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秀论文,值得下载!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库汇编及答案 综合典型题 问题1、叠加定理、置换定理结合应用的典型例。 在图示电路中,若要求输出电压不受电压源的影响,问受控源的控制系数应为何值? 解:据叠加定理作出单独作用时的分解电路图(注意要将受控源保留),解出并令=0即解得满足不受影响的的值。这样的思路求解虽然概念正确,方法也无问题,但因是字符表示均未给出具体数值,中间过程不便合并只能代数式表示,又加之电路中含有受控源,致使这种思路的求解过程非常繁琐。根据基本概念再做进一步分析可找到比较简单的方法。因求出的值应使,那么根据欧姆定律知上的电流为0,应用置换定理将之断开,如解1图所示。(这是能简化运算的关键步骤!) 电流 电压 由kvl得 令上式系数等于零解得 点评:倘若该题不是首先想到应用叠加定理作分解图,再用置换定理并考虑欧姆定律将作断开置换处理,而是选用网孔法或节点法或等效电源定理求解出表达式,这时再令表达式中与有关的分量部分等于零解得的值,其解算过程更是麻烦。灵活运用基本概念对问题做透彻分析,寻求解决该问题最简便的方法,这是“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问题2、叠加定理、齐次定理、置换定理、等效电源定理结合应用的典型例。如图2所示电路中,n为含源线性电阻电路,电阻r可调,当r8时;当r18时a;当r38时a;求当r6时电流等于多少? 解:对求,应用戴文宁定理将图2 等效为解图2(a),所以 应用置换定理将r支路置换为电流源,如解图2(b)。再应用齐次定理、叠加定理写表达式为 (1)式(1)中为n内所有独立源共同作用在支路所产生的电流分量。代入题目中给定的一组条件,分别得 (2) (3) (4)联立式(2)、(3)、(4)解得:,将r6及解得的这组数据代入式(1),得所求电流 点评:这类题型的求解不可应用网孔法、节点法这些排方程的方法求解,因n是“黑箱”,任何形式的方程无法列写;单用等效电源定理也不便求解。此种类型的问题,务必联想到叠加、齐次、置换、等效电源定理这几个定理的结合应用。属概念性强、方法灵活、难度大的题目。问题3、动态一阶电路三要素法与叠加定理、齐次定理结合应用典型例。如图3(a)所示电路,当0状态,时试求当时的电压。 解:假设0状态,当时的零状态响应 (1)假设时零输入响应为,分析计算? 参看(a)图及所给定的激励和响应,考虑t0及t这两个特定时刻(因在这两个时刻电路均为线性电阻电路)有 (2)根据齐次定理、叠加定理,另设 (3)将式(2)数据组代入式(3)有解得:k参看(b)图,得v对于电阻r上零输入电压,当t时,一定等于0(若不等于0,从换路到t期间r上一定耗能无限大,这就意味着动态元件上初始储能要无限大,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所以因电路结构无变化,故电路的时间常数不变即将三个要素代入三要素公式,得= t0故得全响应 t0 点评:求解本题应用到了线性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可分解性、齐次性;三要素法;求初始值时还应用到了叠加定理、齐次定理。定性定量相结合逐步分析是求解本问题的关键。该题也属于灵活、难度大的题目。一填空题(每空1分)1-1.所谓电路,是由电的器件相互连接而构成的 电流 的通路。1-2.实现电能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 电工 电路;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处理的电路称为 电子 电路。1-3. 信号 是消息或信息的表现形式,通常是时间的函数。2-1.通常,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定义为 电流 。2-2.习惯上把 正电荷 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2-3.单位正电荷从a点移动到b点能量的得失量定义为这两点间的 电压 。2-4.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称为 关联参考 方向。2-5.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 非关联参考 方向。2-6.电压和电流的负值,表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 一致 。2-7.若p0(正值),说明该元件 消耗(或吸收) 功率,该元件为 负载 。2-8.若p0(负值),说明该元件 产生(或发出) 功率,该元件为 电源 。2-9.任一电路中,产生的功率和消耗的功率应该 相等 ,称为功率平衡定律。2-10.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流出(或流出)任一节点或封闭面的各支路电流的 代数和为零 。2-11.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说明在集总参数电路中,在任一时刻,沿任一回路巡行一周,各元件的 电压 代数和为零。