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初中生思想品德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标题】初中生思想品德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卢海林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问题现状对策 【指导老师】刘宗发 【专业】教育学 【正文】1.前言11关于初中学生思想品德问题的研究在国外,一般都注重道德方面的研究,而国内则是注重思想品德方面的研究。道德和思想品德并不是完全独立的,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侧重于社会伦理方面;而思想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个人按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以及宗教戒律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特征和倾向,具体体现为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等四方面的稳定特征和倾向。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社会道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道德的发展要受到个体原有的思想品德的影响1。国外关于初中学生道德的专门研究比较少,他们一般都是把青少年做为研究对象。研究者调查发现:近几年来,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被拘捕率增长了8倍,而少女未婚生育人数增长率则以每年62.1%的速度快速增长。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很容易被真、善、美打动,也容易对假、恶、丑产生憎恨2。这可以反应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受外界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的,它既可以朝好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朝不良的方向发展。大多数学者也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鉴于这一点,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学校在道德工作的实践中,就注意与家庭、社会的结合3。我国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许多教育工作者或德育工作者根据当前新形势、新情况,对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步,给时下处于困境的学校德育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4567:第一,知行不统一。研究者指出:当今的初中学生,思想认识基本明确,他们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可是在实际行动中,他们往往不按照自己的认知去做,认知和行为脱节。比如,他们在调查过程中问学生,“看到校园内的地上有纸屑,你会怎么做”,40.4%的学生作出了“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的第一选择,而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视而不见”或者是“假装没有看见”。对于这种情况,研究者主张要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行为能力,首先要端正学生的态度,从思想上克服“说一套,做一套”的心理;其次,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的行为,经常进行自我评价。?第二,集体意识淡薄。研究者发现:在生活中,学生不再积极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了,而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他们在调查时问学生,“学校洗拖把的水池塞了,正在疏通清理,你会怎么做”,选择“主动上前帮忙”的只有44.1%的学生,24.3%的学生选择“其他人去就可以了”,26.9%的学生选择“老师叫我才去”,剩下的学生选择“与我没有关系”。针对这类学生,研究者主张多开展有意义的群体活动,如田径运动会、拔河比赛、“手拉手”、“献爱心”等活动,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等。第三,纪律观念不强。研究者指出:初中学生迟到、旷课、逃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即使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与别人讲小话,干与课堂无关的事,或者干脆趴在桌子上睡觉等等。据调查结果显示:这类学生占学生总数的34.6%;同时,通过访谈法发现:有60.8%的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不如以前守纪律了,5.3%的教师对目前学生自由、懒散、随便的态度十分反感。针对这类学生,研究者主张要构建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以此来影响和约束他们的不良行为;同时,要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魅力,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从而让学生自觉遵守纪律。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所查阅到的文献中,大部分都从学校、家庭和社会这三个层面来分析初中生思想品德问题的成因,然后根据这些成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只有少部分工作者考虑到了学生自身的因素。然而,自身因素在他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在研究对象上,几乎都是把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放在一起进行。事实上,初中生的身心发展不同于高中生,思想品德的成因也就有别于高中生,相应的某些对策也不一定适合初中学生,所以有必要细化、充实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研究。12选题缘由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发育还不够健全,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倾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泛起,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淡漠;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国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妨碍了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教育角度看,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思想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存在明显问题,重智轻德的思想仍然严重。同时,由于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缺乏分辨和抵御能力,极易受到社会大环境和家庭教育中的不良因素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原因致使一部分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如贪图享受、轻视劳动、追求个人利益、意志力薄弱等4568。近年来,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培养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贯切落实。中学阶段的可塑性极大,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做好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工作刻不容缓。