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规文件英汉_汉英译名的唯一性.pdf_第1页
论法规文件英汉_汉英译名的唯一性.pdf_第2页
论法规文件英汉_汉英译名的唯一性.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 第5期no. 5 2010 7171 1. 引语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立法文件一旦颁布, 汉 语名称基本固定。 若法规文件名称有任何文字变动, 文件则异。法规文件名称就像个人的身份证, 一文 一名, 名异则文非, 然而, 法规文件的固定汉语名称 却经常有多元化的英语译名, 如, 关于鼓励外商投 资的规定 (国务院,1986) , 虽然是一份有数十年 历史的文件, 译名至今不统一, 可见的译名就有三 个版本, 难以让英语读者确知其所指:(1)provis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on the encourag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 ( 北大法律英文网, www.lawinfochina. com) ;(2)provisions of the state council for the encourag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国务院法制 局编译,1991) ;(3)the state council regulations concerning encouragement of foreign investment(中国 注册网, ) 法规文件英汉 / 汉英译名多元化,同一份文 件多种名称, 导致读者认知混乱, 辨别困难, 极易 引起法律纠纷。目前, 法规文件译名混乱主要有 三种情况: (1) 同一份英语法规文件有多个汉语译 名。如 punta del este declaration 译名 1:埃斯特 角城会议宣言 (叶兴国、 陈洁等译,2001) ;译 名 2:埃斯特角宣言 (国务院法制办编,2002) 。 (2) 同一份英语法规文件的汉语译名, 又被回译成 多个英语译名。如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 website)联合国宪章 , 译名 1: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 联合国网站 ) ;译名 2: united nations charter(cnki 知识元数据库) ;译名 3: un charter (黄瑶,2003) ;译名 4: the united nations charter(李薇薇, 2007)译名 5: the un charter(石 磊,2005) 。(3) 同一份汉语法规文件有多个英语译 名。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进出上海外高桥 保税区货物、 运输工具和个人携带物品的管理办 法译名 1:measures of the customs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of china concern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goods, means of transport, and articles carried by individuals to be brought into or out of the bonded area of outer gaoqiao in shanghai. ( 中华人民共 和国涉外法规英文件, 国务院汇编,1991) 译 名 2:procedures of customs of the people s republic 论法规文件英汉/汉英译名的唯一性 刘法公浙江工商大学 of china for the control over the goods, means of transport and personal articles entering or leaving the shanghai waigaoqiao free trade zone. ( 上海市 涉外经济法规规章汇编 , 上海市政府汇编,1991) 假如同一法规文件具有多种译名, 则主体文件 模糊不清, 法律纠纷则在所难免。法规文件译名的 这种乱象, 根源不在翻译层面, 而在缺少译名甄选 所遵从的原则, 应引起法学界和翻译界的共同重 视。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提出, 法规文件译名要遵 循“唯一性”原则, 即法规文件的正确译名是该文 件颁布部门最初确定的译名, 也就是 “源头” 译名, 它才是唯一具有法律权威的译名。 2. 法规文件译名应遵循“唯一性”原则 谈到译名原则, 我们提倡最多的是“统一性” , 即, 译名使用要前后一致, 场合一致, 内外一致。 同样的名称, 译名统一了, 就不会有歧义。多个译 名同时存在不恰当, 但统一到其中之一, 就符合我 们所说的译名统一原则。 然而, 法规文件译名的 “唯 一性”原则, 不是统一使用其中之一译名, 而是必 须尊重文件的唯一译名。特定译名要与特定法规 文件准确“对号入座” , 不容有“错位”或“变异” 。 法规文件译名确立之后, 引用者和翻译者要全 面遵从, 不可再有创改或任意取舍变异版本。法 规文件的庄严法律地位, 通过其译名得到维护, 而 变异的法规译名往往就是法律纠纷的焦点。因此, 法规文件译名应遵循“唯一性”原则, 权威的译名 必然是唯一正确的。实施法规文件译名“唯一性” 原则要根据不同情况确定 “源头” 的唯一正确译名, 并依靠以下三个对策解决法规文件译名混乱问题。 2.1 同一份英语法规文件有多个汉语译名的对策 英语法规文件是指国外颁布的法规, 起先没 有汉语文本, 由国内机构引用或介绍时译成汉语。 这类文件的汉语译名常有多种版本, 如,punta del este declaration埃斯特角城会议宣言 (叶兴国、 陈洁等译,2001) ;埃斯特角宣言 (国务院法制 办编,2002) 。这个英语协议文件被译成两种汉语 名称, 差别较大, 使汉语读者难辨“是非” 。