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教案.doc_第1页
植物学教案.doc_第2页
植物学教案.doc_第3页
植物学教案.doc_第4页
植物学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学院教案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 程 名 称植 物 学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必 修学时数72开课院(部)生命科学学院教研室植物学授 课 班 级主 讲 教 师 职 称 教研室主任专业负责人二七年二月 农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植物学授课专业全院生物类相关专业班级课程代码2100600课程类型必修课程();限选课程( );全校性选修课程( )授课教师陶世蓉、辛华、初庆刚、曹玉芳、孙同兴、赵自国职 称单 位生科院植物学教研室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田间观察( );实习()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考核方式闭 卷();开 卷( );课程论文( )具体操作( );多种形式结合(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72学时学 分 数4学时分配课堂讲授46学时;实验课26学时;田间观察 学时;实习12学时;实际操作 学时;讨 论 学时;上 机 学时教材名称植物学作 者张宪省贺学礼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08指 定参考资料植物解剖学植物学种子植物分类学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植物学植物学学习指导植物生物学等种子植物图谱被子植物胚胎学植物系统学植物学(上、下册)(第二版)作者李正理、张新英高信曾汪劲武马炜梁滕崇德黎维平杨继吴国芳胡适宜张景钺、梁家骥陆时万等出版社及出版时间高教出版社高教出版社高教出版社高教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高教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高教出版社高教出版社高教出版社授课时间第1周至第14周;星期 第 节、星期 第 节、星期 第 节备注注:表中( )选项请打“”周 次第 1 周,第 1 次课;总第 1 次课 章节名称绪 论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以多媒体讲授为主,提出要点;以学生自学为辅。并附思考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和解答。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研究植物的重要性及植物学科的基本概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了解植物科学的研究内容、发展简史、学科分科概括,尤其是植物学的学习方法。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对课程的几点说明和要求1.学生成绩的构成2.学习的基本要求二、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种类多样性,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植物的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植物界1.二界分类;2.三界分类;3.四界分类;4.五界分类;5.六界分类四、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推动地球和生物的发展2.合成有机物质,贮存能量3.促进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4.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5.植物与人类的三大难题五、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分支学科1. 植物科学的简史2. 植物科学的研究内容及分科概述六、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1. 学习目的与任务 2. 研究植物学的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实验观察法 (3)模拟和仿制3. 植物学课程的学习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植物的多样性2.生物分界系统3.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详细讲授植物的多样性、生物分界系统、植物在自然界及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简要介绍植物学的发展简史及分支学科和学习植物学的目的、要求和方法。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植物的了解,加深对植物作用的理解。作业、讨论及辅导1. 自养植物与异养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自在地球上的作用如何?2. 您认为五界系统划分的优缺点是什么?3. 一片人工纯林与一片天然森林的作用会有那些差别?由此真正理解植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4. 地球上是否只需要几种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经济植物、家畜,而可以把其他的动植物都统统灭绝?人类能否仅仅依赖这些少数的物种就生存下去?课后小结本章重点介绍了植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主要方面。介绍了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尤其突出了植物多样性的作用,阐明它与一般所谓“植物的环境作用、气体-物质平衡的作用”的不同。