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代谢工程.doc_第1页
微生物代谢工程.doc_第2页
微生物代谢工程.doc_第3页
微生物代谢工程.doc_第4页
微生物代谢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工学院课程编号:020101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总 学 时:41 学 分:2.0主讲教师:王正祥(教授)主要内容:前言、分子生物学方法、转录和转录后加工、翻译、DNA复制重组和转座、基因组、实验。通过学习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掌握分子生物学中常用专业英文词汇,基本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核心技术。课程编号:020102课程名称:基因操作实验技术(Laboratory Techniques for Gene Manipulation)总 学 时:56 学 分:2.0主讲教师:王正祥(教授)主要内容:课程编号:020201课程名称:工业微生物资源(Sources and Application of Industrial Microorganisms)总 学 时:46 学 分:2.0主讲教师:诸葛健(教授)主要内容: 工业微生物资源、目的菌株筛选、模拟放大、工业微生物的初步鉴定与保藏、专利保护。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同学掌握工业微生物资源的获得方法和应用工业微生物生产的技术;为学位研究课题奠定应用工业微生物的技术基础。课程编号:020202课程名称:工业微生物育种学(Genentic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Microorganisms)总 学 时:46 学 分:2.0主讲教师:诸葛健(教授)主要内容: 绪论、诱变育种、原生质体育种技术、基因工程育种技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进一步规范微生物操作,完成单元实验和组合实验,为进入研究课题奠定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课程编号:020203课程名称: 现代微生物实验技术(Modern Microbiology Laboratory Manual)总 学 时:46 学 分:2.0主讲教师:诸葛健(教授)主要内容:显微技术、微生物细胞特殊结构的观察、噬菌体、工业菌种的标记获得、核酸的测定、固定化技术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现代微生物学上应用的实验技术,有利于学位论文中更多采用现代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编号:020204课程名称:转基因食品安全与检测技术(Safety on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GMF))总 学 时:46 学 分:2.0主讲教师:饶志明(副教授)主要内容: 绪论、转基因农产品的研制、常见的转基因农产品、转基因动物的研制、基因重组微生物及发酵食品、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转基因食品的检测、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管理。课程编号:020301课程名称: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总 学 时:40 学 分:2.0主讲教师:许泓瑜(讲师)主要内容:药物代谢动力学概述、单室模型、双室模型、重复给药、统计矩原理在药物动力学中的应用、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给药方案设计与个体化给药、群体药物动力学、生理药物动力学模型、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缓释和控释制剂的药物动力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体内药物量经时变化规律,为合理药物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掌握新药审批过程中要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德研究原理和方法;了解群体药物动力学、生理药物动力学及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学的相互关系。课程编号:020303课程名称: 药物生物技术(Trends of Biopharmaceutics)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许赣荣(副教授)主要内容:微生物药物研究开发进展、基因工程药物、手性药物、天然药物。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生物药品的研究,生产与开发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课程编号:020304课程名称:生物药剂学(Biopharmaceutics)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敖宗华(副研究员)主要内容:生物药剂学概述、口服药物的吸收、非口服给药的吸收、药物的分布、药物代谢、药物排泄、药物的相互作用。通过对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介绍,讨论生物药剂学与新药开发的关系。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研究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讨论药物的理化性质、制剂及给药途径对药物疗效的影响。根据新剂型与新给药方法研究的需要,介绍药物通过各种粘膜和皮肤转运过程。课程编号:020305课程名称:微生物药物学(Pharmaceutics from Microorganism)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许赣荣 (副教授)主要内容:微生物药品概述、微生物发酵工程及提取纯化基本知识、分论。本课程重点讨论部分微生物来源药品的药理,种类,结构,性质及用途,并对部分微生物技术生产药品的制造原理,工艺过程与生产方法作介绍。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从事生物药品的研究,生产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编号:020306课程名称: 高级药物分析(Advanced Analysis of Pharmaceutics)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张家骊(副研究员)主要内容: 绪论、药物的鉴别试验、定量分析样品前处理与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生化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分析、中药制剂分析、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本课程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的新方法,培养学生掌握药品质量控制的相关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药品质量的控制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编号:020401课程名称:生物催化与手性技术(Biocatalysis & chirotechnology)总 学 时:55 学 分:2.5主讲教师:孙志浩(教授)主要内容:绪论、手性概述、酶学基础、生物催化、生物转化、生物催化手性合成的应用实例。通过学习使从事本专业的研究生能更好更快地了解和掌握本领域的基本情况与发展动向,为今后从事生物化工、生物制药研究工作,在考虑课题前瞻性、先进性、可行性等方面能有所启迪。课程编号:020501课程名称: 现代酿酒科学与技术(Modern Brewing Technology)总 学 时:54 学 分:3.0主讲教师:顾国贤(教授) 赵光鳌(教授) 徐岩(教授)主要内容: 啤酒现代酿造技术、现代葡萄酒酿造技术、黄酒酿造技术、蒸馏酒。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酿酒技术与发展,学习酿酒原理和开发新酿酒工艺和新产品。课程编号:020601课程名称:生化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器(Biochemical Reaction Kineties and Bioreactor)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詹晓北 (副教授)主要内容: 绪论和课程教学方法、均相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细胞反应过程动力学、理想流动生化反应器、 停留时间分布与生化反应器的流动模型、工业化反应器。