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doc_第1页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doc_第2页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doc_第3页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doc_第4页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chinesegeneralnursingaugust,2oo9vo1.7no.8b护理管理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张艳摘要: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急诊护士的自身原因和护患关系方面分析急诊护士的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对策.关键词:急诊护士;压力源;对策中圈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44748.2009.23.o48文章编号:16744748(2009)8b一2126一o3随着医疗体系的健全,护士在维护,促进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1.国内外研究也表明,护士的压力水平通常高于一般人群2.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急诊护士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轮班制及经常面对死亡的刺激,使急诊护士在这种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要比普通病房护士承受更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0.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应对方式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最主要因素.现分析急诊护士的压力来源,提出相应的对策.1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1.1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急诊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急诊护士要牢固树立急救意识,急表现在发病急,需求急,处置急,而救的关键是时间,时间的快捷是速度.这就要求急诊护士不仅要做到反应快,还要做到眼快,手快,脚勤,时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加重了心理压力5.1.1.1超负荷的工作强度有调查结果显示,工作量超负荷是造成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6.徐姝7调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2oo6年7月一2o07年6月的急诊共接诊病人37l82例次,每天就诊人数分布极不均等,多则1d达152例次,少也有68例次.由于急诊的工作量具有不固定性,无法预料可能的就诊病人数量及病情,尤其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护士严重缺编,致急诊护士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8.1.1.2急诊工作的高风险性急诊病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抢救时如果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将会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护士为此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9.有调查显示,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理周期低潮时差错发生率为6o7o,严重者还可导致医疗事故l1.尤其是病人的自我保护及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无疑给急诊护士又添加了一份工作压力.1.1.3暴力事件频发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均表明,医院急诊护士为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急诊护士是最早接触病人的人员,接诊的又都是急,危,重及突发事件的病人,病人就诊时间没有规律,病人或家属求医心切,而急诊护理工作量大,常处于被动状态1.据香港医学院,香港大学对42o名护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到语言攻击占728o,身体袭击占451.艾莉口.对急诊护士的研究结果显示,因急诊环境复杂,心理暴力无一人幸免,发生率为1oo.因此,在医院缺乏报警装置和保安监控系统的情况下,急诊室暴力容易发生.l_1_4职业危害性急诊护士往往是在对病人的既往病史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或者是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致使急诊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同行其他科室1.孙伯英等16对236o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研究显示,其中有1499人发生过锐器伤,占67.55%,而护理人员中发生锐器伤的就占75.6o,锐器伤的发生频率又以针刺伤最高,占58.72.锐器伤是护士职业危害中导致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针刺伤1.全球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可引起2o余种血源性疾病1.王萍等1g在对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因素调查中显示,职业暴露与门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相关,职业暴露风险越大则工作压力越高.1.2急诊护士的自身原因1.2.1高学历带来高压力王岚等20研究显示,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在工作时间分配上,工作环境,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感受到更大的压力.刘丽等21关于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中提出护士的学历也是影响工作压力因素之一,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最为突出.急诊护士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学历的增高提升了护士的自尊心,也对自己的晋升和岗位设置有较高的期望.但实际工作中,学历高低与岗位分工,工作待遇没有太大区别,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使高学历护士具有更大的压力.1.2.2护士年龄与护龄压力的影响王岚等l20研究显示,36岁45岁的护士感到压力最大,其次是26岁35岁.刘丽等21研究显示,护龄在5年1o年的护士工作压力程度最强,认为这个阶段的护士工作经验丰富,作为科室专业骨干,面临着晋升,学习等多方面压力,且对急诊科职业风险意识相对较高;而且,她们大多已婚,还得面临着承担家庭及子女教育等压力.