参考资料植物学徐汉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植物学李杨汉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植物学曹慧娟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植物学(上、下)高信曾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植物学郑湘如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植物学导论姚敦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植物生物学杨世杰主编,科学出版社,2000年;植物生物学杨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植物生物学周云龙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植物解剖学李正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植物胚胎学胡适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年;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1 周,第 2 次课;总第 2 次课 章节名称第一章 植物细胞: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原生质体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生理功能进一步明确细胞是植物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细胞学说的建立及意义二、细胞的基本特征1. 细胞的基本概念: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 细胞的化学组成(1)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蛋白质(protein),核酸(nucleic acid),脂类(lipid),糖类(saccharide)。生理活跃物质,主要有维生素(vitamin)、激素(hormone)、抗菌素(antibiotic)等。原生质的物理性质、原生质的新陈代谢3. 植物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原生质体(1)质膜质膜的分子结构:单位膜、膜的流动镶嵌假说;质膜的功能。(2)细胞质细胞器:质体(plastid)叶绿体(chloroplasm)、有色体(chromoplast)、白色体(leucoplast),线粒体(mitochondrion),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缩写er),液泡(vacuole),高尔基体(golgi boty,dictyosome),溶酶体(lysosome),圆球体(spherosome), 微体(microbody) ,核糖核蛋白体(核糖体、核蛋白体ribosome)。细胞质基质:胞质运动(cytoplasmic streaming) (3)细胞核(nucleus):细胞核的形态及其在细胞中的分布细胞核的超微结构(4)细胞骨架微管(microtubule)、中等纤维(intermediate filament)、微丝(microfilaments)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原生质的化学组成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特征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原生质体:质膜、细胞质(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胞基质)、细胞核;难点:1.质膜的构造2.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对于学生中学学过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简短的回顾,对于学生中学未学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多媒体讲授。作业、讨论及辅导1.细胞学说的主要意义是什么?2.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光学结构)包括哪些部分,超微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3植物体中每个细胞所含的细胞器类型是否相同?试举例说明。4.质体有哪些类型,存在于植物体的哪些部位,各自的作用是什么?5.液泡有什么功能,主要含有哪些物质?6.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7.名词解释: 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器,质膜,细胞质运动课后小结1细胞是植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由原生质组成的。原生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一种无色半透明的亲水胶体,处于溶胶和凝胶的动态变化之中。原生质的重要特点是进行新陈代谢,具有生命活力。 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大部分。原生质体又分为细胞质、细胞核、质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内质网、微管与微丝等细胞器。质体中的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而贮藏在有机物中,而线粒体是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细胞器,细胞中的一些有机物最终氧化是由线粒体进行的,并释放能量,供细胞各种代谢之需。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尔基体对细胞壁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微管、微丝对维持细胞的形状、细胞质的运动及细胞分裂时染色体的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4细胞核是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液组成,也是遗传物质存在的地物的遗传性状和调节细胞内的物质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1 周,第 3 次课;总第 3 次课 章节名称实验一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 验();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实验操作。