中英 文名称对等的法规文件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所 中 国 翻 译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72 以这类法规文件的正确汉语译名必须是唯一的, 且固定不变。以上举例的两个不同译名, 一个来自 国务院法制办, 另一个来自一家外语出版社, 哪个 版本可作唯一正确译名?这个问题的答案长期不 确定, 文件译名的混乱依旧。 本文提出的对策是:英语法规文件的汉语译 名以涉及该文件的国内最高机构为“源头”确立 唯一译名。国务院法制办是涉及 wto 文件的国 内最高机构。那么,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加入世 界贸易组织法规文件汇编的汉语译名应该是唯 一正确译名, 其它出版物或译者均须尊重并服从 这些译名。因此, 当英语法规文件出现多个汉语译 名时, 涉及该文件的国内最高机构提供的译名是 唯一正确译名。我们只要遵循这一条, 英语法规 文件的多个汉语译名就“良莠可分” 。所以,punta del este declaration 唯一正确译名是埃斯特角宣 言 , 而且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http:/www. )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http:/ www. ) 也都用这个译名。 2.2 同一份英语法规文件的汉语译名又被回译成 多个英语译名的对策 国外的有些英语法规文件被译介到中国后, 就 有了确定的汉语译名。把这类带有国外法规文件 名称的汉语文本再译成英语时, 译者只要找到相 关的法规文件英语名称即可。权威的英汉辞典、 国 家部委网站都有这类的信息资料。但是, 我们经常 发现, 有的译者处理国外法规文件的汉语译名时, 不是寻找该文件的英语原名, 而是自己想当然地 “再译”一遍,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回译” 。 用“回译”处理一般文字也许无关紧要, 而汉 英“回译”法规文件名则关系重大, 只要措辞上稍 有偏差, 译名就偏离了原始文件。法规文件名不容 “似是而非” , 况且翻译水平再高的人“回译”法规 文件名也难免出错。国外法规文件本身就有英语 名称, 翻译者此时的任务是查寻, 而不是再译。再 译类似于 “再造” , 不适用于法规文件名称翻译。“再 造”产出的英语译名必然“另类” 。下列文本中出 现的法规译名, 被“回译”成英语后, 都与原名相 去甚远, 请看: 原文:同时, 我国政府已同瑞典、 罗马尼亚、 联 邦德国、 丹麦、 荷兰签订了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 定, 同加拿大、 美国、 法国、 比利时卢森堡经济 联盟、 芬兰、 挪威、 泰国、 意大利、 奥地利签订了投 资保护协定, 还同日本、 美国、 法国、 联邦德国、 英国、 比利时等国签订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我 国还参加了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原译文: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the meantime, has signed agreements of investment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with sweden, romania, federal germany, denmark, the netherlands; agreements on investment protection with canada, u.s.a., belgium-luxembourg economic alliance, finland, norway, thailand, italy and austria; agreements of double tax prevention with japan, u.s.a., france, federal germany, britain, belgium and other countries. china is a member of the paris convention on industrial property protection . (某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英文简介) 原译文中的法规英语译名都是译者“自创” , 与国际通用译名差别很大, 偏离了具有法律地位的 文件, 使英语读者无法接通相关信息。 相互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 国际通用译名: agreements on mutual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vestment 投资保护协定 国际通用译名: agreement on protection of in- vestment 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国际通用译名: double taxation relief treaty 保护工业产权的巴黎公约 国际通用译名: paris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 ction of industrial property 上段译文中出现的四例法规名称源自汉语译 名的“回译” , 与国际通用译名不一致, 不但可能 造成读者的误解, 还会导致贸易的法律纠纷。 本文提出的对策是:从汉语译名变回原先的英 语法规文件名称时, 译者应查寻对应的原始英语名 称, 以该文件的英语原文为“源头”获取唯一译名。 查寻的途径有二:(1)权威的汉英 / 英汉专业词典, 正文或附录上一般都有这类词条;(2)文件发布机 构或国内外相关机构的网站, 输入关键词便可得到 汉语译名的正确原文。掌握了这个原则, 面对从法 规汉语译名“回译”出来的多个英语名称时, 我们 就能辨出真伪。