2-12.用ui 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 电阻 元件。2-13.用uq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 电容 元件。2-14.用i平面的曲线表示其特性的二端元件称为 电感 元件。2-15.端电压恒为,与流过它的电流i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 电压源 。2-16.输出电流恒为,与其端电压u无关的二端元件称为 电流源 。2-17.几个电压源串联的等效电压等于所有电压源的 电压代数和 。2-18.几个同极性的电压源并联,其等效电压等于 其中之一 。2-19.几个电流源并联的等效电流等于 所有电流源的电流 代数和。2-20.几个同极性电流源串联,其等效电流等于 其中之一 。2-21.某元件与理想电压源并联,其等效关系为 该理想电压源 。2-22.某元件与理想电流源串联,其等效关系为 该理想电流源 。2-23.两个电路的等效是指对外部而言,即保证端口的 伏安特性(vcr) 关系相同。3-1.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必有 n1 条树枝和 bn+1 条连枝。3-2.有n个节点,b条支路的电路图,其独立的kcl方程为 n1 个,独立的kvl方程数为 bn+1 。3-3.平面图的回路内再无任何支路的闭合回路称为 网孔 。3-4.在网孔分析法中,若在非公共支路有已知电流源,可作为 已知网孔电流 。3-5.在节点分析法中,若已知电压源接地,可作为 已知节点电压 。3-6.在分析理想运算放大器时, 认为输入电阻为无穷大,则运放输入端电流等于 0 ,称为 虚断 。3-7.当理想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由于电压增益为无穷大,则输入端电压等于 0 ,称为 虚短 。4-1.叠加定理只适用 线性 电路的分析。4-2.受控源在叠加定理时,不能 单独作用 ,也不能削去,其大小和方向都随 控制量 变化。 4-3.在应用叠加定理分析时,各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而其他独立电源为零,即其他电压源 短路 ,而电流源 开路 。4-4.戴维宁定理说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n,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压源即n二端子的 开路 电压和 内阻r0 串联来代替。4-5.诺顿定理说明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n,都可以用一个等效电流源即网络n二端子的 短路 电流和 内阻r0 并联来代替。4-6.最大功率传输定理说明,当电源电压us和其串联的内阻rs不变时,负载rl可变,则rl 等于(或“”) rs时,rl可获得最大功率为pmax ,称为 负载与电源匹配或最大功率匹配 。5-1.含有 交流电源 的电路称为交流电路。5-2.两个正弦信号的初相 相同 称为同相,初相位差为 称为反相。5-3.要比较两正弦信号的相位差,必须是 同一 频率的信号才行。5-4.必须是 相同 频率的正弦信号才能画在一个相量图上。5-5.各种定理和分析方法,只要用 各种相量 代替各种物理量都可适用。5-6.正弦交流电通过电阻r时,电阻上电压相位 等于 流过r上的电流相位。5-7.正弦交流电通过电感l时,的相位 超前 相位。5-8.正弦交流电通过电容c时,的相位 滞后 相位。5-9.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电阻r消耗的平均功率p一般称为 有功功率 。5-10.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感l或电容c消耗的平均功率等于 0 。5-11.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电感l或电容c的瞬时功率 最大值 ,称为 无功功率 。5-12.有功功率的单位是 瓦(w)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 乏(var)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 伏安(va) 。5-13.耦合电感的顺接串联应是 异名端 相接的串联。5-14.耦合电感的顺接并联应是 同名端 相接的并联。5-15.理想变压器既不消耗能量,也不储存能量,只是 传输 能量。5-16.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但相位彼此相差 120 的电压源构成三相交流电源。5-17.三相电路中,星形(y)连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 倍,在相位上超前 30 。5-18.三相电路中,三角形()连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 1 倍。 5-19. 已知负载阻抗为,则该负载性质为 感性 。5-20.