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各部分性能,学习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学基本内容纲要实验内容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1机械部分(1)镜座(2)镜柱(3)镜臂(4)镜筒(5)物镜转换器(6)载物台(7)调焦装置2光学部分(1)物镜(2)目镜(3)聚光器(4)反光镜或光源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1取放2对光3低倍镜使用4高倍镜使用5调换玻片6使用后整理7使用注意事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难点:高倍物镜的使用。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讲授,学生操作。作业、讨论及辅导简述显微镜的使用步骤。课后小结1.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方向位置与载物台上标本的实际方向位置是否相同?为什么?2.镜检时为什么要从低倍镜开始?为什么要将材料放在视野中央?从低倍物镜转到高倍物镜时应注意哪几点?3.使用和保养显微镜时应注意些什么?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2 周,第 1 次课;总第 4 次课 章节名称第一章 植物细胞: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细胞壁,3.后含物;第三节 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进一步明确细胞是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了解植物细胞内后含物的种类、存在形式、存在部位,掌握其鉴定方法及其结构特点; 掌握植物细胞繁殖的概念及细胞的三种分裂方式、生长及分化的过程,重点掌握植物细胞的生长及繁殖方式,明确细胞的繁殖、生长及分化是植物体生长、成熟的过程。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细胞壁(1)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细胞壁的化学组成、细胞壁的层次结构、细胞壁的生长和特化(2)细胞壁与植物抗病性(略)(3)纹孔与胞间连丝:初生纹孔场(primary pit field)、胞间连丝(plasmodesma)、纹孔(pit)3. 后含物(1)淀粉(starch):单粒、复粒和半复粒。(2)蛋白质(3)脂肪和油(4)晶体(crystal)(5)次生代谢物质:酚类化合物、生物碱(alkaloid)、类黄酮(flavonoid)、甙(glucosides)四、细胞的增殖、生长与分化1. 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2. 有丝分裂3. 减数分裂(在第八章第三节中讲)4. 无丝分裂5. 生长与分化:细胞的生长、细胞的分化、细胞的全能性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细胞壁的结构2.后含物的种类及简单的鉴定方法3. 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难点:1.细胞壁的生长和特化2.纹孔与胞间连丝3.细胞周期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对于学生中学学过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简短的回顾,对于学生中学未学过的内容进行详细的多媒体讲授。作业、讨论及辅导1.细胞内含物主要包括哪几种,各有何意义和利用价值?2.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有何区别?各包括哪些成分,各自的功能如何?3.植物细胞的初生壁和次生壁有什么区别?在各种细胞中是否都存在?4.植物细胞有那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传递。5.说明细胞壁主要的4种次生变化及相应功能。6.何为纹孔,胞间连丝,有什么作用?纹孔有几种类型?画图表示之。7.植物细胞的分裂有哪几种,它们之间有何主要不同?各发生在什么部位和时期?它们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各有何联系?8.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试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课后小结1.细胞的最外面存在着细胞壁。细胞壁由胞间层、初生壁、次生壁三部分组成。此外,有些担负着特殊功能的细胞,细胞壁会产生特殊的变化。在细胞壁上存在着纹孔和胞间连丝,使相邻细胞间能进行物质的交流和信息的交换。从而,使植物有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 2.在细胞生命活动中产生一些代谢产物,如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一些生理上活跃的物质和植物激素等。 3.细胞是通过细胞分裂来繁殖自己,延续后代的,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4.重点了解细胞的生理特性,并对细胞的繁殖方式要深入理解。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2 周,第 2 次课;总第 5 次课 章节名称第二章 植物组织:第一节 植物组织及其形成:1.植物组织的概念,2.植物组织的形成;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1.分生组织,2.成熟组织及其功能(薄壁组织)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植物组织的概念,明确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是植物进化的表现; 掌握各类组织的细胞特点、功能作用及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明确各组织的形态与功能是相适应的,彼此间密切配合,体现植物的整体性。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植物组织及其形成 1. 植物组织的概念2. 植物组织的形成二、植物组织的类型1. 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结构特点(1)根据分生组织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位置,可分为: 顶端分生组织(apical meristem)、侧生分生组织(letarel meristem)、居间分生组织(intercalary meristem)(2)根据分生组织的性质及来源,可分为:原分生组织(promeristem)、初生分生组织(primary meristem)、次生分生组织(secondary meristem)2. 