年轻护士由于工作年限短,对于复杂病情的判断,特殊事件的应急处理等方面的能力欠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技巧比较差,对不同病人缺乏较强的协调能力,这给年轻护士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1.3护患关系方面有调查显示,81.1急诊护士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无端指责2.由于急诊病人大多发病急,病情凶险,病人常有紧迫感,危机感甚至濒死感.病人家属的心情往往表现为焦急,紧张,希望得到及时,周到的救治服务,一旦护士难以满足他们要求,容易出现过激行为.有些家属和病人对疾病认识不足,加之由于生病或经济负担过重而易怒;有些病人因为家庭矛盾或牵涉的纠纷不配合治疗,甚至把心中的烦恼和怨恨发泄到护士的身上,这些都会给护士施加压力2.杜萍等2调查显示,85.7急诊护士认为最烦心的是碰到无理取闹的病人及家属.护患冲突的产生,部分全科护理20o9年8月第7卷第8期中旬版(总第152期)是由于护士心理健康欠佳引起的职业心态偏差造成的,而不是由于护士职业道德缺乏引发的2.2对策2.1加强管理层的支持,提高急诊护士的职业防护2.1.1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高层领导者应有计划,有目标地对护士进行专科技能方面的培训,支持鼓励接受继续教育,适当增加年轻护士晋升和进修的机会,在安排岗位上应根据护士的特点与能力设置,并给予必要的培训与指导2.护士长作为最基层领导者,是护士在工作中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直接影响护士对护理工作的忠诚度和团队归属感2.护士长是创建良好工作场所的关键人物2,这就要求作为护理管理者的护士长要理解护士,善于同护士沟通,为护士营造一个同事问能够友好合作,沟通良好的工作氛围2,使护士能够在一个轻松自如的环境中工作,从而减轻护士的压力.2.1.2急诊护士安全意识的培训完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指南,全面推广标准预防,增设防护的基础设施,改进医疗器具,改变护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严格执行操作常规,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并且通过强化急诊护士的法律意识,加强传染病的隔离及保护措施,加强医院感染预防的监督机制,使预防措施得以落实,尽量减少或避免职业性损伤对护士健康的危害1.同时通过宣传和培训,强化急诊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建议在急诊科附近设置治安室并实施全天巡逻制度,保证治安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2.2护士的自身调节有调查显示,积极应对方式有利于个体的健康和职业的发展,消极的应对方式可能加剧压力程度3.当护士面对职业压力时采取积极行动,可缓解情绪的疲惫感及工作的冷漠感,也可增加护士的个人成就感,有利于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当护士在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时,可通过与同事,朋友,家人之间的积极交流寻求支持,必要时找心理医生咨询,也可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体育锻炼,或上网聊天,外出郊游等来缓解压力.另外,急诊护士特有的行为准则要求急救操作时紧,快,轻,细,稳的行为为特点.因此,急诊护士应根据自身情况定期参加各种业务学习,有计划地进行理论和急救技能的培训,培养自己的应急能力,达到急救技术过硬,操作技术娴熟,使病人和家属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从而赢得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3,取得病人和家属的配合.2.3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加强护患沟通,建立互相理解,平等,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效手段之一.急诊护士针对就诊病人的特点,在护理中把护士对病人的关爱通过真诚的语言交流传递给病人,在与病人进行各项沟通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和爱护病人,做好健康教育,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使护患之间能相互理解和信任,从而减少个人工作压力,有助于工作时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0.综上所述,急诊工作的超负荷性,高风险性,护患关系的复杂性,暴力事件的多发性,是急诊护士工作主要的压力源.因此,加强对急诊护士心理压力产生原因的重视,改善工作条件,加强护士培养,确保护士人身安全,改善护患关系,以减轻护士压力,最终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参考文献:1计月红,张铁丽,崔巍.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身体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o6,12(28):26542656.2高静,付昌萍,游进会.临床护士工作疲淡感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z0o8,22(9c):2468247o.3蔡芬,肖鹏妹,黄亚才.急诊护士工作疲溃状况的调查研究j.现代护理,20o6,12(8):698699.4张清华,刘小华.不同科室临床护士身心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口.护理管理杂志,2007,7(6):182o.5刘德容,杨欲红.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口.现代医药卫生,2oo7,23(1):2729.6徐维钰.周姝,王雅芳.工作压力对低年资护士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口.现代护理,2oo6,12(25):23672369.7徐姝.急诊护士心理压力分析及对策j.山西医药杂志,2008,37(7):653654.8刘惠贤.急诊护士精神压力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o05,11(4):362363.9唐彦,刘晓云,张晓娇.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2oo8,22(1c):2o22o3.1o潘爱娣,张光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知识因素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o6,6(22):45o145o3.11王培席,陈传波.白琴,等.急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后的体验口.中华护理杂志,20o7,42(5):437.12kwokp,lawyk,like,口f.prevaienceofworkp1acevi0lenceaginstnursesinhongkongj.h0ngk0ngmedj,2oo6,12(1):69.13艾莉.急诊护士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5,l1(12):1397.14张承翎,葛向煜.急诊室护士受暴力侵袭的原因与对策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o08,43(4):3s4355.15王彩琴,黄热心.