通过学习1、掌握运用生化反应动力学与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2、了解和学习生化反应动力学与生物反应器主要研究方法。3、阅读该课程的经典英文研究论文,了解英文论文的研究和写作方法。4、书面完成课程项目研究报告,并采用PowerPoint在班级做10分钟的报告。课程编号:020701课程名称:生物产品分离及清洁生产(Isolation of Biologics and Cleaner Production)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毛忠贵(教授)主要内容:序言、分离的单元技术、产品分离实例分析、清洁生产技术层次、国内外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实例、与清洁生产相关的概念及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离技术的理论和技术知识,熟悉清洁生产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动态。课程编号:020702课程名称:生物反应过程与控制(Bioprocess Analysis & Control)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史仲平(教授)主要内容:绪论、生物反应器的操作和解析、发酵过程控制系统和控制设计原理、发酵过程的最优化控制、发酵过程的建模和状态预测、人工智能控制、利用代谢网络模型的控制和过程优化。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对于生物反应过程的操作,解析,设计,控制和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课程编号:020801课程名称:工业发酵的生物学原理(Biological Principles of Industrial Fermentation)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张星元(教授)主要内容:绪论、发酵原理的细胞学基础、生物能支撑假设、代谢网络假设、细胞经济假设、工业发酵的生物学原理的三大假说。本课程从工业发酵的生物学属性出发,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讨论工业发酵中微生物个体和群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在尊重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发挥人在工业发酵中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问题,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和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课程编号:020802课程名称:微生物代谢工程(Microbial Metabolic Engineering)总 学 时:36学 分:2.0主讲教师:张伟国(教授)主要内容:微生物代谢工程概述、代谢调节的基本类型、初级代谢产物的代谢工程、次级代谢产物的代谢工程、细胞遗传特性修饰的代谢工程。通过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高新技术之一生物技术中的前沿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使其理解代谢工程的原理,掌握代谢工程的基本方法及技术,并了解其应用前景。课程编号:020901课程名称:生化分离技术(Separation Methods in Biochemstry)总 学 时:44 学 分:2.0主讲教师:田亚平(副教授)主要内容: 提取与沉淀、膜过滤技术、凝胶过滤色谱基本理论、离子交换色谱、色谱聚焦、亲和色谱、电泳技术、离心分离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旨在了解几大成熟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包括沉淀、层析、膜分离、电泳等;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下游工程新的发展趋势(包括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课程编号:020902课程名称:高级生物化学(Advanced biochemistry)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廖祥儒(教授)主要内容: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研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生物化学发展动态,理会生物化学研究理念,为研究生期间和毕业后的科学研究打好基础。课程编号:020903课程名称: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biomacromolecules)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廖祥儒(教授)主要内容: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糖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与脂的相互作用。课程编号:021002课程名称: 环保生物新材料的生产与应用(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of Environmental Biological New Materials)总 学 时:36 学 分:2.0 主讲教师:李秀芬(副教授)主要内容:生物吸附剂的生产与应用、生物絮凝剂的生产与应用、环保用酶制剂的生产与应用、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生产与应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生产、生物农药的微生物生产。通过学习,可望提高学生掌握有关现今热门的环保新材料的研究,发酵生产及应用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课程编号:021005 课程名称:现代水污染控制(Advance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总 学 时:36 学 分:2.0 主讲教师:阮文权(副教授)主要内容:水资源与水环境污染、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水体物体污染源、污染物与水质指标、水污染防治的原则、途径和技术政策、水处理技术概论、第预处理技术、凝聚与絮凝、沉淀与澄清、气浮、过滤、离心分离、吸附、离子交换、化学沉淀、中和及pH值的控制、氧化还原、电解、膜分离法、活性污泥反应的理论基础、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废水生物脱氮除磷、污泥的处置与利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水环境状况,掌握水质污染控制技术与方法,掌握污水处理技术与方法。课程编号:021008课程名称:环境生物工程进展(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Bioengineering)总 学 时:36 学 分:2.0 主讲教师:华兆哲(副教授)主要内容:环境生物工程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内容、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程设计与应用、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工程设计与应用、废水生物脱氮除磷工程设计与应用、危险性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与生物修复、生物吸附剂的生产与应用、生物絮凝剂的生产与应用、环保用酶制剂的生产与应用、工业废气生物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污染物处理工程的设计方法和应用状况,了解部分环境友好、用于环境保护或可替代污染严重的化工产品的生物合成过程,从总体上把握环境生物工程的发展过程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课程编号:021101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Environmental Ecology)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周青(教授)主要内容:绪论、环境因子生态作用、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现状与保护、环境污染的现状与形式、环境质量的生态学评价、生态工程。