成熟组织及其功能(1)薄壁组织(parenchyma):基本组织(ground tissue)或营养组织(vegetative tissue) 薄壁组织的细胞特点薄壁组织的分类:同化组织(assimilative tissue)吸收组织(absorptive tissue) 贮藏组织(storage tissue) 通气组织(ventilating tissue) 传递细胞(transfer cell)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植物组织的概念2.分生组织的细胞特点、分类及其功能3.成熟组织的概念及其分类4.薄壁组织的细胞特征、分类及其功能难点:1.分生组织的分类2.顶端分生组织的学说教学过程设计作业、讨论及辅导1.名词解释: 组织2.说明分生组织的概念及其按来源和位置的不同分类,各类的细胞特点。3.基本组织(薄壁组织)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哪些组织?课后小结1.植物组织是植物长期进化过程中,植物体复杂化和完善化的产物,在植物个体发育中,通过细胞的生长、分化而形成。一些来源相同的细胞群所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为组织。植物体内的各种组织紧密结合相互协调,构成植物整体,并保证各项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2.植物的分生组织具有强烈的分裂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深入了解分生组织特性与作用。掌握其活动规律,在农业生产上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3.成熟组织是由分生组织分裂所产生的细胞经过生长、分化而形成的。分化程度浅的成熟组织,仍具有一定的分裂潜能,在一定条件下,还可恢复分裂。根据主要生理功能,通常将成熟组织再分为保护组织、基本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和分泌结构等五类。4.基本组织是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成分,主要行使吸收、同化、贮藏、通气、短途运输等有关营养的生理功能。同时,它们的细胞具有薄壁的特点,分化程度较浅,可塑性较大,在一定条件下,常可转化为其他组织。基本组织在植物体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对基本组织进行深人了解是学习本章的一个重点。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2 周,第 3 次课;总第 6 次课 章节名称实验二 植物细胞(一)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 验();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实验操作。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实验材料的观察,了解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形态结构。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细胞的基本结构洋葱鳞叶表皮1.细胞壁2.细胞质3.细胞核4.液泡二、质体的观察1.叶绿体:菠菜(或羊蹄,也可用葫芦藓或黑藻叶直接在简下观察)。2.有色体(杂色体):胡萝卜或红辣椒。3.白色体:白萝卜或鸭趾草叶表皮(大葱鳞叶或叶鞘内表皮也可)。三、胞间连丝的观察柿胚乳永久切片附:生物绘图方法1要求:具备高度的科学性和真实感,形态正确、比例适当、清晰美观。2基本步骤(1)根据绘图纸张大小和绘图的数目,安排好每个图的位置及大小,并留好注释文字和图名的位置。(2)将图纸放在显微镜右方,依观察结果,先用hb型铅笔轻轻勾一个轮廓,确认各部分比例无误后,再把各个部分勾画出来。(3)生物绘图通常采用“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的表现手法,即用线条和圆点来完成全图。绘线条时要求所有线条都均匀、平滑,无深浅、虚实之分,无明显的起落笔痕迹,尽可能一气呵成不反复。圆点要点得圆、点得匀,其疏密程度表示不同部位颜色深浅。(4)绘好图之后,用引线和文字注明各部分名称。注字应详细、准确,且所有注字一律用平行引线向右一侧注明,同时要求所有引线右边末端在同一垂直线上。在图的下方注明该图名称,即某种植物、某个器官的某个制片和放大倍数。注意:所有绘图和注字都必须使用hb型铅笔,不可以用钢笔、圆珠笔或其他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体的观察。难点:有色体和白色体的观察。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观察,教师指导、答疑。作业、讨论及辅导绘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结构图。课后小结1.细胞有哪些部分组成?主要细胞器有哪些?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何区别?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3 周,第 1 次课;总第 7 次课 章节名称第二章 植物组织:第二节 植物组织的类型:2. 成熟组织及其功能;第三节 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1. 复合组织,2. 组织系统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类成熟组织的细胞特点、功能作用及在植物体内的分布规律;明确各组织的细胞形态与其承担的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彼此紧密配合,体现出植物的整体性。 掌握维管束、维管组织及维管系统的概念。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二、植物组织的类型2. 成熟组织及其功能(2)输导组织(conducting tissue)导管和管胞 筛管和筛胞(3)机械组织(mechanical tissue) 厚角组织(collenchyma)厚壁组织(sclerenchyma):纤维(fiber)、石细胞(sclereid) (4)保护组织(protective tissue)表皮 周皮(5)分泌组织(结构)(secretorytissue)外部的分泌结构:腺毛、蜜腺、排水器等。内部的分泌结构分泌细胞(油细胞、粘液细胞、单宁细胞等)、分泌腔、分泌道(树脂道)乳汁管三、复合组织和组织系统1.复合组织(1)木质部和韧皮部(2)维管束根据维管束中韧皮部和木质部的位置关系:外韧维管束、双韧维管束、周木维管束、周韧维管束、辐射维管束。根据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无形成层:无限维管束、有限维管束2.组织系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输导组织组织的类型、功能及其细胞特点2机械组织的类型、功能及其细胞特点3分泌结构的类型、功能及其细胞特点4维管组织及维管系统的概念5. 