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黎族船形屋研究王瑜(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广东广州 510090)摘要:黎族传统的住屋因其造型与船相似,被称为船形屋,它具有强烈的可识别性特征。从平面构成、空间与造型方面分析探讨船形屋的形态特征,认为船形屋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从社会文化与心理行为的角度,探求船形屋形成 的原因与它所具有的文化特质。黎族先民早期过着以船为中心的生活,因此形成对船的依赖、心理的认同、习俗与观念, 这些因素对船形屋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黎族先民在营造自己生存立足的空间与场所时,除了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一 直伴随着对意义的追求。他们赋予建筑的表征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船形屋空间与造型的可识别性特性,构成了场所感, 并形成黎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特征。关键词:黎族;船形屋;形成;适应性;可识别性特征中图分类号:k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6959 (2009) 05- 0060- 04exploration of li nationalitys boat housewangyu(guangzhou industrial university construction and urban planning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0 , china)abstract: boat house is li nationalitys traditional house, because it likes a boat, and it has strongly distinguishablecharacteristic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 nationalitys boat house from its plan , space and model, and considers that li nationalitys boat house adapts natural environment well. from the angle of behaviour pattern of culture ,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causes which formed li nationalitys boat house, and its cultural property. li nationality lived around boat early , they relied on boat and approved it, and it formed their habit and sense. they ware very important for li nationalitys boat house in its forming process.by exploring the character and forming process of li nationalitys boat house, the paper consideres that li nationality pursued the meanings while they built their placethe meaning people vested with architecture, decided the distinguishable characteristics of space and model in li nationalitys boat house, on a large scale , and it formed the sense of place. it formed the unique character of li nationalitys architectural culture.key words: li nationality, boat house, form, adaptability, distinguishable characteristics建筑文化的发生与发展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有极大的关系,建筑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因适应环境而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特征。这种稳定性的特征体现在一定时期、一定空间内的建筑单体及其 结合而成的群落上,表达的方式包括外在的形式与内在的秩序、意义,从而构成建筑文化的地域性。黎族聚居在我国最南端海南省的中南部,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海南岛的原住民族。黎族是 古代百越族的后裔,有本民族的语言但无文字。作为黎族传统建筑文化的载体,船形屋具有强烈的可识 别性的特征。一、船形屋的可识别性特征黎族传统的住屋,由于造型像船蓬,内部空间似船舱,故称为船形屋。收稿日期:2009- 09- 29基金项目: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资助课题 (编号:2006yg- 05)。作者 王 瑜,女,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读博士,主要从事 地域建筑研究与建筑学专业教学工作。60王 瑜:黎族船形屋研究住房的平面首先应满足人在室内的基本生活需求,船形屋的平面形式呈长方形,船形屋的尺度较小,进深约为46.5m,而长度则视家庭人口及经济条件而定,一般约为6m。早期的船形屋内部没有分隔,只是沿纵向划分出不同功能的使用区域。