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领会环境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理论和方法,了解环境问题成因、特点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对策,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等;训练学生运用环境生态学理论观察、分析、解决现实环境问题的能力。课程编号:021103课程名称:现代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Advanced Treatments Technology for Waste Gas and Solid Waste)总 学 时:36 学 分:2.0 主讲教师:邹路易(副教授)主要内容:概论、废气处理技术、大气污染物的生成控制、气溶胶知识和除尘器性能、颗粒状污染物的处理技术、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固体废物处置工程、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掌握主要的原理和处理方法,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计算。课程编号:021104课程名称:环境工程技术概论与实验(Experiment and Technology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总 学 时:46 学 分:2.0 主讲教师:诸葛斌(讲师)主要内容:水污染控制技术及设备简介、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及设备简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设备简介、环境监测技术简介。通过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研究生掌握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弃污染物的处理技术、设备以及常用环境监测技术方面知识,同时通过实验提高研究生实验技能,熟悉常用污染物处理设备。课程编号:021105课程名称:现代环境科学概论(Introduction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总 学 时:36 学 分:2.0 主讲教师:郭耀基(副教授)主要内容:绪论、大气圈和水圈的能量系统、岩石圈的能量系统、流体交接面的能量系统、生物圈的能量系统、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环境的远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研究生除掌握本专业专门的科学技术知识外,能够以生态学观点鉴别和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系统中物质、能量转换过程的能力,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变化所遵循的客观规律,为改造自然,发展经济,改善环境,造福人类服务。课程编号:021201课程名称:酶工程与技术(Enzyme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余晓斌(副教授)主要内容:绪论、酶的发酵生产、酶的提取分离与纯化、酶的性质与应用、酶的修饰与蛋白质工程、酶与细胞的固定化及酶反应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酶在非水相介质中催化及手性化合物酶法拆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酶工程与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掌握酶的本质及酶学理论,了解工业酶制剂的发酵生产、提取工艺,掌握酶的分离纯化原理与方法,掌握各种商品酶的性质及应用技术,酶制剂在淀粉糖、蛋白水解及食品、化工、环保等工业中的应用技术。掌握酶的固定化方法及各种反应器的特点,了解酶的蛋白质工程、酶联免疫吸附分析,酶的非水相反应及手性化合物酶法拆分。为今后从事与酶技术相关的研究或工作打下良好理论基础。课程编号:021301课程名称:生物资源与生物能源(Biological resource and Bioenergy)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石贵阳(副教授)主要内容:绪论、光能的转化及利用、微生物电池、氢气、生物质材料的利用、酒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了解生物资源工程的特点、生物资源的利用及生态可持续发展。课程编号:021302课程名称: 实验设计与计算机数据解析(Experiment Design and Data Analysis)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石贵阳(副教授)主要内容: 生物工程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生物工程网络及资料检索、实验设计方法、数值计算基础、生物工程中Matlab使用基础、生物工程中常用软件介绍、生物工程的实例分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在生物工程中的科研数据处理、实验的计算机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课程编号:021401课程名称: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总 学 时:36 学 分:2.0主讲教师:李华钟(教 授)主要内容: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Microorganisms in the Environment、Bacterial Growth、Terrestrial Environments、Aeromicrobiology、Aquatic and Extreme Environments、Microbial Transport、Environmental Sample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Microscopic Techniques、Cultural Methods、Physiological Methods、Immunological Methods、Nucleic Acid-Based Methods of Analysis、Indicator Microorganisms、Domestic Wastes and Waste Treatment、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and Distribution、Disinfection。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微生物学所包括的重要微生物、微生物所生活的不同环境的自然状态、用于监测微生物及其活动的方法学以及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活动的可能影响,为环境工程专业课的学习和课题研究奠定基础。课程编号:021403课程名称:生物工程专业英语(Technological English for Biochemical Engineering)总 学 时:40 学 分:2.0主讲教师:史仲平(教授) 王武(教授) 詹晓北(副教授) 华兆哲(副教授)主要内容: “Bioreactor Design and Analysis”、“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Fermentation English”。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于相关专业书籍和专业词汇的阅读,理解,以及听,说,和写作能力,强化专业英语水平,力争能够到达与外国同行进行简单的学术交流的能力。课程编号:021404课程名称:遗传工程原理与技术(Gene Engineering)总 学 时:38 学 分:2.0主讲教师:王 武(教授)主要内容: 绪论、基因与基因组、可移动遗传单元的分子基础、基因工程技术要点、基因工程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生物技术领域中最具有革命性的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术进展状况,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不断跟踪国内外相关领域发展动态的兴趣和能力。课程编号: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