植物体内各组织间的分化关系难点:1.输导组织组织的细胞特点2.维管束的类型及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作业、讨论及辅导1.名词解释:维管组织,维管束2.比较表皮和周皮的起源,功能、结构特征和分布的异同?从外观上如何区别具有表皮的枝条和具有周皮的枝条?3.说明气孔的结构及其气孔开启-关闭的机理4.输导组织在植物体内如何分布?导管和筛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何不同?5.简述机诫组织和分泌组织的主要类型和功能。6.说明管胞、纤维、导管之间结构和功能的区别和联系7.被子植物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组成有什么异同点?8.维管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有什么特点?说明各种类型的维管束各自主要存在于哪一类植物或哪一类器官中?9.以导管的形成过程为例,说明组织的形成是细胞分裂,生长及分化的结果。课后小结1.输导组织中的管胞、导管是运输根部吸收水和溶于水的无机盐类的管状结构。筛胞、筛管是运输从叶部制造同化产物的结构。它们常分别与纤维、薄壁细胞共同组成木质部或韧皮部,并进一步形成维管束而贯穿整个植物体,对于植物的生理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习本章时应着重了解输导组织组成分子的形成特点及生理功能,并且加深对维管组织、维管束的出现在植物系统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认识。2.了解保护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一般特点。分泌结构是一类复杂的细胞组合,大体上可分为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类,它们所产生的分泌物质,有许多是重要的药物和工业原料,有很高的经济价值。3.了解组织在植物体内都有其一定分布规律以及组织间具有一定的分化关系。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3 周,第 2 次课;总第 8 次课 章节名称第三章 种子和幼苗:第一节 种子的基本结构;第二节 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种子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明确胚是植物体的幼小雏形这一基本含义; 了解种子的基本类型; 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及幼苗形成的规律;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种子的基本结构1. 种子的形态和结构种子的形态种子的结构:种皮:种脐和种孔胚:胚芽、胚根、胚轴(上胚轴、下胚轴)子叶胚乳2. 种子的类型根据成熟种子内胚乳的有无,可将种子分为两大类: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有胚乳种子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无胚乳种子、双子叶无胚乳种子二、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1. 种子的寿命和休眠2. 种子萌发的条件水分、氧气、温度3. 幼苗的形成和类型幼苗的类型有两种子叶出土的幼苗子叶留土的幼苗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种子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作用,尤其是胚的构造,明确胚的概念;2.种子的类型3.种子萌发的条件,特别是对外界条件的要求4.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的形成5.幼苗的类型;难点:种子休眠的原因以及幼苗类型的划分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网上自学相结合。教师课堂可用课件的图片说明种子的结构类型以及种子萌发的基本过程。作业、讨论及辅导1.说明种子的结构、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为什么说种子内的胚是新一代植物雏体?2.种子可以分为哪些类型?各类型的特点如何?3.单子叶植物(如水稻)种子的胚只有1个子叶,双子叶植物(如花生)种子的胚有2个子叶,裸子植物(如松树)种子的胚有多个子叶,这个说法对吗?4.说明种子休眠的意义及类型。5.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什么?6.幼苗可以分为哪些类型?是如何形成的?7.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时,如何识别胚乳和子叶?8.名词解释: 种脊,种脐,种孔,种阜,假种皮,子叶课后小结种子由种皮、胚、胚乳三部分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构成。种子的类型分为:双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双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有胚乳种子,单子叶植物无胚乳种子。种子萌发形成幼苗,幼苗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两种类型。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3 周,第 3 次课;总第 9 次课 章节名称实验三 植物细胞(二)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实验操作。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植物细胞中主要贮藏物质的分布、种类和简易化学鉴定方法。2.掌握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并掌握核分裂各期的主要特征。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细胞中主要贮藏物质1.淀粉粒:马铃薯块茎。2.糊粉粒:小麦籽粒或蓖麻种子。3.油滴:花生种子子叶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洋葱(或玉米)根尖纵切永久制片1.前期 2.中期 3.后期 4.末期附:徒手切片法一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1)将材料切成长约23厘米的小段,削平切面。(2)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第一关节指弯夹住材料,使之固定不动摇。