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探析.docx_第1页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探析.docx_第2页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探析.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翟蠢搽 删。勰翥患。 点篙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探析刘涛。陶媛(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四川乐山614000)摘要:芬兰中小学教师硕士化制度的内容,包括适切的教师教育目标、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整合的课程 内容规划、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等。借鉴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我国应提井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 确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以及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等。关键词:芬兰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启示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一084512012)12-014803近年来,芬兰教育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经济 业伦理规范,成立正式的专业组织,等等。这一系列变化, 合作与发展组织(0ecd)国家举行的有关学生综合素质的 使得教师专业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职业,其培养过程也成 国际测试(pisa)中,芬兰学生在阅读素养、数学素养以及为一个完整、连续的终身学习发展过程。 科学素养等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优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2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 就是芬兰先进的教师教育。芬兰已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后理代主义理论认为,教育研究应该由寻求宏大理论 升至硕士层次,确立了培养研究型教师的教师教育目标。 叙事的建构走向实际教育情境的意义阐释,指出了教育研一、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究的实践性。解释性个案研究推动研究者身份从专业研究人员扩展至一线教师;行动研究的大力普及,使得一线 1863年芬兰最早的小学教师训练学院成立,也就是现教师作为研究者成为必要与可行;扎根理论研究法推动研 在的韦斯屈莱大学(univenity ofjyv船kyla)。19世纪90年究者搜集经验证据,从资料搜集与整理中逐步形成理论框 代政府将小学教师教育定位在大学层级;1979年芬兰全国 架,这就需要研究者对教育研究问题保持清醒、对理论时 教育委员会提出中小学教师教育应该提升至硕士层次。 刻保持敏感。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要求重新审视教师的 受博洛尼亚进程的影响,芬兰正迈向欧洲取向的教师教育 工作性质,重新认识教师的多种角色同时也对教师的专 持续变革之路,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就是在这样的业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结合芬兰注重 时代背景下产生与完善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加之在受到国际化浪潮的影响以及博洛1教师专业概念的演变尼亚进程的规约下,芬兰提出把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 教师专业的概念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教师士阶段,确立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目标,使得未来教师 专业发展理念的变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制度起着促进与能够在教育实践中积极主动思考相关教育问题,并通过自规约作用。“专业”源自社会学的特质论观点,是指接受专身研究素养进行专业判断与理解。 门的知识与术语教育、通过考试取得证件以及拥有专业组3芬兰教育改革的推进织的规范伦理与自我管理。新韦伯取向的冲突论,则把专芬兰自1917年独立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不业看成通过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来取得控制权,进而使得断通过制定一系列教育法案来推进教育改革。1921年,政 自身利益合法化。在此过程中,政府通过运用伦理约束来府制定了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进而在全国推行免费的义规范控制教师,使其从事意识形态传播的工作,不断进行务教育制度。1965年,芬兰教师教育改革委员会成立,并文化再制。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观念的流行,推确立了教师教育改革的开端,提出教师培训的基本方针,动教师开始注重教育绩效,政府与学校通过建立一套完善 指出教师要不断通过加强进修来提高教学品质,促进专业 的能力指标体系,来考察教师的实际专业工作。格林伍 发展。1971年,芬兰颁布教师教育法令,规定义务教育 德就描述过作为一种“专业”教师应该拥有完整系统的知 阶段所有的教师教育由八所综合大学负责,使得教师教育 识、公认的知能权威、同行间的制约和赞许,具有严格的职 与教师培训成为教育政策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1972年,芬兰开始综合学校改革,将文法中学和义务教育学校合并收稿日期:20120810成九年一贯制的综合学校,综合学校的产生与发展有效地作者简介:刘涛(1977)女,四川邛崃人,讲师,硕士,从事发展心理学研究;陶媛(1981一),女,四川乐山人,讲师,硕士从推动了教师教育的改革。