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7卷第2期2009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GuangxiN o rm al U niversity:N atural Science EditionV o l .27N o.2Jun .2009收稿日期:200920321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0345,40301047;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项目(200801051;广西科技厅攻关项目(063200623A 通讯联系人:王备新(1970,男,江苏江阴人,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E 2m ail :w angbeixin njau .edu .cn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素解析赵湘桂1,曹艳霞2,张杰2,王备新2,蔡德所1,3(1.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南宁530004;2.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农业部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防控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5;31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摘要:对漓江水系31个样点的12个环境因子和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参数分别进行因子分析和Spear m an 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5个主成份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86.35%,以化学因子(氮和磷为主的第一主成份的贡献率为28.5%,以水文因子(流速和深度等为主的第二主成份的贡献率为27.23%。第一主成份和第二主成份中的主要环境因子与底栖动物群落参数的Spear m an 相关性分析表明,总分类单元数、EPT 分类单元数和优势单元百分数都与总氮、总磷和氨氮显著相关(P 0.05。漓江水系水体中氮和磷引起的环境梯度差异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作用要大于其他环境梯度的影响。关键词:因子分析;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群落;环境因子;漓江中图分类号:Q 17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6600(2009022*漓江是桂林山水的灵魂,保护漓江水生态系统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漓江水生态系统的监测与保护主要建立在水体理化指标的评价基础上,而单一依靠水体理化指标进行水生态系统管理的模式是不完善的。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是河流生态系统中多样性最高,对水环境变化敏感的重要指示生物1。影响河流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很多,包括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等。本文以12个主要的环境因素:温度、pH 、电导率、溶解氧、海拔、总氮、总磷、氨氮、深、宽深比、平均流速、最大流速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探讨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变化的关键环境因素,拟为漓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漓江水生态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因子分析是从全部原始变量中将有关信息集中起来,通过探讨相关矩阵的内部结构,将多变量综合成少数因子,以再现原始信息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产生这些相关关系内在原因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2。这种分析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原有信息,并且其对结果的描述更加直观、合理,应用起来也更加方便。1研究方法1.1数据采集2008年2月底至3月初在漓江上中下游各干流和支流的31个点位采集底栖动物样本3,同时采集各个位点的环境因子数据。利用U 210多参数水质监测仪(HOR I BA L td .Japan 测定样点水体溶解氧量(DO ,电导率(Conductivity ,酸碱度(pH 和温度等指标。每个样点用聚乙烯水样瓶取水样500mL ,委托广西水文水资源桂林分局水质监测科测定总磷(T P ,总氮(TN ,氨氮(N H 42N 等化学指标。海拔数据通过麦哲伦GPS 315实地获得,平均流速与最大流速利用数字杆式流速仪测得,宽度与深度采用文献4方法。1.2数据处理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在SPSS 16.0中完成5。为减小数据处理的误差,首先,对各变量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std x i =(x i -x i X i ,消除量纲影响,其中std x i 为标准指标变量,x i 为原始值,x i 为第i 个样本均值,X i 为第i 个样本标准差;其次,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确定主成分个数,计算主成分贡献率;最后,旋转因子载荷矩阵,使因子载荷两极分化,而且旋转后仍然正交。2结果与分析2.1环境因素的相关系数矩阵分析31个样点的环境和生物数据见表1。对31个采样点中数据齐全的23个样点的12个环境因子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新的数据组:温度std x 1、pH std x 2、电导std x 3、溶解氧std x 4、海拔std x 5、深std x 6、平均流速std x 7、最大流速std x 8、深宽比std x 9、总磷std x 10、总氮std x 11、氨氮std x 12,进而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结果见表2。除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外,相关系数绝对值78%以上都大于0.10,即各个变量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电导率与总氮含量和氨氮含量的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为0.66和0.74,溶解氧含量与深度、流速及总氮含量相关性大(相关系数为0.60、0.51、-0.56,海拔与宽深比相关性大(相关系数0.56,深度与流速相关性较大(相关系数0.70、0.75,总磷与总氮含量也具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5,其他变量之间相关性相对较小。