13研究方法131.文献法:通过广泛查阅文献,了解、掌握本课题已有的研究现状,确立本研究的方向和重点。13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法,随机在涪陵、丰都、垫江、双桥4个区县抽取500名左右的初中生做调查分析。问卷借用常州市教研室编制的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问卷。通过访谈法,从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几个方面获取有关初中生思想品德的资料。133.观察法:通过日常观察,了解、收集初中生的品德行为表现。14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及价值本选题研究的重点是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存在哪些问题以及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到底该怎么办;研究难点就是关于对策的提出,因为每个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在研究时,把研究范围缩小为初中阶段,把初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分析原因、提出对策的时候会考虑学生自身因素。之所以把研究范围限制在初中阶段,是因为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家长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进行工作,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2.初中生思想品德问题的现状当前,初中学生的主流是好的,他们积极向上、刻苦学习、思想活跃、乐于探索,能遵守社会公德。但在主流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一部分初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不容乐观。根据国家教委1994年3月颁发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教育部1981年8月26日发布的中学生守则的要求,结合初中学生所反应出来的不良思想品德进行总结,把他们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21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不强,偏重个人生活和前途调查显示,在问到“是否积极参加班级、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时,有3.3%的学生选择“漠不关心”,47.4%的学生选择“凭兴趣而定”,5.7%的学生选择“因情绪而定”,也就是说有56.4%的学生不会主动关心集体的活动,不愿意积极地为集体争荣誉;在问到“你平时的零花钱主要用来干什么”时,有22.1%的学生选择“买零食”,5.7%的学生选择“同学间相互请客”,5.4%的学生选择“上网”等,而只有1.2%的学生选择“捐赠”,选择上网的人数是选择捐赠的人数的4.5倍,他们几乎没有想到社会上还有很多人需要他们的帮助,哪怕是一点微薄的帮助。由以上的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当前的部分初中学生比较偏重个人的生活和前途,缺乏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责任感,正所谓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傅岩、赵慧君、薛静91011等人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这一点。22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调查显示,在问到“对待每周一次的值日生工作,你的态度怎样”时,有6.3%的学生选择“很不情愿,马虎了事”,4.2%的学生选择“尽量逃避”,23.1%的学生选择“时常忘记,经过别人提醒后能认真完成”,最后一类学生能知错就改是好的,但是也反应了他们根本没有把值日工作当做一回事,所以才会忘记,相比起来,前面两类学生做得就更差,他们首先在思想、态度上就对劳动产生了抵触情绪。另外,在问到“你在家里做家务吗”,有54.1%的学生选择“偶尔做”,4.1%的学生选择“从不做”,1.2%的学生选择“其他”,这或许是因为父母不让做,或许是因为学生本来就不热爱劳动。由于这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劳动习惯,有的变成了好逸恶劳的懒汉,有的则成为了只会埋头读死书的书呆子,连最基本的洗衣做饭都不会。23纪律观念淡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调查显示,在问到“对于考试中作弊现象的处理”时,30.6%的学生选择“无所谓”,1.5%的学生选择“可以的”。一直以来,社会、学校都在高呼要严厉制止考试作弊的现象,但是考试时依然有人作弊,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才发现,居然有学生认为作弊是可以的。在日常的观察中,还发现有一些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总是讲小话、开小差,自习时间也不认真预习、复习和写作业?,消磨时间,影响他人等。还有些学生上课经常迟到,无故请假。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这些都是违反了纪律的行为。傅岩9在他的研究中也提到了这一点。24知行不统一,甚至完全脱节调查显示,在问到“当手中有废纸要丢弃,在周围没有别人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时,5.7%的学生选择“随手丢在地上”,22.1%的学生选择“身边有垃圾桶就扔在里面,否则就扔在地上”,6.0%的学生选择“扔在墙角或很脏的地方”,剩下的超过一半的学生选择扔在垃圾桶里面。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似乎学生的品德行为表现比较良好。但是通过日常的观察,结果却有所不同:教室的地板上随时都可以看到废纸,吃剩的饭菜也是到处乱扔,想吐痰了就往地上吐等等。另一个问题是“当你想过人行横道时正好是红灯,你会怎么做”,6.3%的学生选择“有交通管理员时就等绿灯亮了再走”,17.9%的学生选择“别人走,我也走”,6.9%的学生选择“不管红绿灯,想走就走”,剩下的大部分学生都选择“等绿灯亮了再走”。事实上,通过日常的观察,就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选择前面三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这两个问题反应的是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品德行为出现脱节,知行不统一。康成8等人在研究中也发现了这一点。3.初中生思想品德问题的成因31不良社会文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网吧、游戏室等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除此之外,影视、报刊书籍、广播等传播媒体也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暴力、色情、凶杀等垃圾文化。据2001年一项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达2650万,并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其中青少年占80%以上7。在信息社会时代,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走进了学生的生活。调查显示:双休日上网的学生占13.4%,上网的目的各不一样,其中19.2%的学生上网是为了聊天,22.1%的学生是为了玩游戏,而游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思想品德行为,给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一点,在袁能先、易俐华7的研究中有详细的论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由于网络管理的力度不够,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传播散布色情图片、文字和录象。调查显示:17.9%的学生会在无意中浏览到黄色网站,4.8%的学生会偶尔去浏览,1.6%的学生经常去浏览。青少年学生思想活跃,这些不健康的东西会对其健康成长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