1979年,芬兰颁布法令进行高等 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育课程与学位改革,提出要将中小学教师的培养学位提一148万方数据升至硕士层次。2005年,为配合博洛尼亚进程,芬兰颁布规划,如赫尔辛基大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芬兰的小学教大学学位法,开始采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高等教育开 师也称为班级教师,要求毕业生能够胜任l一6年级的基础 始分成学士、硕士两个阶段。至此,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教育,为了承担职责,他们需要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比如 硕士化制度已经得到基本完善。学校管理、组织和运作ni。其班级教师教育培养学生多才二、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的内容多艺的专长,让他们学会如何开展自己的工作,支持其发展自身的教育学反思,促进其成为研究型教师。教师教育 广泛地说,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主要包括是基于互动研究的,包括小型讲座、团队学习和研究。赫 教师教育目标、入学筛选机制、课程内容规划以及教育实 尔辛基大学2008年修订的班级教师教育课程,秉持了两级 习制度。在过去几十年间,芬兰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运用学位体制,要求学生修完180个学士学位学分和120个硕 这些制度积极开展工作,保障了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 士学位学分,总共需要5年时间,其中包括4个大的部分: 度的有效落实。 通信研究(communication studies and oentation studies1适切的教师教育目标 25cr)、教育主修课程(main subiect studies in education, 芬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通过高质量的教师教140cr)、辅修课程(minor subject studies,60cr)、选修辅修 育培训课程,培养、培训高素质、具有专业水准、拥有教学课程和个人学习计划(0ptional minor subiect and optional专长的教师,并且确保教师终身从教u,。教师不断增强的studies,75cr)”1。专业性,要求其应用不同的学科领域知识做好准备,利用芬兰中学教师叉称为学科教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教 研究性知识为教师专业的持续发展服务,同时能够与其他 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科教师,主要负责综合学校79年 教师进行协同教学,相互交流经验,并形成教师对自我专 级以及高中1012年级的教学。综合学校和普通高中教 业发展的认同,加强与学生以及社会的沟通能力。芬兰教 育的教师教育教学研究包含25个学分的基础研究和35个 师工作背景的变化,需要教师与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进行深 学分的过渡研究,作为一项规则,学生需要接受为期一年 入交往、与多元文化主义磨合、与学校社区以及家庭开展 的全日制课程教育,其中包括练习大量需要实践的教 合作、在环境中学习和实践。这些目标的达成都要求教师 学m。芬兰学生在plsa测试中的优异成绩在很大程度上 在教学实践中,结合自身实际,持续开展以研究为本的活 得益于教师教育政策,所有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都动,把教育理论与日常实际工作整合起来。基于此,芬兰以研究和证据为基础的方向,使教师学会以分析和开放的提出了“以研究为本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目的就是培养态度,制订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案。学科课程包括学科教 研究型教师。师的教育辅修课程、教学学科课程、不同学科课程以及语2严格的入学筛选机制言和沟通课程等等,具体包括主修所教的至少120个学分 的教学科目以及完成至少60个学分的科目学习,并完成相在芬兰,教师是较受尊重与满意度较高的职业之一,关学术领域的硕士论文且要学习所教科目领域的研究方有26的人希望以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m。因此,每年班 法。学科教师能够熟练地计划、评估、实施、发展教学并 级教师和学科教师的招生录取比例非常低。要进入大学 且能够将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师生要素以及课堂教学等 参加班级教师或者学科教师的培训,申请者必须提供入学 因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发展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归纳 测试分数或者是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明。入学程序主要分 起来,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类课 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国性征选,申请者需要提供大程、主修课程、辅修课程以及语言和通讯(详见表1)。 学入学测试分数、高中毕业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裹1 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主要内窖生的论文、试讲等方面进行测试,以选择适合的学生接受教育计划(180学分)鬻删等;第二部分是各个大学的自主考试,主要包括对申请学中小学教师学士学位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 与此同时,芬兰也在进行教师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完善。芬兰大学教育系通过高中毕业会考来选择成绩最好 的学生,这样就造成录取比例低、且女生因为成绩好于男 生而有更大机会申请成功的现象。针对学业成就高的学 生未必成为好教师以及师范生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芬兰 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实行教育系的联合招生考试,让更多注:数据来源7成绩中等的男生进入面试环节,获得成功的机会。