所以可以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提取主因子,解决相关性问题的同时起到降维效果,最大限度保留原始数据。表1采样点的环境变量和生物参数值的分布Tab.1D istr ibution of env ironm en t al var i ables and co mm un ity param eters of sam pli ng sites fro m L ij i ang r iver 项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项目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平均流速(m s -10.830.110.42总分类单元数581343最大流速(m s -0EPT 分类单元数33023溶解氧 (m g L -112.76.3510.49B I 值7.1933.4744.357深 m0.800.010.27优势单元数量 %0.4380.1110.245总磷(m g L -10.110.010.05海拔 m 16650785总氮(m g L -13.930.261.17深宽比0.06100.00020.0270氨氮(m g L -10.370.050.06温度 C 电导率 (m s c m -10.2300.0010.033pH 值表2环境变量相关系数矩阵Tab.2Correlation matr ix of twelve env ironm en t al var i ables std x 1std x 2std x 3std x 4std x 5std x 6std x 7std x 8std x 9std x 10std x 11std x 12std x 11.00std x 20.251.00std x 0std x 40.300.23-0.411.00std x 5-0.20-0.44-0.29-0.101.00std x 80.60-0.011.00std x 70.020.15-0.030.51-0.200.701.00std x 80.070.200.070.47-0.200.750.971.00std x 9-0.05-0.15-0.350.030.560.00-0.11-0.171.00std x 10-0.090.290.41-0.05-0.120.4091.00std x 11-0.330.010.66-0.560.080.00-0.12-0.08-0.330.451.00std x 12-4-0.34-50.14-0.300.500.841.0083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卷2.2环境变量的主成份分析计算标准化数值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来确定选取主成分的个数(表3。从表3看到,前4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但是累计贡献率只有79.60%,因此取前5个主成分,这时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6.36%,根据文献5,这已经包含了绝大多数样本信息,可以用这5个主成分的信息来代替原来12个指标的信息进行分析。表3主因子特征值与累计贡献率Tab.3Character istic value and accu m ulative con tr ibution 主因子旋转前旋转后特征值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特征值贡献率 %累计贡献率 %13.4228.5028.503.1526.2126.2123.2727.2355.733.1125.9052.1131.7014.2069.931.6213.5165.6141.169.6779.601.3511.2776.8850.816.7686.361.149.4786.3560.534.3890.7470.473.8994.6380.272.2196.8490.211.7498.58100.120.9999.57110.040.3699.93120.010.08100.00将原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四次方最大旋转,得到12个指标在5个主成份上的新的因子载荷(表3,载荷矩阵中绝对值小于0.55的不显示,大于0.55可以看作主要作用因子来分析。旋转后5个主成份的新的贡献率见表4,旋转前后总的累计贡献率没有发生变化,即总的信息量没有损失。从表3看到,第1主成份的累计贡献率达到28.50%,旋转后为26.21%,主要的环境指标是总氮、总磷、氨氮和电导率,这些化学物质都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水化学指标。第2主成份的贡献率为27.23%,旋转后为25.90%,主要有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深度和溶解氧等与河道物理生境有关的生境指标。另外3个则为9.47%13.51%。以上结果表明,漓江流域水体环境质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和河道内水文(流速的变化上。表4旋转前后因子载荷矩阵Tab.4Co m ponen t matr ix and rot ated co m ponen t matr ix 因子旋转前12345因子旋转后12345最大流速0.745总氮0.926深0.704氨氮0.899平均流速0.702电导0.853总磷0.586总磷0.594pH最大流速0.946溶解氧0.834平均流速0.944总氮-0.828深0.879氨氮0.629-0.673溶解氧0.644电导-0.655深宽比0.872海拔0.737海拔0.753深宽比0.565pH0.858温度0.597温度0.9492.3主要环境变量与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相关性分析对第一主成份和第二主成份中的主要环境因子(总氮、总磷、氨氮、电导率、最大流速、平均流速、深度和溶解氧与表征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重要参数(总分类单元数、EPT 分类单元数、B I 指数和优势单元百分数进行Spear m an 相关分析,总磷、总氮、氨氮的数据均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进行931第2期赵湘桂等: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素解析等级分类,并以等级数值与各生物指数做Spear m an相关性分析,电导率、流速、平均流速、溶解氧和宽度则使用原始数据。由表5可以看出,第一主因子的各环境变量与生物指数的等级相关系数r s均大于0.45,P0.05,为显著相关。第二主因子与生物指数的Spear m an相关性则不是十分显著,只有平均流速与B I 值为显著相关(r s为-0.463,P0.05。