以上文提到的联合国宪章的五 个译名为例, 联合国宪章是从英文译过来的汉 语译名, 经过后人的多次“回译”才出现了多种英 语译名。 联合国宪章的英语名称应该是唯一的, 译名变体违背法律的严谨特性。根据本文提出的对 策, 我们通过从文件的“源头” (联合国网站)查 寻五个译名版本, 就不难甄别联合国宪章所对 应的原始英语名称是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确知它才是唯一的正确译名, 其它都是变体, 不宜 在正式文本中使用。 2.3 同一份汉语法规文件有多个英语译名的对策 目前, 汉语法规文件的英语译名相当混乱, 一 份文件多个英语译名的现象很普遍。多个译名中孰 “真”孰“伪” , 我们判断起来经常缺乏依据。汉语 法规文件名翻译成英语, 旨在对外宣传交流, 受众 是英语读者。一份文件有两个或多个英语译名, 令 英语读者莫名其妙, 更蕴藏着严重的国际法律纠 纷, 例如,2010 年美国对台军售事件中, 中国汉语 2010年 第5期no. 5 2010 7373 媒体经常提到以下法规文件: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即,中美两国发表的 1972 年上海公报 、1979 年中美建交公报和 1982 年八一七公报 。 这几份有焦点意义的法规文件的英语译名早已固 定, 但我们从多渠道查询, 发现其译名依然呈“多 元化”状态, 请看:(1) 上海公报 , 译名 1: the shanghai communiqu( 中 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译名 2: the joint u.s.- china communiqu, shanghai, february 27, 1972 (http:/ hongkong. usconsulate. gov/ 美国驻香港和澳门总领 事馆网页 ) ;译名 3: shanghai joint commmuniqu (吴景荣、 程镇球,2004) ;译名 4: the china-us shanghai communiqu( 中国驻保加利亚共和国大使馆网页) 。 (2) 中美建交公报 ,译名 1: the sino-u. s. joint communiqu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中 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译名 2: the sino- us communiqu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http:/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 共和国大使馆网页) ;译名 3: joint communiqu on establishment of diplomatic relations(吴景荣、 程镇球,2004) ;译名 4: the joint communiqu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cern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ir diplomatic relations(/ 看中国网) 。 (3) 八一七公报 , 译名 1: the august 17th communiqu( 中华人民 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译名 2: china-us august 17 communiqu. ( 中国网 ) ;译名 3: august 17 joint communiqu(吴景荣、 程镇球,2004) ;译名 4: august 17th joint communiqu (2009 年 1 月 20 日 外交部发言人姜瑜举行例行记者会 中英文 ) ; 译名 5: communiqu of august 17, 1982(http:/ . 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网页 ) ;译名 6: the“august 17”communiqu (http:/www.china-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共和国大使 馆网页) ; 译名 7: the august 17 communique(http:/ ; 译名 8: the aug. 17 communique (温家宝总理接受华盛顿 邮报总编唐尼采访,nov. 21, 2003) 。 以上这几份法规文件事关国家外交大局, 其英 语译名“变体”如此繁多, 实在令人“是非”难辨。 这些译名来源都比较权威, 难道都可以接受?答案 是否定的。我们说, 法规文件译名涉及严肃的法律 问题, 有关人员遵从正确译名就是维护法律严肃性 的具体表现。汉语法规文件的正确译名必须是唯一 的, 不接纳任何变体。 本文提出的对策是:汉语法规文件的英语译 名以颁布该文件的国内最高机构为“源头”确立 唯一译名。其它组织机构、 出版物或媒体要以尊 重和服从该文件的“源头”译名为己任。因此, 上 述三例涉及中国外交的文件“源头”机构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我们从其网站(http:/www. 要我们都尊重“源头”文件译名的唯一地位, 不随 便“创译”或盲从法规文件的译名变体, 法规文件 译名混乱的状况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3. 结论 为解决当前法规文件译名混乱的突出问题, 本 文提出法规文件译名要遵循“唯一性”原则, 即, 法规文件的正确译名是唯一的、 永久的、 排它的。 法规文件最初确定的译名是该文件的唯一正确译 名。法规文件译名与法规文件是一体的, 需要准确 “定位” 。实施法规文件译名的“唯一性”原则, 具 体解决三种混乱情况, 我们提出以下三个对策, 以 保障法规文件译名的唯一正确“源头” :(1)英语 法规文件的汉语译名以涉及该文件的国内最高机构 为“源头”确立唯一译名。 (2)从汉语译名变回原 先的英语法规文件名称时, 译者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