同时采4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取整合性评定方式,充分考量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阅读思芬兰的大学教育学系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考、研究反思的能力。通过会考的学生都必须接受心理测并建立了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试以衡量其心理素质是否适合接受培训并胜任未来教学程包括大约20个学分的教学实践环节,其目的是在教学专业人员所需要的人格特质与能力 。过程中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教学实践根据教师教育3整合的课程内容规划各个阶段的时间安排,依照实践的各个环节,由大学教师、 芬兰各大学教育学系都非常重视师范生课程内容的大学培训机构教师或当地学校的教师进行监督,可以分为149万方数据基本实践、日常学校实践以及教学实践三个部分。在基本用研究方法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根据研究的标准来行动与 实践期间,学生不断适应不同科目的教学掌握不同的教思考。 学方式,以及获得教学评价和学习的技能而在日常学校3改革招生考试制度 实践和最终的教学实践阶段,就是要扩展学生把教学作为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实行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 一个教师的专业和不同方式的工作的观点9l。在教学实践度,按照高考成绩的唯一指标来录取师范大学生。教师的中,向不同社会背景、个性差异的学生教授课程内容,并根地位与待遇一直不温不火“一考定终身”的制度也使得师据教学和学习情况,找出实践过程中的不足(详见表2)。范院校很难录取到适合的学生。很多被录取的学生不适裹2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内窖”合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性别比例严重失调,加之高校中专业更换困难,这些都阻碍了师范生生源质量的提高。芬兰 基于大学教育学系的联合会考以及心理测试的机制,保障 了高等师范院校的招生自主权,从而根据学校特色以及师 范生基本素质来遴选合适的学生。为此,我国在中小学阶 段应该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改革高考制度,扩大师范院校 招生自主权,积极探索符合师范生特质和学校发展路径的 选拔机制,提高师范生生源质量,从源头上保障师范生的 基本素质,为培养未来优秀的教师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三、芬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参考文献:m踟snoek孤d irena zo出 teacher ed t 1n eumpe:教师教育的发展总是承载着特定的价值追求的,为此maul charac比nmcsand developnleni aja刈a swenen and就必须在借鉴与本土实践、历史与未来的逻辑规约中,坚mafcd v蚰derlnk(eds)becoml“g a teacher educatorc】持融合和创新的视角,不断推进教师教育制度的革新。芬spnqgel2009:1127兰中小学教师教育硕士化制度为我们在教师学历层次提21ken,p【2005)research-b勰ed记achereduc蚰onln fm升、培养目标厘定、招考制度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hnd h呻:wph 61nfoplsaheklrikilectllreskan“ppt示与借鉴。200901121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川陈之华月有阴晴圆缺芬兰打破传统的教育学系招生法 eb,o l1h亡tp:nv myb】ogy3hoo comyolandacheda巾cle?芬兰通过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提升至硕士层次有效地mid=6771&口rev=6999&ncxt=6603&l=f削=26 200801一12 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准。芬兰教师教育在大学阶段重视【4】unmi叶of hdmnlci class teachereddon presenta廿on【eb, 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知识等内容性知识的教授而在硕士阶o l】h呻:一h出lnki6teachereducanoneducanonclasstea段则强调研究性知识的教授,教给他们进行教学研究的策chcflndex hciill 20111卜06略和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用专业的眼光思【5 junwenlq of helslrlkl cumculum for cla“忙achereducanon考教育教学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师教育得到了20()8 3e【:ts credlbeb,ou htcpwww hdstnkl 6teach长足发展,中小学教师教育学历层次已经由中等师范教育eredanoned c dassceache“cumculurrl20for20cla转向高等师范教育,师范大学(或学院)教育系重视关于学chss2()teachcr20cducan non202008 ddf_201 111一066】u1ty of helslnkl suqecc teachereducaclon presencan。n【eb,科知识以及教育学知识课程的设置,相比于芬兰教师教育o l】 htp:wunv helslnkl 6teachereducatloneducanonsu埘tct课程规划,我国大学层级定位的中小学教师教育忽视了教t旷cherlndex h叫201111 06学研究知识的传授。因此,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必须提【7】h枷ek n1eml aild rlna jakkuslhvonen teacher educatlon升至硕士层次,通过提高学生的学历层次来提高教师的专cumculm ofsecon出吖sch001 teacheb【j】joum址ofteacher 业水准,从而推动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e“can d tnmm目2009(8)2确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