建成化工、食品、电子等轻工为主体,兼有重工业性质的工业区。充分利用w区的设施,自身则配套必要的生活居住设施。kx城:以环保产品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生物工程及新材料、新能源制造为主导产业,配套发展高科技第三产业,使kx城成为产、学、研、住、商一体化的多功能产业区。xx经济区:发展服装生产、工艺品、制造、电子等一类工业用地及食品、精细化工、轻加工业等二类工业用地,同时发展房地产、旅游、商贸等第三产业。xx中心城区,开发区新中心城区,拥有以下功能:(1)中心商务功能(2)游憩商务功能(3)行政科教功能(4)居住与生活服务功能gs公路以北地区:以保护与控制为主,成为xx开发区北部重要的生态控制区与旅游休闲区。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城市空间结构据xx市开发区总体规划,xx开发区将形成“一城、六区、三带”的空间结构。【一城】 xx中心城区ln路以北,gs公路以南的地区,总面积45.8km2,可建设用地面积23 km2。xx新城是开发区未来的中心城区。【六区】 六个发展片区(1) kx城发展片区 ln路以南,gs高速以北的地区,总面积34km2。(2)e区发展片区 gs高速以南,w区以北的地区,包括e区南片、e区北片与新划入的xx村,总面积23.6km2。(3)w区发展片区 包括开发区w区、bs区,总面积9.6km2。(4)xx发展片区即xx经济区,总面积28.5km2。(5)xx发展片区 gs公路沿线及以北的xx地区,总面积10.6km2。(6)gs路以北山地区 gs公路以北的高丘陵、山地区,总面积63.4km2。【三带】 由功能相似的分区形成的三种类型的发展带(1) 北部自然生态与旅游休闲带(gs公路以北山地区)(2) 中部行政商务、教育科研、居住与生活服务带(xxxx新城)(3) 南部与东部产业带(kx城e区yp xxw区)用地规划2020年开发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04.6平方公里,具体情况见下表。表21 xx开发区规划用地汇总表(2020年)图件八 用地图件九 类别图件十 图件十一 指标w区e区xx区kx城gs路以北地区xx中心城区xx片区全区城市建设土地面积 (公顷)584193322512605128230465910464(e)其他用地e1水域面积(公顷)652147825112e2耕地面积(公顷)60083700e3园地面积 (公顷)01877952000e4林地面积(公顷)36138767344702227350e6 村建设用地(公顷) 小计(公顷)3764315957986210227836211086开发区面积总计(公顷)96023642846340363384582105721550各片区占总用地面积百分比4%11%13%16%29%21%5%100%人口现状与发展规模人口现状2003年底,开发区总居住人口14.73万人。其中户籍人口7.68万人,登记外来居住人口7.05万人。农村户籍人口3.8万,区外通勤人口约5万,全区从业人员10.75万人。人口发展规模1. 近期人口总体规模预测通过开发区占区域人口比例来确定近期开发区总体人口规模。预测至2010年开发区总人口为24万人。通过可开发工业用地进行预测。算得2010年开发区人口规模约为现状的2.1倍,为30万人。两种方法取平均值,预测近期2010年开发区总人口为27万人,据上述近期城市化水平预测,近期城市居住人口21万人,村镇人口6万人。2. 远期人口规模预测规划至2020年开发区本地城市居住人口47.4万人,村镇居住人口9.7万人,总计常住居住人口57.1万人,总体城市化水平83%。表22 远期2020年开发区人口预测表地区本地居住人口通勤人口城市居住人口村镇居住人口小计城市化水平xx片区21.54.52682.7%-xx片区7.80.58.394.0%-gs路以北片区10.51.566.7%-kx城片区6.10.46.593.8%8xx片区71.88.879.5%5e区片区32560.0%4.8w区片区1-1100.0%1.4开发区总计47.49.757.183%19.2环境保护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