并联一个合适的电容可以提高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并联电容后,电路的有功功率 不变 ,感性负载的电流 不变 ,电路的总电流 减小 。5-21. 图示rl串联正弦交流电路,已知a,r=3w,l=4mh,则该电路的有功功率p= 3w ,无功功率q= 4 var ,功率因素 0.6 。5-22. 图示中各电压表指示有效值,则电压表v3的读数应为 5v 。v3v1v2rc3v4v5-23. 图示三相对称电路中,三相交流电源的相电压ups为220v,z38w,则负载的相电流ipl= 10a ,电源的相电流ips a 。6-1.rc低通滤波器,在相位上,输出电压 滞后 输入电压一个角度。6-2.rc高通滤波器,在相位上,输出电压 超前 输入电压一个角度。6-3.滤波器具有选频作用,将所需要的频率成分 选出来 ,将不需要的频率成分 衰减掉 。6-4.rlc谐振电路具有选频能力,品质因数q越大, 选择性 越好,通频带bw 越窄 。6-5.rlc串联谐振电路在谐振时,电感上电压和电容上电压其绝对值大小 相等q0us ,但相位相差 180 。6-6.rlc并联谐振电路在谐振时,流过电感和电容的电流其绝对值大小 相等q0is ,但相位相差 180 。6-7. rlc串联谐振电路品质因数q=100,若ur=10mv,则电源电压u= 10 mv ,电容两端电压uc= 1v 。7-1.从双口网络 输入端 看进去的阻抗,称为输入阻抗 。7-2.双口网络的输出阻抗的定义是将信号源 短路 ,将负载 开路 处理后,从输出端看进去的阻抗。8-1.用一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或含有一种储能元件的电路称为 一阶 电路。8-2.不加输入信号,由电路初始储能产生的响应称为 零输入或储能 响应。8-3.当电路中初始状态为零时,由外加激励信号产生的响应称为 零状态或受激响应。8-4.零输入(储能)响应与零状态(受激)响应之和称为 全响应 。8-5.分析动态电路的三要素法只适用于 一阶直流 电路。8-6.电路的时间常数越大,表示电压或电流瞬态变化 越慢 。8-7.在一阶rc电路中,若c不变,r越大,则换路后过渡过程越 越慢 。9-1.非线性电阻是指其 电压u电流i 关系为非线性。9-2.非线性电感是指其 电流i磁通 关系为非线性。9-3.非线性电容是指其 电压u电荷q 关系为非线性。二选择题(每空1分或2分)1-1.电路分类按电路参数分有 bd ,按电路性质分有 ac 。(a.线性电路 b.集总参数电路 c.非线性电路 c.分布参数电路)1-2.实现信息的传送和处理的电路称为_b_电路。(a电工 b电子 c强电 )1-3.实现电能的输送和变换的电路称为_c_电路。(a电子 b弱电 c电工 d数字)1-4.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为 b 电路。(a分布参数 b集总参数)1-5.若描述电路特性的所有方程都是线性代数方程或线性微积分方程,则这类电路是 a 电路。(a线性 b非线性)2-1.电压的单位是 b ,电流的单位是 a ,有功功率的单位是 d ,能量的单位是 e 。(a.安培 b.伏特 c.伏安 d.瓦 e.焦耳 f.库仑)2-2.某元件功率为正(),说明该元件_b_功率,则该元件是_d_。(a产生 b吸收 c电源 d负载 )2-3.电容是 bc 元件,电容上的电压 f ,流过电容的电流 e 。(a.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能跃变 f.不能跃变)2-4.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在开关k打开与闭合时分别为 a 。a. 10w ,10w b. 10w ,8w4w4w16w16wkabc. 10w , 16w d. 8w ,10w2-5.电位的单位是 a ,无功功率的单位是 e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 c ,电荷的单位是 f ,电流的单位是 b 。(a.伏特(v) b.安培(a) c.伏安(va) d.瓦(w) e.泛尔(var) f.库仑(c))2-6. 电容电压uc具有连续性,所以电容上的电压 b ,电容具有记忆 c 。(a.能跃变 b.不能跃变 c.电流作用 d.电压作用)2-7.独立电源有 a 和 b 两种。(a.电压源 b.电流源 c.受控源)2-8.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a ,在高频交流电路中相当于 b 。(a.短路 b.开路)2-9.电压和电流的关联方向是指电压、电流 b 一致。(a.实际方向 b.参考方向 c.电位降方向)2-10.两个电容c1=3f,c2=6f串联时,其等效电容值为_d_fa9 b3 c 6 d22-11.某元件功率为负(),说明该元件_a_功率,则该元件是_c_。(a产生 b吸收 c电源 d负载 )2-12. 图示(a)电路中端电压u为 a ;(b)图中u为 b 。a. 8 v b. -2 v c. 2 v d.4 v13 v 5 v uu+5v-1w3a4a (a) (b)2-13. 已知图b中的us1 = 4 v,is1 = 2 a 。用图b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图a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c 。 (a. 6 a b. 2 a c. 2 a)图a图b2-14. .电 容 器 c 的 端 电 压 从 0 升 至 u 时,电 容 器 吸 收 的 电 能 为 a 。(a. b.c. )2-15. 下图所示 电 路 中 a、b 两 点 间 的 等 效 电 阻 与 电 路 中 的 rl 相 等,则 rl 为 c 。 (a. 40 wb. 30 wc. 20 w ) 2-16. 在下图所 示 电 路 中,电 源 电 压 u = 6 v。若 使 电 阻 r 上 的 电 压 u1 = 4 v,则 电 阻 r 为 b 。(a. 2 wb. 4 wc. 6 w)2-17.电感l是 bc 元件,流过电感的电流 f ,电感上的电压 e 。(a.耗能 b.储能 c.记忆 d.无记忆 e.能跃变 f.不能跃变)2-18.流过电感的电流具有连续性,因此 b ,电感具有记忆 d 。(a.能跃变 b.不能跃变 c.电流作用 d.电压作用)2-19.电容器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 a ,容量足够大时在交流电路中相当于 b 。(a.开路 b.短路)2-20.求下图u c ,(a.16v b.4v c.10v),a元件是 a (a.负载 b.电源),该元件是 a (a.消耗 b.产生)功率。2-21. 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d 。 (a.1a b.2a c.3a d.4a )2-22.图示电路中,流过元件a的电流i c ,该元件在电路中 a 功率(a.吸收 b.发出 c.2a d.-2a )。2-23. 图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阻为 a 。ab12w3w3w2w2w2wa. 2w b. 6w c. 8w d.10 w3-1. 图示电路中节点a的节点电压方程为 b 。a. 8ua2ub=2 b. 1.7ua0.5ub=2 c. 1.7ua0.5ub=2 d. 1.7ua0.5ub=215v5w1ab4w1w2wa3-2. 图示电路中网孔1的网孔电流方程为 a 。a. 11im13im25 b. 11im13im25 c. 11im13im25 d. 11im13im25 5v6v+_+_8w6w3wim1im23-3.列网孔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 b 才列方程式。 a. 电导元件和电压源 b.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 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3-4.列节点方程时,要把元件和电源变为 c 才列方程式。 a.电导元件和电压源 b.电阻元件和电压源 c.电导元件和电流源 d.电阻元件和电流源3-5.列网孔方程时,互电阻符号取 a ,而节点分析时,互电导符号 c 。 a.流过互电阻的网孔电流方向相同取,反之取 b.恒取 c.恒取3-6.理想运放在线性运用时,同相端电压与反相端电压,可认为是 c ;而同相端电流与反相端电流,可认为是 a 。 a.等于0 b.等于无穷大 c.相等3-7. 在有 n个结点、b条支路的连通电路中,可以列出独立kcl 方程和独立kvl方程的个数分别为 d 。(a. n ;b b. b-n+1;n+1 c. n-1 ;b-1 d. n-1; b-n+1)3-8. 某电路的图如图所示,下面论述正确的是 c 。a. 该电路独立的kcl方程为4个b. 该电路独立的kvl方程为2个c. 该电路的图是连通图,它的一个树具有3个树枝,3个余枝d. 利用回路电流法求解该电路,需要列出4个独立回路电流方程 4-1. 下图电路中,is = 0 时,i = 2 a , 则 当is= 8 a 时,i 为 c 。(a. 4 a b. 6 a c. 8 a d. 8.4 a)(提示:is = 0 时,该支路断开,由叠加原理考虑)4-2. 图示电路中2电阻的吸收功率p等于 b 。 (a.4w b.8w c.0w d.2w )4-3.应用叠加定理求某支路电压、电流是,当某独立电源作用时,其他独立电源,如电压源应 b ,电流源应 a 。(a.开路 b.短路 c.保留)4-4.戴维宁定理说明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为 b 和内阻 c 连接来表示。(a. 短路电流isc b. 开路电压uoc c.串联 d.并联)4-5. 诺顿定理说明一个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可等效为 b 和内阻 d 连接来表示。(a.开路电压uoc b.短路电流isc c.串联 d.并联)4-6. 求线性有源二端网络内阻时: (1)无源网络的等效电阻法,应将电压源 b 处理,将电流源 a 处理;(2)外加电源法, 应将电压源 b 处理,电流源 a 处理;(3)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法,应将电压源 c 处理,电流源 c 处理。(a.开路 b.短路 c.保留)5-1. 