为防止刀伤,拇指应略低于食指,并使材料上端超出手指23 毫米,不可高出过多,否则切片时材料容易动摇,也不容易切薄。(3)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刀片的右下角,刀口向内,并与材料切面平行,切片前先将材料和刀口上蘸些水,使之切时滑润。(4)切的方法,以刀口自外侧左前方向内侧右后方拉切,这样可以边切边看清切片的进展情况,同时切起来也比较顺手。切片时只用臂力而不要用腕力及握刀指关节的力量,左手保持不动,不要两手同时拉动,两手不要紧靠身体或压在桌子上,并且动作要敏捷,材料要一次切下,切忌中途停顿或推前拖后作“拉锯”式切割。关键是要切得薄而平。如此连续切片,切下数片后,用湿毛笔将切片轻轻移入培养皿的清水中备用。(5)在切片过程中刀口和材料要不断蘸水,以保持刀口锋利和避免材料失水变形。所切的材料和刀片一定要保持水平方向,不要切斜,如果切斜,即使很薄,但由于细胞切面偏斜,同样影响观察。(6)切下足够多的切片后,挑选薄而平的切片做成临时装片供镜检,必要时也可以制成永久装片。挑选切片时,不一定要材料切得很完整,只要切得很薄就行,有时只要有一小部分就可以看清其结构了。柔软和坚硬材料的徒手切片方法过于柔软的材料,常用的夹持物有胡萝卜根、土豆块茎、接骨木的髓部及通草髓等。坚硬的材料要经软化处理后再切。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主要贮藏物质的分布、种类和简易化学鉴定方法。难点:徒手切片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观察,教师指导、答疑。作业、讨论及辅导1.绘你实验中所见到的淀粉粒图(注明材料)。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有哪些显化鉴定方法。3.绘洋葱根尖的细胞有丝分裂各期图。课后小结1.细胞后含物主要有哪几种,它们对植物本身和人类有哪些意义?2.你见到的淀粉粒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3.植物呈现出多色多彩的原因除花青素的作用外还有其它因素吗?4.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细胞特征是什么?5.在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观察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最有利?6.临时装片和徒手切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各是什么?7.做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应注意什么?8.徒手切片法切取柔软和坚硬材料时应怎样进行?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4 周,第 1 次课;总第 10 次课 章节名称第四章 根:第一节 根的功能;第二节 根的形态;第三节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1. 根尖的结构及其生长发育,2. 根的初生结构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植物根的类型及其生理功能; 掌握根的伸长生长规律,明确根的伸长生长为初生生长,是由顶端分生组织经过细胞分裂(分生区)、生长(伸长区)及分化(成熟区)所完成的;掌握根尖的分区及各区的生长动态。掌握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及其的异同;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根的功能吸收、固着与支持、输导作用、合成、贮藏与繁殖。二、根的形态1. 根的类型:主根(main root)、侧根(lateral root);定根、不定根 2. 根系的类型根系(root system):直根系(tap root system)、须根系(fibrous root system)3. 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三、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1. 根尖的结构及其生长发育根冠(root cap)、分生区(meristematic zone)又称生长点(growing point)不活动中心(quiescent centre)、伸长区(elongation zone)、根毛区(root hair zone)(成熟区)2. 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表皮(epidermis)皮层(cortex)内皮层(endodermis) 中柱(stele)又称维管柱(vascular cylinder):中柱鞘(pericycle)、初生木质部(primary xylem)、初生韧皮部(primary phloem)、薄壁细胞髓(pith)。 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表皮、皮层、中柱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根的主要生理功能。2根的类型。3根系的概念及其类型。4根尖分区。5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6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点。难点:1.根尖 分生区的组织分区。2.凯氏带的构造及功能。3.中柱鞘的功能。4.初生木质部的外始式。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网上自学相结合。教师课堂教学时可用课件,通过大量的模式图和切片实物图来讲解根的结构,在讲解根的发育和生理功能时,可通过动画以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作业、讨论及辅导1.名词解释: 定根,不定根,直根系,须根系,内皮层,初生生长,初生构造。2.环境条件如何影响根系的分布。3.什么是根尖?简述根尖的一般构造和各部分的功能。4.为什么雨水通常不能为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吸收,而必须进入土壤后由根毛来吸收?5.根的哪些构造特点与根的吸收作用相适应,其中根的内皮层的特殊结构有什么意义?6.根的初生木质部的外始式发育有何意义?7.简述根的中柱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课后小结1.根系是植物重要的地下营养器官,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吸收和支持。根系通常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由主根和侧根组成,而须根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侧根和不定根增强了根的吸收和支持能力。2.从根的纵切面上看,最先端是根尖。