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护理研究,2oo6,20(3c):745.16孙伯英,李明艳.医务人员血源性疾病防护教育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6):265.17沈志奇,陕海丽,屈然,等.影响lcu护士身心健康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及其防护口.解放军护理杂志.2oo7,24(8a):94.18李可萍,庄英杰,文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预防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1.19王萍,刘红艳,林淑兰.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的素调查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2o08,29(2):149.2o王岚,顾菊娣,刘莺,等.内科病房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o08,25(7a):l723.21刘丽,梁桂芳,李莎冬.急诊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oo8,27(6):574577.22王月枫,陶红.国内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其应对措施j.解放军护理杂志,20o6,23(5):6263.23陈缨,吴容,刘慧珠.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及需求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oo8,23(9):7071.24杜萍.叶文琴,翁索贞.上海市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现状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o7,22(17);15561558.25叶巧玲,吴卓洁.护理人员压力成因与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2a):291.26刘玉琼.国内护士工作压力源研究现状与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68.27hallds.therelationshipbetweensupervisorsupp0rtandregisterednurse0utcomesinnursingcareunitj.nursadmq,2o07,31(1):688o.chinesegeneralnursingaugust,2oo9vo1.7no.8b28马小华.盖洛普的q12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及应用研究j.护理,2006,13(9):9一l1.29程然,宋桂荣,张立威.大连市护士压力源状况调查分折j.护理研究,2006,2o(4b):965.3o吕冬梅.工作压力源类型及程度与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oo8,22(12c):330133o3.31徐云香.责任护士的工作压力与应对方式及对策j_国际护理学杂志,2oo8,27(7):694695.32章志霞.急诊护理投诉24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94.33何爱娟,姜小鹰,陈榕,等.举证责任倒置对护士压力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6970.34曹岚,唐春炫,蒋冬梅.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j.解放军护理杂志,20o8,25(3b):3334.作者简介张艳工作单位:lo14oo,北京市怀柔区第一医院.(收稿日期:20o9一o4一l1)(本文编辑王钊林)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伍江华,范丽萍,李健,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护士受暴力侵袭的各种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发生职业危险因素主要来源于护士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沟通技巧,护士的职业权限及一些非客观因素.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多,加强职业防护意识,建立健全防护措施是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关键词:职业危害;急诊科;护士;防范对策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cdoi:1o.3969/j.issn.16744748.2oo9.23.o49文章编号:16744748(2o09)8b一2l28一o2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病人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属于高风险科室.由于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的复杂与特殊性,不仅使急诊科护士的生活紧张而无规律,而且在工作中还会受到多种职业危害因素的威胁,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和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l1.职业危害在卫生保健服务行业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已经严重威胁到护理工作者的健康和安全,严重影响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而医院急诊科是暴力最常发生的场所.现对分析我院急诊科护士受暴力侵袭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1原因分析1.1服务态度1.1.1服务意识由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工作只是被动地执行医生下达的医嘱,护士缺乏工作热情,对病人态度冷漠,服务响应不及时,甚至对病人的疑虑,询问不仔细解答,病人及家属感觉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缺乏安全感,从而引发纠纷,导致争吵,谩骂,甚至殴打护士等.1.1.2沟通技巧在社会交往中,语言是信息的第一载体,马雅可夫斯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语言沟通是护理的基本方式之一,通过高超的语言艺术去同病人沟通,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质量.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由于护士的语言不当,特别是低年资的护士专业知识的缺陷,对病人的病情及病人社会心理状态掌握不全,给病人的解释不到位,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医护,医技沟通不良,对诊疗决策的动机不了解,未相互协调,口径不一致,导致病人及家属不信任医院的治疗,护理,而护士处在第一线,自然病人的不满全针对护士.1.2服务质量1.2.1操作不熟练,操作失误护士服务质量欠佳所引起的护患纠纷,主要发生在低年资护士.临床锻炼少,缺乏工作经验,护理技能不熟练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