正弦波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 b 倍。(a. b. c.)5-2. 一个交流rc并联电路,已知ir=6ma, ic=8ma,总电流i等于_b_a。(a14 b10 c2 ) 5-3. 一个交流rc串联电路,已知ur=3v,uc=4v,则总电压等于 c v。(a. 7 b. 1 c. 5)5-4. 一个理想变压器,已知初级电压为220v,初级匝数n1=660,为得到10v的次级电压,则次级匝数n2为 c 匝。(a.50 b.40 c.30 d.20)5-5. 如下图,将 正 弦 电 压 u =10 sin ( 314t + 30 ) v 施 加 于 电 阻 为 5 w 的 电 阻 元 件 上,则 通 过 该 元 件 的 电 流 b 。(a.2 sin314t a b.2 sin( 314t+30 ) a c.2 sin( 314t30 ) a)5-6. 表示交流正弦波特征的三要素是 ace ,求瞬变过程的电压、电流表达式的三要素是 bdf 。(a.快慢(,f,t) b.初始值y(0+) c.大小(瞬时值、有效值、最大值) d.稳态值y() e.相位 f.时间常数())5-7.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当负载y形连接时,线电压是相电压的_b_倍。(a 1 b c d )5-8. 已 知 某 正 弦 电 压 的 频 率 f = 50 hz ,初 相 角j=30,有效值为100 v,则 其 瞬 时 表 达 式 可 为 d 。(a. u = 100 sin( 50t+30 ) v b. u = 141.4 sin( 50pt+30 ) vc. u = 200 sin( 100pt+30 ) v) d. u = 141.4 sin( 100pt+30 ) v5-9. 图示电路中us (t) = 2 sin t v,则单口网络相量模型的等效阻抗等于 a 。 (a.(1j1) b.(1j1) c.(1j2) d.(1j2)) 5-10.有功功率的单位是 b ,无功功率单位是 c ,视在功率单位是 a 。(a.伏安(va) b.瓦(w) c.乏(var) d.焦耳5-11.一个交流rl串联电路,已知总电压u10v,ur=6v,电感上电压ul= c 。(a.4v b.16v c.8v)5-12. 一个交流rl并联电路,已知流过电阻的电流ir3a,流过电感的电流il=4a,则总电流i= c a。(a.7 b.1 c.5)5-13. 一个交流lc并联电路,已知流过电感的电流il5a,流过电容的电流ic=3a,则总电流i= b a。(a.8 b.2 c.4)5-14.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若电源是y形连接,负载形连接,则负载线电压是相电压的 a 倍,线电流是相电流的 b 倍。(a.1 b. c. d.)5-15. 理想变压器实现阻抗变换,次级接,变比为,这初级输入电阻等效为_a_。a b c d 6-1. rlc串联回路谐振时,阻抗 b ,总电流 a ,回路品质因数q越高,通频带 d ,选择性 e 。(a.最大 b.最小 c.越大 d.越小 e.越好 f.越坏)6-2. glc并联回路谐振时,导纳 b ,总电压 a ,回路品质因数q越高,通频带则 d ,选择性 e 。(a.最大 b.最小 c.越大 d.越小 e.越好 f.越坏)6-3. 图示串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q等于 b 。 (a.1 b.10 c.100 d.200 )6-4.有用信号频率465khz,选用 c 滤波器;有用信号低于500hz,应采用 a 滤波器;希望抑制50hz交流电源的干扰,应采用 d 滤波器;希望抑制1khz以下信号,应采用 b 滤波器。(a.低通 b.高通 c.带通 d.带阻)6-5.rlc串联回路谐振时, a , glc并联回路谐振时 b ,在相位上,它们是 d 。(a. b. c.同相 d.反相)6-6.交流电路中,在相位上,电感上的电压 b 电感中电流,电容器上的电压 a 流过电容的电流。(a.滞后 b.超前 c.保持不变)7-1.双口网络的输入阻抗是 b 阻抗,它是不考虑 c 的;双口网络的输出阻抗是 a 阻抗,它是不考虑 d 的。(a.从输出端看进去的 b.从输入端看进去的 c.信号源内阻抗 d.负载阻抗)7-2.双口网络有四种转移函数或传递函数:电压增益函数是 b 之比,电流增益函数是 c 之比,转移阻抗是 a 之比,转移导纳是 d 之比。(a.输出电压与输入电流 b.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 c.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 d. 输出电流与输入电压)8-1.分析瞬变过程的三要素法只适用于 b 。(a.一阶交流电路 b.一阶直流电路 c.二阶交流电路 d.二阶直流电路)8-2.求三要素法的初始值时,应用换路定律应将 b 作为电压源,将 a 作为电流源,电路结构不变,求出其他初始值。(a. b. )8-3.求三要素法的稳态值时,应将电感l b 处理,将电容c a 处理,然后求其他稳态值。(a.开路 b.短路 c.不变)8-4.时间常数越大,表示瞬变过程 b 。(a.越快 b.越慢 c.不变)8-5. rc电路初始储能为零,而由初始时刻施加于电路的外部激励引起的响应称 为_c_响应。(a.