表5环境数据与生物指数的Spear man相关分析1Tab.5Spear man correlation s of ma i n env ironm en t al var i ables and param eters of ben thos co mm un ity参数第一主因子(n=31第二主因子(n=23总磷总氮氨氮电导平均流速最大流速深度溶解氧总分类单元-0.46133-0.62033-0.55433-0.673330.0733-0.0993-0.23930.0853 EPT分类-0.57433-0.64433-0.54633-0.703330.0313-0.1503-0.37130.0113B I值0.487330.535330.589330.58433-0.46333-0.31230.0103-0.1673优势单元百分数0.550330.657330.548330.515330.02730.15230.1733-0.3323113P0.05,33P0.013结语分析结果表明,以氮和磷及其盐类为主要特征因子的第一主成份对漓江水系环境差异的贡献率最高,但是其绝对值不大,只有28.5%,说明漓江水系的氮和磷污染并不重。根据总氮和总磷评价水质的国家标准,大部分样点的水质都为 类和 类,只有极少样点的水质是 类,这一评价结果与因子分析结果是基本符合的。Spear m an相关性分析表明,与水体富营养化关系密切的总磷、总氮和氨氮与总分类单元数、EPT分类单元数、优势单元百分数和B I指数显著相关。除平均流速与B I指数显著相关外,最大流速、深度和溶解氧都与底栖动物群落结果的变化没有显著相关性,说明虽然由氮和磷引起的漓江水质变化不是十分大,但这些变化已经对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变化产生重要影响,生态系统健康已受损。漓江水系水体中氮和磷主要来源于哪些途径呢?根据采样过程的观察和漓江水系已有的研究报道7,漓江水系水体中氮和磷增加的主要来源有2个:一是农业面源,二是没有处理的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对支流的影响要大于干流,而生活污水对干流的影响比较大。参考文献:1BA RBOU R M T,GERR IT SEN J,SN YD ER B D,et al.R ap id bi oassess m ent p ro toco ls fo r use in stream s and w ade2able rivers:peri phyton,benth ic m acro invertebrates and fish(Second Editi onS OL.W ash ington D C:U S Environ2 m ental P ro tecti on A gency,O ffice of W ater,19992009202220.h ttp: ow ow monito ring rbp w p61pdf rbp.pdf.2卢崇飞.环境数理统计学应用及程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6.3曹艳霞,蔡德所,张杰,等.漓江水系大型无脊椎底栖动物多样性现状调查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2:1182123.4HAU ER F R,LAM BER T I G A.M ethods in stream eco logyM.San D iego:A cadem ic P ress,1996.5宇传华.SPSS与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6曲环.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补偿理论与途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7邓华,蒋艳红,李莲花,等.漓江市区段沿岸餐饮废水对漓江水质影响调查与对策探讨J.环境科学导刊,2008,27(4:27229.041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7卷Facto r A nalysis of Environm en tal V ariab les Influencing B en th icM acro inverteb rate Comm un ity in L ijiang R iverZHAO X i ang -gu i 1,CAO Yan -x i a 2,ZHANG J ie 2,W ANG Be i -x i n 2,CA ID e -suo1,3(1.Co llege of C ivil Engineering and A rch itecture ,Guangxi U niversity ,N anning 530004,Ch ina ;2.Key L abo rato ry of M onito ring and M anagem ent of C rop D iseases and Pest Insects ,M inistry of A griculture ,D epartm ent of Entomo logy ,Co llege of P lant P ro tecti on ,N anjing A gricultural U niversity ,N anjing 210095,Ch ina ;3.Co llege of C ivil and H ydroelectric Engineering ,Ch ina T h ree Go rges U niversity ,Y ichang 443002,Ch ina Abstract :A to tal of 12environm en tal variab les from 31sam p ling sites in L ijiang river w as analyzed by facto r analysis .T he resu lts show ed that the accum u lative con tribu ti on of five m ain facto rs w as 86.35%.T he first facto r ,m ain ly com po sed of chem ical facto rs ,i.e .n itrogen and pho spho ru s ,had the con tribu ti on of 28.5%,and the second one ,m ain ly com po sed of hydro logical facto rs ,i.e .velocity and dep th ,had the con t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法学教育政策与试题答案探讨
- 财务报表的标准化试题及答案
- 妊娠合并心室间隔缺损的临床护理
- 行政管理考试的题型分析与总结:试题及答案
- 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试题及答案
- 预发绩效协议书
- 皮肤血管肉瘤的临床护理
- 阀门使用协议书
- 限期破案协议书
- 酒店抽成协议书
- 急诊科运用PDCA循环降低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品管圈QCC专案结题
- 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2
- JJF 1375-2024机动车发动机转速测量仪校准规范
- 现金日记账模板(出纳版)
- 临床常见操作-灌肠
- 探寻中国茶:一片树叶的传奇之旅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冷却塔清洗合同模板
-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危险识别与应对
- 2024年管道燃气客服员(初级)技能鉴定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
- 专升本机构合同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