后来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 沿纵向进行空间的划分。船形屋的平面主要有三种形式。 (1) 单间平面:这是最原始而又最常见的船形屋平面,由前廊和 居室构成,居室内部不再分隔。 (2) 带杂物间的平面:由单间平面发展而成,除居室外还有一个杂物 间,平面布局上将人的日常生活部分与储藏部分分开。布局方式为廊子在前,居室居中,杂物间在后, 设有后门通向室外,后门处往往设有较小的檐廊。 (3) 多房间的平面:这是船形屋中使用功能最为明 确的一种平面形式,设有杂物间,居室内部分化出厅和房,将日常起居生活部分和寝息部分分开,有的 居室又分成休息的小房间。船形屋的功能空间划分越来越明确,提高了居住的质量。黎族船形屋平面较 为灵活具有可加性,随家庭成员的增加,可沿其纵向加长扩大面积。船形屋的造型有如下几种形式: (1) 高架船形屋:这是黎族最古老的一种住屋形式,居住面由柱 子架空,架离地面约1.61.8m。而建在坡地上的船形屋和地形紧密结合,底层形成楔形空间,可以圈 养牲畜。 (2) 低架船形屋:与高架船形屋相似但居住面降低,架离地面约0.71.0m之间,此时架空部 分已失去圈养牲畜的功能。 (3) 落地船形屋:屋盖一直贴至地面,无架空空间,但内部的居住面仍架 离地面约0.3m左右。 (4) 半船形屋:船篷状的屋盖不再落地,纵向已有了矮小的檐墙,其檐口离地约0.8m左右。船形屋在形体构成上均有一个开敞的前廊。高架船形屋和低架船形屋,均具有明显的干栏式 建筑特征,架空的居住面下部开敞,利于空气的流通,适应黎族地区高温潮湿的环境气候条件。而落地 船形屋则保留干栏式建筑的痕迹。黎族船形屋造型简洁、朴素,没有任何装饰。视觉形象所呈现的柔和的曲线美,完全是船篷屋顶结 构本身所体现的自然美。船篷屋顶不仅可遮风避雨,在船形屋的形态构成中它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 形成黎族船形屋强烈的可识别性特征。二、船形屋的文化特质比较分析黎族的船形屋与船,可发现他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船形屋与船的平面均为长方 形,船形屋平面构成中的晒台、前廊与船头相对应,为人的室外活动空间。船形屋限定的筒形内部空间 没有分隔,如同船舱。人在船上的行为活动是由船头和船尾进出,船形屋也只在前后山墙上设门,船形 屋不开窗如同船舱。船形屋与船平面、空间、形态及功能使用上的相似性并非偶然的巧合,它们有一定 的内在联系,与黎族先民长期的船居生活相关联。1. 船作为“原型”的影响 船是水上交通工具,因此而形成的船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舟船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远古木桨实物的出土,以及黄河流域船形壶的出土,证明了 远在六七千年前我国已有了船只。黎族的祖先,古代百越民族生活于我国的南方,是习水性的民族,有 “越人习水使舟,而不知射”之说。毫无疑问,黎族先民早已掌握了船的制作技术,并驾船自如了。黎 族祖先曾以龙蛇一类水族为图腾,在黎族纹身的纹样中还有象征龙蛇一类水族的痕迹,表明黎族先民居 住在海边,以捕捞为生。人类的居住形态和居住方式与其生产活动是分不开的,以捕鱼为生的黎族先民 过着流动的船居生活,船作为他们的居所有其客观必然性。黎族聚落中最古老的一种住房形式高架船形屋,犹如一条高架起来的船,而其发展演变过程中 各种形式的船形住房,在形体形象及空间组织上,均体现出船的特性。历史文献上早有黎族住房似船形 的描述;“歧人屋式,弯拱到地,一如船篷。侾人屋式也作船形,唯前部架高棚,后部则就地基。” “居室形似覆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或藤,随所便也。”黎族民间故事 丹雅公主 中有这样一段有关船形屋的描写:丹雅公主因触犯家规受到惩治,被父 王置于一条船上,顺水漂流到了一个孤岛。公主为了躲避风雨,防御野兽,上山砍来几根木桩树立在海 滩上,然后把小船拉上岸,底朝天放到木桩上做屋顶又割来茅草围住四周,白日外出,夜晚睡于船屋中。 后来船板烂了,她割来茅草盖顶,这就是如今黎寨船形茅屋的来历。1上述故事未必完全真实,但我们61贵州民族研究双月刊2009 年第 6 期2009 年 12 月版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即船形屋的外形具有船的象征性。黎族先民随着由水上到陆地的迁居,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由渔业转为农耕,生活逐渐安定。维持 生存的方式及生产活动的变化,必将导致居住形态的改变,黎族的船形屋在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产 生,它的存在必定有其特殊的品质。2. 心理认知的需要 人类学家认为房屋就是世界,人通常是通过营造自身的住屋来营造世界观。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寻求住所的目的,除了满足遮风避雨的要求外,也是为了摆脱空虚的自然空间所造成的恐惧。黎族先民离 开海边,上到陆地,新的环境是陌生的,他们在新的环境中立足的首要条件是安全。习惯于船居生活的 黎族先民,对船所构成的生存场所产生认同感,船形屋再现船的特征,满足他们在新的居所追求及生存 空间塑造过程中,想支配空间的欲望,在心理上给自身以补偿,使其对新的环境有似曾相识之感。3. 传统习俗的作用 在黎族先民船居生活时期,维持生存的方式是捕捞,白日船作为航行工具出海生产,夜里作为先民休息的居所。然而捕捞的生活来源是不稳定的。他们早期生活动荡不安,能在这种条件下生存,船的功 劳极大。先民的生产活动及家庭生活都是围绕船进行的,作为交通工具的船成为他们水居时期的住房。 长期的船居生活形成其早期的生活习俗,只要气候条件允许,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活动在船舱外进行, 低矮窄小的船舱所能容纳的生活必需品极为有限,家具极少,因而他们睡不需床,坐不用凳,这些生活 习俗至今尚有遗存。船居生活时期的黎族先民,对生活的理解与船密不可分。而这种原始的生活习俗和 原始的认识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并非因环境的变异而立即改变。