暂 态 b. 零 输 入 c. 零 状 态)9-1.非线性电阻是指 b 关系满足非线性函数; 非线性电容是指 a 关系满足非线性函数;非线性电感是指 c 关系满足非线性函数。(a.电压电荷u-q b.电压电流u-i c.电流磁通i-)9-2.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相当于开关 b ,截止时相当于开关 a 。(a.断开 b.接通短路)三是非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1-1.只要电路中有非线性元件,则一定是非线性电路。 ( )1-2.只要电路中有工作在非线性区的元件,能进行频率变换的电路为非线性电路。 ( )1-3.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工作信号波长的电路为分布参数电路。( )1-4.实际电路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工作信号波长的电路为集总参数电路。( )2-1.在节点处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不能均设为流向节点,否则将只有流入节点的电流,而无流出节点的电流。 ( )2-2.沿顺时针和逆时针列写kvl方程,其结果是相同的。 ( )2-3.电容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短路。 ( )2-4. 通常电灯接通的越多,总负载电阻越小。 ( )2-5. 两个理想电压源一个为6v,另一个为9v,极性相同并联,其等效电压为15v。 ( )2-6.电感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 )2-7.电容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 )2-8.从物理意义上来说,kcl应对电流的实际方向说才是正确的,但对电流的 参考方向来说也必然是对的。 ( )2-9.基尔霍夫定律只适应于线性电路。 ( )2-10.基尔霍夫定律既适应于线性电路也适用与非线性电路。 ( )2-11.一个6v的电压源与一个2a的电流源并联,等效仍是一个6v的电压源。( )3-1.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只适应于直流电路。 ( )3-2.回路分析法与网孔分析法的方法相同,只是用独立回路代替网孔而已。( )3-3.节点分析法的互电导符号恒取负(-)。 ( )3-4.理想运放的同相端和反相端不能看成短路。 ( )4-1.运用施加电源法和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求解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对原网络内部独立电源的处理方法是相同的。 ( )4-2. 运用施加电源法和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求解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内阻时,对原网络内部独立电源的处理方法是不同的。 ( )4-3.有一个100的负载要想从内阻为50的电源获得最大功率,采用一个相同的100电阻与之并联即可。 ( )4-4.叠加定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中。 ( )5-1.某电路的阻抗z=3j4,则导纳为y= 。 ( )5-2.正弦波的最大值是有效值的倍。 ( )5-3.=5sin(20t+30)v与=7 sin(30t+10)a的相位差为30。 ( )5-4.在某一个频率,测得两个线性非时变无源电路的阻抗为rc电路: z=5-j2 ( )rl电路: z=5-j2 ( )6-1.rlc串联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大。 ( )6-2. rlc并联电路谐振时阻抗最大。 ( )6-3.不管是rlc串联谐振还是并联谐振电路,其品质因数都等于电路中感抗或容抗吸收无功功率与电阻吸收的有功功率之比。 ( )6-4. 不管是rlc串联谐振还是并联谐振电路,其品质因数越大,则选择性越好,但通频带则越窄。 ( )7-1.耦合电感、变压器、四种受控源不一定是双口网络。 ( )7-2.只有知道了同名端点,才能将互感线圈正确串联和并联。 ( )7-3.耦合电感正确的顺接串联是同名端相接的串联。 ( )7-4.耦合电感正确的顺接并联是同名端相连的并联。 ( )8-1.三要素法可适用于任何电路分析瞬变过程。 ( )8-2.用二阶微分方程描述的电路称为二阶电路。 ( )8-3.rc电路的时间常数。 ( )8-4. rl电路的时间常数。 ( )9-1.非线性元件其电压、电流关系(vcr)一定是非线性的。 ( )9-2.非线性电阻元件其电压、电流关系一定是非线性的。 ( )9-3.分析非线性电路,不能用叠加定理。 ( )9-4.分析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常用图解法。 ( )9-5.根据非线性电阻特性和负载线,可以确定电路的直流工作点。 ( )优秀论文精选!