根尖可又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四部分。根冠主要有保护和控制根的向地性生长的作用;分生区和伸长区的主要功能是促使根进入新的环境,吸收更多的水和无机盐,成熟区则是根的主要吸收部位。3.成熟区的构造为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组成,中柱又可分为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薄壁细胞等部分。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被表皮和根毛吸收后,通过皮层,经内皮层的选择,进入初生木质部导管,最后运到植物体各部分。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4 周,第 2 次课;总第 11 次课 章节名称第四章 根:第三节 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3. 侧根的发生;第四节 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第五节 根瘤和菌根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多媒体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根的加粗生长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掌握菌根的类型划分及其功能。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三、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的形成3. 侧根的发生内起源(endogenous)四、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1.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2.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及其活动中柱鞘3. 根的次生结构次生木质部、次生韧皮部、次生射线(维管射线)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五、根瘤和菌根1. 根瘤2. 菌根:外生菌根、内生菌根、内外生菌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的概念2.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及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3.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周皮的产生4.菌根的作用及其类型划分难点:维管形成层的发生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网上自学相结合。教师课堂教学时可用课件,通过大量的模式图和切片实物图来讲解根的结构,在讲解根的发育和生理功能时,通过动画可达到非常好的效果。作业、讨论及辅导1.形成层细胞的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有何不同?各有何意义?2.说明根的次生构造的形成过程。哪些属于次生构造?3.有人说刚萌发出的根其内部为初生构造,当其老化后就必然为次生构造了,对吗?为什么?4.什么叫根瘤和菌根,有何意义?课后小结1.根的次生结构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维管形成层由初生木质与韧皮部间的薄壁细胞以及中柱鞘细胞形成,它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行使次生根的运输和支持功能,而木栓形成层由中柱鞘等形成,进而进一步产生周皮。侧根也起源于中柱鞘。2.有些植物的根与细菌或真菌共生,形成根瘤或菌根。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4 周,第 3 次课;总第 12 次课 章节名称实验四 植物组织(一)授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 验();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实验操作。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各种组织的形态、结构与机能以及在植物体中的分布特点,明确组织的概念。教学基本内容纲要实验内容一、分生组织:根尖、茎尖切片。二、薄壁组织: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三、机械组织:1.厚角组织:芹菜叶柄徒手切片等。2.厚壁组织:纤维:桑树皮离析材料、木材离析材料。石细胞:梨果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分生组织、薄壁组织、机械组织的结构特点及显微识别。难点: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观察,教师指导、答疑。作业、讨论及辅导绘梨果实石细胞图。课后小结1.分生组织按位置和来源划分各可分为哪几类?它和其它组织之间有何联系?2.薄壁组织一共可分为几类?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如何区别厚壁组织和厚角组织?4.纤维和石细胞的作用是什么?参考资料注:1、教案按授课次数(或单元)填写,每次(或每单元)授课均应填写一份,整个教案只用一个封面。2、请按格式中显示的字体、字号(仿宋gb2312小四)填写,外语可用times new roman字体。3、表格间距可调整,可加附页。周 次第 5 周,第 1 次课;总第 13 次课 章节名称第三章 茎:第一节 茎的功能;第二节 茎的形态;第三节 苗端分生组织与器官形成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 验( );田间观察( )实际操作( );讨 论( );上 机( )教学时数2授课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茎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明确其形态结构与其生理功能是相适应的,同时又是受环境影响的; 掌握芽的概念、构造及类型; 掌握茎的分枝方式及禾本科植物的分蘖。掌握茎尖的分区及其生长动态;教学基本内容纲要一、茎的功能1. 茎的功能支持作用、输导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光合作用2. 茎的经济价值二、茎的形态1.茎的外形形状:圆柱体、三棱形、四棱形和多棱形形态: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