移居陆地后,由于对新的生存方式、生活环境缺乏认知,黎族先民的需求便是昔曰生活的需求,而 既已形成的生活习俗影响他们在新环境中的行为。事实上,在新的居所营建之前,他们已在心目中按照 昔日的居所船建立了住房的模式。黎族船形屋因在使用上对其既成生活方式上的适应,形象上所具有的 船的象征性,体现出昔日居所的性格。它所具有的船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先民文化。4. 原始观念的影响 黎族先民普遍存在万物有灵的宇宙观,船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原始观念出发,他们认为除了船这一存在物外,它的背后存在种神秘的力量,即“灵”性。先民以船为友,并与船构成的 生存环境在心理上和实质上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新的环境中,他们仍然希望与船为友,并得到船 灵的保佑。另一方面,黎族人崇拜自己的祖光,他们认为最大的鬼魂祖先鬼支配着自己的生存与祸福,人们必 须尊重祖先。船作为他们的居所,已得到认同,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因此不能轻易更改。当船居已不再 适合新的生产方式及环境,将被淘汰时,船形屋具有的物质及精神功能,无疑是黎族先民在新的生存环 境中,对自身居住问题的良好解决方法。三、船形屋的发展演变黎族居住干栏式房屋有文献上的记载。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 记述黎居“居处架木两重,上 以自居,下以畜牧”。 (宋) 赵汝适 诸善志海南 指出“屋宇以竹为棚,下居牲畜,人处其上。”黎 族船形屋来源于船,然而船形屋却在“船”下添“足”从而形成船形干栏。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1) 适应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在技术水准较低或人控制环境的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为了生存,人们 只能去适应环境。因此自然条件是决定住房形式的一个重要因素。黎族聚居地,气候炎热、潮湿,虫蛇 较多,在如此条件下将船形屋高架起来,是提高居住质量的途径之一。(2) 受到外来干栏式住房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两广沿海居民的影响,黎族地区考古发现证明,早在 远古时期,黎族文化就与岭南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两广沿海地区和海南岛气候条件相似,而干栏 建筑具有适应这种气候条件的优越性,黎族先民吸收了干栏建筑形式并与自己独特的船形住房相融合而 形成船形干栏。黎族聚落中现存的低干栏式粮仓与广州出土的汉代陶屋中的陶仓模型在形式上也存在相 似之处。建筑形式本身存在恒常与变异这一对矛盾。恒常使得既已形成的建筑形式在一段时期内得以保持,62王 瑜:黎族船形屋研究变异使形式不断得到修正。黎族船形屋也在发展演变之中。(1)自身的演变发展。早期人类为了生存,应对环境,提高住房的居住面具有其客观必然性。然而升 高的居住面无疑给人们带来一些不便,只要可能,人们还是尽量降低居所的居住面。当生产力提高,人 类抵御野兽的能力增强,尤其是人类利用火的技能变得成熟之后,居所的居住面逐步降低,以至最后落 到地面。地面建筑在满足和方便人的活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干栏式建筑被地面建筑所取代是其发 展演变的必然趋势。黎族的干栏式船形屋也不例外,高架船形屋演变为低架船形屋,最终被落地船形屋 所取代。船形住屋沿这个方向演变发展尚未失去黎族民居独特的风格,其船篷结构形式得以保存。从辩 证法的角度来看,高架船屋向落地船屋的演变是个量变的过程。(2)外来形式的影响。随着黎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不断交流,黎文化受到汉文化的冲击,这个文化冲 击波由黎族聚居区外围逐渐向中心扩散,与汉区邻近的陵水等地黎族,其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与汉族基 本趋于同,而居于五指山腹地的黎族,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由于汉族的金字形住房在采光、通风等 方面显示出优越性,因而不断对船形屋产生冲击。首先,船形屋的船篷不再落地,两侧升起矮小的檐 墙,呈半船形屋形式,这种形式还保留有部分船篷结构的特色,其次是两坡落水的金字顶代替了船篷 顶,但仍然保留在山墙处设入口,屋脊部分特别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温天气下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方案
- 精益求精无财产无子女离婚协议书起草与执行
- 风光制氢醇一体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离婚协议翻译及国际婚姻法律事务代理服务合同
- 男方离婚协议书:财产分配、子女抚养及共同债务分担
- 深远海养殖设备选型与安装方案
- 精细化工中试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工程方案
- 城市更新安全保障与应急管理方案
- 分布式新能源市场2025年技术创新与新能源发电研究报告
- 2025年新型储能材料在微电网中的应用前景报告
- 2025年押运员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沉井施工合同4篇
- 农业机械安全知识课件
- 轴承质检员培训课件文档
- 2025至2030有机聚合物钽电容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专项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
- 医护人员护理文书书写规范模板
- 中考语文散文专题训练-陈应松散文(含解析)
- 急诊急救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