四计算题2-1. 求下图()(b)两图,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电位ua。(8分)解:(a) (b)2-2. 图示电路中,求a、b点对地的电位ua和ub的值。(10分) 解:2-3. 电路如下图所示,试求电流和。(10分) 解: 2-4. 求下图()(b)两图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电位ua。(8分) 解: 2-5. 应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中的i的值。(10分)2w1w2w6a7w6v2ai8a解:等效电路如下:+8a i6 a 14 v 27-14 v 14 v i27+-+-2-6. 如下图,化简后用电源互换法求i=?(10分)解:等效如下:1 a 3 v 1i1+-4 a 1i12-7. 求下图()(b)两图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电位ua。(8分)6v解: 2-8. 如下图,化简后用电源互换法求i=?(10分)解:等效电路如下:2a 9 v 36i2+-5 a 2i22-9. 电路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已标出,求ur4、i2、i3、r4及us的值。(10分) +usar4r2i1i2i3+r4u+10 v4 a6 v+3 w2 wb解:2-10. 求下图()(b)两图开关s断开和闭合时a点电位ua。(8分)2k3k12k解: 2-11.如下图,求i?(6分)us8 v r16r26r32r42r56i解:us8 v 2 2222i 2-12.求下图r=?(5分)-1a-+2ir-i+2v10v20abcd解:2-13. 求us,计算图中元件功率各为多少?并验算功率是否平衡。 (10分)usr14r26+-u1abc5u1+-d2a解:2-14.已知电容器c=100uf,在t0时uc(0)0,若在t010s期间,用i100ua的恒定电流对它充电。问t5s和t10s时,电容器上的电压uc及储能wc(t)为多少?(8分)解:3-1. 如图电路,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10分)解:列节点电压方程3-2. 如下图,(1)用节点电压法或用网孔法求,(2)并计算功率是否平衡?(14分)解:3-3. 如下图,用网孔法求i1、i2及u。(6分)解:3-4. 如图所示电路,试用网孔分析法求ux和u1。(10分)i2i31i1解:网孔电流i1i3方向如图示:3-5. 如下图,求(5分)解:3-6.求下图理想运放的u0?(10分)20k10k1 v 2 v +2 v 20k10k+u0 -u0 (a)(b)解:3-7.用节点法求下图(10分)is10 a g11sg21sg34sus10 v abci2i1i3解:3-8. 求下图i1i5及各元件的功率,并验算功率是否平衡?(10分)2 解:3-9.用网孔法或节点法,求下图i1?(10分)1 a 211abc2i13 a +-i1i2i2解:3-10.用网孔法或节点法求下图和(10分)12 v 31ab2i16 a -+i1i2+-解:3-11.用网孔法或节点法求下图和(10分)12 v 22ab2i12 a -+i1i2-+解:3-12.用节点电压法求下图i1,i2 ,i3。 (9分)解:3-13.应用节点电压法或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压u。(10分) 解:4-1. 如下图,(1)用节点电压法(2)用叠加原理,求下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经济知识优惠探讨试题及答案
- 冰雕合同范例
- 乐队聘用合同范例
- 农村建房安装合同范例
- 会务宣传合同范例
- 企业关联咨询合同范例
- 低价橱柜出售合同范例
- 公寓合租合同范例
- 养猪项目合同范例
- 2025年市政工程技术可行性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各类档案借阅登记表
- Q∕GDW 11445-2015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基线要求
- java考试管理系统源代码开题报告外文翻译英文文献计001
- 蒸汽疏水阀性能监测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Armstrong
- 机械创新设计技术结课论文
-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政治经济专题复习课件44张】(共44张)
- T∕CSEA 6-2018 锌镍合金电镀技术条件
-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重点图复习汇集
- 年产10万吨飞灰水洗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俄罗斯国歌歌词 中,俄,音对照
- MMT肌力评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